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真的鞠躬盡瘁嗎,為什麼?

時間 2021-05-11 16:00:04

1樓:橘子粥

首先,誰主張誰舉證,既然您懷疑其不忠誠、認為大家對其忠誠的認知全來自演義,就要提出論據來進行支撐。

其次,「鞠躬盡瘁」這幾個字出自《後出師表》,雖然《後出師表》的作者現在有爭議,但絕不是出自演義。只憑自己的偏見就信口開河說「認為其忠誠的人唯讀過演義」,這不會顯得博學。

最後,有朋友認為認為葛公忠誠的人屬於羅老師提到的「你知識貧乏,相信的東西就越絕對」,這句話的主旨在於你要自己去學習、閱讀文獻、進行實踐之後得出結論,不迷信於書本,而不是在於書本上都是錯誤的,不是你槓、你什麼東西都要懷疑一下就是你正確。

還是那句話,要證明你的觀點,就要能舉出充分的證據。btw,若仍有朋友要拿羅老師這句話來扣在認為諸葛忠誠的人的身上,(那我也要槓一槓了)朋友自己就和自己矛盾了,畢竟我按照您的邏輯,同樣有理由懷疑這句話的正確性。

2樓:

正史中的諸葛丞相,比演義中更能對得起「鞠躬盡瘁」這四個字。演義裡的孔明,是智慧型的化身,沒事還想個奇策借個東風禳下星裝個神弄個鬼什麼的。而正史裡沒了這些功夫,諸葛亮也就只能「夙夜在公」,每時每刻勤於政務。

3樓:

【鞠躬盡瘁】

鞠躬盡瘁是乙個漢語成語,拼音是 jū gōng jìn cuì,指小心謹慎,貢獻出全部精力。出自三國·蜀漢·《後出師表》,「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這詞就是為了形容【真正的諸葛亮】才誕生的,今天居然被人反過來問諸葛亮配不配得上這個詞??

真特麼魔幻。

如果諸葛亮不算鞠躬盡瘁,那麼這世界上就沒!有!人!稱得上鞠躬盡瘁,因為【鞠躬盡瘁】一詞的定義就是以諸葛亮為衡量標桿的,諸葛亮擁有該詞的最高解釋權。

當人們稱讚某個領導人鞠躬盡瘁,言下之意就是他是像諸葛亮一樣的人。

【諸葛亮是大忠臣啊,我想說,請各位不要拿著演義當正史。】

讓題主失望了,真正的諸葛亮跟演義裡一樣忠誠,演義裡偶爾還會掐個指頭算算命作作妖,正史上的諸葛亮沒那麼邪乎,以乙個凡人的身份從頭到尾兢兢業業嘔心瀝血為國家付出到死。

4樓:禁與千尋

外行路過強答,回答有錯見諒。

諸葛亮就因為劉備的三顧就用心輔佐劉備。

劉備當時是個什麼鳥樣大家都知道,最後劉備稱王並三足鼎立,這些都是三顧的時候諸葛亮幫劉備定下的目標。這些基本都實現了。只是最後出現意外,沒能走到最後罷了。

劉備死的時候,蜀漢已經輝煌不在,岌岌可危。這個時候諸葛亮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一點都不過分。他完全可以自己稱王。

亦或者扔下蜀漢這個爛攤子不管,而跳槽,以諸葛亮的能力,不管是到曹魏還是孫吳。前途都很光明,不用像在蜀漢一樣操碎了心。

當然他也可以回到隆中去。

但是他沒有,他在劉備時候,蜀漢危急的時候,依然努力的去完成劉備生前自己對他的承諾。

這個世界上盡忠的人很多,但是鞠躬盡瘁的人很少。

諸葛亮貴為蜀國丞相,把蜀國治理的那麼好。自己的後代也為蜀國盡忠。

更別說鞠躬盡瘁本就出自出師表。是他自己說自己要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而他自己也這麼做了。而不是現有別人,然後我們用這個詞來評價他。

出師表是正史上的的卻卻存在的,不是演義瞎編。

演義裡更多的是諸葛亮是因為火燒藤甲兵折壽,然後弄不死司馬懿傷心,氣的。然而實際上諸葛亮是治國太累了,各種操心。累壞的。

沒辦法劉備留下的爛攤子,換別人就任其發展或者撒手不管,他不,他沒有放棄,盡自己所能去做。

試問,這些事他不做,難道就不忠了?他為蜀國做的已經夠多了。

5樓:見龍在田

先主之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蓋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焉。及其【舉國託孤於諸葛亮,而心神無貳,誠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也】。

