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理解「佛」的含義,如何才能正確指引自己的內心?

時間 2021-05-06 05:07:29

1樓:

佛,buddha的音譯,就是覺醒的人。

他如實了解自己,

他如實了解別人,

他如實了解這個世界。

我們每乙個人,都具有和佛陀一樣理解和愛的能力。

只是需要學習,和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練習。通過修習不止可以指引自己,也可以指引他人。何樂不為呢?

2樓:自在之路

對佛這個字的含義,解釋的方式可能很多,如何能正確理解,應該也會因法門不同而異。

末學僅就末學所學法門的面向來回答您的問題:

佛者覺也,您的問題應該可以分很多方向,如:

如何才能正確指引自己內心,向佛的境界學習,

如何才能正確開發自己的佛(覺)性,指引自己的內心,等等。

對於覺性的開發,末學的這篇回答稍有著墨:

我是乙個自控能力不是特別好的人想學習如何打坐與冥想?有教程嘛? - 自在之路的回答

就算是想要了解覺者的境界,而向覺者學習,也是由以上這篇的開發覺性,練習覺觀開始。

若能有覺觀的能力,才可能了解自己的內心,才可能了解如何才是"如實",才可能讓自己漸趣向如實。

覺的人,不落入"二",也就是不落入相對,大小、貴賤、高低等等,都可能是意識形態的相對,一落入,就可能在現世輪迴,就可能在貪、嗔、痴、對抗、排斥等等,就在累積自己的惡資糧,所以,能夠趣向如實是很重要的,能夠趣向如實,當自己落入或將落入輪迴時,自己能覺知到,自己會讓不如實的影響縮到最小的限度,也會讓趣向如實的影響擴大,此種良性迴圈,都是因為自己能觀覺觀而能做到的。

有中性覺觀的能力,是真能了解"覺",的必要條件,也是讓自己趣向"覺",的必要條件,這能力的練習,是需要經由輕鬆、愉悅、放鬆、無貪嗔痴的方式,才可能漸達到,而且需要很長的期間(幾個月或幾年)才能熟練,所以,請輕鬆的先了解如何練習,然後讓自己長期的薰習在輕鬆、愉悅、放鬆、無貪嗔痴的生活中非常長的期間,自己每個月回頭觀察自己,就會了解末學所說的。

以上的那篇回答,接下去有相當多篇,先把方法及正見的觀念了解清楚,慢慢練習,並時時覺觀自己是在貪嗔痴或無貪嗔痴的狀態,過了幾年,您會感恩自己這麼走過來,既輕鬆、愉悅,又讓自己趣向自在無煩惱的生活。

感恩!祝福!

注:您說:"當心中迷茫不知對錯時,佛能指引你嗎"

會心中迷茫不知對錯,表示這人還沒成正」覺」,甚至可能都還沒見緣起,才會迷茫。

此時若想要心外求法,佛教是不鼓勵的。

所以,若還不會練習覺觀,請速開始練習覺觀,因為只要開始練習覺觀,能在覺觀,就不容易被牽著走,自己會面對問題解決問題,雖可能解決的不夠好,但不太會讓它一直擴大,而讓自己有機會練習」不加油添醋」。

若會覺觀,只要能回到覺觀,迷茫自然就漸不再那麼迷茫,而在學習中讓自己漸進步。

能有正確的正見觀念是重要的,自己就不會在中了第一箭之後又讓自己中第二箭,不論您多迷茫,自己不太會被牽著走,而是走一步算一步,慢慢面對,而漸漸學習。

末學不是想要強調末學所學法門有多好,但這些正見的觀念學會了,最起碼的思維修都能幫忙許多,更何況又有相當多人已獲益的實修方法,修行時又是那麼的輕鬆愉悅。

末學在此也再次強調幾點末學所學法門常強調的:

1. 學習佛法"用而不執":使用我們的身心,用而不執,無我執,學習世法及佛法,用而不執,無法執。

2. 尊重世間所有因緣:能有尊重世間所有因緣的能力,才不容易被因緣牽著走,大半的人,因不尊重事實(已發生的因緣,佛教徒不會在已發生的事實上掉悔,而是在當下及將來的因緣上努力),被自己的想法或思維牽著走,被境界、因緣或五蘊牽著走,而不自知。

(不讓自己中第二支箭。)

3. 這兩句古德的話可參考:

"但求息妄,莫更覓真。"

"道不用修,但莫汙染。"

許多人以為要除妄,結果以妄治妄,新學了一堆妄。

殊不知,只要不再妄,讓原來的妄,自然熄滅就好。

許多人也以為,有乙個"真"可覓得,殊不知,越覓越妄,真沒妄時,那狀態或許就是人們想覓的真。

所以,馬祖大師的開導,"道不用修,但莫汙染",就是此意。

4. 學習禪修(如學習末學所學習的四念處),在身心(五蘊)上熟練覺觀,漸漸體驗體會自己的執著在哪,而能漸親身體驗執著的鬆脫,能有覺觀能力,是自己能修習佛法的必要條件。

所以,方法及觀念若對,有時就算是有些迷茫,因為知道給自己第二支箭是笨蛋,所以,自然的會朝較對的方向走,就算走錯了,也會認了,而不會讓自己在中第二支箭。

(若不了解佛教第二支箭的意思,第一支箭,如已發生的錯誤而有的損失或傷痛,第二支箭,就是自己無稽的又讓自己再加上憂悲惱苦。)祝福!

如何正確理解「收嚇著」?

三銅 瀉藥,這個丟魂兒啊,大多表現,嗜睡,沒精神頭沉,身子重。等等,一些跟你平常反差比較大的情況出現可以考慮丟魂兒或者衝撞。而招魂這項有技術性的工作還得是你最親人加上俺們可以搞定的。畢竟這玩意兒一共就三魂七魄,丟乙個少乙個的東西。以前有個齋主來我這看卦,我看他精神不佳就開卦看看他之前的事兒,卦裡得知...

如何正確理解荀子的「偽」?

用生命在耍帥 首先我們能想到的,他大概也能想到。其次,不要在意。偽不偽的,好像也沒啥意義。先看看我們自己的事實是什麼,再去求道理。直接去找古書,那是鄭人買履,看的的還是小時候的尺寸。避開這些,大概就比較接近了。 九綸 這個 偽 相當於佛家說的 相 而荀子說的 性 相當於佛家說的 心 偽也好,相也好,...

如何正確理解 飽腹感 ?

方院長 人的飢餓感和飽腹感是由人腦調節控制的。飽腹感是由人體下丘腦控制的一種感覺,在進食到一定程度時飽腹中樞受到刺激,會給大腦傳遞一種不想繼續吃東西的感覺,也感覺不到飢餓。有時可能由於胃動力不足或者其他腸胃原因,也會產生飽腹感,如果經常感到不餓,建議及時去醫院進行檢查,詢問醫生是否身體患病,如果患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