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如何理解老子的 小國寡民 這句話的?

時間 2021-05-29 22:55:00

1樓:於鬻菊

可以換一種說法:因民眾寡欲而國家的作用顯得微小。

聖人,作為國家的領導者,要像道、天、地,無時無刻不在生育萬物,而又不為萬物所知曉,更不期望萬物對其有所回報。聖人也要通過不做過多的、沒有必要的干涉方式來治理國家、教化民眾。使民眾不產生過多的、沒有必要的慾望,從而民生安泰。

正因為國家領導者沒有過多的、沒有必要的干涉民生,民眾沒有過多的、沒有必要的慾望,所以國家的作用顯得很微小。

2樓:

道德經八十章: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

使民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小國寡民(低格局低眼界氣魄狹窄單一思維不具左右互搏大腦功能情趣乏味的人)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鬼神距離一尺他們還是感知不到)

使民重死而不遠徙(泯滅的人會螺旋形內捲式衰減,直到不會再醒)

雖有舟輿,無所乘之(好不容易船都刷好漆準備下水卻未起潮水)

雖有甲兵,無所陳之(兵強馬壯到胃了上頭的命令又遲遲不能傳達)

使民復結繩而用之(這種不達標的躊躇滿志,最後也只剩糾結或不得志,只能呆著)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放棄意志與訴求,還能撈到一些低階些的感受,例如吃喝嫖賭這些並不是一級感受的東西。。吃喝玩樂也是一種選擇)

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從此與高位那個理想的實現與幻想不挨著,就好比雞與狗的言語無法溝通一樣,思想與理想,情感與慾望,偏執與寬容,個體與國家----可能從此相隔一方。。相隔一方的意思是:民不知有國,國不知有民。。。

「老/死」的意思是:老的都不會死(簡稱老不死/老而不死為賊),死的都不會活(死人是不再靈活,即靈魂已死),是兩種極端精神最後的狀態----而這種屬性的人就是:小國寡民。。。。

小國寡民者的特徵是:低位情與高位操守壓根就不迴圈流動,所謂:不相往來。。。

本句有點像:不如相忘於江湖)

3樓:夏柏

道德經是一本極容易斷章取義的書,因為裡面隨便扒出一句話看著都很有道理,但是橫看成嶺側成峰。

民不畏威,則大威至。無狎其所居,無厭其所生。夫唯不見,是以不厭。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故去彼取此。《72章》

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此兩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惡,孰知其故?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繟然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失。《73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若使民常畏死,而為奇者,吾得執而殺之,孰敢?常有司殺者殺。夫代司殺者殺,是謂代大匠斲。夫代大匠斲者,希有不傷其手矣。《74章》

民之飢,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飢。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輕死。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75章》

76兵強則滅,木強則折;77其不欲見賢。

是以聖人雲:「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正言若反。——《78章》

簡單翻譯一下

72君主不應當不嫌棄自己住的擁擠,不要對勞動感到厭煩;人只有忘掉權力,才能親躬自建。

74乙個人不怕死,你就無法用死震懾他。如果大多數人都很怕死,突然出現了乙個不怕死的,我們抓住他讓怕死的人殺不怕死的,他們必定害怕報復,而不敢殺。。所以要有專人殺人的人去殺那些不怕死的。

而君主就是那個專殺不怕死的人的人。

75皇帝重稅,人民就飢餓;人民難治,是因為皇帝勞民傷財;人民不怕死,是因為皇帝獎勵勇敢無私,越不要命的人活的越舒服。不浪費生命的人比起重視享受的人更有利於社會。

最好的例子就是秦朝。。按人頭封爵位,殺的越多官越大,整個國家的貴族階級個個兇暴貪婪嗜殺,一言不合就殺人;國家已嚴刑峻法治理天下,最終二世而亡。

同樣的道理,我們今天的社會黑白貓,金本位;這樣開放了幾十年結果就是貪贓枉法狼心狗肺的人越來越多。民不畏法,奈何以法懼之。

然後我們再讀80章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人復結繩而用之。

至治之極。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道德經·第八十章》

小國寡民,從上到下不屑於珠光寶氣卻僅能「器用」的虛榮,讓人民重視安全不攀崖采玉,不探淵撈珠;雖然有武裝,但沒有侵略的貪欲;人民結網捕魚。不稀罕也不關心國外的風土人情,不覺得外來的和尚會念經,那實在是安居樂業了。