初備以【諸葛亮為太子太傅】,及禪立,以亮為丞相,委以諸事,謂亮曰:【政由葛氏,祭則寡人】。

庶曰: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

於是與亮情好日密。關羽、張飛等不悅,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原諸君勿復言】。羽、飛乃止。

章武三年春,先主於永安病篤,召亮於成都,屬以後事,謂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先主又為詔敕後主曰:

【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

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於桓、靈也】。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

忠武英高,獻策江濱,攀吳連蜀,權我世真。【受遺阿衡,整武齊文】,敷陳德教,理物移風,賢愚競心,僉忘其身。

袁子曰:晚得諸葛亮,因以為佐相,而群臣悅服,【劉備足信、亮足重故也,及其受六尺之孤,攝一國之政,事凡庸之君,專權而不失禮,行君事而中國人不疑,如此即以為君臣百姓之心欣戴之矣】。行法嚴而中國人悅服,用民盡其力而下不怨。

及其兵出入如賓,行不寇,芻蕘者不獵,如在國中。其用兵也,止如山,進退如風,兵出之日,天下震動,而人心不憂。

【夫有知己之主,則有竭命之良】,固所以三分我漢鼎,跨帶我邊荒,抗衡我北面,馳騁我魏疆者也。

漢晉春秋曰:樊建為給事中,晉武帝問諸葛亮之治國,建對曰:【聞惡必改,而不矜過,賞罰之信,足感神明。】帝曰:善哉!使我得此人以自輔,豈有今日之勞乎!

6樓:絕情的煤氣

那個時候四十五六歲的人,有的已經成了爺爺孫子都打醬油了,有的乾脆已經死了甚至死了很久了,而丞相才剛當上爸爸,你說他是不是鞠躬盡瘁吧

7樓:銅汞銀鉑金s

不得已,因為蜀國確實沒什麼可用之人了,和劉備一起發家的,大都病死,馬良等中生代,打吳國也似的差不多了。蔣琬在劉備死時還是個小中層幹部,魏延親下枉上能養兵不能服將,王平領兵有餘施政不足,趙雲政史上也沒有演繹裡這麼誇張的全才何況也老了,其他的,都是些小魚小蝦三兩隻,這也是為什麼丞相對馬謖以及後來的姜維這麼好的原因,沒辦法,真的人才凋敝啊。事必躬親真是不得已的事情。

8樓:揀盡寒枝

題主你這問題問的,簡直是。。。。鞠躬盡瘁這個詞怎麼來啊,可以說諸葛亮定義了這個詞,他的表現就是這個詞的意思,而不是說他的表現是否能匹配這個詞,題主能理解吧。這麼說吧,諸葛亮要是個奸臣,你就可以認為這個詞意思是形容奸臣的。

你現在理解的這個詞的意思,就可以反推出他的表現。

9樓:

答主們和題主分歧的地方在於,什麼是「忠」。

以諸葛的人品操守,忠於自己就是忠於漢室,忠於皇帝,忠於臣民,忠於百姓,更加無愧於皇天后土,無愧於江山社稷,無愧於君臣情誼,無愧於理想抱負,無愧於年輕時的自己。

所以,擔當生前事,何懼身後評。諸葛公是歷史的天空閃爍的星,是人間一股浩然正氣。

證據不細說,不是歷史專業,但從大詩人杜甫對諸葛的推崇看,想要否定諸葛,恐怕得否定幾千年來無數仁人志士。文天祥,于謙,都是以諸葛為榜樣的。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不是一句口號嘴上說說的。

10樓:馮博

既然題主喜歡,那我就根據你修改後的問題回答。看來題主要是覺得諸葛亮帶兵伐魏有問題嘍?那你先給我乙個你心中的文臣和武將的定義吧,畢竟每個人的定義都不同。

11樓:鄧僉

如果像這樣說,從上古的周公、分晉的三家、漢時的霍光、兩晉時的王謝直到明朝的於謙、徐階、張居正、清朝的曾國潘都不是忠臣,因為他們都在某乙個時期集國家大權於一身,為了國家嘔心瀝血,但都是為了實現自己的小報復,都是在做樣子,不算忠臣,這樣說的話,到現代的領導人,都是,他們都在秀,這是什麼樣的低弱才會說出這樣的話,為了自己的國家,因為自己的能力而被說三道四,這和逼死屈原的人有什麼區別?易中天是說三國,不是考究和正史好嗎?!何其悲哀!!

