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不(系統性地)教現代漢語語法?

時間 2021-05-30 06:39:52

1樓:霍亂時期的愛

感覺漢語的語法內容比英語多

但是無論從體系上還是嚴謹性上都不去英語

如果對語法感興趣,可以先把英語語法學透

畢竟學會英語語法對英語也有實質性的提高

2樓:楊柳

每個學校不同,我初中就在補課階段年級組統一安排細講現代漢語語法,對英語和文言學習大有裨益。沒有語法知識,百分百不能在語言學習上有更高的提公升,高階全靠語法拐杖。

3樓:

因為我這種人還可以正常的生活啊。

雖然我認識到了不足,對工作有一定的困擾,但是……僅此而已。

為了提高自己,才搜到了這個話題,想學習一下漢語語法的知識。

4樓:我能做什麼

撰稿多年

我一直以為是我語文沒學好,遺漏了語法知識,可我轉念一想也不能啊,雖然高中我是在理科班,但好歹我語文也是單科第一啊。

現在才知道這是新課改的鍋

還是悄咪咪,自己去補語法知識吧

畢竟政治,教育鍋太大,咱惹不起

5樓:haio

其實我一直想請教乙個問題,白話文運動到今天才多久,普通話普及到今天又才多久,現代漢語真的有權威或廣泛認同且固定的語法麼?如果有,那我前一句的或且並用用得對不對?

6樓:木火刑金

主謂賓,補定狀,句子成份有六樣。主語說明什麼誰,謂語回答怎麼樣,動詞後邊是賓語,定語加在名詞上。動形後邊是補語,動形前邊準是狀。

初中語文老師教的,記憶有點模糊了。。。

7樓:junc

不記得哪來的記憶我也不是很懂,當年白話文和文言文爭中華教育正統的時候,白話文老師提出的最大優勢是簡單易懂,你說的那些語法文言文古漢語有,我的語文老師說其實白話文你們學完小學就夠了。詩詞歌賦散文另算。

8樓:六六叄拾嚕

目前中文語法的研究還不如英語那般成系統,印歐語系和我們差的挺多的,他們研究的歷史早也比較完善,漢語語法研究還需要從漢語本身的特點去慢慢開發。

我以前中學的時候是不教的(江蘇),題目也不考什麼短語結構之類的,但是現在的中學生開始考了,老師也會教一點,但是還不算成氣候。之前在補習班的時候系統的語法很多老師也是不清楚的,因為以前也不重視這個東西。

漢語的語法真的很複雜,很多東西都是有特殊情況的,而且高語境語言表意又含蓄,無形中增加了語法的難度。一下子都教給學生我覺得是屬於高階的課程,中學生不系統教也是合情合理的,再往上就是研究的範疇了。

9樓:

其實從語法上來說,漢語的語法體系才發展了大概幾十年,學術界內也並沒有乙個統一的語法體系可以解釋。

比如說「結婚」這個問題,我們可以說「你結婚了嗎?」「你結了婚了嗎?」但是我們很少說「你結了婚嗎」,這個從語感上來說是不常用,不可以的,但是如何從語法上面進行解釋呢?

另外,對於句子成分的分析也一直沒有統一。比如我們小學時常用的主謂賓定狀補的分析方法,但是還有許多其他的分析方法,具體使用哪種也是見仁見智了。

總的來說,首先對於漢語進行分詞就是乙個老大難問題了,而語法分析是建立在詞語之上的,是研究詞語與詞語之間,句子與句子之間的關係,所以漢語進行語法分析雖然有了長足的進步和發展,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問題。這些問題可能不是很大,但是十分具體細微。

10樓:草坪派在等待

代溝?90年代末讀的初中,我記得就是初一,老師詳細地教了主謂賓定狀補,各種病句的型別,各種短語的型別(主謂短語、偏正短語、介賓短語等等),還有修辭的型別:比借擬誇對對排,反反引射反。

這些是不算系統教嗎?現在不學了?

