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諸葛亮為什麼不實行蜀人治蜀

時間 2021-05-08 11:54:35

1樓:Gothelf Diors

漢末亂世被糟蹋成那麼橫屍遍野的鬼樣,就是因為各地割據勢力治當地。

本地人當土皇帝有因地制宜的優點,也有個缺點:大家都是土皇帝了,你安心種田是等著給鄰村吃麼?

侵略鄰村、打宗族械鬥,最大的原因是上面不管,那下面就算都不敢打、也不打不行。

2樓:愛指人心的大叔

看看印度就知道了

為什麼當年殺進來的雅利安人,壓在本地人上面呢為什麼後來蒙古人殺進來了,又壓在最上面呢

為什麼後來英中國人又殺進來了,又壓在所有四個種姓的印度人上面呢對了嘛,道理很簡單,因為劉備是從外面殺入四川的嘛,又是最後乙個殺進去的。

3樓:陳聖

劉備有自己的班子,再怎麼啟用蜀地人,也沒那麼多高層的位置。當然隨著時間的推移,本土化是必然的。蜀人並不是沒有被重用,法正,李嚴以及眾多文臣武將不都是蜀人,你要說要重用到諸葛亮的程度才算重用,捫心自問,有誰配。

法正(176年-220年),字孝直,扶風郿(今陝西省眉縣小法儀鎮)人。

李嚴(後改名李平,?-234年),字正方,中國三國時荊州南陽郡(治今河南省南陽市)人。

吳懿(?-237)又寫作吳壹,字子遠。陳留(今河南開封)人。

董允(?-246年),董允的祖上曾是益州巴郡江州人,所以父親董和舉家從荊州南郡枝江搬遷到益州,之後在益州牧劉璋手下為官。

4樓:劉修

蜀人治蜀肯定是做到了的,但是畢竟蜀國分成了荊州東州益州派,各派之間的矛盾鬥爭肯定是有的。劉備諸葛亮作為外來荊州派的首腦,不可能不明白平靖內部的重要性,但是他們肯定在蜀人治蜀的基本原則上,又將荊州派放在了首當其衝的位置,這樣做是有其道理的,畢竟全指望益州本地的人也不太靠譜吧。

5樓:鳳舞

當我們在說「xx人治xx」時,是強調共同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前提是——別人別干涉我們,我們也別干涉別人。以及更重要的,內部,有且只能有乙個歷史、地域、民族、文化的共同體。

例如從七國之亂到推恩令,欲建構「漢人治漢」的共同體,真正完成統一,必須消滅齊人治齊,楚人治楚……的政治文化等基礎,進而在根源上消滅「xx人治xx」的邏輯。

由於蜀漢的政治目的是興復漢室,欲信大義於天下,所以不可能讓蜀人治蜀。

進而,別說蜀漢了,東吳和曹魏也一樣。亦或是,歷史上任何想要建構共同體的政權,都不可能對「xx人治xx」的邏輯在話事權上讓步。

「xx人治xx」是建構共同體急需解決的內部政治成本。

6樓:肥雪

劉備時期暫且不談,諸葛亮主政時期提拔的蜀地本地人分別就有別駕秦宓(廣漢)

劉璋前部下且署丞相府事的張裔(成都)

劉備諸葛亮時期任蜀郡太守的楊洪(犍為)

橫跨劉備諸葛亮蔣琬費禕四代政權的大鴻臚重臣杜瓊(成都)和諸葛亮一樣都曾經受學於司馬徽、後來被劉備任命教育劉禪的著名學者尹默(梓潼)

諸葛亮主政時期,目前已知的被起用、提拔、任命、重用的蜀地人一共有29名,假如暴力一點,從諸葛亮奉命託孤(223年)到諸葛亮去世(234年)算起這中間總共12年平均下來,諸葛亮也保持每年都有錄用蜀地人任職。相反,題主所表示的「諸葛亮堅決執行荊州第一東州第二益州第三的政策」並沒有事實依據,諸葛亮主政時期被任用的荊州人是26名,比被任用的蜀地人還少3名,被任用的東州人更是僅有呂乂、王連、射援三人。被網路大吹特吹的「東州派領袖李嚴」實際上是正經八卦的荊州人,投靠劉璋到投降劉備為止滿打滿算他也就是在劉璋旗下幹了6年,也沒幹到能在中樞政權裡發言的位置,連東州的門都沒摸進去

