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真的用兵如神嗎,用人又如何?

時間 2021-05-06 09:00:18

1樓:郝漢

這事跟你有什麼關係呢?都不同時代的人你管呢?

如果真想知道,要看你想知道真相還是普遍印象了想知道真相的話至少要讀5遍三國志陳壽著後漢書等,並梳理好勢力地圖及年表,人物關係,等等都按年表梳理一遍,這些還不夠,還得看資治通鑑的三國部分,包括餘下的國內史學界能找到的5部史書。都梳理好後過一遍諸葛亮生平戰役和諸葛亮的用兵目的。再和其他戰役做分析對比,還原一下形勢,再梳理一下作戰雙方的評價。

這些都做到了,才能了解到乙個你認為的結果。我們把這個叫你想要的真相,這裡肯定有自己的偏袒。

如果只想知道普遍印象,那就好辦了,的確用兵如神,諸葛亮位列五廟十哲,又是武侯,這個武就能說明很多問題, 但三國時期用兵如神的人還有很多很多,以少勝多的戰役不勝列舉。在那個時代說乙個人用兵如神,不算什麼頂尖褒義詞, 就是中等偏上不太好對付的樣子而已。

2樓:

用兵如神是三國演義裡的,演義裡加入了一些玄幻情節,借東風,攘星,八陣圖之類。

歷史上的諸葛亮嘛,如陳壽所言「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幹,優於將略。」

諸葛一生唯謹慎,謹慎是他的性格,他考慮事情很全面,但在決策上往往趨於保守----他終究只是輔佐型人才,如果看他給劉備的計謀,他有奇謀,但他自己是不會做的。

諸葛亮治軍法度森嚴,怎麼行軍怎麼列陣怎麼安排斥候,都有規矩安排,自行其是的嚴懲,這樣就保持了穩定的戰鬥力,不會有大起大落。

戰術安排上,走中規中矩的路子,不排斥奇謀但不會冒險-----慫恿守將投降這種無風險的事要做,但子午谷偷襲這種事是不做的。

他會犯錯,犯錯還不少,敗績常有,但都是小敗。勝仗也是小勝。至於平南中這種事,在三國有太多類似的功業,不足為奇。更彪悍的鮮卑,都被秦朗平定了,秦朗可沒幾個人知道。

諸葛亮的戰術風格,不足以打破魏蜀的勢力對比,只要魏國自己不內亂,諸葛亮沒有勝機。

魏國不但兵多,人才也多,曹氏夏侯氏還有外姓武將經過多年征戰打磨,只要有一點錯誤就會被抓住。

初次北伐,馬謖犯了錯,立刻就被張合狠狠的懲罰,諸葛亮見勢不好,立即全面撤退,並不試圖和張合再較量一場。

這是諸葛亮謹慎之處,也是他不能北伐成功的原因。當然以小克大本來就難。

諸葛亮用兵用人,總體風格都是細密謹慎,避免冒險。所以陳壽說他「奇謀為短「。至於常有敗績,是因為對手太強,曹真張合都是身經百戰的宿將,司馬懿也是人傑。

如果換成曹操說不定就親自帶兵走子午谷了,這種冒險事曹老闆幹過不止一次,入濮陽被火燒是一次,偷烏巢是一次,偷渡盧龍征烏丸是一次。

我講過,司馬懿高過諸葛亮,因為司馬懿敢於冒險,敢於高平陵之變。司馬懿最大的勝仗不是擊敗諸葛亮,不是公孫康,是高平陵完勝曹爽。司馬懿在品德上當然不能和諸葛亮相提並論,但這種關鍵時刻賭全族的勇氣是諸葛亮所沒有的。

談到這個又想到賈詡,算無遺策,在記仇的曹丕身邊毫髮無憂,智力是到頂了,但就少一點賭博的膽量。當年都攻下長安了,要是來個鴻門宴把李傕郭汜兩位剁了,他就是長安唯一話事人,這當塗高說不定就姓賈了。