對先輩沒有一點尊敬!!!今天敢說諸葛亮,明天再去推翻陸秀夫、文天祥和史可法吧。

12樓:老劉

諸葛亮鞠躬盡瘁是肯定的,否則也不會積勞成疾而死,蜀國也不會秩序井然,百姓也不會自發祭奠他

我說下忠臣的問題,諸葛亮的鞠躬盡瘁很大程度上是為他自己易中天老師對比過了,諸葛亮所受爵位、手中的權力和曹操幾乎沒有區別,而他們對皇帝的方法也一樣,軟禁和大權獨攬,只不過曹操靠著權謀和軍功更明目張膽,而諸葛亮低調一些,也更多打感情牌

可以說蜀漢是諸葛家的蜀漢,為了自己的國家自然會鞠躬盡瘁,但只是因為勞累至死,正如題主所說,算不上什麼忠臣

13樓:北落師門

我想說,請題主不要拿著正史當演義。

題主你知道「鞠躬盡瘁」這個成語的出處嗎?

《後出師表》的末後有一句道:「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就是人們常引用的一句成語。(鞠躬,表示謙恭謹慎;盡瘁,是竭盡辛苦的意思;已,完結、罷休。

)《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注引《普漢春秋》作「鞠躬盡力」,和「鞠躬盡瘁」一樣,都是形容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至死方休。

14樓:黃粱

瀉藥。題主,當你勸別人不要把演義當正史的時候;請先確認自己有沒有認真讀過正史。

正史鏈結在這:國學原典史部二十四史系列三國志卷三十五

然後,你想要的答案在這:

建興元年,封亮武鄉侯,開府治事。頃之,又領益州牧。政事無鉅細,鹹決於亮。

備稱尊號,拜亮為丞相,錄尚書事。及備殂沒,嗣子幼弱,事無鉅細,亮皆專之。於是外連東吳,內平南越,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極,科教嚴明,賞罰必信,無惡不懲,無善不顯,至於吏不容奸,人懷自厲,道不拾遺,強不侵弱,風化肅然也。

魏氏春秋曰:亮使至,問其寢食及其事之煩簡,不問戎事。使對曰:「諸葛公夙興夜寐,罰二十以上,皆親攬焉;所啖食不至數公升。」宣王曰:「亮將死矣。」

評曰:諸葛亮之為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盡忠益時者雖讎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游辭巧飾者雖輕必戮;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庶事精練,物理其本,循名責實,虛偽不齒;終於邦域之內,鹹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可謂識治之良才,管、蕭之亞匹矣。

事無鉅細,科教嚴明,賞罰必信,無惡不懲,無善不顯。

吏不容奸,人懷自厲,道不拾遺,強不侵弱,風化肅然。

諸葛雖連年征伐,但蜀漢國力未損,百姓甚至提出為他建立祠堂,初期雖因禮而沒有建成——故而百姓時節就自發在道上祭奠他們早已遠去的葛公:

襄陽記曰:亮初亡,所在各求為立廟,朝議以禮秩不聽,百姓遂因時節私祭之於道陌上。

如果這都不算鞠躬盡瘁,我敢說中國歷史上就沒有哪位臣子能擔當得起鞠躬盡瘁這個詞了!

臣鞠躬盡力,死而後已,至於成敗利鈍,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後出師表》

古文看不懂的話,請自行找翻譯: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

三分割據紆籌策,萬古雲霄一羽毛。

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

運移漢祚終難復,志決身殲軍務勞。

諸葛亮真的生不逢時嗎

飛哥 你看漢初三傑出場時間。再對比諸葛亮出場時間。諸葛亮出場的時候,曹操已經把北方平定了。有個細節,官渡之戰的時候,袁紹70萬對曹操7萬,曹操糧食很快沒了,而袁紹卻不缺糧。你可知北方大平原產糧的巨大優勢。後面打仗,好像沒有再聽過曹軍糧草短缺,糧食是至關重要的,後面曹操幾次大敗,赤壁之敗,荊州之敗,損...

諸葛恪為什麼輸給諸葛亮

三大名著教汝做人 用方北辰教授的話說,細節決定成敗。諸葛亮謙虛 跟演義裡動輒口出狂言的形象不同 謹慎 諸葛恪自大,粗疏。這位琅琊諸葛家的長子長孫,諸葛亮的肥胖大侄子,生就的聰明過人,又有捷才,自幼便蒙受大皇帝的寵愛,是元太子的摯友,三國的抖機靈狂人,大皇帝的託孤重臣,諸葛瑾一族滅門的禍根。綜上,他真...

諸葛亮為什麼隱居?

覓星辰 首先,書中諸葛亮對自己有如是描述 自比於管仲樂毅 管仲樂毅何許人也?乙個是齊國的丞相,強齊圖霸,九合諸侯 乙個是燕國的上將軍,一舉拿下齊國七十二城。兩人是春秋戰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 軍事家。諸葛亮自比於此二人就足以說明,諸葛亮有一顆匡扶社稷 大展巨集圖的心,而並非本意便是歸隱之人,不然他完全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