這裡必然需要考慮老子所處的春秋戰國時期,老子追求的社會,就是國家注重安全生產,培養人民勤勞樸實的觀念,而不是貪圖走捷徑對外掠奪。。假使天下無可掠奪之地,而天下勤勉之人皆亡,則禮崩樂壞事小,積貧積弱終為自強不息之外族所滅悔之晚矣。

4樓:武城山

儒家思想由周文化演化而來,而道家思想與殷商文化密切相關。至於老子的小邦寡民,是對中國早期邦國時代的回憶

從2023年前甚至更早,中國大地上,就出現了一系列邦國,剛開始這些城邦面積都不太大,人口數量也少。後來這些城邦逐漸聯合,又出現了邦國聯盟,如長江流域的石家河城邦、良渚城邦、寶墩城邦、黃河下游的大汶口城邦、遼河上游的夏家店城邦、河套的石峁城邦、晉南的陶寺城邦等,堯舜禹等大概就是中原城邦聯盟的盟主。

到了2023年前,長江流域的石家河城邦、良渚城邦、寶墩城邦、黃河下游的大汶口城邦、遼河上游的夏家店城邦、河套的石峁城邦、晉南的陶寺城邦全部衰落,而夏商周這些中原王朝崛起,不過直到周朝實行分封制之前,這些中原王朝還是以邦國盟主的身份出現,並未消除萬邦林立的局面。比如商朝就是大邦殷作為盟主,周方、鬼方、虎方、東夷等為其同盟國,作為與殷商文化密切相關的道家思想,當周朝分封制禮崩樂壞後,自然就生出了對過往的小邦寡民的時代嚮往。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老子雖然對小邦寡民有嚮往,但並非一味地追求小邦寡民,在他的著作道德經中,他不止一次地說到了大國的生存之道,比如治大國如烹小鮮等,說明老子在大一統和小邦寡民之間,並沒有絕對化。而此後不久出現的黃老道家,則在諸子百家中首次提出了大一統的思想,並被後世法家和儒家繼承,成為中中國人除公升官發財之我的神聖文化,一直遺留到了今天

5樓:失落的貴族

現在的歐州貌似「小國寡民」,「小國寡民」相對應的可能就是「無為而治」了,「無為而治」的現實意義是,裁判員不要當運動員,不隨意變更規則,不要把球都放裁判手裡,哪個運動員會搞關係,就把球拋給誰。

6樓:王徽之

對內少浪費財富修擴城池,對外少犧牲生命打仗收割戰俘奴隸。現世安穩,過好人生每一天。

國大事繁,民多禍伏,老聃先生作為一名長者看出了社會各級統治者普遍存在的自掘墳墓現狀,為之喟嘆。

讀完高中選修《老子》五章談老子的「小國寡民」在我們今天能不能推行開來?

燃燈道人 卡比 這關係到社會如何組織的問題。莊子 馬蹄 篇說,由於我們出現了賢能的人,善於治理社會的人,所以,人就開始變得顛倒錯亂。優秀的人是多了,但自由的人少了。由於伯樂的出現,優秀的馬多了,自由的馬就少了。我們的聰明,損害了天性。但我們龐大的社會,就是建立在聰明上的。你想想,我們沒有誰懂得全部知...

為什麼說老子的理想社會「小國寡民」是一種消極悲觀的態度?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是以從天子至庶民,皆以修身為道。古人以德為最高追求,老子道德經更是將道德作為最根本的追求。絕聖棄智,絕巧棄利,舟船不用,棄置兵甲,小國寡民老死不相往來,是為了給追求道德提供乙個良好的外部環境。君不見現在科技在發展,人民的物質生活水平有了提高,但是道德水平卻成為...

小國寡民的希臘真得能建成宙斯神像嗎?

祝一 你要明白,磚塊堆起來的建築和以噸,十噸為單位的平整巨石堆砌起來的建築是有區別的。如果是磚石為建築單位,就體量而言,沒有哪個有長城大,雖然它因為長,而不是顯得那麼高大,但是就體量而言哪個也比不上。巨石呢。宋朝某皇帝喜歡花石綱,一般也就運送一兩頓的石頭而且有水運,有成熟的鋼鐵工具,擁有當時最強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