7樓:陸遜

諸葛亮時期其實也有,不能太大規模,劉備時期剛入蜀需要穩固自己的政權,如果實行的話,不但會讓本蜀勢力變強,劉備還需要打壓這些勢力

8樓:王章山

這個問題是個偽問題。

首先,孫權及孫氏政權雖然盡量的本土化,但也沒有完全的實行「吳人治吳」呀,他最初倚重的也有大量的以張昭、周瑜、魯肅、呂蒙為核心的大量淮泗舊將呀。

孫策以袁術部曲將的名分南渡,逐漢官而據江東,既是僭越,又是入侵。這決定了江東大族對孫策疑惑、敵視的態度。孫策對江東大族控不同物件分別對待,或誅戮,或羈糜,或依靠,因而出現了孫吳對待江東大族的三種不同型別,構成孫吳在江東發展的三個階段,使孫吳建國呈現為乙個複雜的歷史過程,其核心則是求得孫吳政權的江東地域化。

孫權欲植根江東,必須有江東大族支援;江東大族既然以外來入侵勢力視孫氏兄弟,力圖反抗,孫氏兄弟就不能不另尋支撐以對付江東大族。這個道理淺顯易明,何況其時荊州、巢湖地區時有軍情,孫氏的淮泗軍事集團不能久處孤立無援狀態。孫氏的助力,首應來自本該屬於孫氏淮泗集團後備力量的賓旅寄寓之士。

然而賓旅寄寓之士此時還不知道孫氏在江東是否能站穩腳跟,所以疑慮重重,趑趄觀望,不肯對孫氏委質定分。孫氏當務之急,是盡力延攬招合賓客以提高自己在江東的影響,對付江東大族與山寇相聯而形成的巨大壓力。

另一方面,劉備集團也沒有盡誅蜀中本土勢力呀,但是包括劉焉劉璋父子也沒有完全「蜀人治蜀」呀。

劉備入川,起初對本土勢力也是選擇了拉攏或打壓,這都是根據當時的具體情況的曹操。至於諸葛以法治蜀,主要不是出發於他個人的某種思想、理論或者信念,而是著眼於蜀漢歷史背景和社會政治的實際需要。

所以,不要問這種「吳人治吳」或「蜀人治蜀」這種想當然的問題了。小孩子才分對錯,大人向來是看利益的……

9樓:「已登出」

益州劉璋父子本身也不受蜀人待見,跟他們父子入川的人士被稱為東州人士,跟益州本土人士矛盾激烈。

劉備入川後接受了劉璋舊部,就進一步深化了矛盾,益州就形成了荊州派系東州派系和益州本土派系三重矛盾。

劉備集團的任用方針是以荊州為主,東州拉攏,防備益州。

終劉備之時,益州人士不得到重用切備受防備,所以劉備夷陵一戰敗,黃元直接就反了。

諸葛亮時期開誠布公靠著本人魅力可以勉強壓制,但諸葛亮死後矛盾就開始日趨深化。

為什麼不蜀人治蜀,因為根本就與蜀漢政治綱領和生存環境不符。

姜維北伐時益州本土出身已經開始激烈反對,著名的仇國論了解一下。此外仇國論的作者譙周還散播了大量蜀漢要亡的言論,比如「眾而大,期之會,具而授,若何復」。比較諷刺的是這還是蜀漢後期少有的良心能夠規勸劉禪改正錯誤學習劉備,而且是諸葛亮的忠實粉絲。

至於吳人治吳後東吳就徹底失去開拓進取之心,皇帝本人口號喊得響亮,下面的大臣推三阻四。有進取心的葛相怎麼可能去蜀人治蜀?

