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無主義是什麼

時間 2021-05-10 10:27:21

1樓:

1.任何形式虛無主義都是對絕對和確定性的否定。

2.虛無主義的根源是本體虛無,也就是對這個世界存在普遍、本質的事物或規律表示否定和無能為力。

嚴格說本體虛無就是道、佛、上帝,所謂不可思議。

3.虛無主義更多指價值虛無、簡單說認為一切都沒有意義。

這個問題在生活中很好解決,平常語境中慾望決定意義,你想吃飯、吃飯就有意義,不想吃就沒意義。

2樓:緘默

簡單地說下虛無主義(nihilism)到底是什麼意思吧。從詞源來看,nihilism是虛無主義,nihil來自於拉丁語,這個詞有兩種意義(1.無 2.

將事物變為無)在此處表示將事物變為無,ism是字尾表示某種主義。nihilism即將事物變成無的主義/對價值體系的摧毀而非對無的追求,無論哪種nihilism都以此為基礎。

無論「虛無主義」在哪種語境裡被使用,它所指的都是指:對一種價值與體系的摧毀。而不是一種無病呻吟的對空的追求。

對進一步論述和劃分有興趣的請自行索引「虛無主義」的知乎詞條,或者移步本人的引用文https://

zhuanlan /p/352173285

3樓:歌行

在馬克思原理課上,老師提了一嘴馬克思反對虛無主義。

同桌就小聲嘀咕了一句:我應該算虛無主義偏向者。

我問同桌:

「什麼叫虛無主義?」

「嗯。。。就是你會覺得這些都是虛無的,終究有一天什麼都是假的,人活一世,一捧黃土而已,留給後人的遺產都是後人的虛無,是我們留給他們的虛無。」

「啊?這麼悲觀啊,那你說你是偏向者是什麼意思啊?」

「因為我捨不得放棄啊,我好俗一人,我想要開開心心,想要有錢,有面子。我挺相信這是人的本性,怎麼變都難。要想讓我放棄這一切慾望,去一味悲觀地活在,就為了乙個所謂的虛無主義?

虛無主義不是說啥都是虛無的嗎,那我也覺得這個主義就是虛無的,爺愛信不信。」

「嗯。。。那你這還算虛無主義嗎?感覺你沒沾邊啊?」

「我覺著我應該有點虛無主義的,假如生活中有了什麼不如意的事情,我會覺得反正都是虛無,我會相信這都是虛無,我敢於去面對承認這些失敗和不如意,因為都是虛無的嘛,我幹嘛不敢去直面一些有的沒的東西。」

「那這聽上去是很積極的吧,勇敢面對,這也算虛無主義嗎?」

「不不不,完全不一樣。那些東西都是叫你去拼搏,未來很美好,面對一切,就能獲得美好,於是一堆連美好是什麼都沒有弄清楚的人一股腦就衝上去了。這都是空口無憑,亂講。

我呢?你這樣理解吧。失敗是成功之母,我連成功他媽都看不起,誰看得起成功?」

「你可真是乙個複雜的人,一邊看不起成功,又覺得自己俗。」

「hh人哪有不複雜的,不複雜那能叫人嗎,那叫單細胞生物。我只在乎這玩意能不能讓我順心,虛無主義這玩意,哪天讓我不爽了,一樣踢到一邊去,老子搞的是哲學,不是宗教。」

「你說這話要是被虛無主義的忠實粉絲聽了,可不得罵死你hhh」

「罵我?哈哈哈哈打他們自己臉吧,罵的越狠他們就越不虛無了哈哈哈哈。這是我目前找到的乙個最自由的領域了,沒有教條,因為這個主義連自己都懷疑這個主義是不是虛無的。」

「這虛無主義真不是個東西。」

「是啊,去nm的虛無主義。哈哈哈哈」

4樓:呼之出

只談看法,少言哲學,個人真的不喜歡把虛無主義和哲學過多地扯在一起。

虛無主義有時被認為是對於真理不存在的信仰。這種信仰在其最極端形式下很難被證實。因為某些人認為它包含著一種自相矛盾的謊言:

如果真理並不存在是真的,「真理並不存在」本身就不是真的,這樣證明自身的錯誤。對此更複雜的解釋是,真理也許存在,但在現實中不可觸及。

但事實上,以上的論證並沒有任何說服力。因為以上的論證是基於乙個被我們稱之為「排中律」的隱含假設(即「乙個命題要麼是真理,要麼不是真理。」這一命題),也就是說在反駁虛無主義的「真理不存在」這一命題之前,先假設了「排中律是真理」。

這其實是一種強詞奪理的迴圈論證。虛無主義既然反對真理的存在性,當然也同樣反對「排中律是真理」這一假設。所以,以上對於「虛無主義的自相矛盾」的說法是根本站不住腳的。

