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計量經濟學中的variation一詞?

時間 2021-05-30 20:05:40

1樓:林君

variation即變異,也即常說的方差。根據題主的描述,variation不一定解釋的是因果關係,在社會科學中,我們常見的是相關關係,具有相關關係的變數具有對變異的解釋。

衡量相關關係的方法就是我們常用的回歸方法,其中又以線性回歸最為常見。

線性回歸中,加入越多的解釋變數(X),會使解釋程度 =RSS/TSS=Var( )/Var(y)隨著解釋變數個數的增加而增大,但這不一定真的是解釋變數起了作用(因為分子方差總為正,解釋變數增加導致分子增大)。

為了避免解釋變數個數對 的影響,我們可以使用逐步回歸法來解決。

逐步回歸(stepwise regression)有三種方式:

第一種:逐個引入解釋變數(forward selection),引入變數後對每個變數進行t檢驗(均值差異顯著性檢驗)和F檢驗(兩總體方差齊性檢驗)。如果原來的解釋變數因新引入的解釋變數,變得不再顯著時,則剔除原來的解釋變數,以確保模型中的變數都具有顯著性。

重複此過程,直到所有解釋變數引入完畢。

第二種:先引入全部解釋變數(backward elimination),在逐個剔除不顯著的解釋變數。其實是第一種方式的逆過程。

第三種:即對前兩種方法的綜合運用(bidirectional elimination) ,在引入乙個解釋變數後,即對所有變數進行顯著性檢驗,以求得乙個最佳回歸模型。

上述是逐步回歸的原理。根據什麼指標判斷哪個模型優劣呢?

AIC赤池資訊準則,是很多軟體(如R軟體)會自動給出的乙個值,AIC值最小的模型,即為最優模型。

2樓:神風犀牛

你的理解是正確的。

我們要識別x對y的因果影響,最理想的情況是「所有觀測樣本僅有x不同(從而導致y不同)」。自然科學實驗中這一點相對較容易控制,而社會科學的資料觀測則較難。

因為我們總不可能觀測到所有變數,所以總會有缺失項。如果此時我們看到了一系列x和y的variation,我們無法說明究竟是x還是缺矢項造成了y的不同。這一塊可以看任何一本教材的內生性/endogeneity的部分。

正因如此,才如題主所說,我們需要一些identification strategies:比如IV就能捕捉x中相對比較外生的variation,又比如DiD能去掉不隨時間變化的未知變數,等等。

計量經濟學中的t檢驗問題。?

slp2016 t統計量計算樣本偏離總體均值的程度,越大越偏離,落在拒絕域,拒絕原假設,即樣本資料無法支援總體的假設。注意,不是t統計量和顯著性水平比較,是樣本資訊得到的t統計量與顯著性水平對應的t值比較,越大越拒絕,或t統計量對應的P值與顯著性水平比較,越小越拒絕。理解假設檢驗的思想基礎是用樣本去...

如何系統地自學計量經濟學?

Ponny 作為經管類在讀研究生,我來說一下自己的經歷吧。首先,想要學好計量經濟學,就得明白它的概念。弗裡希將計量經濟學定義為經濟理論 統計學和數學三者的結合。從這個定義出發我們也就知道了,想要系統學好計量經濟學必須有良好的經濟 統計和數學基礎。當然計量經濟學本身就是一門課程了,所以這裡我就不展開細...

中級計量經濟學GMM推導問題

暮光和安知的小哥哥 想把這些數學表示式寫下來,但在手機上實在不知道怎麼寫數學表示式,所以只能試著給你解釋下。首先,xi帶有下標i,是乙個列 縱的 向量,它裡面每乙個元素代表乙個自變數第i次觀測的可能觀測值。假設你這個模型裡有k個自變數,那xi就是乙個k 1的向量。需要注意的是xi裡所有元素都是隨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