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老子的理想社會「小國寡民」是一種消極悲觀的態度?

時間 2021-06-01 00:30:43

1樓: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是以從天子至庶民,皆以修身為道。

古人以德為最高追求,老子道德經更是將道德作為最根本的追求。

絕聖棄智,絕巧棄利,舟船不用,棄置兵甲,小國寡民老死不相往來,是為了給追求道德提供乙個良好的外部環境。

君不見現在科技在發展,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有了提高,但是道德水平卻成為乙個很大的問題嘛。

2樓:龍震天

因為在怎麼進步慾望還是一樣,所以才提出小國寡民,好死不相往來。這篇本來就是消極,復古可沒有這麼多的慾望,也沒有這麼多爭鬥。這才是這篇的意思,不是政策。

3樓:張易傑

消極和積極看你更看重哪一方面。

老子思想的核心就是崇本抑末,或叫損末益本。

何為本?

本者,源也。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無為本,無之以為用。用為本,亦即看不見的為本。

本末與時間先後有莫大的關係。《大學》曰: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故先為本,由此延伸出古為本,今為末。

故《道德經》曰:執古之道,以禦今之有。

它的核心目的是以無御有。所以當乙個社會物質財富充足時,《道德經》的價值就會凸顯。

小國寡民,復結繩而治。相對來說,人和人之間更質樸,人與自然更和諧的社會。民智未開,我們稱之為愚昧的時代吧。但老子卻把這稱之為大順。

我們現在的時代看似美好,但卻是人與萬物極不平等的時代,這個社會,高歌智慧型,高揚創新,人卻異化為資本的奴隸,被異化,物化。所以有失有得吧。而且這是趨勢,不可阻擋,順其自然就好。

現在這個社會正在邁向大同社會。我們也正處於乙個時代的轉折點,類似於春秋戰國時代的那個世界。

老子思想可以說比較守舊,傳統,消極吧,但你一定要明白他的物件是統治者,是聖人,是君王。明白這個,你就明白老子的思想其實是很積極的,類似於虛君共和,萬民自治的社會。

4樓:solon

你們看書都是人云亦云的嗎?

首先,不是國是邦。道德經一切國字都是儒教馬屁精為避諱劉邦改出來的。

其次,有小邦難道沒有大邦嗎?後面一句大邦者下流都看不到嗎?是不是可以說老子的理想社會是大邦下流呢?

所以最大的可能就是:今本的順序是亂的,原本小邦寡民和大邦下流是一段話講述乙個道理,被儒教蓄意拆開你們就凌亂了

5樓:長風

人家說小國寡民,好像沒有這個小國就是「最高端社會體系意志」的吧,人家好像不是再說這個遍地的小國就是最高層次的政權實體了。

我的理解是,這是在描述乙個基層的紮實組織形態。這個小國寡民,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的那個小。這是社會基層、在小規模的族群當中都能具備充分的組織性。

長風:小國寡民的底蘊

6樓:聞雨看花開

是你認為消極而已。你去深山老林和老人談消極他懂嗎?不懂故沒有。有了概念就有慾望,有慾望就產生對立,產生對立就產生一大堆麻煩。

7樓:夏柏

脫離「不言之教」談「結繩而用」確實是顯得消極悲觀反智。。

天下皆知美,為美,惡已;皆知善,訾不善矣。有無之相生也;難易之相成也;長短之相刑也;高下之相盈也;意聲之相和也;先後之相隨,恆也。是以聖人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萬物昔而弗始也,為而弗之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居,是以弗去。

週以禮樂治天下,所以人們才說東周末年禮崩樂壞。。老子對於禮樂文化早就做過評價「天下皆知美為美,惡已;皆知善訾不善矣。」禮樂詩歌舞蹈,創造這些東西的人其初衷是以美陶冶教化百姓。

禮樂倡導的美,其實自己覺得自己很美,然後教別人以自己為老師。。。所以說「居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昔而弗始也,為而弗之也,成功而弗居也;夫唯居,是以弗去。

