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普及了幾千年的毛筆,在近代幾十年就迅速被鋼筆替代?

時間 2021-05-29 22:24:18

1樓:花火

所有工具最終指向都是效率,這倆牽扯到三個效率:

1.資源使用效率。同樣成本的原材料,能產出的產品使用價值。

2.產品使用效率,尤其是在生產中的效率,可以理解為生理上的效率。

3.產品心理/精神效率。結合2中的生理效率理解。一種是實際的產生的物,一種是精神上的愉悅。

這裡來看的話,資源效率,產品使用效率鋼筆都遠大於毛筆,精神上的效率來說,毛筆有個陶冶情操的作用,這個效率有一定的護城河,護城河來自於古代偉大書法家的墨寶,但體會到這種精神效率的門檻也很高,於是這個效率的總量也就不夠了。

於是空間被擠壓的厲害。

你看,鋼筆現在不也被鍵盤搶占了大部分應用場景麼?

2樓:濤聲依舊

書寫工具使用方便性大大提高、書寫工具的製造規模大大增加和成本大大降低,這兩點是某種書寫工具普及的根本原因。實際上不僅是書寫工具是這樣,其他任何一樣工具也好、產品也好,如果使用方便性大大提高、製造規模大大增加和成本大大降低,那麼一樣會替代原有的工具和產品。

3樓:一灣靈泉

我想到兩點:

1.文明發展的侷限

2.時代賦予到屬性區別

先說文明發展的侷限

毛筆的筆尖是毛(須)所製,特點是柔軟,不容易傷到紙張,這樣對紙張的韌性要求就比較低了,又因為毛筆書寫使用的是墨水作為塗物,所以紙張的選用只需要夠厚。這裡的紙張不完全是我們日常見過的紙張,也包含了竹簡、木方等等。

而鋼筆的優勢在於小巧,書寫方式不需要想毛筆那樣大開大合。但是因為筆尖堅硬,書寫的時候對紙張有要求。並且,鋼筆用在竹簡啊木方啊這些載體都不合適。

而在過去幾千年中,我們祖先的技藝很難批量產出上好的紙質載體,相反一些粗製的紙張,竹簡、木方等都是比較同意得到的。這就是使得類似鋼筆這樣的新東西普及存在侷限。

時代賦予的屬性區別

封建社會中,能寫識文斷字的,出身大概率非富即貴,也有出身貧寒者,但實在是太少,就算出了用毛筆也是奔著權貴階層去的。也就是說用毛筆的群體集中在權貴階層,時間一長就會讓毛筆這個權貴專用工具帶上身份象徵屬性。

如果有人突然弄出乙個鋼筆,就算好用好看,但是權貴階層並不認賬,因為毛筆在過去,不僅僅是能寫字這麼簡單,更多的是對於文化、學識、身份的肯定,文房四寶也不是吹的。當然這種承載的屬性跟時代有很大的聯絡,比如到了現代,就沒有人說毛筆是什麼什麼的象徵了吧。

這也是我認為鋼筆不能普及的其中乙個重要原因,其實到了現代社會,鋼筆也已經過時了,它的價值也不再書寫,而更多的是一種情懷了吧,本質上和毛筆一樣,不僅僅是單單的筆,價值在於它的屬性。

要說真正的筆,還是鉛筆,最純粹。

4樓:九九蠡

製造業水平到位了唄

並且鋼筆不是近代幾十年替代了毛筆

而是兩百多年前開始早就替代了,並且替代的應該是羽毛筆之類的之後才是舶來品到了中國,因為好用,便攜,方便,代查那麼大肯定迅速替代你說的近代幾十年迅速替代的,應該是原子筆替代了鋼筆,同理這問題實在是沒啥好問的,讓你辦公寫字你願意用毛筆還是鋼筆?讓你考試除非愛好者,你願意用鋼筆還是中性筆?

明擺著有了火車不會用馬車了,技術進步了唄

5樓:

我猜幾千年時間裡毛筆難用,用好了又能寫出非常好看的字,這是有益於智識階層加固階層壁壘的事情,跟敬惜字紙啊什麼的一脈相承,所以便捷的書寫工具簡直像管制刀具,要嚴格限制的。

不幸的是,或者說幸好的是,西方列強打碎老學究們的自尊。於是從上到下都覺得,西方的都是厲害的,都是好的,西方的鋼筆才以高貴的奢侈書寫工具身份受到追捧,隨著蘸水筆、自來水筆中國產化,得以慢慢普及。

6樓:藺石

那我提乙個模擬問題:

為什麼流行了二十萬年的石器工具,在短短五百年裡就被青銅工具替代?

時間是乙個巨集觀概念,生產力每達到乙個新的階段性標誌物之後,都會呈過去的幾何式增長。

電報代替寫信,固話代替電報,手機代替固話,智慧型手機代替3G前的手機。每一次誕生速度都在加速。從你說的毛筆時代的古人來看,我們生活在『加速世界』。

我們的父輩祖輩,比如50年代60年代生的那一批人,他們整個年輕時代,世界變化都比我們這二十年要慢得多。

實際上你提到的代替了毛筆的鋼筆,雖然我是鋼筆愛好者,但是我還是要說,鋼筆的時代其實已經結束了,90年代就基本上尾聲了。現在中性筆+智慧型輸入法+移動通訊裝置和基建。幾乎已經讓鋼筆成為一種玩具、奢侈品、藝術情懷收藏品了。

它的日用效能已經不再被人所依賴了。

『因為生產力是加速發展的,所以才會有新工具只要幾十年就能顛覆過去千年的舊工具在人類生產生活中的位置。』

毛筆筆法如果真的失傳了,幾千年過去了,為什麼沒有總結出來?

son 文化藝術是沒有辦法完全複製的,而時代背景之下頂級的文藝作品,在歷史長河中轉瞬即逝,伴隨著大師的逝世而流逝與,悟性與天賦從來都是獨一無二。如果乙個人的腦思維和記憶能夠像U盤一樣複製存貯,並且移植到後來者,那麼人類將實現飛躍,後來者不必耗費大量精力從123 ABC開始學習,在巨人的思維和記憶上創...

幾千年前的孔孟老莊之道,為何放在當今還是頂端思想?

一蓑煙雨任平生 說不好聽的,因為老子和莊子你們勉強能看懂,而歐洲幾百年前的著作就算是翻譯成中文,大部分人還是看不懂。中中國人不願意去學習西方的歷史,迷之自信而已 根本 自然結構上 幾千年來人類的思想生命結構都沒有改變 生命感知方式 很多知識幾百千年前古人都建立好了 後人只是在技術上尋求突破改變 認知...

為何古代幾千年,漢民族都很少吃奶製品,然而如今卻很接受呢?

古書上的 一合酥 冰酪 都只有貴族和有錢人才消費的起。而且只有首都等大城市才能享用。地位就和今天的頂級黑松露一樣。今天的奶製品和古代的奶製品,消費級別根本不同。借助於今天的牧業工業化,發達的物流,國內任何乙個18線縣城,都能買到伊利或者蒙牛的牛奶,牛奶已經稀鬆平常了。遠的不說了,解放前,普通農村連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