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某教授表示在自然科學的進步面前哲學之類的沒有意義都該放到一邊。最關鍵的是全場掌聲雷動???

時間 2021-05-09 02:06:51

1樓:IP卡

看來這個自然科學教授應該是部分支援實證主義的觀點的,他們高舉科學,強調用直觀的,經驗的觀察來驗證科學,把那些形而上的哲學社科掛在牆上,不予研究或者讓別人研究。當然實證主義也是哲學的乙個分支,所以前面說這個教授部分支援實證主義哲學的觀點。

因為我是乙個剛上大學的新生,對於高中政治知識還是記得滿清楚的,在哲學的那冊政治書裡,強調了哲學的重要性,「哲學是科學研究之母」,「哲學是具體科學的基礎」,「沒有在哲學指導下的科學研究,很大程度上都會產生方向錯誤」...... ,這一句句話歷歷在目,我怎麼也想不明白這個教授怎麼會這麼說。

當今社會對於工科重視程度高於文科,容易致使文科建設相對落後,我們上高中選文科的大部分都是因為理科不行,想想都可怕。長時間的這種思維致使社會上對於人文社科的輕視,人文社科得不到正常發展,肯定會出問題的。

2樓:水木元

很簡單呀,恕我直言,我說句大實話:在座的各位都是大帥哥小仙女,有人給我點個小贊嗎

有人支援和正確是兩回事,和時代,和當時的情景,和聽的人都有關係,很久以前地心說還多少人鼓掌呢?

3樓:雲上雪

哲學,其實有其時代性。

在大部分人類歷史時間,由於技術條件匱乏,對世界運動規律的解讀只能基於理性的空想,科學性的幻想!由於不具備驗證各類現象演化的技術條件,因此只能空談邏輯概念的演繹。

直到近一百年,人類科技水平突飛猛進,我們終於可以通過各種技術手段驗證對世界的理解,比如隧道掃瞄技術!

因此,哲學不得不讓位於自然科學!自然科學便取代了哲學在歷史發展中的地位!也就是說,對世界的認知、理解、解讀,始終在發生,只是古代稱之為神學、哲學,後來叫做科學!

4樓:庄建西

這就是當今科學研究的最大的悲哀所在!迷失方向而不自知!

科學在牛頓三定律階段和西方哲學緊密結合在一起,西方文化好像就成了科學的化身。科學發展的動力推動西方社會爆發式發展起來,碾壓式衝擊中國哲學文化社會。科學發展到了相對論量子力學之後開始運用系統邏輯整體思維,科學和西方哲學漸行漸遠了,科學家自己搞出來乙個系統科學思想體系和中國哲學遙相呼應。

系統科學思想走向政治舞台支援中中國人的大一統系統管理民主制,西方哲學支援的制衡民主制開始衰落下去了!科學思想的背向決定了東西方哲學文化社會的潮起潮落。

兩大科學理論,相對論量子力學在宇宙觀問題上勢不兩立,科學家實用性地運用量子力學,對量子力學的宇宙觀沒有足夠的重視。總是想用相對論的宇宙觀統一量子力學的宇宙觀。都已經快一百年了,沒有乙個頭緒也不知道回頭。

非常可悲!

只有把系統科學思想和中國哲學結合起來建立乙個完整的系統邏輯整體思維哲學思想體系,才可以引導科學思想深入思考。按照量子力學的宇宙觀去相容相對論的宇宙觀。

5樓:可可

首先要給「哲學」下個定義:這裡的哲學,不是學科上的唯物唯心主義哲學,而是指哲學的原意,即我們人類如何來感知理解這個世界的事物規律。

從這一角度出發,哲學與原始科學,原本是乙個概念,科學即「自然哲學」,「物理學」就是研究「物」的規律的哲學。之所以同現在意義上的「哲學」(哲學科也包括社科類)區分開來,是因為科學多了乙個嚴密「驗證」的過程,即邏輯驗證、實驗驗證(應用驗證)。

有了驗證過程,能被驗證的哲學假設,都成了「科學」結論,不出所料,這些能被驗證的結論,都自洽於同乙個邏輯系統。

科學的思維,被牛頓清晰地寫在他的書《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中,在牛頓之後的三個世紀中,其他科學家基本只是在牛頓的基礎上對科學體系進行完善和補充。到了二十世紀,相對論和量子力學,則對牛頓所創立的經典物理學,進行了擴充套件,從宇宙尺度的巨集觀,粒子尺度的微觀兩方面,對經典物理進行了擴充套件。

然而,擴充套件經典物理,主要採用的是數學方式:相對論採用了非歐幾何;初等量子力學就用了線性代數和二階偏微分。高等數學的抽象推導,往往與哲學思維的直觀具象大相徑庭,所以,就相對論和量子力學來說,如何去直觀理解,成了近百年來難以破解的科學謎團。

霍金生前哀嘆:哲學已死!其實就是在講巨集觀和微觀的科學如何才能夠無縫對接起來,並被我們直觀經驗所接受。

目前似乎還看不到希望。但希望不是沒有,想要「哲學復活」,一要精通現在的各類科學知識,二要有創新開拓的視野,三要有足夠的想象力,四要有嚴密的邏輯思維。

6樓:用恆

考試很難。

結果監考老師說,不用考了,都是優秀。

下面一片歡聲雷動。

一片掌聲,就是對的嗎?