3樓:西明

4樓:韓大爺

這個問題我感覺有點轉牛角尖了,歷史上的事眾說紛紜,還有說黃月英比諸葛亮還厲害云云,話說回來,連弩,饅頭,木牛流馬,孔明燈等等也不是一般人能發明出來的。用人的話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思路,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以諸葛的才智應該不會有大錯。

偶爾看錯個人也是正常,比如馬謖。

5樓:俱往矣

能不能做到用兵如神應該要看敵對方的綜合實力和將領的軍事能力,如果對戰雙方的將領能力相當,大多就會成為持久戰,最後基本是綜合實力強大的一方獲勝。司馬懿在打孟達,公孫淵時能夠大獲全勝,但是在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時,司馬懿主場作戰做為綜合實力強大的一方也不敢與諸葛亮野戰定勝負,說明諸葛亮領兵野戰能力極強。再說曹魏在諸葛亮北伐時的應對:

第一次曹叡從洛陽到長安坐鎮,派遣張郃率步騎5萬援救涼州,在街亭擊敗馬謖。第二次曹叡派遣張郃援救陳倉,援軍未至諸葛亮已退兵,追擊的騎兵將領王雙兵敗被殺。第三次郭淮率軍援救武都、陰平二郡,在建威被諸葛亮擊敗,武都、陰平二郡被奪取。

第四次曹叡派遣司馬懿、張郃援救祁山,被諸葛亮擊敗、追擊,敗退上邽;之後諸葛亮從上邽撤軍,張郃率軍追擊,在木門道與諸葛亮交戰,被流矢射中右膝而死。第五次曹叡命司馬懿以逸待勞,防禦為主,不得主動出擊收復渭水南岸的失地,必須等到諸葛亮退兵時才能追擊。曹魏在諸葛亮第一次到第四次北伐時的應對都是積極主動出擊,到諸葛亮第五次北伐時的消極防禦也說明了諸葛亮的軍事能力極強。

另外: 在撤軍時把追擊的敵對方大將給擊殺的在三國志裡除了諸葛亮做到也就只有黃祖殺孫堅,曹操殺文醜。

攻城不克的有: 曹操攻打宛城的張繡,撤軍時被擊敗。孫策攻打廣陵的陳登被擊敗。

曹真、夏侯尚、張郃、徐晃率數萬大軍攻打朱然只有5千守軍的江陵,半年不克後退軍。最著名的就是孫權十萬大軍攻合肥,撤軍時在逍遙津被張遼7千軍大敗,手下的將領陳武戰死,呂蒙、凌統受傷。

再說用人: 劉備用張飛守徐州,張飛失徐州;用關羽守荊州,關羽失荊州。曹操用夏侯淵守漢中,夏侯淵被黃忠所殺,最後失漢中;用於禁援救樊城,於禁兵敗被俘。

還有李世民軍事生涯唯一的敗仗淺水原之敗也是因為李世民生病用劉文靜領兵,而劉文靜違揹他的命令造成的。所以不能因為諸葛亮用馬謖,馬謖違揹他的命令造成第一次北伐失敗就說諸葛亮不會用人。

6樓:徐太浪

村夫用兵那是真滴神啊!!!

剛投劉備不久,就棄新野,走樊城,敗當陽,奔夏口,那是真滴神!!!!

投了劉備好多年了,輔佐的劉備被陸遜一把大火燒回了解放前,那是真滴神!!!!

最後自己並肩子上,結果多次北伐徒勞無功,被活活拖死在荒郊野外,那是真滴神!!!!

村夫用人那是真滴神!!!

被他治理多年的蜀國,最後落了個「蜀中無大將,廖化做先鋒」,那是真滴神!!!!

總之,村夫那是真滴神!!!!

7樓:劉一鳴不著調

諸葛亮推演出了乙個陣法,這個陣法有多厲害呢?

