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伐東吳,為啥劉備不帶諸葛亮去?

時間 2021-05-08 19:45:21

1樓:蟲二

這個問題可以從三個方面來分析。

一、當時的三國國際形勢。

劉備伐吳的時間在公元221年7月,距離關羽被殺的219年12月已過去近兩年時間,而在這兩年不到的時間裡,國際形勢卻已發生巨大變化 。

首先作為三國中的頭號強國曹魏陣營距離曹操的死(220年3月)已過去一年半,而曹操的繼任者曹丕也已經稱帝近一年了(曹丕稱帝時間在220年十月),此時的曹魏內部早已穩定下來,但作為新君,曹丕仍然急需軍功來鞏固自己的威望和統治。後來曹魏三伐東吳也驗證了這一點,同時曹魏也加強了對蜀漢的軍事部署,如曹丕繼位後,便將曹真公升任鎮西將軍,假節都督雍、涼州軍事,鎮守魏國西方。同時曹丕稱帝後,進封張郃為鄚侯,隨即命令張郃跟隨曹真鎮守魏國西唾。

張郃在東漢末年便威名赫赫,曾在袁紹手下時便是「河北四庭柱」之一,而在人才濟濟的曹操手下也能成為「五子良將」之一,其能力以及對蜀漢的威懾自然不言而喻。而曹真此人在演習上被寫的極其無能,然而作為曹魏最精銳的虎豹騎的統帥,其能力自然不會想演習所云的那般不堪,反而卻是當時曹魏少有的名將。曹真幼年喪父,被曹操收養,歷任偏將軍、中領軍、徵蜀護軍等職,參與漢中之戰。

曹丕繼位後,拜為鎮西將軍,都督雍涼諸軍事,負責鎮守西北邊境,進封東鄉侯。遷使持節、上軍大將軍,都督中外諸軍事,成為曹魏軍隊的最高統帥之一。大破羌胡聯軍,平定河西地區。

率軍包圍江陵,擊破吳國將領孫盛,遷中軍大將軍、給事中。曹丕病重時,接受遺詔,成為輔政大臣之一。魏明帝曹叡即位後,拜大將軍,進封邵陵侯。

後率軍抵禦蜀國諸葛亮進攻,遷大司馬。太和五年(231年),曹真因病去世,諡號為元,配享太祖(曹操)廟庭。如此曹魏的軍事部署對蜀漢造成了極大的牽制,以至於劉備討伐東吳時,如魏延等蜀漢大將都難以參與,同時諸葛亮作為當時蜀漢少有的理政能臣,也不得不去安撫民心推動發展。

其次,我們來看劉備討伐的物件東吳,此時的東吳從蜀漢手中奪來荊州也有一年多了,對於荊州的掌控也差不多了,同時東吳為了應對蜀漢的報復,孫權主動放棄漢臣身份,向新建的曹魏稱臣,承認曹魏政權取代漢室的合法性,贏得了有利的外部條件,但是與此同時也徹底激怒了一直號稱要中興漢室的大漢皇叔劉備以及他手下的眾多親漢派的大臣。而諸葛亮作為蜀漢陣營裡長期堅定的親吳派,他所宣揚的「聯孫抗曹」戰略在呂蒙白衣渡江的那一刻起就徹底土崩瓦解,。

二、蜀漢的內部矛盾。

相傳劉備是西漢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但具體真相早已無法考證。據三國志記載,其父劉弘為東郡範令,但在劉備少時已逝。劉備便與母親賣草鞋、草蓆為生。

《三國志》說他「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蓋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堅毅和知人,這正是劉備身上最為可貴的品質。由此可見,劉備早期不過是乙個販席織履為生的底層草根,而最終卻建立蜀漢,成為了大漢昭烈帝,這一切的關鍵無非在於他的仁德知人與堅毅。

而正所謂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劉備靠著自己的仁德之名得到了許多英雄豪傑的追隨,在長達幾十年的四處流浪奔波裡,他的人才陣營壯大的同時,也因為其人員構成的複雜性而使得內部矛盾極其尖銳,最終耗費了蜀國的國力。

蜀漢陣營內部大體上分為四大集團。

1.創業元老。這批人大多數在劉備創業早期變追隨劉備的草根豪傑,如關羽,張飛,簡雍,孫乾等人。這批人。。。。

2.荊州集團。

3.益州集團。

4.涼州集團。

未完待續)

2樓:諸葛不惑

1.武侯的戰略一貫都是聯合東吳討伐曹魏,這一戰略上蜀主劉備和武侯是有分歧的。和50年,林帥以回覆經濟和美國實力太強為由反對出兵北韓,主席不得不再考慮掛帥人選一樣。

2.蜀主窺吳幸三峽一年有餘,一國大半兵力出征,吃的穿的用的打仗都是問題,除了武侯蜀地還沒有第二個人能排程控制這麼大的開支。三國奶王足食足兵不是白叫的。

3.劉備帶的陣容不難發現也是想培養下新人刷刷經驗。

3樓:炎海飛雪

因為蜀漢地盤並不穩固。劉備戰敗後,蜀漢雍闓等人接連反叛作亂,多虧諸葛亮留守,在兩年內迅速擺平,避免了一次滅國危機。

劉葛二人對蜀漢實行的是一場徹底的改革,清除這些暗流湧動必須做到長治久安。實際上諸葛亮北伐本身都有很多人勸阻。

4樓:

帶諸葛亮去,要不要聽諸葛亮的計策?

