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為什麼選擇劉備?

時間 2021-05-06 19:01:58

1樓:寒江印月

諸葛家族很大的,厲害的人很多。

你選曹魏,我選孫吳,那誰誰,你選劉備。

諸葛亮開始不願意,尼瑪,打死我都不去。

不去也得去,不行就抓鬮。

哇特?諸葛亮還是抓到了劉備。

太欺負人了,這貨年輕氣盛,離家出走了,而且走得老遠。

諸葛亮就是這麼倒霉,你走的再遠,也逃不脫命運的安排。

劉備這貨四處逃串,竟然流浪到荊州了。

於是,家族就給劉備通風報信:

「武林至尊,寶刀屠龍;號令天下,莫敢不從!」

劉備不信這個,呆荊州幾年,尼瑪,丁點反應都沒有。

於是,家族又請人宣傳:

「臥龍鳳雛,得一人可以得天下」

有這事?劉備趕緊找臥龍。

雙方3年3顧茅廬,經過多輪激烈而友好的磋商,最終,諸葛亮選擇了劉備。

2樓:

年輕人還是太年輕,選領導不是湊數,有些人你覺得他合適,他不一定覺得你合適,人生是一場豪賭。

漢昭烈皇帝為啥不去選擇輔佐大魏武皇帝,台灣地區拓荒者孫權,孫仲謀為啥不直接用江東各郡換大魏吳王,我們都在賭一把,賭贏了問鼎天下,賭輸了去國民黨當書記員。

人格魅力這個玩意你要沒遇到你就不曉得有多厲害,我跟我大哥的時候他生意破產,現如今五六年了還是窮鬼乙個,額頭前跟劉強東一樣一撮白毛,愁的,工程欠款六千六百萬,不結賬,現在還欠一群民工一千多萬,像我這種勢利眼,怎麼會跟著他混正常情況,但沒辦法,老哥很會做人,所以我不擔心他爬不起來,這只是個時間問題,也接觸某行業首腦人物,想跟著人幹人家不一定讓你跟著幹,我也不算人自己人不是,再者,小人得勢不過朝夕之間,你看我,這一條廢材都明白的道理,怕是冠絕古今的諸葛武侯,一定是明白的,更何況,老哥還三番五次的來我家叫我跟著混,出來混,要拾人家給的臉,因為臉這玩意是大家給的。

3樓:

諸葛亮自比管仲樂毅,夢想出將入相。當時的君主,只有劉備可以滿足諸葛亮這個夢想。諸葛亮劉備哪有什麼完成興復漢室的抱負,諸葛亮就是要出將入相,到達人生巔峰,就夠了。

劉備就是要偏於一隅,安安心心的做土皇帝,也就夠了。

4樓:金鵬

《出師表》已經說明了這一點:

「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但我認為感激之情並不是全部,還有一部分原因是劉備的英雄氣概讓諸葛亮確信自己的才華不會錯付。

隆中對劉備問諸葛亮,「孤不度德量力,欲申大義於天下,而智術淺短,遂用猖獗,至於今日。然志尤未已,君謂計將安出?」

年近半百,未有寸地的劉備,依然「志尤未已」。這是真正的領導氣質,意志堅定,永不服輸。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便是劉禪,「臣等正欲死戰,陛下何故先降?

」試想跟著乙個領導幹事業,結果半路上領導放棄了夢想,那追隨者們豈不是錯付一身才華?諸葛亮看到劉備身上這種永不言棄的精神,才肯「許以驅馳」。

所以我認為諸葛亮選擇劉備是因其知遇之恩而感激,為其英雄氣概而折服。

5樓:竹枝詞

易中天先生的《品三國》分析的有具體的原因。諸葛亮自比管仲、樂毅,心裡給自己的定位就是集團CEO,到曹操那裡,人才輩出,他乙個二十七歲的小伙,還能爬到荀彧、賈詡的頭上,做郭嘉第二嗎?走不通啊。

去東吳,周瑜、張昭,都是孫策留下的重臣,很顯然諸葛亮只能屈居其下!

