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你相信自己的話嗎?

時間 2021-05-29 23:04:16

1樓:夏天的尾巴

說實話,我抽菸,但我從來不會在值班室以外的地方抽,更不要說在病人面前了,我在老婆,父母面前都不敢抽。但我還是會勸病人戒菸,因為是為他好

2樓:玩先生

我抽菸喝酒關你啥事。

理論上來說你抽菸喝酒也不關我事,只不過對你宣教的時候,我處於工作狀態,至於你怎麼做,是你的事【除非你是未成年人,或者失智老人】,選擇權在你手裡,進了診室,你是病人,作為醫生就告訴你正確的做法,這是醫生工作的責任。

出了診室你是乙個社會人,你怎麼對待自己的生命健康是你自己的責任。

至於醫生有什麼生活習慣那是他們的個人選擇。 一些疾病還要限制食用新鮮的蔬菜水果呢,咋的醫生連菜都不能吃了麼

3樓:白山

大部分時間是相信的,幹醫生這行,天天鬼話連篇那得多磕磣人?就好像沒學好就畢業了出來混似的。該解釋的解釋單位了該囑咐的囑咐到位了,真話是真話,患者聽不聽就不歸我管了。

反過來說也一樣,醫生說你別喝碳酸飲料了牙都腐蝕了,我「好的好的好的」,出門就開瓶闊落壓壓驚,都是普通人,好話聽是聽了能不能遵守執行那是另外一碼事兒,沒執行出問題了別賴當初囑咐你得人就行,唉不說了漱口去。

4樓:玖玖

例如,勸阻病人不要吸菸這件事,相信是真想信,做不到也是真做不到。

就像你喜歡看手機,對眼睛不好,但還是會死命地看。醫生也是普通人啊。這是他們自己的興趣愛好。

疫情的時候,告誡別人不要去人員密集的地方,醫生不還是天天在醫院裡奉獻嗎?這是責任。

著火的時候,消防員讓居民遠離著火點,自己奮不顧身衝進火海,救人救物。這是擔當。

雖然不能保證所有的醫生不犯錯誤,但更多次,他們是對的,他說的話不僅僅代表是他說的話,而是科學實驗認證過的,對大部分人都有效的真理。

5樓:做整形的劉喆騏

提問這句話可以說是一種萬能公式,也可以換成「代言人/老師,你相信自己的話嗎」,就像提問描述裡所說的,醫生在教別人的時候自己可能並沒有實踐過,那麼老師在教學的時候,是否真的可以做到大仁大義呢?顯然只有本人清楚,這也是我想跟大家傳達的乙個觀點:醫生也好,老師也罷,解決疑難雜症、教學育人均是一種基本的職業素養,是職業使命,並不代表乙個完整的個體。

接下來我再重點說下醫生這個社會角色吧:

醫生是乙個稱呼,也是一種職業,脫下這一層社會角色也是乙個普通人,並且醫生不是天生的,而是後來或因繼承家業,或因興趣、信仰使然而選擇了從醫,在這之前,且不說個人生活習慣早已養成,在學醫後才開始抽菸喝酒的也並不罕見,這終究是個人的選擇,並不會影響其醫術以及對患者的態度。

我能理解很多人像題主一樣信奉「以身作則」,認為說話者就應用具有說服力的行動來印證言論的真實性,但如今早非神農時代,需要親自嘗百草才可以確定某種藥物的藥性、療效,鍛鍊方法亦然,絕大部分的正規持證醫生所給出的方案、建議,都是經過大量的臨床實驗及應用總結得來,對此大可放心。

當然,這裡需要提一點的是,像題主所描述的「邊吸菸邊交代患者戒菸」這種情況是不允許出現在醫院的,第一醫院嚴禁吸菸,第二,醫生個人生活習慣不應帶入工作場合,基本的職業道德還是要遵守的。但題主同時也需明確一點:生病的/需要手術的並非醫生,而是患者,醫生僅站在醫學角度提供可行建議,目的在於幫助患者能盡快恢復,而醫生本身是否也需謹遵這些「醫囑」則看個人情況是否需要,屬於個人權利,與醫學無關,也請大家給醫生在離崗下班後乙個自由的私人空間。

6樓:蔣青紅

我們還讓患者早睡早起別熬夜三餐規矩呢,我們做到了?