11樓:我聽見風來自人海

同問。高三狗,即將高考,之前練標點,病句,還有文言文的時候一直一知半解,感覺全靠運氣做題。後來看了那些解析的時候,什麼補語、狀語,都不是很懂,查了下漢語語法,感覺做題才懂了些,感覺有點清楚了題的本質,知道了考點。

但這些從小到大小初高中老師都沒講過,去問高中老師,她也講不出來什麼,還和我說這個不會考巴拉巴拉的,有些無語。雖說平時作文,說話時都會無意之間學習了語法,但我覺得系統得講一下還是很有必要的。

12樓:

我是一位語文老師,我教初一,但我從來都是重視語法和詞性,語音那一塊我確實有點生疏,畢竟我自己普通話還是誤打誤撞的二甲。

基本的語法我們都知道:主謂賓定狀補,乙個句子一般有七部分:

有的句子可能沒有,所有的所有都是通過這個句子來演變,我跟學生說,我們沒關係,初一就聽老師在你耳邊嘮嘮叨叨這些,聽不懂沒關係,會寫符號就可以了,結果就是一半多的孩子們都聽得懂,因為我不停的在他們的耳邊灌輸這些,灌輸的同時會和英語扯上關係。

那些短語成分你不能想象我是怎麼教的,全部通過詞性來分解,符合哪乙個我們就拿它套進去,最後我自己也清晰了不少。

比如並列短語:

adj+adjn+n v+v 有人會想,學生怎麼可能記得這麼複雜的東西呢?我想說,真的記得住,如同我之前說那樣,不用一下子記住,天天聽我嘮嘮叨叨這些,你們自然而然就記得明明白白啦,事實上真的就是這樣,明明白白。

至於題主說的,沒有教,呵呵了

13樓:曦蛋

其實你去問英語國家的人,他們也未必能將英語語法說出個所以然。

現在在教一年級,所有學生都可以說流利的普通話,所以他們已經可以講出符合語法的句子。而且一年級開始看圖寫話訓練,老師會教他們怎樣將句子正確寫出來,雖然不是像大學那樣系統的講,但其實已經將語法融入到日常教學裡了。等到他們有機會深入了解中文語法,他們就會有「哦,原來是這樣的。

」的感覺

14樓:

因為很多老師自己都不會啊(攤手)

小學初中基本不考,中文語法只有文言部分略有涉及,現代部分就靠兩大寶,語感和固定搭配。只寫簡單句,夠用了。高考語文中純考語法的,占分也不多,更沒有強制寫活用語法的長句。

十九也是個隨緣。

有些情況提取句子主幹後,含義可能會非常違背直覺(語感),這是語法難學的乙個原因。而中文的詞性變用時,經常沒有什麼顯性變化,只能結合上下文意思去湊,這是另外乙個原因。

乙個既不太考又很難學的東西,主觀客觀上都沒有系統教的理由。關於讀文獻困難的問題,其實讀多了就慢慢會了,再有乙個就是確實有可能原文就是有語法問題,不要太糾結了……英語語法教的多,其實也有很多可以模擬借鑑的。

小彩蛋:某小學三年級期中考試,縮句:

春天到了,小松鼠快活地在樹上跑著,跳著。

我看某只小盆友寫的答案很奇怪,問他這麼寫沒問題嗎?他理直氣壯地說是老師讓這麼寫的。國內top10城市的公立學校。大家覺得答案應該是什麼(手動滑稽)

15樓:chysx

惡補邏輯的必要性更大

基礎教育階段,很大程度上漢語語法指著把英語語法遷移過去(像對漢語語法學發展歷程的模擬),同學們對漢語中的句法成分主謂賓定狀補什麼的都能分清

進了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同學會在現代漢語、古代漢語、語言學綱要課上更深入學習漢語語法

漢語語法這坑深啊

至今大多數學校是沒有專門進行語法教學

一般情況下同學們也的確沒在語法上出明顯問題

16樓:趙欣

這個問題上,沒有必要去嘲諷題主。確實有可能是因為個人經歷的不同導致對漢語語法的認識不同。

我讀初中和高中時,一直伴隨著某次課改。當時我們當地那一屆的課本,從初一到高三,都與之前數屆不同。從課程設計到印刷版面都有巨大的變化。

比如初中英語課本中,我們都有李雷和韓梅梅的故事,但是畫風截然不同。下圖左是之前的版本,右是我當時學習的版本。

17樓:

我想說的是,我們高中語文老師教了現代漢語語法。

就像當時語文老師說的那樣,作為理科生的我們,高中時代將會是一生之中語文能力的頂峰。

那時我們系統學習了語法,從語素到句子句群。

我曾以為所有的高中應該都會教語法的,因為語文考試多少還是要用到,沒有語法,有些東西講不清楚。後來我才知道,其實很多學校壓根兒就不講語法。這倒是很讓我意外。

很多人認為,作為乙個中中國人,自然而然就會使用漢語,學習那麼麻煩的語法做什麼呢?

