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劉備三次沒請到諸葛亮,會去第四次嗎?

時間 2021-05-06 19:01:58

1樓:

其實不是請了三次,只請了一次,前兩次沒碰到而已。

所以哪次見到了,這事兒就出結果了。見面了,聊了,諸葛亮答應了,就完事兒;見面了,諸葛亮還在拿腔拿調,劉備會把他綁起來抽一頓;諸葛亮誠心實意地拒絕,說自己只想做隱士,劉備也就回去了。

劉備一代梟雄,名滿天下,又不是舔狗。

說實話我覺得如果第三次還見不到,劉備也就不會去了。第二次留書信了,諸葛亮看到了,還不安排一下,請到了也沒意思。張任蜀中第一良將,堅持不投降,劉備不也就砍了,給了他乙個忠義之名嗎?

2樓:泊寧

中學時學文言文最基本的就是那個「三」

「三」在文言文中是多次的意思

所以這麼多年我也一直在懷疑,那個「凡三往,乃見」 不應該僅僅三次

3樓:冷月葬花魂

前兩次都沒見到,第三次見到了才談的(不排除諸葛亮故意不見的可行性,考驗劉備的心性)

有人回答說這裡的三可能指很多次,但是我覺得這裡的三應該是實指中國古代講究事不過三,前兩次劉備來了,沒見到諸葛,但是家裡人肯定會告訴他,所以無論是考驗劉備的心性也好,巧合也罷,到第三次了,不見有點不合適了

然後,見了之後,談論一番,合胃口,那就一起幹,不合胃口,也就沒必要見第四次了,所以,三顧茅廬,只能三次

4樓:郎中令

這是一件史書上記載或語焉不詳、或錯謬百出的事件。

建安十三年(208年)是三國時期非常重要的乙個時間點,因為這一年荊州牧劉表病重繼而掛了。對於曹操而言,這是乙個改變天下格局的大好時機,當然,任何一方也都能做出這樣的預判,於是,天下各種勢力便躁動了起來。

當時的劉備是各種勢力中最苦逼的一位,這一點相信沒有人會質疑。在此之前劉備身負董承重案、天下海捕、投誰誰死,幾近無立錐之地,幸得劉景公升不棄,撥與城池、資與軍需,劉備才得以安享了近七年的幸福時光,這也是他一生中最長的安定歲月。

這是建安六年(201年)的事,這一年劉備迎來了自己專屬的謀士徐庶,第一次體驗到了謀士的魅力,深愛不已。雖然犯案跑路的徐元直是否算是乙個真正的謀士,潁川集團表示懷疑,但劉備卻以「坐而墊股、食則同器」來有力的回擊了這些質疑。

我們還知道,在此之前徐庶與諸葛亮是一夥的,種種跡象顯示,徐庶主動來投劉備大有為諸葛亮打前站的嫌疑,並且多處史料皆提及徐庶在面試時便說過有諸葛臥龍這號大神,身懷經天緯地之才;劉備亦表示「可與君同來」的意思,可是後來不知為何就不了了之了。

一晃六七年過去了,這才有了「三顧茅廬」。為何說「六七年」呢?有說「三顧茅廬」是發生在建安十一年(206年)冬到建安十二年(207)春;這個時間我覺得是有誤的。

徐庶之母事件的發生,本來就有違常理的,說曹操覬覦元直之才設計逼其就範,這種說法我完全不相信。

陳壽的《諸葛亮傳》說「先主在樊聞之,率其眾南行,亮與徐庶並從,為曹公所追破,獲庶母。庶辭先主而指其心曰:「本欲與將軍共圖霸之業者,以此方寸之地也。

今已失老母,方寸亂矣,無益於事,請從此別。」遂詣曹公。」

矛盾的地方出現了,此時是曹操南征荊州(建安十三年208年),也就說諸葛亮與徐庶已經共事一年有餘,那甭管「三顧茅廬」是何時發生的,徐庶乃是在職狀態;他們倆那麼熟、又是徐庶力薦,何以劉備不帶徐庶同去請諸葛亮?