後世中國名將用步兵打騎兵的陣法基本上都是在諸葛亮的八陣圖基礎上加以改良。

諸葛亮撤軍,井然有序。

當年彭總帥軍包圍美軍,見美軍敗而不亂,退而不散。不禁感慨,美軍真是蓋世強軍。

乘勝而進一般將領就可以。

退而不亂的才見水平。

8樓:暱稱

我認為提出這個問題的人對事實缺乏了解。《三國志》中記載,諸葛亮之為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游辭巧飾者雖輕必戮;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庶事精煉,物理其本,循名責實,虛偽不齒;終於邦域之內,鹹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所以諸葛亮擅長治國,而不是帶兵。

9樓:lvjjing

看你說的是演義還是歷史,演義上當然用兵如神,歷史上就只能說一般般了,屬於練兵一流但用兵普通的水準。

要說諸葛亮真正帶兵,那就是北伐時期,演義中他的死對頭司馬懿,歷史上這個時期一直在帶兵打遼東,兩人基本就沒怎麼照過面。

而且基本上曹魏的主力不是在打遼東就是在攻東吳,絕大多數情況下諸葛亮面對的僅僅是曹魏雍、涼二州的守備部隊,就這樣也沒什麼真正戰略意義上的進展,你說他用兵如神我第乙個不信。

10樓:四七

用兵如神···這個神怎麼定義?

三種。一種是全方位的神乎其技,變廢為寶多多益善,拿二兩茶葉錢的兵擺平敵人,一套接化發四兩撥千斤。代表人物韓信、白起、李二。

什麼仗都能打,還能打贏。而且花樣多變,能野戰能攻堅能固守,打得了突擊,成果還有點不可思議。五個位置至少能打四個,而且還保底都是T1級別。

第二種,是單項技能突破天際,專精型,一招鮮吃遍天。代表人物,偉人、項羽。也就是雖然只能打1-2個位置,但這兩手都是T0級別。

第三種,位面之子,如有神助。代表人物劉秀。這個不說了。

諸葛亮,顯然不是第一種。但第二種,應該是治軍練兵是算得上很強的。

這是全域全季去分的。

還有一種評價標準,就是只看當時當世。那是真的足以封神。但卻未能開啟局面。也就是壓塔不拿頭,對線打得挺好了,可惜殺不了人。

他的風格不夠多變,導致應付各類情景方面略顯不足。在當代戰場上並未出現應付自如的。攻堅方面成果一直不突出。(不突出)

而他的對手司馬懿,卻顯得更加全面。奔襲固守謀劃。雖然全都到不了T0,但在戰場上很好用。

11樓:Bo良ki影

亮粉那麼多,問這問題不就是引戰嗎,直接從結果論來看,用兵如神個屁啊,北伐一次失敗可以理解,戰神都有可能失敗,但是北伐屢屢失敗還能甩鍋嗎?還什麼周瑜陸遜不如諸葛亮?赤壁之戰周瑜指揮,大破全盛時期的曹魏,陸遜初出茅廬幹碎了身經百戰的劉備,夷陵之戰也是三國關鍵的戰役,諸葛亮軍事才能憑什麼跟這兩個比?

沒有成績還能強行用兵如神?諸葛亮可是自比樂毅,樂毅有屢次打仗屢次失敗的嗎?諸葛亮的才能根本就不在軍事方面,而在管理方面,所以司馬懿稱讚他治軍好。

而且歷史上推崇諸葛亮也是因為他道德高尚,忠心耿耿,可以取代劉禪自立沒有做,要知道歷史上對乙個人最高的評價就是在道德上的推崇。

12樓:shinbade

所謂諸葛亮「用兵如神」,這是天大的誤會。是民間不了解不專業,才會有這種扭曲的傳說。

事實上,諸葛亮用兵很幼稚。不過好在諸葛亮善於吸取失敗教訓,在他僅僅七八年的用兵歷程中,還是不斷有些進步的。

劉備生前,壓根就不讓諸葛亮、馬謖這樣的人帶兵打仗。

諸葛亮第一次帶兵打仗,平南中,因為用的正規軍大部隊去對付少數民族,且正確運用了攻心戰術,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但接下來他指揮的第一次北伐,原本勝算很大,卻因指揮失誤,一手好牌打得稀爛,造成嚴重損失。