不過這兩個說法都是以乙個命題證明另乙個命題,即排中律的真假為前提來論述虛無主義的真實性,又以虛無主義真實性來證明排中律的真假;這構成了迴圈論證。

也有人認為虛無主義者意識到真理雖然存在但在實踐中不可達到,所以虛無主義者將尋求真理的行為看成是徒勞的。

其實以上都是「偽虛無主義」

為什麼很多人貶低虛無主義呢,就是因為虛無主義太容易使人陷入「偽虛無主義」,或者說,太容易使人抑鬱,如此不利於社會發展且具有一定社會危害性,但這是因為很多人對虛無主義的定義有誤,了解不深

如果用乘法來模擬,我們現在的唯物價值體系,大概類似於「正正得正」,可以自圓其說,目前還沒有遇到大問題,但並不能證明就只存在這種價值體系;而「偽虛無主義者」的價值體系,大概類似於「負負得正」,自相矛盾無法自拔,但從某種意義上講,「相信偽虛無主義——世界,特別是人類的存在沒有意義、目的以及可理解的真相及最本質價值」本身也可以作為乙個人活下去的精神支撐。兩者本質上其實沒有區別,因為它們都是在做乘法,前者堅持有意義,後者堅持無意義。

鄙人以為,「偽虛無主義」其實算是存在主義的特異變種

「偽虛無主義」不是認清現實,而是為現實所迷惑而不自知

而對於真正的虛無主義大概不侷限於乘法,其精髓在於一種特殊的「不確定性」

不是「大概認定其有又隱約感覺其無」,不是「大概認定其無又隱約感覺其有」,亦非「既希望其有又希望其無」,而是「不必希望其有亦不必希望其無」。

不僅是主觀上的「不確定性」,更是客觀上的「不確定性」

雖然從現有理論上講人類存在的意義只可能是有或沒有兩種情況,但人類對它的認知絕非正反兩面那樣簡單,不管人類的存在有沒有意義,至少現在我們既無法證明自己存在有價值,也無法證明自己的存在沒有價值。目前看來人類的前途仍是不確定的,或許有意義,或許無意義,或許有意義但可望而不可即,或許還有一種更複雜的可能——這些意義是時有時無、時隱時現的。這種既非懷疑也非無知,若有若無的混沌不定之態就是「虛無」,這才是真正的虛無主義。

而不管人類的存在是否有價值,都不會影響真正的虛無主義者作出決策,他們既可以積極放達,打破一切虛無的價值,也可以消極沉淪,放任任何虛無的價值。不過很多這樣的人其實過得非常快樂,因為認識到了現實的虛無,反而能夠「從心所欲,不踰矩」。他們不會因為虛無主義的「不確定性」而茫然無措,反而會異常清醒。

最壞來講,就算他們明白萬事皆「空」,也不妨礙他們獲得快樂。

這種狀態有些像但絕不是存在主義,因為存在主義是在無意義的基礎上創造意義,而虛無主義既非有意義亦非無意義,也許帶點中庸的意味。

當然,滲透虛無主義之後,你也可以選擇一種看似消極的狀態,無可厚非。我主要說積極的,是因為我在某種意義上更傾向於存在主義和荒誕主義。其實積極與消極本質上沒有區別,只是人的態度不同而已。

積極或消極,又何所謂呢?就如早餐是選饅頭還是選麵包一樣。

「虛無」的意思,不是「假大空」,而是「不確定」,有而若無,實而若虛。

如果說「偽虛無主義」是一種觀念,那我想虛無主義更多是一種態度與境界。可以說「相信偽虛無主義」,但不能說「相信虛無主義」,如果你選擇去相信虛無主義,那你相信的其實是「偽虛無主義」,因為一旦你過分地去相信它,那它就不虛無了。

敢於直面這種虛無,並且不為這種虛無所束縛,才是真正的虛無主義者應有的狀態,才算真正地超脫了俗世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而非在自認已然打破實則仍然存在的牢籠裡橫衝直撞頭破血流。

虛無主義,其實與人類的探索與發展,生存與追求並不相悖,又何必將現實與虛無分得那麼開呢。

昔者莊周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

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胡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

——《莊子·齊物論》

(莊子不算虛無主義哈,只是用下這句話)

現在的喪文化網抑雲就大有一種「偽虛無主義」的意味。

本人對喪文化和網抑雲並不反感,這是時代背景下的必然歷程,我相信其中也有很多真正的失意者,但如果大家都信奉「偽虛無主義」,未免也太可悲了。

一心求死,隨波逐流,無動於衷,麻木不仁,那不叫虛無主義,那叫「社畜綜合症」

承認「偽虛無主義」,表面上使你的價值觀裡不存在意義了,但這一行為本身就會在本能上賦予你一種意義,你還是沒有逃離意義的框架;而探索「偽虛無主義」,本來就是無意義的,可很多人無意中將之定義為有意義的,他們只是為人生更換了個教條,利用「偽虛無主義」麻痺自我而已

而且更多的人只是將虛無主義作為自己的包裝,甚至他們完全就是失敗的唯物主義者

乙個天天把虛無主義掛在嘴邊,時刻標榜自己虛無主義者身份的人,一定對虛無主義一無所知。

是看透了一切?還是看淡了一切?抑或通過刻意淡化來逃避問題?