哪個一線醫務人員不用值班的?哪個醫務人員值班一覺睡到天亮的?哪個醫務人員能準時吃飯的?

7樓:Edwin

醫囑要做什麼、怎麼做、什麼頻率做都是有一定科學標準的,雖然不同醫生的會有一定差異,但絕不是信口開河隨便說說的。

自己做不到,並不代表這件事是錯誤的。戒菸戒酒很難,每天堅持鍛鍊身體也很難,醫生也是凡人,也有壓力也有惰性。

「這樣沒有親身實踐的醫生的話你能信嗎?」

醫學就是匯聚眾人、一代代醫療經驗和研究總結的東西。只有醫生能做到了才有資格宣教別人,那社會就是倒退的發展。

只有清華北大的畢業生才有資格告訴後輩你要努力學習才能考上清華北大。只有生過孩子的醫生才能告訴孕婦孕期注意事項?心臟搭橋的醫生必須做個心臟搭橋?

想象一下腫瘤醫院究竟會是什麼樣的場景。

個人的健康權利是自己掌握的,你追求更好的健康,就需要更高的標準要求自己。

8樓:鑫森淼焱垚

相信和實踐是兩回事。這裡面有邏輯錯誤。

醫生和你說,吸菸有害健康。這句話經過大量研究證明是對的。

醫生吸菸,吸菸有害健康,醫生在損害自己的健康。

這裡面沒有矛盾。

這裡面是是不是和有沒有的關係。

吸菸有害健康,這是是不是

他吸菸損害自己健康,這是有沒有

不能混為一談。

9樓:冰心玉壺

我不相信自己,但我相信成千上萬乃至數億病人的資料匯聚成的經驗總結啊!

當然如果真有醫生一邊抽菸一邊給你看病讓你戒菸,除非這個醫生已經罹患肺癌,不然說服效果很差。

我絕不會一邊自己橫穿馬路一邊提醒別人橫穿馬路太危險了。但這並不代表我橫穿馬路時提醒別人的「橫穿馬路危險」這句話就是沒有依據的。

吸菸真的增加肺癌患病機率。多鍛鍊真的增加抵抗力、拉伸運動真的能緩解關節、肌肉疼痛不適。

10樓:

醫生也是人,也知道吸菸有害,但是就想抽啊。

好像你說的除了醫生,其他吸菸的人就都不知道吸菸有害嗎?

那照你這麼說,醫生肯定都不會生病,不然當什麼醫生?

11樓:牛B頓

最後一句就是胡扯,什麼叫「沒有親身實踐過的醫生的話能信麼」?婦產科醫生都得生過孩子才能給你看病?腫瘤科醫生不得癌就沒資格行醫?

醫生告訴你的,是各種臨床研究、資料分析的結果說明你這麼做會有好處,至於他自己能否做到,有什麼關係?吸菸的人患肺癌風險會增高(不是一定,非菸民也會得肺癌),所以建議你戒菸,你願意聽從也不代表就不會得肺癌,只是降低患病風險;你願意承擔風險堅持吸菸,得不得病也是你自己的事。就好像醫生勸你戒菸,他自己願意承擔風險,就抽他的。

12樓:

危險因素誰不預防誰傻瓜,癌症不會因為你是醫生就不上門,猝死也不會因為你在醫院工作就放你一馬。

誰不把自己的健康當回事,誰就是白痴。

不能證明生活方式不健康的醫生的可靠性會比生活方式健康的醫生差,但不把疾病放在眼裡的人,結局不一定會好。

13樓:潘文輝

我當然信自己的話。

你的困惑我理解。我告訴你戒菸戒酒堅持鍛鍊,那是我的工作就是為了你身體健康。

不過我自己吸菸喝酒,沒堅持鍛鍊,可不是為了自己的健康啊!