再看劉備,英雄無用武之地,手下的武將,雖然都是好傢伙,關張萬人敵。可文官中卻缺乏卓越的戰略家。諸葛亮去了,劉備能不加以重用嗎?當上CEO,還有什麼困難呢?

6樓:shhsgm

分析一下

孫權:毛頭小伙,平日裡和大哥書信來往估計認為這家不一定姓孫,有可能姓周、張啥的,而且上任、上上任領導名聲太醜

劉璋:都暗弱了

劉表:荊州共主,就是乙個董事長兼總經理,股東還是那幾個世家大族,他沒了我也沒了

曹操:鬼知道當年屠徐州有沒有殺了諸葛亮的青梅竹馬,萬一諸葛亮內心是個竹馬系怎麼辦?生孩子太晚我估計對天降系沒什麼興趣

7樓:嘀嗒也秋風

諸葛亮自己不已經說過了嗎?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8樓:久遠的燈火

其實也不算太複雜,諸葛亮出場時選項已經不多了。

諸葛亮在三國中屬於年輕人,生於181年。

三國時期其他主要人物呢?曹操151年生人,劉備161年生人,孫堅155年生人,孫策175年生人,孫權182年生人。

那麼在諸葛亮出場的這個時間點上,只有孫劉兩家可以選了。而孫權,很難說諸葛亮看得上。

除了曹操劉備孫權這三家,其他家基本上不用考慮。而這三家呢?

曹操基本不可能選,諸葛亮心高氣傲,自比管仲樂毅,那就有乙個問題,去曹操手下,諸葛亮有可能建立近於管仲樂毅的功勳嗎?顯然不可能啊。而且諸葛亮和曹操恐怕還有些私仇。

諸葛亮是徐州琅琊都人,生於181年,曹操193年屠徐州,所以諸葛亮到荊州避禍,有可能躲的就是曹操。

孫權也不可能,孫權是接手了乙個地動山搖的政權,到赤壁之戰前勉強壓制住了,到了赤壁之戰手下又惦記投降曹操。孫家到孫策死都沒將江東當根基,那對於諸葛亮而言,孫家是乙個「同齡人領導的隨時可能出問題的勢力」,你是諸葛亮會選不?而且諸葛亮還有個哥哥在孫權那裡,混的也就那樣。

孫家內部的地動山搖只怕諸葛亮非常清楚。諸葛亮估計自己過去了不會比自己哥哥強多少。

只剩下劉備可以選了,乙個有一定正統性又有心去爭奪天下的人,諸葛亮打算的就是輔佐此人再來一次劉秀的故事,而且此時劉備手下並沒有太好的文官,去了地位也不一般。

9樓:戰國霸王

諸葛亮的出師表中已經說了。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他只想在亂世中苟活,沒有想過要出山。是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才答應出山。

諸葛亮也沒那麼神,是被後人神化,周瑜、魯肅之才不亞於諸葛亮。

可惜這兩位早死,才有三分天下,這兩位不早死,只能孫權、曹操二分天下。

10樓:梁散人

1.現代人是開了上帝視角的。你是看到了他沒能興復漢室這個結果,但人家前期大方向來說順利著呢。

2.不是。題主我只想問問,理解【士為知己者死】以及【理想主義】很難嗎?你想要什麼,便覺得他追求什麼,不是嗎?