劉備得知有諸葛亮這號已然六七年怎麼一直不去請?這就很尷尬了,因為極有可能與徐庶有關;顯然劉備去請諸葛亮乃是事急從全,不得不請了。

《諸葛亮傳》記載,諸葛亮出山後第一件事就是摻合劉表立儲之事,這說明劉表已然病重,立劉崇已是鐵定的事實。而記載劉表病危是建安十三年,諸葛亮建議劉琦自請江夏太守,之後便「俄而表卒」,隨即,曹操大軍征伐。

我有理由相信,徐庶與諸葛亮的關係是複雜而微妙的。先是徐庶打個前站然後六七年沒有下文,到諸葛亮身為丞相後數次北伐、且均打聽徐庶的狀況但卻毫無表示,由此可見一斑。

而且諸葛亮還發出了「元直這樣的大才魏國都閒置不用,難道魏國的人才已經多到這個程度了?」這樣的感概;好笑的是,人家魏國閒置不用,你大漢可以用啊!

如此說來,「三顧茅廬」時,無論徐庶在職與否,請諸葛亮出山一事都是迫在眉睫的,那諸葛亮稍稍的耍點小性子、發發脾氣是可以的,如是逼裝過了,「四顧」的事情無論劉備想與不想,可能都來不及發生了。

5樓:Yue Liao

前幾次可能是沒見著。。

諸葛亮也算是當地名士,到處交遊訪友肯定少不了(反正不會真在種地,不然就沒時間了解天下勢和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了)。

當然也可能是見了幾次,越談越深,最後諸葛亮被打動決定出山也有可能,最後成文的隆中對是二人交談內容的總結。看看《梁父吟》的內容,諸葛亮喜歡唱這個,估計是抱定了不逢其主就絕不趟混水的態度吧。

6樓:小卡西烏斯

事實上劉備只請了諸葛亮一次,前兩次都是沒有碰到,這在沒有即時通訊的年代很正常。

第三次,兩人進行了深談,互相了解了對方的能力、願景和價值觀。

如果第三次還是沒碰到,那當然會去第四次,直到遇見為止。

如果第三次碰到了並深談了,發現雙方三觀不合,那就沒必要去第四次了。

7樓:黑色枷鎖

會,一定會去的。

首先劉備自己也說了「昔齊桓公欲見東郭野人,五反而方得一面。況吾欲見大賢耶?」

徐庶展現的才能使劉備不得不相信諸葛亮是個大賢!

另外,三顧茅廬的『』三『』本身就是多次的意思。劉備作為乙個高情商的政治家肯定要再次請諸葛亮的。對他來說,是一本萬利的事情,多次不成起碼會讓世人知道劉玄德是個求賢若渴的明主!

8樓:十八畫生

《三國志》僅有一句話:「凡三往乃見」,

這個「三」可能是三次,也可能是多次。因為在古代文學作品裡,三六九常用來虛指。

因為古代知識分子都愛面子,三顧茅廬就顯得很有面子,所以不論事實如何,他們都願意相信劉備至少親自出馬登門三次。

9樓:[已重置]

第一次,雙方第一次見面,肯定會提出來,加入我們。

諸葛亮肯定不會加的,劉備也知道他不會加,第一次說加的一般都是客套話。就像說一句,走,你到我家吃飯吧。

諸葛亮肯定不會真去吃飯。

第二次,再聊,再說,加入我們吧。這時候就不僅僅是一句客套話了,諸葛亮知道劉備是認真的了,劉備這麼識人的乙個人(他不會識人不知用人也取不了三分之一的天下了),談兩次話,應該更清楚諸葛亮的品德才能了。雙方都是聰明人,其實見第一次面就知道了,但知道是知道,肯定要走個形勢的。