14樓:陳前程

看對誰吧。對待家人的話,我不信,從來都是報喜不報憂,即便是累的要死,到家裡還得是跟爸媽說著還行。對自己的話那就更不信了,今天想做那個,明天想做這個,最後都只能是找時間去做,甚至連喝一杯咖啡的時間都是一種奢侈。

對待病人的話我是信的,不管是如實相告,還是善意的謊言,我都是在用我自己的知識儲備和經驗在完成我自己覺得本職工作,穿上白衣我是個醫生,脫下它,其實也就是個俗人。

15樓:老田

工作愈久,愈發覺身不由己。作為從業者,並非不想三餐規律,作息按時。然而,上急診就是吃不上飯的,值夜班就是睡不成覺的。

至於抽菸喝酒是醫生自己的事,遵不遵醫囑是病人的事了。不過醫生作為病人的去找其他醫生看病的時候一般都比其他病人要聽話。

16樓:南湘

你好搞笑哦

醫生沒有肩頸痛

自然不用做小燕飛

你自己肩頸痛

醫生告訴你怎麼做可以解決

你做不到又不想堅持努力

還怪醫生沒有跟你一起做?

這什麼神仙邏輯

照你這麼說我給患者做什麼手術還得再自己身上先來一遍?

17樓:芸芸眾生

醫生應該是健康的倡導者,踐行者。既要對病人的健康負責,也要對於自己的健康負責。健康便是醫務人員的道。

而不應只是乙個謀生的手段,更不應成為聚斂財富的手段。作為醫務人員首先自己應該是乙個健康的人,至少是乙個知道什麼是健康,而也會為之而奮鬥的人。

自己的話自己要相信,而不是只讓病人相信。

如果你認為吸菸有害健康,那麼最好自己先把菸戒了,也能體會一下戒菸是乙個什麼滋味,對於患者或許更能更好的指導。

你若認為化療真的應該,那麼在你認為別人需要化療的情況下自己也化療。你認為葉酸和五子衍宗丸真的對於備孕有效的話,那麼在你需要備孕的時侯也來服用,而不是想到隔壁老王。

18樓:三七先生

你告訴我哪個醫生再診室裡一邊吸菸,一邊給你看病了?

就算醫生本人平時吸菸,也不影響他給病人開禁止吸菸的醫囑啊。

按照你的邏輯,我給病人開戒菸醫囑,那我自己也得戒菸。

我給病人開化療藥,我自己也要先來幾個療程?

那問題來了:你跟你老婆來我的門診,夫妻備孕備育,我建議你老婆吃葉酸,給你開了五子衍宗丸。並且醫囑:

下個月你老婆排卵期可以適當增加夫妻生活。我是不是也應該來幾盒五子衍宗丸吃著,掐算著日子,去你家冒充隔壁老王啊?

你是否相信自己?

必須相信,人無 信 不立嘛?或者反過來說,如果連自己都不相信了,還能相信誰呢?相信自己吧,自己的生殺大權不能隨隨便便給別人哦 往往我們都會太看重環境因素,而忽略了自身本有的資源,便也正是忽略了最重要的。如果你已經度過了堪比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的高考,無論結果如何,無論你身處於怎樣的一所院校,是一流二流或...

你相信命運還是只信自己?

未知的海 相信自己就是相信命運 相信別人也是相信命運 相信,就等於命運 命運是一種歷史觀,也就是在一生結束的時候如果有歷史學家在一直觀察總結你,那麼他會總結你一生的命運。命運是定數,也就是最後的結論。因此命運是沒差的,畢竟人生總要有個結束,結束了怎麼給你的人生下定義,就是怎麼描述你的命運。所以人是有...

你相信自己所看到的所以事物嗎?

inger 小王子 裡面有一句話 只有用心看,才能看到。我們獲取外部資訊,大部分都是通過身體的各種感覺器官來獲得,也是最基本的獲得。比如用眼看,用鼻子聞,用身體感受冷暖。當你用身體器官感覺到了這種刺激和存在,你才會對這些刺激和存在做出反應,比如你看見個人。如果不經大腦,那麼你只知道你眼前有個東西,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