以諸葛亮用兵的謹慎,他要不要說實話?

說了實話勸劉備穩守等待時機,劉備要不要給他面子?

這不是給自己添堵嗎…

5樓:

夷陵戰敗之後,諸葛亮曾說道:「倘若法正還在,定然可以勸住劉備!」咱們從中能夠發現,諸葛亮內心覺得劉備並不信任他。

當然,不止這一點,諸葛亮向來就是想要聯合東吳對抗曹魏,自然不願意跟隨劉備攻打東吳,經過多番勸阻未果,只好讓劉備率軍攻打東吳。難道事實真是這樣子的嗎?

錯,劉備根本沒有不信任諸葛亮。話說劉備挑起夷陵之戰的時候,諸葛亮是表示支援的,因為當初諸葛亮在隆重的計畫,乃是要一名得力將軍從荊州發兵,另一路從漢中發兵,從而達到一統北方。對於諸葛亮來說,荊州是一定得奪回來的,因為不拿下荊州,那麼謀取天下那是極其苦難的。

劉備之所沒有帶上諸葛亮,並非是不相信諸葛亮的為人,而是劉備交給了諸葛亮乙個更重要的任務。

不是有「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的這麼一句俗話麼,劉備交給諸葛亮的任務便是負責安排糧草器械。諸葛亮先後五次大規模的北伐,最後都以失敗收場,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則就是因為蜀道難,運送糧草極其的不方便,從而導致了蜀軍但凡打仗,總會出現缺糧的那麼幾天。儘管劉備討伐東吳的時候,糧草不用走那些崎嶇的山路,不用擔心糧草不足,可畢竟糧草是至關重要的,就算路好走,可是糧草被劫持了依舊沒用。

為了保住討伐東吳順利,劉備必須安排一名得力幹將負責押送糧草,而諸葛亮正是負責押送糧草的最好人選。當然,不單單因為糧草的原因,還有另外乙個原因。

劉備為了討伐東吳,可以說動用了全國的力量,倘若這個時候曹丕趁機派大軍壓境,劉備這個時候不等於被前後夾擊了麼。諸葛亮留在大本營當中,既可以負責押送糧草,又可以阻擋曹魏的來襲,如此劉備才可以安心的和東吳幹架。

6樓:陸遜

很簡單諸葛亮是劉備荊襄集團的代表人,他還是蜀漢丞相,如果帶他去,就讓蜀國本土勢力趁機抬頭,劉備需要諸葛亮來打擊這些本蜀勢力

7樓:柳緋月

治國怎麼治?

你需要一群文官組成的行政系統來維持徵兵屯糧養民生產修路挖渠抗災等等一系列事物

以上是列舉出來的,還有沒列舉出來的

智囊,不是你出個奇謀,動動嘴刷刷存在感就配得上叫智囊了現在你要打仗

於是你就把所有你的親信都拉上戰場

糧草,兵員,軍需,這些都是重要環節

所以帶諸葛亮就乙個問題

你家不要了?

魯肅為何請諸葛亮去東吳?

寒舟 魯肅並沒有請諸葛亮去東吳。三國志記載很明確,我就不貼原文了。曹操南征,由於魯肅的塌上策認為北方誠多務,東吳能有足夠的時間進攻荊益。誰知剛剛剿滅黃祖,曹操就南下了,東吳這邊措手不及 兩個地方可以看出,一是戰和不定,二是沒有組織足夠的兵力應戰,連周瑜都沒第一時間參加決策會議 意味著塌上策戰略不具備...

如果劉備不找諸葛亮,諸葛亮何去何從?

遊鐵蛋 這個問題首先要確定劉備在荊州有沒有和諸葛亮交流過。按 諸葛亮傳 記載是徐庶 司馬徽的推薦後劉備多次去拜訪諸葛亮。而 魏略 則說的是諸葛亮在荊州危難的時候主動去見的劉備。劉備求賢,自然要和臺面上的豪傑賢士產生交集尋找人才,而諸葛亮自比管仲樂毅也不可能不出山,自然也要和臺面上的豪傑士族扯上關係來...

是諸葛亮成就了劉備還是劉備成就了諸葛亮?

當然是互相成就。先說劉備,劉備前半生像是乙隻無頭蒼蠅一般,到處亂撞,撞得不止一次頭破血流,蹉跎了大半生。在和劉景公升吃飯的時候,曾經看著自己大腿上的贅肉痛哭了一場,那個時候感覺自己這一輩子就要這樣過去了,看不到自己實現階級跨越的道路。他有取天下的度量,卻沒有取天下的才能。直到遇到了孔明,補上這塊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