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國百家爭鳴爭什麼?為什麼爭?

時間 2021-05-06 01:03:19

1樓:文丁138

周王室衰微,諸侯乃大,是溫床的大環境,學派興起,百花齊放為主,百家爭鳴遠次之。為什麼爭?為不同觀點、思想而爭。

爭什麼?論其不同觀點思想。大家耳熟能詳的有老子孔子論道、公孫龍惠施論白馬非馬、孟子語梁惠王何必曰利、荀子非十二子、兩小兒辯日等。

2樓:陳輝

百家爭鳴,爭什麼,為什麼爭?說到了這個問題很有意思的乙個側面。

春秋戰國,諸子百家,都在爭相向展示自己的思想。每乙個人的思想,代表著各自對當時社會的乙個看法,由於各人理論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的不同,也就形成了不同體系的理論。這就是百家爭鳴。

當時,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社會環境,讓大家都可以暢所欲言,不受約束?我覺得主要是因為當時各個諸侯國對於人才的渴求造成的。當時,春秋五霸戰國七雄,強豪蜂起,英雄輩出,都想在社會上確立自己的霸主地位。

諸侯想強國,就需要人才,於是一些希望有所作為的國君在人才面前,都顯出幾分謙卑之意,以期各種人才的歸附。根本不敢流露出對人才的不敬,唯恐人才都遠走別國。

有了這樣的舞台,各種賢能之士自然充分展露才華,也以此希望獲得國君的青睞和重視,從而獲取榮華富貴

看了剛才這些,我們明白,所謂賢者仁人,每乙個都要證明自己要有用處,可以為國效力,可以富國強兵。這是國君選拔人才的最終目的,當然也就是賢人所要證明的地方。

要證明自己有用,並不容易。如果大家都學習一種理論,就相當於所有人在一條路向國君奔跑,就要看誰跑得更快,第乙個才最有優勢,那麼事情就會變得很難,畢竟榮華富貴的道路上人太多了。於是,有人就想起另乙個辦法,你從東面走,我從西面來。

從各自理論上看,就是你說這個好,我就說那個好,你有你的道理,我有我的說法。誰對誰錯,就看國君怎麼看了。

這樣,如果從純理論角度來看,大家爭的是誰的理論更完整,誰的理論更有說服力。即使我暫時說不過你,但是未必我一直都說不過你。你理論上贏了,但在實踐中你未必可以成功。

只要你出現失誤,我的機會就來了。總的來看,百家是此起彼伏,你方唱罷我登場,丞相輪流做,明年到我家。

如果再進一步,看看各家理論的核心和基礎,那就是「」,即社會執行、社會發展的規律。諸子百家從不同的角度出發,最後百川歸海,都會不約而同的走到「天道地道人道」以及「君道」,統一在社會治理這個命題上來。

是不是春秋戰國百家爭鳴以後,真正的儒家 道家就衰落了?漢代以後的儒家還是儒家嗎?程朱理學是 假儒家 麼?

儒教大旗是 禮 仁 義 教 教育,教化,亦宗教也 反正諸如此類啦,隨便你。禮即 階級 即 固化秩序 即 表面形式 這個重要核心也是孔夫子一直吹捧的核心從來沒變過。幾大核心,雖然化學閹割了一部分,尤其是 勇 字,之所以說化學閹割而非物理閹割,是因為一定條件下它還是會小小地雄起一下 或者因為某功能失效 ...

為什麼春秋戰國時期,能出現那麼多大師,百家爭鳴。現在卻基本沒有大師出現了?

羅漢果 春秋戰國時期有幾百個諸侯國,逐漸戰爭吞併,到戰國七雄,一國如果獲得高階人才,就會國力軍力強勢,這樣人才就成為搶手貨。而人才們呢,你要著書立說,研究強國之策,然後去兜售獲得施展的機會。國家之間的競爭促成了人才的競爭,人才又造就了國家的繁榮富強,人才是流動的,你不用我用,而人才也是大浪淘沙,最終...

春秋戰國時期為何會出現百家爭鳴的場景,而之後的兩千年多年卻很少有可以與其相提並論的時期了呢?

喵喵達 在讀m工程某學科的教材,突然想到了這個問題。人類過於狂妄了,我們所言的真理常常只是某一群人在特定時期,特定情景下所形成的具有一定合理性的觀念而已。將某種理論所總結的規律奉為圭臬,符合之,即正確,不符合,即錯誤。在這二分法的正誤標準下,不同理論間的對話常常被排斥,而學術的繁榮恰恰是以頻繁的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