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能帶十萬兵,韓信帶兵多多益善,項羽為將能帶多少兵?

時間 2021-07-06 23:15:25

1樓:zhench123

只說事實記載,項羽鉅鹿之戰搞定王離的長城軍後,統帥過諸侯聯軍20w+對陣章邯.

雖然沒有打過大的戰役,不過有一系列小戰役對陣章邯,都贏了,可以看出項羽有20w+人數的大規模戰役的統帥能力。

在冷兵器時代,沒什麼有效的及時通訊方式,我個人覺得乙個統帥的有效指揮人數最多就在10w左右,再多就要靠戰前布置和副帥部將的指揮了。

ps 中國冷兵器時代的帶兵王是王翦,史上統兵最多而不敗者,王翦也,60w人進可攻,退可守,戰必勝,攻必取。

2樓:王彥龍

再者,我們需要釐清冷兵器戰爭時代的通病。那就是,不是人多就強。古代百萬大軍,雖然真的有。

不過,當事者能否凝聚百萬人等級的戰力,這就是另一回事。自古以來,為什麼百萬大軍往往會是戰敗的一方呢?

1.愈龐大的軍隊,行軍速度就愈慢。

2.愈多人的軍隊,面對突發狀況的臨場反應就愈差。

3.人數愈多,指揮系統就愈是繁雜。

4.將領多,意見分歧就多。

5.消耗資源、糧食消耗更多。

6.人數眾多的將士們,一定會有各自的小團體。軍隊整體人際關係不和氣,就會有潛在危險的存在可能。

好了,進入以下例子。

史記裡記載,京索之戰後,項羽雖然戰敗,不過仍是有包圍駐守榮陽五萬漢軍的兵力。所以這時我們推測,項羽有10~20萬左右的兵力,留守彭城的兵力可能在10萬左右,楚軍總體戰力扣除盟軍以外,可能在30萬左右。

不過,此時膨越、英布叛變,斷絕項羽的後勤補給線,韓信從陳倉開始討伐支援項羽的北方諸侯,劉邦又死守城池。

簡單說,戰局就是,如果正面攻打劉邦,就是消耗戰,必須損失大量兵力,在補給方面,因為後方叛變導致補給線崩壞,所以正面強攻根本不是上策,而是失策。而且攻打劉邦,側面有韓信、後方有膨越和英布,導致後來項羽只能受困廣武,最後衍生出綁架劉邦一家來威脅劉邦,甚至要求陣前單挑。

各位設想一下,在後勤斷線、腹背受敵的狀況下,仍保持戰局長達數個月。雖然最後退兵了,不過這就足以證明,項羽不是只會運用少數兵力作戰,而是自己用人不善,間接造成內鬥,而項羽的處理方式則是更加糟糕,除了抄家滅門就是威逼利誘。最後因為上述六大要點的最後一條,團隊不和,造成內亂使得大軍形同虛設。

所以讓項羽帶兵,絕對能夠帶上數十萬人,不過千萬不能讓他打理政務跟排程人員地位。

都說韓信是兵仙,開個腦洞,劉邦建國後若沒有殺韓信,討伐匈奴會是另乙個結果嗎?

江左遺少 步兵如果後勤不斷,騎兵無法攻克嚴整的步兵方陣,參照李陵五千滅匈奴數萬。所以如果正面對抗,依託河東群山,後勤問題不大。應該韓信對結果影響不大。 攻打匈奴根本不需要韓信,漢初白登之圍的問題實際上是因為劉邦水平太爛,其他諸將表示帶不動。漢剛剛建立的時候,其軍隊是經歷過楚漢及秦末戰爭洗禮的,戰鬥力...

韓信對劉邦忠心嗎?

攖寧 不忠酈食其已經勸降齊國。韓信是搶功攻打齊國導致酈食其身死,使高祖少了乙個能人。然後像當時還是漢王的高祖請假齊王。但當時漢王也只是王不是皇帝。韓信在要假齊王的時候就沒有忠心可言了。 淮陰侯完全對得起高祖,是邦哥和呂雉對不起他。淮陰侯真正對不起的,是鍾離昧。公非長者!為臣,淮陰侯夠忠 為友,淮陰侯...

劉邦如果不殺韓信,韓信真的會造反嗎?

呂自明 事實已經是劉邦不殺韓信而韓信謀反了 陳豨拜為鉅鹿守,辭於淮陰侯。淮陰侯挈其手,闢左右與之步於庭,仰天嘆曰 子可與言乎?欲與子有言也。豨曰 唯將軍令之。淮陰侯曰 公之所居,天下精兵處也 而公,陛下之信倖臣也。人言公之畔,陛下必不信 再至,陛下乃疑矣 三至,必怒而自將。吾為公從中起,天下可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