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以」的意思中,「用」和「憑藉」的意思有什麼區別?

時間 2021-06-15 18:54:12

1樓:

這是文言中乙個很有(tóu)趣(téng)的事兒。

想必題主已經發現了課本文言文注釋裡面有些地方「以」註解為「用」,有得地方註解為「憑藉」。但是我們發現其實有些地方不管「以」翻譯成「用」或者「憑藉」語義沒有太大的變化,感覺「用」和「憑藉」沒有太大區別。

對此我想對題主說:題主你認為的沒錯,「用」和「憑藉」在某些時候是沒有區別的。

注意是在某些時候,但在另外一些時候又是有區別的。

既然「用」有「憑藉」的意思,那麼為什麼「以」不都翻譯成「用」?或者說二者的區別?

先說區別:詞性

「以」翻譯成「用」和「憑藉」的區別在於詞性。當你翻譯成介詞時「用」時,「用」會包含「憑藉」這個意思,但是翻譯做副詞、動詞等等時「用」又不一定包含「憑藉」之意。

至於為什麼不都翻譯成「用」,這就是乙個頭疼的問題了,「用」有「憑藉」的意思,但是不表示這是「眾所周知」的用法。

例如:張邈、陳宮以兗州反操。——《後漢書荀彧傳》

如果我們譯作:

張邈、陳宮用兗州反操。

這是完全沒有問題且正確的,但凡有文言功底的人都不會說這是錯的,但是這個翻譯也是無效的,為什麼?

因為它翻譯的不夠通俗,不夠白話,因為「用」它也需要註明意思用法,雖然我們自己能讀懂,別人讀起來還是雲裡霧裡,這個翻譯就沒有效果了。

這裡「以」翻譯成「用」不能算作完全的現代漢語,實際上還要再翻譯一次,就是「用」翻譯成「憑藉」,翻譯出「以」作介詞最容易理解的語言。

而另外的一種,也就是「以」翻譯成「用」可能多為作副詞或者動詞:

人皆以之,莫知其名。人皆用之,莫見其刑。——《道原》

這裡就要把「以」翻譯成「用」了。

至於中學文言文,多為高考做準備,所以自己因為愛好研究尚可深究,但作為考試千萬不要想太多,知道課外知識雖好,但千萬別在文言文翻譯試題上這麼做,因為初高中考試還是按照課本上的來,太過拓展可能閱卷老師並沒有太多時間去深究。

注:上述內容僅為個人觀點

當今的文言文翻譯是真的翻譯出它原有的意思了嗎?

1.是,基本意思可以被解讀出來,但不能替代原文。能做到7 8成已是高手。2.文言文傳承2千年,自有其表達上的特點和優勢,尤其是在高度文史化背景的國度裡,其被賦予政治 宗教和思想等諸多文化特性,是其他語言表達形式不能或者說不便於承載的,因此,譯成當代漢語,又能體現 信達雅 會大量增加解讀解析性的文本來...

文言文在當下的定位是什麼? 閱讀文言文能給我們帶來什麼? 《論語》《道德經》等思想大作一定要看原文嗎?

Yangle Lee 瀉藥,文言文的韻律美是最吸引我的地方,我個人不喜歡那種純敘事向的古文,而偏愛哲思類的,如滕王閣序,後赤壁賦等,其工整的對仗和和巨集大的思想讀來比較對我個人胃口。然而,每個人的文學鑑賞能力不一樣,當年讀書時也全憑感覺,現在網路發達,想讀啥找個電子版看看,能看的下去就看,看不下去並...

文言文出現真正的原因?

痠痛魚 我沒有調查過,但我認為 純主觀推理 文言文的出現 有兩個很重要的原因。乙個是其它答主提到的,為了壓縮書寫成本。畢竟紙 簡都是比較貴的東西。加之,古漢字筆劃那麼多 另乙個原因,我覺得是為了方便交流。古代人與人之間交流,並沒有像現在這麼方便。語言也並沒有統一。可能走個十來公里,別人說的話你就有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