人越多,做出的事往往越蠢,不是沒有道理的。

越是重要的大事,知道的人越少,參與決定的人也越少。仔細想想為什麼。

多數的人,只是處於被利用而不自知的狀態。

瞎跟著起鬨,人家得了好處走了,你們呢?蠢。

7樓:君坤心海

哲學是百科之母。這孩子們長大了,習得的自然界的客觀規律越來越多,開枝散葉,各自成長,當然沒有時間再時刻陪伴母上。所以掌聲雷動,也是大家成長的心聲。

放心,自然科學最終還是要服務回報人類自身的,最終還是會回歸哲學。

8樓:韓老博

不知道這位教授對無用的哲學的定義,但是基於我的認識這種看法難以苟同,無論是形上學、邏輯學、倫理學還認識學沒有哪個是無用的,當然作為工科生加美學白痴,希望美學開除哲學籍。

我比較認同羅素的說法:哲學介乎神學與科學之間。它和神學一樣是人類對科學所不能肯定的事物的思考;同時又像科學一樣依賴人類的理性而不是將一切歸於某種權威。

基礎科學研究大部分時候是背靠著已知的科學來探索未知,這種時候多數思考都很難區分哲學與科學,比如:物理中類似薛丁格貓這種假設實驗,轉殖中的倫理思考。越是前沿科學越難以和哲學區分,如果沒有哲學很難相信自然科學會有突破性的進步。

只不過這些年科學的基礎理論到了一定的限度,限於技術條件越來越難驗證,需要技術積累,而技術發展通常比較功利,也離哲學比較遠,因此會產生這種對哲學的誤解。

9樓:Karec

很遺憾,因為這就是對的,這就是哲學發展了三千年,到今天給出的結論。

一切學科最早都算哲學,一層層剝下去,變成數學,物理,醫學,文學……到了現在,連心理學,神學,政治社會學,也剝完了。

還剩什麼?剩下哲學最本身的東西,終極問題,生從何來死往何去。

所以研究科學是唯一能做的,因為科學本身就是哲學的一部分。

10樓:空氣濾心

唯物主義認知論眼裡的科學和哲學都是另類的,至少世界主流哲學都存在批判人理性或形式知性的不足,只有形而下看待一切的唯物意識認知論會是迷信科學認知的科學主義。

11樓:吳江

在這個教授和下面學生的心目中,哲學就是政治課上的馬哲。自然科學不按邏輯來結論無法成立,但是政治課上的哲學不按邏輯來卻可以成立

12樓:

哲學源於人類對於世界的非功利的好奇心,

而自然科學就是哲學精神所衍生出來的,

所以現代自然科學起源於牛頓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而不是自然科學的數學原理。

這個教授的思維邏輯就是為什麼中國出不了牛頓式人物的原因。

13樓:慧根

不重視人文學科的科學家是沒有靈魂的科學家。

自然科學走在前列的國家在教育上是先從人文學科起步。

就像我們先知道自己是人再去做人該做的事。

而不是一具只有發達頭腦的行屍走肉。

如那位公然將哲學從幾千年學術體系中剝離的教授。

如何看待2023年國家自然科學專案上大華理蘇大在各領域對比?

Hunter D 華理自從錯失985後就一直是乙個專注於化工的專業性理工院校,規模不大。蘇大和上大都是當地重點扶持的本地綜合性高校,以大規模培養本地適用的人才和開展本地需要的產業化科研為主,規模一定要大 學科一定要廣。專業高校一般是之前特定部委 交通部 鐵道部 化工部 機部等 的指定專案和科研工作。...

文藝是天生排斥自然科學的嗎?

李卓 不一定啊,比如印象派不正是因為光的研究進步了才蓬勃發展的嘛,印象比較深的就是莫奈的 日出印象 並且啊,西方無論是繪畫和雕塑的藝術家都要修醫學 和自然科學的生物緊密相關 不然他們作品中的人體便不會有那麼美。其實我覺得對於人文學科的人來講並沒有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的嚴密劃分,只要是生活中的東西,細心...

怎樣看懂自然科學的本質與現象?

李澤健覆蓋論 二 抓根本而不是抓本質 一說要全面深刻地認識 理論 我們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可能就是要認清理論的本質!實際上,在這裡我們是不建議使用 本質 這個詞的,一方面,因為 本質 是唯物主義的乙個概念,它最終還會把我們的思路引回到唯物主義的那一套上去,另一方面,本質 本身就是乙個說不清的概念,不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