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輔佐劉備所追求的是什麼?

時間 2021-05-05 23:59:14

1樓:大俠張富貴

諸葛亮這種被人捧得這麼高的歷史人物,肯定都是腹黑至極的人。

家有桑樹幹嘛用的?以後給自己修宮殿啊!

六出祁山幹啥的?為了功高震主給自己稱帝鋪路啊!

說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不過是要圖史書美名而已啊!

乙個五十的人了天天在前線打仗,斬了馬謖幹啥的?籠絡其他武將人心,拓展自己的小圈子啊!

諸葛亮就一俗人,就一庸臣,上不可比趙高自斷其根嘔心瀝血輔佐明主二世,下不可比秦檜忍辱為大宋子民謀一時太平。

他不行!

2樓:奈米

別的不說,我要是有這一身的本事,我自然是想要成就一番大業,可是我又年輕,出身又不是頂尖的豪門,曹操那邊已經挾天子以令諸侯,佔了半壁江山,手下能臣名將已經足夠多了,東吳那邊,孫家割據江東已歷三代,官僚體系也已經足夠成熟了,這時候劉備幾乎就是唯一的選擇,不然呢,選劉表還是選劉璋,或者是選馬超韓遂,遼東公孫?都不靠譜啊

3樓:趙客漫

諸葛亮有兩位偶像或者目標:管仲和樂毅。

一為在春秋時幫助齊桓公稱霸諸侯;一位助弱燕指揮五國聯軍,連下70座城池,差一點滅亡不可一世的齊國。

一位是文治,一位是武功。

這就是諸葛亮圖的,做一位文治武功的復漢名臣。

4樓:紫衣青衫薄

圖名,曹操手下名士眾多,他去投奔根本不會有大展巨集圖的機會,而孫權那邊同樣是人才濟濟,所以他去投奔劉備,只有劉備可以給他乙個機會去施展他的才華和抱負。

5樓:禁與千尋

古人日非曰。

酒逢知己飲,詩向會人吟。

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

知音說與知音聽,不是知音莫與談。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總有一些人,看重的是常人看淡的。

不是每個人都為名,為利,為權。

6樓:張行雲

我始終認為,諸葛亮是乙個純粹且務實的理想主義者。

丞相是千載人傑,千古賢相。

這一點毋庸置疑。

說什麼諸葛一家三方投靠、分散投資的論調不靠譜。

還能圖什麼?

圖的就是兩個人理想的合拍。

那麼他為什麼會選擇劉備?

說心裡話,我本人對劉備沒有太多好感,但是不得不承認,只有劉備才是適合丞相的君主,也是最有可能讓丞相實現抱負理想的人。

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身長八尺,每自比於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

管仲,輔佐桓公,興國安邦,九合諸侯,一匡天下,被稱千古第一名相。

樂毅,幾乎滅了齊國,也是威震天、名傳千載的名將。

諸葛亮的志向不是要光復漢室什麼的,而是要成就事業,實現價值,千古留名。

就像希特拉說的:

我要讓世界記住我一千年。

我們先來看一下,如果不與劉皇叔搭檔,在三國這段時期裡,丞相還有可能找誰?

董卓、曹操、袁紹、孫策/孫權、劉表、劉備、西蜀劉璋一夥兒、馬騰等各路軍閥。

普通軍閥壓根入不了諸葛亮的眼,大軍閥董卓死的時候諸葛亮還是11歲的娃娃。

劉表嘛,相比於其他人來說,諸葛亮早期接觸劉表其實是更多一些,自然有了判斷,劉表實力不行、名望一般、後輩能力平平。

官渡之戰發生在建安五年(200年),那個時候諸葛亮才19歲,三國時期,司馬懿29歲被曹操徵召,郭嘉27歲出山,19歲太年輕了些,即使出山也不見得有好下場。同時袁紹被過早的踢出局,成了曹操的墊腳石。

官渡之戰同年,孫策被殺。至於說為什麼孫權也不投靠:《三國志·諸葛亮傳》裴注引《袁子》曰:

「張子布薦諸葛亮於孫權,亮不肯留。人問其故,曰:孫將軍可謂人主,然觀其度,能賢亮而不能儘亮,吾是以不留。

」按我的理解就是:孫權你是個好領導,肯定會尊重我厚待我,但是無論是您本人還是東吳這個平台都不能讓我盡情發揮。

再說西蜀,《隆中對》中有提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也就是說,劉璋是個沒腦子沒本事的,和張魯兩人就是禍害。

還有曹操和劉備,論實力、潛力和背景,無疑曹操才是上上選,那為什麼不選曹操?