」成功而居以為攻,美而自以為美,引以教人,這就是禮樂的本質。。

文字的主要用途是行有言之教,而有言之教,欲揚先抑,有所褒必有所貶,比如周禮基本上就是以歌頌咖啡為核心,抬高了咖啡而貶低大蒜。老子作為王室圖書管理員。他對於周朝的酸腐文案估計讀的快吐了。。

周禮這種東西基本上就是在寫「美為美」,其文風和林妙可以及北韓平壤少年藝術團的表演風格一樣。

聖人治理天下其基本生活方式和生活內容絕不會脫離他的民眾。百姓種地他也種地,百姓穿布衣短褐他也穿布衣短褐。

結繩而用這句話放在今天意思差不多等於「不要學習文史哲,去技校學技術」「不要搞什麼P2P,老實發展製造業」差不多。。

小邦寡民,使十百人之器毋用,使民重死而遠徙:有車舟無所乘之,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樂其俗,安其居。鄰邦相望,雞狗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王弼版本是「使民重死而遠徙」多了個不字。。跟帛書版一字之差,但意思完全相反。

帛書版合理太多了。。古代有很多易守難攻的「天險」,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春秋時期全中國總人口1000萬左右,世界這麼大,諸侯之間卻非得為爭地盤打來打去。。

就北方人或許覺得中國就中原那麼一塊地方,但就老子所在的楚國而言,當時的湖南。貴州、廣西、雲南、浙江、福建、廣東、海南,應該是有大片事宜人類居住捕魚生活的地方。。那年頭也不存在通不通電的問題。

為什麼就一定要給諸侯交稅?中原之地是天子的,難道中原之外就沒地了還怎樣。自己找一片土地,不納糧不上稅,你高興說我是蠻夷那我就是蠻夷好了。。

老子時代的中國地圖,長江以南基本沒人

8樓:任根生

人有一種普遍的心理,就是一旦不滿現在,就愛懷念從前。這個心理,幾千年來,我們是一以貫之的。

老子、孔子生活在春秋時代末期,二人都不滿於當時戰亂頻仍、民不聊生的社會現狀,都希望回到從前。所不同的是,孔子希望恢復周禮,回到近古的周公時代,而老子卻後退得更徹底,他乾脆提倡回到遠古,回到結繩記事的原始氏族部落時代,各部落分散居住,大家各自生活,和平共處,互不相擾。

在這裡,老子和孔子各自顯示了自己的侷限性,雖然他們是聖人。我們沒必要因為他們是聖人,就千方百計為之辯解。畢竟聖人也是人,不是神仙。

當然,這可能跟他們的年齡也有關係。老子是極其長壽的,孔子在他生活的時代,也屬於長壽之人。當老子出關,被關令尹喜攔阻而寫下《道德經》,當孔子奔波大半生無果而回家安心教書的時候,他們都已經步入老年。

老年人只有過去,沒有未來,所以他們迷戀過往,也是人之常情,情有可原。

老子以道為至尊,而道的最顯著特點就是「一」,道的威力就在於「一」,所以他主張「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他更詳細比較了天地萬物得「一」和失「一」的不同: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穀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其致之:

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廢,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貴高將恐蹶。

按照老子的哲學,根據當時情勢,要結束各諸侯國紛爭不已的亂世,最好的辦法,就是出來乙個強人,征服天下,一統萬民,而不是小國寡民。小國寡民只會愈來愈亂,所謂「少則得,多則惑」,惑者,亂也!

由此,我們不難發現,老子的「小國寡民」跟他「聖人抱一」的主旨是相互矛盾的,「小國寡民」在《道德經》一書中也根本找不到理論支撐點。《道德經》多處推崇「大」,卻幾乎沒有對「小」的讚辭。比如,「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製不割」,「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

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細也夫!」

所以,我們可以視「小國寡民」為老子學說的乙個錯誤,乙個bug,但這種錯誤不過是枝葉問題,跟主幹無關,不影響老子思想的偉大。好比太陽上有黑子,卻絲毫無損於太陽的光輝。

但老子的「小國寡民」是消極嗎?肯定不是。老子說: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天下只要有「道」存在,就不必悲觀,因為有「道」必然就有萬物,「道」的使命就是創生萬物。而「道」是永恆的,是不生不滅的,所以永遠不必悲觀。

