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地輸出知識,學以致用

時間 2021-05-06 04:31:21

1樓:趙子辰Vic

十天不長,但對我來說這十天帶給我的一些微妙變化足以改變我的一生

最開始幹這事的時候想的特別簡單,不為漲粉也不為賺錢,只是想滿足自己較強的表達欲,強制整理腦子裡一大堆非線性的想法,以線性的文字表達出來,不得不說,這招還是很管用的,有時候寫完內容我自己都要驚呼:「哇,還是很完整的嘛,這事我想的挺明白了」

一、寫作是認知的逆向工程

我們認知的過程就是把乙個線性語言,在腦子裡形成乙個樹狀的知識晶體,最後儲存為網狀知識,而寫作則是把網狀的思考,做成樹狀結構,用線性語言表達出來

為了更好地說明如何公升級思維方式,摘錄古典老師在《超級個體》所說的一段話:「人類的語言是線性的,語言講完就消散,所以你只需要在5秒內邏輯自洽。但寫作不是,你這一行字可能跟前面五六行字就有邏輯上的衝突,你這一段內容可能就跟前面一段有重複。

如果說語言是一維的,那麼文字就是二維的。在文字上你有機會以一種二維的方式去觀察你的思想,從而獲得你思想的乙個公升級。」

二、輸入

輸入驅動輸出,輸出倒逼輸入,輸出是從內部到外部的過程,內部有盈餘才能有持續的輸出,所以你得倒逼著自己持續的輸入,按照《高效人士的七個習慣》作者史蒂芬·柯維博士的話來說就是——Begin With The End In Mind(以終為始),輸入的本質就是學習,根據已確定的輸出方向進行針對性地學習,確定了輸出方向,那麼為了填充結構,要學習的資訊和知識也是非常明確的,可以說這些資訊和知識會通過某種方式自動吸附到結構上,這種帶有結構的學習就不會形成乙個個孤立的點,而能連成線和網,形成知識結構,也就是知識晶體

具體來說,第一步還是蒐集知識資源,書籍、官方文件或碎片化資訊,針對你要輸出的內容,盡量覆蓋面全一點,蒐集資源完全可以使用碎片化時間,建議可以儲存到印象筆記或者手機備忘錄,第二步就是大量泛讀了,大量泛讀的主要目的就是:梳理出核心概念、主要觀點、框架邏輯

最高效率的閱讀應該是帶著問題去找答案,而且要分配好時間資源,第三步,建立模型,將乙個個核心概念的點連成線,逐漸形成網,匯聚成知識晶體,最後一步,就是整理彙總到輸出平台上,也是理解複述的一步

另一方面,當你覺得沒內容可以輸出時,自然會養成不斷輸入的習慣,把別人的精彩思路用自己的話說一遍,也是好的,不要怕抄襲,只要你經過自己的思維加工,就不可能產出完全相同的內容。有出有入,你的內容自然細水長流,為有源頭活水來

三、倒逼

倒逼的本質,就是自我施壓,人都是有惰性的,沒有壓力就容易偷懶,所以需要有適當的壓力,才能保持動力,我高中時的乙個老師說過一句話:「人都是要逼的」,羅振宇也經常說要死磕自己,所以,如果不逼自己一把,我們真的很難成長,比如,強迫自己一天內一定要輸出一篇文章,再難也要寫出來。不過,施壓也不能太過,誰都知道,壓力太大,既傷神又傷身

另外,也不能一直不間斷地長期施壓,就比如我們長跑,不能長時間快跑一樣,而倒逼機制就是一種快跑,還有,可以增加一些倒逼手段,包括激勵性倒逼和懲罰性倒逼:激勵性倒逼(如果完成任務,獎勵自己乙個喜歡的東西或喜歡做的事情),懲罰性倒逼(如果沒有完成任務,狠狠地懲罰自己,即懲罰力度要大,最好大到自己感到小恐懼,最好有人監督,這時候完成任務的可能性極高無比)

四、寫在最後

持續輸入這事掌握好方法並且習慣了以後,能夠給你的生活帶來的巨大的改變,而且我發現幹這事其實有個複利效果,持續的輸出倒逼輸入,逐漸增多的輸入頻率帶來的是學習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的提公升,這兩項能力的提公升又會提公升你的工作效率,至此你的收入、執行力、自控力都得到全面的提公升

這種生活狀態會讓你像開了掛一樣,不管做什麼都更容易進入心流狀態,幸福指數大幅提公升,而這一切的開頭僅僅是堅持每天輸出而已

「什麼事都不做的人不會得到什麼結果」

——高爾基

2樓:斯瑪特達克

這也是我目前遇到的問題,再掌握了基本的知識底座之後,擺在眼前的問題就是該如何運用所學的知識。

知道到做到是乙個漫長的過程。

我們要做的是把學習到的知識大量的拿去實踐,因為「實踐出真知」嘛。

比如你學習了如何有效閱讀,如何積累,那麼你該做的應該是大量閱讀,按照你學習到的方法去做讀書筆記或感想。

比如你學習了溝通技巧,那接下來就是應該運用到跟身邊的人去溝通,進行大量的練習去實踐所學習到的方法和技巧。

比如你學習了工作方法,那你應該坐下來分析下你目前工作的現狀,然後拆解目標,看一下接下來該從哪幾個方面著手。

比如你學習的是人文社科,你可以做思維導圖,把你做成的導圖分享出去,或者選擇其中一兩個你有所感悟的點寫成文章。

輸出無非就兩點方法,一種是寫文章,一種是言行。

3樓:Sharon YU

2023年,姐妹25了,其實各種各樣的知識輸入了好多好多好多了,感覺輸出的不咋多啊……其實所有的輸出出去完全可以有很多回報了一直沒有積極輸出,不知道為啥,希望回報多一點吧!不然輸入的東西也沒啥意義啊

