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哲學的人如何看待道德

時間 2021-05-06 13:52:48

1樓:司洪亮

道德,在康德哲學那裡基本上是一種超驗的東西,這在如中國的道家之道基本上是差不多的,這裡所說的界線的摸糊可以有兩層意義。一是超驗的不是感性的,如一般的好或壞等等,另一層是例如天道與人道的區別。善或惡似乎同樣也存在這樣的問題,即就看你是從那個層面上理解了。

但道德與我們人的感性世界是有距離這一點是確定的。如我們不能拿通常的經驗的東西來衡量道德或非道德。這樣就會混淆道德的界線。

在康德那裡,道德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但是這裡也不是沒有疑問的。例如我們說道德是超驗的,但是我們又似乎總能感覺到它的存在。這又做何解釋呢?

我們能感覺到它的存在,意思也可以說道德又在約束我們的行為,又即它是人的行為的最高標準。之後以康先生才堅決要為道德留下餘地的吧。這些東西又似乎我們還不宜就純然的指責其就是宗教意識之餘孽,但這裡又不可否認存在著宗教意識的成份。

這裡,問題的關鍵是我們對其不是沒有覺察的,而是有感的。

關於不被理解的問題,或許可以說,即康德的道德本來就不是能夠被世俗之人所理解的。記行有個說法是,實際的好或壞,或善或惡是不能反映是否是道德的結果的,即說明不了是不是道德的。或於是乎道德就成為物自體了,是不可認識的。

經驗所反映的道德與否,如從人做一件實際的事上來看是看不出超墾的道德的真面目的。但這裡的問題是經驗的人們似乎又是離不開道德約束的。這個大概就是我們經驗的人到達不了超驗的道德,但確又對其有感知的原由吧。

想到兩句話,好心辦壞事和問心無愧,挺有意思的。

2樓:

人與人、人與群體、群體與群體的長期交往需要協調。

追求這種協調的想法,就是道德。

「我的言行要和我的同胞/同學/狐朋狗友相協調」。

賊窩有賊窩的道德。

乙個人住在深林/孤島,不以任何方式接觸任何人,她/他就不需要遵守任何道德。

3樓:雲和月

不學哲學,隨便聊聊。

道德在我看來分為兩種,一種是自身的「原則」,一種是大家預設的「潛規則」。

自身的原則可以延伸為三觀等等,「我覺得男的跟女的不應該平等」,「殺人就應該償命」都是這種原則的體現,知乎上有很多。

公認的潛規則包括「應該給老人讓座」,「朋友喊喝酒遲到了要自罰」等等。

如果二者衝突了,比如剛才的言論被女權發現了,在不傷害我的利益的情況下,那我屈服一下不是問題,這個「利益」範圍很廣,可以是自己的人身安全,到財產安全,到尊嚴,到面子,那就看你會為哪一步的利益去抗爭了。

最後不論是規則還是原則,都是動態變化的,所以要時刻注意自己的心態變化,但未必需要去阻止。

比如當年是學生的我覺得老師留作業是壞蛋,現在長大了會對老師有所感激,這是正常的。但是一些例外需要注意,通常是讓自己向「下」轉折的變化,比如被人騙了覺得這個世界根本沒有好人,這種心態是需要通過理性矯正的。

如何讓自身的原則和大眾的規則進行平衡,就是「會不會做人」這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了。

如何看待道德感淡薄的人?

farley 是的。道德感會催生幸福感,而幸福感是我們生而為人的共同追求目標。人與人彼此間的關懷 肯定或是否定,都能夠提高人們在社會生活中的幸福感 幸福感會提高我們工作 學習的效率,而我們工作學習也都是為了獲取幸福感,它們會形成乙個良性迴圈。反觀,如若人沒有道德感,陌生人間會變得冷漠,如果親人再發生...

如何看待律師的人品和道德?

肖正偉 有過接觸就可以評定乙個人的人品和道德了,怕不是想搞舉孝廉?你知道2018年全國律師參與了多少法律援助嗎?2018年全年累計辦理法律援助案件145.2萬件,同比增長11.1 受援151.8萬人次,提供法律諮詢875萬人次。這裡邊少不了整個律師群體的共同努力。 不二貨 很簡單,因為你混的不夠好。...

什麼樣的人會學哲學?

雲胡不喜 最起碼這個人應該是對生活有點想法的。哲學本來就是關注人生,價值,宇宙等等這些,很巨集大的命題。學習哲學很大可能不會使人感到富有,但最起碼能讓人明白自己所處的生活狀態。獲得內心的滿足,這對學習哲學來說是很重要的乙個方面。 我為什麼學了哲學呢?準確地說是在讀研期間研究了中西方道德哲學思想比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