此後第二北伐,用兵規模較小,但幾萬人攻不下乙個千人防守的陳倉,折扣不少兵馬。

然後第四次大規模北伐,又寸功未得,撤軍時還被魏軍俘斬了萬計。

第五次十萬規模的北伐,被魏軍困在五丈原,智窮勢盡之後,鬱憤攻心,發病而死。

用兵如神?這個笑話真的有點大。

13樓:大師兄peter lee

用人如神,治軍次之,用兵又次之。

《出師表》

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之臣,願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為後主選拔的一批人才基本沒有什麼疏漏。

轉頭就被馬謖給坑了。離神就差半步。

馬謖「違亮節度」,這其實是個很莫名其妙的事情,尤其旁邊還有王平苦苦相勸。

大概是當參軍太久了,好不容易有一次獨自帶兵的機會,就想大展一番拳腳。眼高手低,文人通病。趙括的紙上談兵應該讓給馬謖。

先主臨薨謂亮曰:"馬謖言過其實,不可大用,君其察之!" 劉備矇對了。

打仗基本就是硬碰硬,靠的就是兵強馬壯,器械精良,紀律嚴明。

乃治戎講武,以俟大舉。

及備殂沒,嗣子幼弱,事無鉅細,亮皆專之。於是外連東吳,內平南越,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極,科教嚴明,賞罰必信,無惡不懲,無善不顯,至於吏不容奸,人懷自厲,道不拾遺,強不侵弱,風化肅然也。

亮身率諸軍攻祁山,戎陳整齊,賞罰肅而號令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應亮,關中響震。

是以分兵屯田,為久駐之基。耕者雜於渭濱居民之間,而百姓安堵,軍無私焉

曰:何以知其勇而能鬥也?袁子曰:

亮之在街亭也,前軍大破,亮屯去數里,不救;官兵相接,又徐行,此其勇也。亮之行軍,安靜而堅重;安靜則易動,堅重則可以進退。亮法令明,賞罰信,士卒用命,赴險而不顧,此所以能鬥也。

曰:亮率數萬之眾,其所興造,若數十萬之功,是其奇者也。所至營壘、井灶、圊溷、藩籬、障塞皆應繩墨,一月之行,去之如始至,......

亮才,于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幹,優於將略。而所與對敵,或值人傑,加眾寡不侔,攻守異體,故雖連年動眾,未能有克。

不太喜歡冒險,所以也沒有玩兒過什麼花活兒。像姜維從沓中回防那種托馬斯大迴旋一次都沒有。沒有施展過,不知道水平如何。

諸葛亮真的生不逢時嗎

飛哥 你看漢初三傑出場時間。再對比諸葛亮出場時間。諸葛亮出場的時候,曹操已經把北方平定了。有個細節,官渡之戰的時候,袁紹70萬對曹操7萬,曹操糧食很快沒了,而袁紹卻不缺糧。你可知北方大平原產糧的巨大優勢。後面打仗,好像沒有再聽過曹軍糧草短缺,糧食是至關重要的,後面曹操幾次大敗,赤壁之敗,荊州之敗,損...

曹真是真的完敗諸葛亮嗎?

偏聽則明 曹真的一生,是光輝的一生。他簡直是專業撈功的。戰績如下 討伐靈丘賊 無名氏 然後就得了亭侯 對比曹洪也是亭侯,曹仁也是亭侯,曹休到了曹丕繼位以後才封亭侯,所以我是覺得他在曹操眼中是真養子,比諸夏侯曹稍高,比親兒子低。以偏將軍擊敗劉備的別將 又是無名氏 督徐晃等破劉備別將高詳於陽平 顯而易見...

諸葛亮真的鞠躬盡瘁嗎,為什麼?

橘子粥 首先,誰主張誰舉證,既然您懷疑其不忠誠 認為大家對其忠誠的認知全來自演義,就要提出論據來進行支撐。其次,鞠躬盡瘁 這幾個字出自 後出師表 雖然 後出師表 的作者現在有爭議,但絕不是出自演義。只憑自己的偏見就信口開河說 認為其忠誠的人唯讀過演義 這不會顯得博學。最後,有朋友認為認為葛公忠誠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