再者,道家的人認為「萬物負陰而抱陽」,悲觀和樂觀不過是事物的一體兩面而已,沒有本質不同……他們的眼裡只有寧靜,他們「致虛極,守靜篤」,無所謂悲觀,也無所謂樂觀。

我們知道,最終結束春秋戰國長達500多年亂世的,是千古一帝秦始皇。秦始皇能夠一統中國,最初是由秦孝公重用商鞅,實行變法而強秦打下的基礎。商鞅是法家人物,商鞅之後的秦國也一直以法家為治國思想,而法家是由道家直接衍伸出來的。

商鞅所著《商君書》裡不止一次地指出:「守十者亂,守一者治。」這根本就是對老子思想的直接繼承,而奉行這種思想的國家,後來統一天下也是一種歷史發展的必然。

事實也證明了「小國寡民「的不合理,不足以成為當時社會問題的解決方案。

除了法家以外,道家作為百家之首,對其他各家的影響也是深遠的。比如,墨子提倡「一同天下」,孟子認為天下「定於一」,荀子提出「一天下,財萬物,長養人民,兼利天下」……這種各家都認同的大一統觀念,時至今日,依然有著極大的影響力,而其本源即在道家,可是老子竟然提倡小國寡民,也是挺有意思的一件事。

主張小國寡民的老子,其實也有「大國論」,比如《道德經》第61章。可是人們只記住了他的小國論,而忽視了其大國論:

大國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故大國以下小國,則取小國;小國以下大國,則取大國。

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國不過欲兼畜人,小國不過欲入事人。夫兩者各得所欲,大者宜為下。

「小國寡民」出自《道德經》第八十章。無論從過去,還是現在看來,這種思想都不可取,不必強加掩飾。另外,該章「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的說法,也與開放型的現代社會,是格格不入的。

最後必須說明的是,關於「小國寡民」,王弼注:「國既小,民又寡,尚可使反古,況國大民眾呼?故舉小國而言也。

」河上公注:「聖人雖治大國,猶以為小,簡約不奢泰。民雖眾,猶若寡少,不敢勞之也。

若是依照這樣的解釋,那本章就跟老子的核心思想不存在衝突了。如此解釋也是合理的,跟老子「治大國若烹小鮮」的思想頗為一致。老子既然能夠以小為大,以少為多(大小多少;少則得,多則惑),當然也能以大為小,以多為少,這是符合老子樸素辯證法的。

9樓:

這話是說給統治者聽的,是對當時情況的撥亂反正,反對的是妄為、勞民傷財。

在當時有超越,但今天看有歷史侷限性。

追求強大、高效,不僅是個體的慾望,也是民族、國家的本能。

你是如何理解老子的 小國寡民 這句話的?

於鬻菊 可以換一種說法 因民眾寡欲而國家的作用顯得微小。聖人,作為國家的領導者,要像道 天 地,無時無刻不在生育萬物,而又不為萬物所知曉,更不期望萬物對其有所回報。聖人也要通過不做過多的 沒有必要的干涉方式來治理國家 教化民眾。使民眾不產生過多的 沒有必要的慾望,從而民生安泰。正因為國家領導者沒有過...

讀完高中選修《老子》五章談老子的「小國寡民」在我們今天能不能推行開來?

燃燈道人 卡比 這關係到社會如何組織的問題。莊子 馬蹄 篇說,由於我們出現了賢能的人,善於治理社會的人,所以,人就開始變得顛倒錯亂。優秀的人是多了,但自由的人少了。由於伯樂的出現,優秀的馬多了,自由的馬就少了。我們的聰明,損害了天性。但我們龐大的社會,就是建立在聰明上的。你想想,我們沒有誰懂得全部知...

為什麼說雅典民主政治是小國寡民的產物?

惰性的氡活潑的鍅 這個問題我覺得還是得看幾本古希臘時代的書,才能感覺出來,讀出來的那個感覺和這邊描述的是完全不一樣的。硬要說一下的話,只能說對於古代人,如果有民主,必然是小國寡民,或者小圈子精英民主決策。方圓幾公里,如果是地理環境非常方便可能幾十公里,可能會有相近的語言和習俗,這樣才可能會有民族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