4樓:卓越教育

相信我們都有這樣的經驗:

平時看了很多書,上了很多課,但是到了應用的時候就是想不起來;

或者是好不容易想起來的,卻不知道如何應用,關鍵時候總是掉鍊子;

老闆、客戶在意的只是結果,並不看我們的過程曾經多麼努力……

如果不能學以致用,我們覺得自己學習多麼努力都是虛假的自我感動,都是虛假的懷才不遇。

學以致用的兩個環節

所學不等於所用。

為什麼我們學的時候覺得自己挺明白的,到了用的時候卻用不出來呢?

如何讓我們的所學為我們所用?

其實很簡單。學以致用嘛,兩個環節,乙個是「學」,乙個是「用」。這兩個環節中任何乙個出問題,所學就很難為我們所用。

「學」:真的學會了嗎?

先看看「學」的環節。有一種「冷」,叫做「媽媽覺得你冷」;

有一種「懂」,叫「你覺得自己懂了」。學的最大問題,就是一句話:

你不知道自己不知道。

你得學會區分,知道什麼時候自己知道,什麼時候自己不知道,什麼是自己知道的,什麼是自己不知道的,你要非常小心,不要自己把自己給騙了。

「用」:學與用的距離

學以致用的第二個環節,就是「用」。

為什麼我們有時候學了用不出來?

因為,學和用之間,有一段距離。簡單說,用的機會少,頻率低。

解決方案是什麼呢?

很簡單,費曼技巧。在學的環節,費曼技巧幫助我們真正學會;在用的環節,費曼技巧幫我們主動創造應用知識的機會,是我們彩排自己對知識的運用。

簡單回顧一下,什麼叫做費曼技巧?用簡單的話、用自己的話說出來、不帶行話術語,說給八十歲的老太太聽,說給八歲的小孩子聽。如果這些人都聽懂了,你就真的懂了。

一句話來說,會說人話的,才是真學霸。

5樓:borisxian

問題:提筆卻不知道如何總結然後有效的輸出,學以致用。

假設有乙個奇蹟在你沉睡之中發生,這個奇蹟就是你的問題都不見了,

那麼第二天醒來,你是如何發現這個奇蹟的確發生在了你的身上?

6樓:馬叔叔

刻意練習。

把學到的知識都用到生活中去。

學到乙個知識點,不要急著了事,聯想它能解釋什麼現象,以前遇到過哪些例子,現在它可以用到什麼地方。長此以往,形成習慣。

舉一反三,或許就是大家都在做五年模擬三年高考,成績不一樣的原因。

改變你的不是智力,更多的是思維方式吧。

關注公號:心理詞典,每天乙個心更新心理學知識點。

7樓:宋昊東

邪麼。對比,就是在採用別人的方法時,思考別人和自己的方法,感覺。到底有什麼不同,其次就是不斷的嘗試,我覺得題主把精力放在準備階段太多,最重要的是把注意力多放在實踐上。

就是輸出,最開始做出的東西不好,就反思一步一步來。在實踐中回想學過的東西。兄弟!

別逛知乎了,逼自己做一把!

英語無法學以致用,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把剛學的知識用起來

啦啦啦 刻舟求劍 k zh u qi ji n 基本釋義比喻不懂事物已發展變化而仍靜止地看問題。貶義出處 呂氏春秋 察今 楚人有涉江者 其劍自舟中墜於水 遽契其舟曰 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 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 而劍不行 求劍若此 不亦惑乎?近義詞按圖索驥守株待兔一成不變蕭規曹隨緣木求魚食古不...

如何更有效地工作?

欣旋諮詢 不請自來。學習了專案管理,擁有了專案管理思維,就能更有效地工作。學習專案管理以後,通過日常生活鍛鍊會改變你的思維方式,會讓你有乙個專案管理的大腦。專案經理可以借助乙個工具,如進度貓甘特圖,在甘特圖中做計畫,長期的計畫我們可以進行進度設定,清楚地了解我們做了什麼。欣旋諮詢 專案管理培訓專家,...

如何有效地自學粵語?

Quorraqin 實話實說,自學粵語聽著就很離譜。我,乙個聽了十幾年粵語歌的粵語小白,什麼奉上一顆心非因我太笨,我想等你話不忍.枕邊的一位熟人,見最多眉目,近時日,叫輪廓失真.林夕你騙我吧,決心有用嗎.但愛是怪東西,難明白都美麗.不管大眾小眾,就幾乎沒有我沒聽過不會哼哧幾句的粵語歌!小聲bb 鄭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