為何金剛經說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經又說揭諦揭諦是無上咒,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時間 2021-06-03 12:22:39

1樓:謝飛

因為一切事物都從自性而來何來得到與失去,不過是自性顯化出來的罷了。

如來者就是不妄起因緣,不在生滅中所徘徊。知一切萬法,皆從如來所生,一切種種心皆是虛妄不可取之心。

我終於知道這顆正等正覺菩提心應該怎麼生了。應當沒有阻擋,沒有堵塞的生出其心。如來者不應該把心安放在任何一種相,一種心中。不應該從假中尋找真。遠離這些,真心自然顯現。

2樓:劉亞東

金剛經佛是說給須菩提的;心經觀自在菩薩說給舍利子。給須菩提這麼講,須菩提就開悟了;給舍利子那麼講,舍利子也開悟了。八萬四千種病,八萬四千種藥。

3樓:普波居士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無上正等正覺。覺是因為眾生不覺,迷惑顛倒而方便立乙個覺,因迷立覺,令眾生離一切顛倒妄想,直趨覺路。這就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可得。

若眾生心,一念覺悟,覺而不迷。那麼,既然不迷了,因迷而相對設立的「覺」還會獨存嗎?本來無一物,清淨本然,覺與不覺皆是了不可得,有此究竟說,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這是在去法執,這也大乘佛法的關鍵處。

能懂不,般若法門本來就很深,沒有較深的基礎,和善知識指導,很難了達。慢慢參吧。

4樓:十里塵華笑春風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

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於然燈佛所。

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

如我解佛所說義。佛於然燈佛所。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

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若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

然燈佛則不與我授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

號釋迦牟尼。以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燈佛與我授記。

作是言。汝於來世。當得作佛。

號釋迦牟尼。何以故。如來者。

即諸法如義。若有人言。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須菩提。實無有法。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須菩提。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

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

看法: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無上正等正覺的佛智本體,亦名實相、真如、自性、佛性、如來藏、法界、本來面目、本地風光。

如來於然燈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不也。

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佛於然燈佛所。

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即:釋迦如來在他的老師燃燈佛面前,並沒有得到乙個法可以證得無上正等正覺的佛智本體,這是說佛智本體無有萬法可得可證,是無修無證

般若波羅蜜多,大乘菩薩六度之頂首者,前五度都是為達成般若度即智慧型度,照了「實相」(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度生死此岸而至涅槃彼之智慧型船筏。智度論十八曰:『問曰:

云何名般若波羅蜜?答曰:諸菩薩從初發心求一切種智,於其中間知諸法實相慧,是般若波羅蜜。

』,即般若是逐漸認識了悟實相(意即無上正等正覺佛智本體)的行道智,從心經上看,也的確如此,觀自在菩薩是,行入深般若,因為般若也有聲聞緣覺的般若與菩薩的般若,相對聲聞緣覺的般若,菩薩的般若因為求證佛智本體更顯甚深,意即觀自在菩薩超越穿透了聲聞緣覺的般若深入到認識佛智本體的深般若,於是照見了萬法的實相,意即佛智本體(無智亦無得),菩薩依此覺照般若,心得自在而終究涅槃。菩薩圓滿般若完全證悟佛智本體,而成佛,意即諸佛亦是依此圓滿般若,來證得佛智本體。因此知道般若空性智船是為究竟的咒,咒為何?

咒本身不可思議,行持時不可思議,咒果亦不可思議,故說以咒來相應如此不可思議的般若智。此般若為用,是般若波羅蜜多,所證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體,證悟為佛時,體用一如,自明自知,天上天下,唯我獨尊。

5樓:有界無邊

「實」無有法,注意「實」字。勝義諦中不論「有所得」,在在修行中,以楔出楔,故而有種種的「大明咒」能讓人趨向正覺。

打個比方來說,解一道幾何題,我們要作一條關鍵的輔助線,這個輔助線事實上不存在,但卻是解題的關鍵。

什麼是 金剛經 說的 住 ?

塵心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中心問題不是 如何無所住 而是 如何生其心 佛法是用於修心的方法,但世人卻為佛法而 修 心。蓮花出淤泥而不染 世人多關注於清淨不染,而不關注於蓮花之身。身不立而修佛法,就如法雨潤於無種之田,如何開出清淨無染的蓮花?人們之所以盯著佛法而不盯著己心,說明白點就是功利心在作怪。佛法...

《金剛經》裡為何一面倡導無欲無求無分別心,又一面提倡人傳播此經,講究功德?

飛龍小院 無欲無求無分別心不等於自己知道了,然後啥事不幹,啥也不追求。善法欲還得先拿著。下面用推銷幾個概念來打比方,看能否懂?1 光自己乙個人知道無欲無求無分別心,還不夠。這只是產品。2 要想這個世界人人都知道,靠你我去宣傳。這是推廣。3 大家都知道後,社會和諧幸福有希望。這是大乘目標。無欲無求無分...

金剛經中到底是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還是如來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非以色,非離色,得菩提。大般若經 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卷第八十九憍屍迦,非離色如來可得,非離受 想 行 識如來可得 憍屍迦,非色中如來可得,非如來中色可得,非受 想 行 識中如來可得,非如來中受 想 行 識可得 二貝工人 不管是 以具足相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也好,還是 不以具足相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