小隱隱於山,大隱隱於市,真隱無拘於山市。

而脫離「偽虛無主義」的最好辦法,不是放棄虛無主義,而是將虛無主義進行到底。如果做不到,滑向存在主義也是個不錯的選擇。但同樣,不要為存在主義所支配,不要為任何主義所支配

對很多人而言,虛無主義就像一汪深不見底的泥潭,大多數人在其中掙扎死去,可總有些人從其中涅槃重生。

希望和我一樣的當代青年都不為其所惑。

我不是虛無主義者,我只是在闡述我對虛無主義的認識,這也只是我個人對虛無主義的定義,並不是我的人生態度,也許和各位對虛無主義的定義有所出入吧。

虛無主義者活下去的理由是什麼?

看到這位答主的回答,由感而發,來更一波答案。

該答主的比喻很是形象,我對之再進行一波完善。

對個人而言,如果把人生比作蘋果,那不妨把先天本能、生理感知、人體調節、力量脅迫等與唯心無關而無法避免的客觀因素比作飢餓,而周圍是一片虛無。

一般來講,飢餓會將人推到蘋果面前,這時人便有了多種選擇。

大部分人選擇將蘋果一吃到底,問題在於蘋果吃完後便不得不面對無盡的虛空。

有的人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吃完蘋果後恍然大悟,但已沒有餘地,用剩下的時光慢慢向虛無妥協。

有的人中途意識到了這一點,這又產生了兩種選擇。

一種是放下蘋果墜入虛無,一種是放慢吃蘋果的速度細細品味。

當然也有雖然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但因為吃蘋果吃噎著了或者吃不來蘋果而放棄品嚐的人。

而少部分人一開始就意識到了這一點,對他們而言,亦有多種選擇。

有的人直接將蘋果扔向一旁,自己殺死自己,不留後路。

有的人認為吃與不吃都無所謂,但不吃白不吃,吃了餓不著,於是與大多數人一起啃向蘋果。

有的人不吃蘋果,讓它擺在面前,任其凋亡腐爛,或者舉起蘋果,躊躇不定,猶豫不決。

但長時間的飢餓會促使你不得不產生吃蘋果的客觀慾望

這時一開始不吃蘋果的那部分人中的大多數會被迫以蘋果充飢。

也有人堅持不吃蘋果,讓飢餓與虛無殺死自己。

還有人偶爾吃一口蘋果然後放下,過一段時間再吃一口蘋果。

或許極少數人不會關注吃與不吃本身,將蘋果把玩,在其上雕刻,客觀上會沖淡飢餓的影響。

以上基本能夠概括所有的人生態度了。

個人認為,人類一切形而上的追求其實都是虛無縹緲的,但我們就是不能沒有這些東西。無論如何,我們都需要乙個「蘋果」,我們的一切行動也都繞不開這個「蘋果」,不管你吃不吃它。

其實無論是人生意義還是虛無主義,本質上都屬於你自己的問題,它們難以為他人所解答,你的解答也難以成為他人的答案,這類問題更無法成為普適性的問題。問題的意義侷限於不同的個人,探索這些問題也在於個人,見解更是因人而異。你不可能讓所有人都去思考人生意義,更不可能讓所有人都去了解虛無主義,然後得出乙個公認的定律式的答案。

客觀存在只有一種,但對客觀存在的主觀認知卻有千萬種。

歸根到底,人生終究只是乙個蘋果,它就擺在那裡,無論你吃不吃,怎麼吃,都沒有高下之分。

道家與虛無主義?

個人認為虛無主義肯定不可取。如果認為道家是虛無主義就不可完全接納道家了。但是道家的可貴之處應該是指出了許多事物辯證的影響。最好的應用道家的辦法應該是綜合事物辯證的兩面仔細考慮然後再下結論。 文蒼 自然滋生出科技,但科技卻想顛覆自然。道本是無,其無生有。一種形態而已。自然,潛力,科技 道德經第一章就講...

你是虛無主義者嗎?你因什麼而相信虛無主義

雲水禪心 虛無主義有歷史淵源的,不是把一切否定。也不是用現在的大白話去理解虛無主義。虛無主義來自尼采,一方面是為了追求人之為人的意義。另一方面是批判17,18世紀的科學主義和理性主義,告誡人們理性和科學不能擔保和指引人類生活意義。 春哥佑我 我不是虛無主義者,我是不勞而獲主義者。我相信規律先於人而存...

克服現代虛無主義的良藥是什麼?

按照別人塑造的意義去生活,在這個過程中你會恐懼和痛苦,恐懼於自己無法活出真實的自己,痛苦於真實的自己受壓迫,直到痛苦摧毀了你,把你對他人構建的意義完全摧毀,你就陷入了虛無主義 實際上很多人誤解了虛無主義,虛無主義其實是一種對自己的拯救,它讓你從其他人構建的意義中解脫出來,什麼成功優秀被認可這些意義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