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歷史課本是仇恨製造機》這篇文章?

時間 2021-11-02 17:22:44

1樓:logoff

通過學習歷史課本(而不是通過身邊的人的無意義誹謗)習得仇恨和偏見的人,是可以不深刻反思就悔改的。而且學習本身是鍛鍊智力的,反思的活動。

通過身邊的人習得的仇恨、偏見,很多時候比歷史書裡傳達的更加野蠻。同時,我們應該發現,如果乙個人接受了歷史書,就不會接受身邊的喧鬧;如果先接受了身邊的人的喧鬧,就不會再將歷史課本聽入心理,哪怕沒歷史書,野史也會給她們混亂的想法堆砌材料的。這種人,很難悔改,必須要深刻的反思自己的思維,才可以在拔除這些,因為這種東西太」低階「了,反而根深,而且沒法鍛鍊智力。

同時,細緻的學習了歷史書的人,會有更強的從歷史中發覺意義的能力,可以造屋子,而不是像後者一樣只會粗略的堆砌材料。

而且,他們學習的歷史書的根本內容(說是價值觀也可以)是容易被反思和揚棄的;而他們也留下了理解書面的記錄裡的歷史知識的意義的能力——這種人無疑比只是按照身邊的偏見生活的人,更加文明,他們的偏見,在現在,也屬於可以審美的內容,是思維的藝術。

我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現在的社會還無法脫離有意義的歷史。人要正直安全的生活,是需要點歷史的意義的。而且共同體本身就是有共同的歷史(不客觀的、有偏見的歷史)的。

總之,我的意思是書面裡的偏見,比身邊的偏見,更能給予人自由反思的權力,因為真正的教授,是安靜的,人們可以在其中反思;現在作為普遍現象的親友的帶有偏見的言論的轟炸,是喧嘩的,不給人以反思的環境的。前者可以被別人毀三觀,然後呻吟、試圖辯解,使用自己的大腦;後者只會含糊的不爽,亦或者拋下一些只信財,又和別人抱怨奇怪的東西。

在穩定的年代,書面的歷史(歷史書)傳達的偏見,只有少數人會完全接受,但它會給多少人留下影響,讓人暗暗的按照它規劃的圖景走。但無論如何,三觀有點正確的歷史書,能夠起的作用,絕對比親友對著電視裡的新聞的叫罵,有用得多。

以上。補充:本文不針對某些好厲害的人QAQ~QQ。

抱歉……回答完我才看到後面還有截圖,我的回答和問題補充是不太相關的,但和題目有點關係,就不改了orz。

2樓:Chinito超強

兩篇都是譁眾取寵的文章。

歷史課本不是仇恨製造機,他只是在複述歷史,你的仇恨是與生俱來的,跟你的利益關係聯絡在一起的,你從歷史課本上「學到」仇恨,是因為你的利益是跟你的民族利益共通的,歷史上危害到你的民族的事物,必定會拉到身為民族個體之一的你的仇恨,這是個立場問題,而不是歷史書如何寫的問題。

以你舉的例子來說,歐洲人看他們的歷史,得到對維京人的仇恨,中中國人看中國的歷史,得到對秦檜的仇恨,但是讓雙方看對方的歷史,卻並不會產生仇恨,歐洲人不會在看了中國歷史後仇恨秦檜,中中國人也不會在看了歐洲歷史後仇恨維京人,因為彼此利益不相衝突。

該不該相信歷史課本?

臥龍槽 穢史!七上八上滿嘴火車,七下八下蓋遮羞布,九上充滿鄙夷,九下魔幻歷史。無意有意的錯誤佔1 3 偏見佔1 3 真實歷史1 3。三國演義 尚且七分實三分虛,而課本滿嘴火車。 Logue 如果你喜歡歷史,想真的學習歷史的話,歷史課本就絕對不能看!一開始看歷史的話,先從歷史事件開始,就是所謂的歷史事...

為什麼歷史課本中的李鴻章被寫得如此不堪?

李鴻章確實不堪,不可否認他還是晚清的一位能吏,眼光比同朝官僚好一點,但基於王朝末世的通病,在兩千多年歷史裡就算不堪的那種。我們歌頌的是衛青霍去病,蘇武文天祥,次點也是李白蘇軾這種文化巨頭,你李鴻章乙個裱糊匠,和他們比起來肯定不堪。何況效忠的還是異族政權,從中國一貫的華夏傳統上就說不過去,你覺得李鴻章...

為什麼歷史課本著重講近現代史?

堂棠 越久的歷史我們需要記住的就越少,所謂歷史,對我們有影響的才叫歷史,沒有影響的誰會在意呢?我們會記住三皇五帝,孔孟之道,四大發明,絲綢之路是因為這些還在深刻的影響並塑造了現在的世界。你會關注孔子祖父的生平嗎,大概不會。但你一定會關注你祖父所在的年代,因為這對我們這一代還在持續發揮著影響。 最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