10樓:pro大頭叔叔

卷52.吳書七張顧諸葛步傳

張昭字子布,彭城人也。

諸葛瑾字子瑜,琅邪陽都人也。

步隲字子山,臨淮淮陰人也。

吳書臣子第一傳中,五位有三位不是吳人

卷五十三·吳書八張嚴程闞薛傳張紘字子綱,廣陵人。

嚴馮字曼才,彭城人也。

程秉字德樞,汝南南頓人也。

薛綜字敬文,沛郡竹邑人也。

第二傳中五人有四人不是吳人

卷54.吳書九周瑜魯肅呂蒙傳魯肅字子敬,臨淮東城人也。

呂蒙字子明,汝南富陂人也。

第三傳中三人有二人不是吳人

後面不寫了,吳書前三傳中,9/13不是吳人,您說吳人治吳?

現在網路發達,看三國志原文並不難喔!

11樓:欲效淮陰

疫情再度緊張讓小學生放假提前了吧。

「先主復領益州牧,諸葛亮為股肱,法正為謀主,關羽、張飛、馬超為爪牙,許靖、麋竺、簡雍為賓友。及董和、黃權、李嚴等本璋之所授用也,吳壹、費觀等又璋之婚親也,彭羕又璋之所排擯也,劉巴者宿昔之所忌恨也,皆處之顯任,盡其器能。有志之士。

無不競勸。」

題主能讀懂「及董和」後面這段古文是什麼意思麼?

12樓:言必有證無情緒

孫權,我也是吳人啊,朝中大部分也是吳楚之地的人,我用誰都是吳人治吳。

劉關張趙陳簡河北人,孫乾糜竺徐州人,諸葛黃忠魏延蔣琬及很多荊州人(祖籍也是北方),馬超馬岱姜維王平等雍涼人,劉備入川前劉焉就製造了「東西川」對立。

蜀人治蜀,我劉備集團發回原籍麼?回不去啦。荊州近在咫尺,優先照顧荊州派,該系人才最多,打死也不能讓他們回到荊州(其實是回家)為吳國效命,這幫人留不住那還有得玩麼?

所以好死賴活也得優先給荊州派的,都安排上好職位,這樣之後,他們是沒有任何理由,背叛劉備集團去當類似「法正」「張松」那樣的帶路黨的。

這不是蜀人無才或能力不行的問題,而是劉備做大的基本盤是荊州幫,荊州派系是大股東,優先確保大股東的利益(其實也是大股東自己動手,豐衣足食),如此而已。

諸葛亮為什麼選擇劉備?

寒江印月 諸葛家族很大的,厲害的人很多。你選曹魏,我選孫吳,那誰誰,你選劉備。諸葛亮開始不願意,尼瑪,打死我都不去。不去也得去,不行就抓鬮。哇特?諸葛亮還是抓到了劉備。太欺負人了,這貨年輕氣盛,離家出走了,而且走得老遠。諸葛亮就是這麼倒霉,你走的再遠,也逃不脫命運的安排。劉備這貨四處逃串,竟然流浪到...

諸葛亮為什麼要忠於劉備?

一夜 沒得選,天下大亂,群雄逐鹿,早期中期不知道為何沒有出山,或許是沒有內心欣賞的良木?赤壁一戰前,曹已統一北方,東吳把持在江東氏族,荊州巴蜀漢中隴西都是守成尚可,進取不足。曹氏集團內部創業元老人才濟濟派系林立,輪不到新人立功高管厚爵。東吳更僵化,孫家反而像個吉祥物,張昭等本土貴族把持政務,還有諸葛...

為什麼被黑發行劣幣的劉備諸葛亮,至今在川蜀香火依舊?

馬小虎沒尾巴 不算黑啊,有什麼說什麼,最強盛的曹魏金融也面臨崩潰,以物換物是常態。但是正統就是正統,輕搖賦稅,實行屯田,文化歷史什麼也沒落下,發丘中郎將 摸金校尉 是假的,司金中郎將 鹽府校尉 這些蜀漢官職可是實實在在的。諸葛亮對於經濟方面完全是軍事化的管理,大搞國營,鬥的是地主,老百姓看著昨天的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