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中,「父母」的文字和發音出現會不會比「爸媽」更早?

時間 2021-05-30 19:29:27

1樓:趙立正

譚樊馬克的回答太簡短,我來說明一下:

父最早的讀音是*baq,後音變為pa,最後變成了fu,但因語言的變化並非同步的,在某些地方或情況下,父字還被讀作baq,那麼就新造乙個字來形聲,即爸字,因為近代中中國人在接受西化的時候偶然發現歐羅巴諸語大多把父親暱稱為papa,唯西方是從的五四,也開始流行用爸爸來稱呼父親,這即是巧合,但又那麼合乎情理。

對了,父字原本是斧頭的意思,*baq這個音,也是對斧子敲木頭的擬聲。

對,我又教你了乙個知識,就是為什麼斧子的斧字會用父作偏旁。

順便說下題主的另乙個問題,及媽字,媽字出現得很晚,很可能是為了配合爸爸才造出來的,因為印歐語系的大多語言,字根裡的母親這個意思,其子音都源於m,那麼暱稱通常都是媽媽。在漢語裡,與娘相對的父親意思,通常是爺,「不聞爺娘喚女聲」就是這個體現,當然,和父相配合的一般為母,與爸相對當然也要有個詞,那就依據西方語言中的mama來造個媽字,於是有了爸媽。

所以,爹媽這個說法當然比爸媽出現得還晚。

2樓:

漢語裡,對父母(最常用的)口語稱呼,從來就是 ba/ma。上古漢語時期,ba 寫作「父」,ma 寫作「母」。

後來,隨著漢語語音的變化,這二字的讀書音跟隨音變規律走,一直變成了今天的 fu/mu,但口語音滯留為 ba/ma。所以後來新造了 「爸」「媽」 二字。

英語日語韓語中文中清濁送不送氣發音的對應是不是這樣?

已登出 美國英語是送氣與不送氣對立的語言。b d g 在詞首和詞尾會清化為 b d 或者 p t k 因此,將spy的錄音擷取py的部分放給美中國人聽,對方會認為是by或者buy。假如將漢語 敗 的錄音給美中國人聽,對方也會認為是by或者buy,絕對不會聽成pie。不過,美中國人實際說話的時候,由於...

為什麼歐洲有些國名 地名,在中文中的音譯發音,反而比地緣上更近的英語發音來得更接近其本土語言的發音?

董成良 日內瓦,Geneva,英文中發音類似 吉尼瓦 和漢語差別挺大。學了點法語才知道,法語發音幾乎和漢語中的日內瓦是一樣的,而日內瓦是瑞士法語區 一種是歷史原因,不同時期的名字不同,包括不同時期同乙個名字指代的區域不同。比如日耳曼和德意志,尼德蘭和荷蘭,格里斯和希臘。模擬東方的高麗與北韓。二種是同...

比較古樸的中文字型或書法作品如何和英文本型搭配?

用名戶呢 如果是字幕翻譯或者類似的用途,我倒覺得兩者必有其一的視覺效果要弱化。如果中文醒目突出,英文就用最普通的黑體。不然就會有以下效果 林浩賢 個人感覺,在中西文混排的版式中,西文字型要盡量偏小。同中文一樣,西文也有古樸的字型。若中文採用的是手寫體,那西文同樣也可以做這樣的選擇。若中文選擇了如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