11樓:陳聖

主要是劉備這個人,如魚得水。

投曹操,諸葛亮大概率連曹操面都見不到。只能從基層做起。

投劉表,諸葛亮和劉表還是能扯上點親戚關係,顯然,沒怎麼被看重,不然多少會安排點事做。

投孫權,這其實是個不錯的選擇,可能因為孫權與劉表對立,所以沒去會過面。以諸葛瑾在東吳的身份地位,進入核心圈是沒問題的。

12樓:太初

老曹屠過徐州,手下有荀彧荀攸賈詡程昱等一票強人;孫策早死孫權守城有餘進取不足,手下周瑜二張魯肅等都是人中之龍;劉表命不久倆兒子都是敗家玩意兒,手下一幫殘廢;劉璋仁慈有餘魄力不足……綜合以上,劉備人設保持的比較好,正值壯年,手下能力還不錯但沒人能和諸葛亮拼實力,自身野心也強

13樓:獄龍

其實曹操已經說過答案了,讓我改下煮酒論英雄的話。

淮南袁術,是負資產的病驢,早晚被我橄欖。

河北袁紹,我雖然好像可能應該打不過,但他只是鼠膽、蛇心、豬腦的老虎。

荊州劉表,也就名聲好,沒什麼料。

江東孫策,打老爸的名號,不像我,從不說自己爸爸是宦官。

益州劉璋,也就只是守門犬,還談不上號。

其他的張繡、張魯、韓遂,就是個弟弟,連給我提鞋資格也沒有。

所以有前途的人,也就你劉大耳與我曹阿瞞。

從諸葛亮的角度來看,他大學都沒讀完,袁紹袁術等人都撲街了;劉表劉璋是皇室,蹭不起;孫權那邊,根本就接觸不到周瑜這種慧眼識人的大人物來推舉,且以前孫策打的都是渣渣,且英年早逝,不知道孫家他們潛力如何。韓遂馬騰太遠,而且他們都只注重肌肉而忽視腦子,待遇恐怕不好。而張魯總是和大漢忠臣打架,投他估計會敗壞名聲;至於曹操,人才太多了,在那裡從底層做起,恐怕一輩子都超越不了蔣幹。

所以劉備是很不錯的選擇,官方認證的皇叔,打過很多仗,跟過很多牛人,還做過地方官。雖然現在沒地盤,但背後有劉表。最重要的是,劉備連續上門拜訪三次。

諸葛亮是80後,軍閥頭頭那波人基本是50後60後,劉備能主動上門要自己出山,可是非常難得的了。想象一下諸葛亮給袁紹分析天下大事,說要如何如何分天下,估計袁紹會說:「小夥子,做人要實際點,不要總想搞個大新聞!

」還有,那時候的人還是很講究出身的,不談出身也要談成就,諸葛亮在這方面真的是什麼都沒有。

那句:「臥龍鳳雛二者得一可安天下。」純粹是廣告,我也可以說:「鹿晗虛鯤二者得一可安天下。」 看慣大場面的人聽到這些廣告,基本都是一笑而過。

所以諸葛亮真的是非常的幸運,能和劉備走上人生巔峰,迎娶白富美。呃……黃月英好像不美,這也說明了諸葛亮愛搞基,劉備就需要這樣的人材。

14樓:青煙裊裊

因為劉備雖然是梟雄,很厲害,但是劉備有自身的缺陷;那就是不會治國,劉備肯定是不會治國的,要不然也不會一直一事無成,所以他在荊州的那段時間感到迷茫,不知道該怎麼辦。後來他見到諸葛亮的時候說的是「欲伸大義於天下」,只有抱負,沒有乙個指導思想。

諸葛亮懂治國之道,這正好是劉備欠缺的,諸葛亮也是看準了這一點,幫劉備補齊了這個缺陷;所以這兩人合作的時候,所向無敵,神擋殺神,佛擋殺佛,都能把曹操打跑了;後來諸葛亮應該也是不同意伐吳的,所以兩人也應該是有個隔閡,所以劉備打敗了。

15樓:林林

「臣本布衣,躬耕於南陽,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16樓:「已登出」

老劉第一次來徐州,是因為棄官逃亡的時候跟著大將軍何進派去丹楊募集西園兵的隊伍裡面,然後馬上跟著徐州刺史陶謙、泰山本地勢力臧霸孫觀在徐州刺史治所下邳把徐州黃巾趕到青州去。

這一年劉備27歲,諸葛亮7歲。

雖然之後劉備僅僅是在北海國謀了乙個下密縣縣丞的角色,還因為之前趕走的徐州黃巾和青州黃巾合流的關係遭到排擠又棄官了。

但是諸葛亮頭一次聽到大人偶爾提及劉備絕對會先入為主的有乙個好印象

甚至我們可以做乙個大膽的猜想:劉備在這個時候見過諸葛亮!