前面有說,我認為諸葛亮是理想主義者。

他的理想,是千古留名,立業立傳。想留的當然是佳名,而不是被後世所罵。與曹操合流的話,後續就會面臨荀彧遇到的問題,漢魏之間的抉擇。

而且我認為曹操也是理想主義者,我個人猜想,諸葛亮未必不想與曹操一較高下。

其次就是,大家經常說的,曹操手下人太多,諸葛亮插進去不見得能發展起來。

諸葛亮一定會出頭,只不過不會很快出頭。曹操手下的能臣很多,大多是隨他南征北戰或者有政績在身的,即便諸葛亮進去了,也要老老實實的走正常晉公升路線,這是肯定的。

再看劉備。

諸葛亮在出山之前,就在了解天下大勢,並作出了自己的優化選擇,就是隆中對裡的戰略。

劉備有乙個好名頭,自身也是大有名望的人物,實力確實是差,但是劉備的理念與諸葛亮是不謀而合的。

匡扶漢室,平定天下,千古留名,這是劉備心底的野望。

劉備一生,可用「悲壯」形容,跌宕起伏,凌雲壯志都消散在憤恨之間。

諸葛亮沒有選擇劉備,也不是劉備選擇了諸葛亮。

是時代選擇了他們。

因為有諸葛亮,劉備得以明確路線,重返歷史舞台。

因為有劉玄德,丞相得以施展抱負,三分天下而立。

當乙個理想主義者的理想照進現實,只有另乙個純粹的理想主義者才能支撐他。

「備若有基本,天下碌碌之輩,誠不足慮也!」

「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每次看到這些,我都在想,顛沛落魄平庸半生的劉備走出草廬的時候看見的是什麼景色?丞相走出草廬的時候,又是看到怎樣的風光?

士為知己者死。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丞相終其一生,徹底貫徹了這九個字。

7樓:幷州達人

普通點人的理想:吃喝不愁,家庭富足,諸葛亮跟著劉備算是實現了,劉備佔據蜀中之後,諸葛亮就一直是丞相待遇,不只是家庭富足,甚至可以說是封妻蔭子了。

稍微傑出一些的人的理想:度過精彩的一生,成就一番事業,諸葛亮的一生可以說是波瀾壯闊,縱觀歷史,只怕活的比諸葛亮精彩的也沒幾個,官居大漢丞相,締造三足鼎立,能達到這種成就已經是人中龍鳳了。

聖人的理想:復興漢室,還於舊都,百姓合樂,四海昇平。 諸葛亮雖然沒做到,但是除了劉備,也已經沒人可以給他提供這種平台了。可以說,這個理想只有輔佐劉備可以完成。

還圖啥?想想我們自己,估計我們這些普通人這輩子也就求乙個生活富足,還停留在普通人的階段。

8樓:諸葛亮

主要是圖先主的知遇之恩,以及匡扶漢室的心願。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這故事是真的,當時我是出去了,沒在家裡。後來家弟告知,說劉皇叔親自拜訪,弄得我誠惶誠恐,不知道該怎麼辦。

很久之前,家兄諸葛瑾就跟我說要不要投奔東吳孫權?不過我發現孫將軍可謂人主,然觀其度,能賢亮而不能儘亮,手下已有張昭和公瑾,再投奔恐怕難有出頭之日。

曹操那邊不可能,三觀不合,根本不想投靠。劉表、劉璋等輩過於羸弱,到最後,唯獨劉使君深得我心。

大家可能會比較好奇,歷史上的劉備是怎麼樣的乙個人?他是乙個很好相處的君主,沒啥私心,大大咧咧,也愛和臣下開玩笑,不是那種看起來很難接近的人。

也就從這個時候起,我下了決心準備跟劉使君共進退,也只有他能夠讓我發揮所有才幹,和實現匡扶漢室的夢想。

後來赤壁鏖戰、奪四郡,佔荊州、攻益州,謀漢中,先主四處奔戰,立下汗馬功勞,這期間攻下無數城池。這段期間,我一直是主管內政、後勤,軍事方面很少參與。

大家熟知的博望坡,這不是我安排打的,而是主公設伏,大勝曹軍。後來攻占益州,主要也是士元、孝直的功勞,我在荊州只是後來居上,決定戰局的仍是主公的謀略。

穿越現代,和周圍好友一起,有人向我展示了《三國志》這款作品,看著遊戲中畫面的我,還有主公,內心覺得遊戲把劉使君描繪得太弱了,至少武力會有90以上,智力、政治方面接近100也不成問題,是個容易被忽視的帝王之主。