體現出一種儀式感,或者雙方都很重視這件事的樣子。就像說讓誰當皇帝,要一而再再而三的推讓一番,不能急吼吼的搶過皇帝的大印,這樣顯得你太沒素質,也太沒見過世面。

所以雙方都是明白人,第二次見面基本有些事情在內心就已經定了,諸葛是王佐之才,劉備是可託付的明君,良禽可擇棲之木。

但諸葛亮也要考慮考慮。因為加盟是個重大決定。他是個謹慎的人,他也還要再考慮考慮,同時再觀察觀察劉備的誠意。

如果還有第四次,證明諸葛亮真是不想去了。但是以劉備的性格,並且他確實真缺諸葛這樣的人才,也許還會去第四次第五次。

諸葛亮不是個鐵石心腸的人,所以如果劉備再來第四次第五次,他也就去了。他是那種士為知己者死的人。明知道前面是萬丈深淵,還是地雷陣,你再如此看重我,我也願意為你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了!

諸葛亮是儒家道德思想很重的人,真的是那種:君以國士待我,我當以國士報之!的人

更何況當時確實還有點如隆中對中所言的勝算,不像託孤之後的益州疲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的局面。

但諸葛亮即使這種局面仍要堅持北伐,確實是報先帝知遇之恩,盡匡扶漢室之志了,唉。

10樓:幷州達人

劉備當時盤踞新野,地盤不算特別多,無論是招兵買馬發展兵力,還是修生養息積攢錢糧都有限,真的遇到問題來了還很可能帶不走。所以招募謀士,擴大智囊團就成了比較有效的擴充實力的手段之一。 真的遇到什麼事兒,智囊團也相對容易帶走。

所以招募諸葛亮多走訪幾次也沒什麼。所以再去的概率還是很大的

11樓:壞狗

會荊州的徐庶,司馬徽,崔州平這些能唱能寫詞的逸士都交口稱讚與之為友的名人,第四次不得就去五次六次,哪怕臥龍先生真的一心務農,劉皇叔禮賢下士求賢若渴的名聲也傳出去了,沒準能有人寫歌謠叫小孩傳唱。

等到荊州百姓都開始笑劉備痴的時候,孔明不來,來個有心匡扶天下的徐庶也好啊。

12樓:老秦人從不饒舌

會。一是當時的劉備求賢若渴,徐庶走後急需善於謀略內政的人才。這也是他之前一直東奔西走的原因之一。

二是因為徐庶對諸葛亮的那一番評價與讚賞。三是劉備本就是仁義之君,禮賢下士,他不會因為諸葛亮前幾次不在而放棄這樣的機會。

如果劉備一統天下,諸葛亮會被找個藉口殺掉嗎

龍韡 如果劉備一統天下他不會殺諸葛亮也不會找藉口殺功勳階層,這只會鞏固老劉家的統治,老劉家天命所歸,以後老劉家會有權臣但是很少會有篡漢的,歷史教訓放在那,前有王莽,後有曹丕。都被老劉家收拾了,天命難為。 求知 諸葛亮被殺的可能性比較小因為還有利用價值 諸葛亮鞠躬盡瘁對漢室忠心耿耿如果劉備殺了他別人會...

要是劉備三顧茅廬諸葛亮還不見他,劉備還會去第四次嗎?

毛家玉樹倚蒹葭 我的答案是會。首先這個問題應該是按演義走的。演義裡是徐庶推薦劉備去找諸葛亮的,而且是極力推薦。徐庶跟諸葛亮都是乙個沙龍圈裡的人,彼此應該相當了解,而他們聚在一起品評人物,縱論天下時,就不可能繞過劉備。那麼,徐庶應該是大概了解諸葛亮對劉備的態度的,所以才會推薦劉備去找他。如果諸葛亮看不...

劉備未遇諸葛亮之前,他有多少次機會去競逐天下?

其實我一直覺得中原各路豪強你爭我奪,劉備一介布衣想在這群豺狼虎豹當中站穩腳跟擴大地盤簡直是地獄難度。我沒怎麼看過史料,雖然三國演義上說劉備最早出山就是跟著劉焉打黃巾,但不知道史料上有沒有記載早期劉備和劉焉有沒有關聯。如果從演義出發,我個人認為劉備從一開始就以部曲身份跟著劉焉入川是最好的選擇。首先在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