老劉從下邳(邳州)去下密縣(昌邑市),走這條路又直又平緩

依據:劉備要從下邳戰場去下密縣(昌邑市)肯定是要路過琅琊,考慮到劉備乙個已故東郡縣丞的縣丞孫子,拜見的大人物肯定不會太久,但是去拜訪已故泰山郡丞家卻是妥妥夠資格的,沒準諸葛家在宴會上還把諸葛亮拉出來介紹過!

諸葛亮可能第二次聽到劉備的名字還和曹操有關

初平四年(193年)秋天,曹操的父親曹嵩來曹操處路上,被陶謙派兵殺害,曹操遂進兵徐州(治郯,今山東臨沂郯城),向東南擴充套件勢力。陶謙退守郯縣。不久曹操軍糧將盡,撤圍回軍。

曹操再徵徐州,略地至東海。曹操徵徐州期間,所過大肆殺戮,一路上「雞犬亦盡,墟邑無復行人」。

曹操圍陶謙在臨沂,臨沂離琅琊(沂南)就50公里不可能沒有受到影響

諸葛玄會琅琊照顧侄子的時候適逢曹操出兵徐州征伐陶謙,為躲避戰禍攜帶諸葛亮、諸葛均及兩位侄女,並與往江東的諸葛瑾分散,輾轉逃往廬江一帶。

而這個時候的劉備呢?

興平元年(194年),曹操以為父報仇為名再度攻打徐州,徐州牧陶謙不能抵擋,向青州刺史田楷求救。田楷與劉備一起前往救援,劉備自有兵千餘人及幽州烏丸雜胡騎,又略得飢民數千人,到徐州後,陶謙又給劉備增丹楊兵四千,劉備於是又歸屬陶謙。而此時張邈、陳宮叛迎呂布,攻打曹操,曹操根據地失陷,於是回兵兗州。

陶謙表劉備為豫州刺史,叫他駐軍在小沛

夾雜在逃難的人海中的幼年諸葛亮聽說了劉備這個熟悉的人物會不會有所憧憬?

諸葛亮為什麼要忠於劉備?

一夜 沒得選,天下大亂,群雄逐鹿,早期中期不知道為何沒有出山,或許是沒有內心欣賞的良木?赤壁一戰前,曹已統一北方,東吳把持在江東氏族,荊州巴蜀漢中隴西都是守成尚可,進取不足。曹氏集團內部創業元老人才濟濟派系林立,輪不到新人立功高管厚爵。東吳更僵化,孫家反而像個吉祥物,張昭等本土貴族把持政務,還有諸葛...

如果劉備不找諸葛亮,諸葛亮何去何從?

遊鐵蛋 這個問題首先要確定劉備在荊州有沒有和諸葛亮交流過。按 諸葛亮傳 記載是徐庶 司馬徽的推薦後劉備多次去拜訪諸葛亮。而 魏略 則說的是諸葛亮在荊州危難的時候主動去見的劉備。劉備求賢,自然要和臺面上的豪傑賢士產生交集尋找人才,而諸葛亮自比管仲樂毅也不可能不出山,自然也要和臺面上的豪傑士族扯上關係來...

是諸葛亮成就了劉備還是劉備成就了諸葛亮?

當然是互相成就。先說劉備,劉備前半生像是乙隻無頭蒼蠅一般,到處亂撞,撞得不止一次頭破血流,蹉跎了大半生。在和劉景公升吃飯的時候,曾經看著自己大腿上的贅肉痛哭了一場,那個時候感覺自己這一輩子就要這樣過去了,看不到自己實現階級跨越的道路。他有取天下的度量,卻沒有取天下的才能。直到遇到了孔明,補上這塊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