倘若大家能穿越回到三國時代,一定也會像我一樣選擇劉使君為自己的主公人選,除領地等方面略遜於孫權、曹操之外,各方面都很優秀。

要是天下太平,我會苟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諸侯,但是生靈塗炭、眾人皆慘,半生遇知己,蜇人感興深,丈夫在世當有為,為民播下太平春,雖不成功,功虧一簣,卻也知足了。

9樓:許大仙

諸葛亮的2條路,1,給劉備做軍師,丞相,,2,做農民種地一輩子,,,諸葛亮投曹操會被曹操嫉賢妒能,朝不保夕,,諸葛亮投孫權,只會做閒人乙個鬱鬱而終,因為孫權不想開疆擴土,況且孫權有周瑜,別人的命都很薄,,

所以諸葛亮只有跟著劉備才會出人頭地,,

10樓:彼岸花開憶流年

不圖功名利祿也不是為了盜取名聲

看整個三國孔明最難忘的一句話是秋風五丈原上的嘆息悠悠蒼天曷此其極這難道不能看出一代偉人興復漢室的畢生願望嗎?

11樓:不穿衣服的夜叉

就很簡單嘛,沒啥人投奔了,家裡哥們分散投資了曹操和孫權,他上哪找潛力股呢,一看哎呀劉備這老小子不錯,他就投奔劉備了唄,都是為了前程,結果混的還不錯,創業公司,一下子起來了,還順便吧劉表的公司收購了,一下子成了知名公司了,作為公司元老一下子人家起來了,哥們還當高管呢,人家成創始人之一了。

後來劉備死了,就有人跟他說,不如你當CEO吧,劉備他兒子也不行,當時他咋說,他說自己再公司的威望還不夠,當不了CEO,還得是劉備他兒子,畢竟劉備威望太大了~~

這裡有乙個認知問題,在當時的年代,誰當CEO是純看威望的,也就是說,你只要威望夠,稱帝無可厚非,所以,後期,作為創始人之一的諸葛亮琢磨過直接出人CEO,但是後來琢磨琢磨不一定能服眾,就算了。

12樓:愛寫作的江少

圖乙個知遇之恩吧

在劉備三顧茅廬之前,諸葛亮自比管仲、樂毅

管仲輔佐齊桓公成為春秋霸主,樂毅統帥聯軍攻打齊國以弱勝強諸葛亮的內政能力可比管仲,軍事能力可比樂毅,那他這個時候便自比作這兩位

便是抱有尋得明主的目的

而劉備,就是他的明主

三顧茅廬心心切,力排眾議任為相

更不用說白帝託孤了

君不疑臣,臣定不負君

丞相一直在踐行著

13樓: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

年近半百名滿天下的將軍,屈尊枉駕,三顧年僅二十多歲在家耕種的山野村夫。

諸葛亮圖的最大可能就是劉備這個人。

諸葛亮為什麼選擇劉備?

寒江印月 諸葛家族很大的,厲害的人很多。你選曹魏,我選孫吳,那誰誰,你選劉備。諸葛亮開始不願意,尼瑪,打死我都不去。不去也得去,不行就抓鬮。哇特?諸葛亮還是抓到了劉備。太欺負人了,這貨年輕氣盛,離家出走了,而且走得老遠。諸葛亮就是這麼倒霉,你走的再遠,也逃不脫命運的安排。劉備這貨四處逃串,竟然流浪到...

劉備託孤諸葛亮的言外之意是什麼?

白夜叉 自己兒子怎麼樣諸葛亮能力如何劉備這種梟雄不可能不清楚,兩種情況 1.諸葛亮真要篡位,託孤這時候說什麼也攔不住,但若是諸葛亮對先主還有那麼一點情義在,面對劉備臨終那句話和三顧之恩,可能會稍微善待下劉禪和劉備其他子孫 2.就是如史實一樣諸葛亮鞠躬盡瘁輔佐阿斗,那這句話將會成為督促諸葛亮盡心盡力輔...

諸葛亮為什麼要忠於劉備?

一夜 沒得選,天下大亂,群雄逐鹿,早期中期不知道為何沒有出山,或許是沒有內心欣賞的良木?赤壁一戰前,曹已統一北方,東吳把持在江東氏族,荊州巴蜀漢中隴西都是守成尚可,進取不足。曹氏集團內部創業元老人才濟濟派系林立,輪不到新人立功高管厚爵。東吳更僵化,孫家反而像個吉祥物,張昭等本土貴族把持政務,還有諸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