這在某種意義上是事實,不學語法,語文能力未必就不行。憑藉足夠多的語料輸入可能自然而然地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語法,也就是所謂的「語感」。只是那種認識還處在感性認識階段,未能行成系統性的理論。

所以,很多時候不教語法也能把語文學得差不多,對付考試也還湊合,故而很多老師乾脆就不教語法了,畢竟,漢語的語法理論研究起步晚,有些地方其實也不太好講。漢語語法畢竟太靈活了。

高中那麼短的時間,我們雖然學了語法,但也學得不多,學得不精。要知道,比起語文,高中生更重視英語、數學、理化生科目,在語文上花的時間本就不多,你見過有幾個人高中補習語文的,最多去上上作文課,而作文課,可能就是教你幾個寫作套路罷了。

本來對語文就不重視,加上語法這東西語文考試佔的比重也不多,課本上沒有(攤手),還有就是,漢語語法這東西講起來恐怕也沒那麼好講,系統地教現代漢語語法恐怕是件吃力不討好的事情,所以就不教了。

至於高中之後嘛,除了中文系的,你覺得有人會去學語法嗎?

18樓:松鼠與棕熊

中文系師範類學生

大學之後系統的學習現代漢語語法

現代漢語一直有一些枯燥系統的上課中小學生更不能接受在教學過程中用例項更容易被接受

19樓:黎然

就問一句,你是不是從小學到高考都一直在做一道題叫病句題!

你小學學沒學過縮句?做沒做過句子排序?

你初中給沒給句子劃過成分?知不知道什麼是主謂賓定狀補?

高考作文評分標準,你自己去看對語法提了多少要求,不能換個說法你就不認識了啊。

文言文就不說來欺負人了。

語文教學是有問題的;漢語的語法研究還有很多未到之處;中小學的教學語法更是有很多不友善的話必須講;中小學老師很多語法講得shi一樣——但不能說不教語法啊!

語言就語音、詞彙、語法三大塊,我們語文教學再有問題也不能說就直接坎了三分之一啊,這帽子真是太大了。

中英語法及教學語法差異就不說了,太多。

20樓:

大家最近決定這學期(七上)教句法,為什麼有種要和課程標準對著幹的感覺……不過人微言輕也是沒辦法

一句話:新課改給改沒了

最新版的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3年頒布):

6.關於語法修辭知識

本標準「學段目標與內容」中涉及到語音、文字、詞彙、語法、修辭、文體、文學等豐富的知識內容。在教學中應根據語文運用的實際需要,從所遇到的具體語言例項出發進行指導和點撥。指導與點撥的目的是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識字、寫字、閱讀與表達,形成一定的語言應用能力和良好的語感,而不在於對知識系統的記憶。

因此,要避免脫離實際運用,圍繞相關知識的概念、定義進行「系統、完整」的講授與操練。目前課程標準的理念是讓學生在實際運用當中來掌握語法知識,而不是成系統教授語法知識,所以不設專門的語法模組,不開專門的語法課程,造成一種「不學語法」的假象。

高考出題者並沒有刪掉改病句的題,於是教師一般隨文、隨題講一些碎片化的語法知識。

以下為原答案

曾經(50年代一直到90年代)的中學語文課是要系統性學習漢語語法的,具體可查閱過去的語文教學大綱。例如2023年初中漢語教學大綱:

本世紀初開始推行第八輪課改,語文課程標準中沒提語法知識的內容(雖然附在了課程標準的後面)。課標中沒有的,教材中不會編,老師也不會講。

目前的語文課程標準反對系統性傳授知識,而語法知識是必然是系統性的,這就形成了矛盾。

個人認為語法是不能丟的,但是不能盲目將語法套進中學語文課裡面。很多學者(特別是引領新課改的專家)認為進行系統性語法教學是低效的,而且不必要的。此外,再加上九十年代「誤盡蒼生是語文」的教訓,目前課標對語法這一塊採取的是「擱置爭議,有待研究」的態度。

為什麼現代漢語研究關注語法學不關注文字學,而古代的漢語研究反過來,不關注語法而關注文字學?

eliparvic 簡單的說 重視語法 還是文字,基於這個古文明的聖典傳承方式。其次漢字的特點,也提供了類似西方語言學溯源的一種可能。關注語法的對比組是印度。那就需要對比古印度和古中國。知識分子的生存狀態和關注問題,來嘗試解答這個問題。印度有非常強大的口傳聖典傳統。印度的巫師 婆羅門 知識分子政治地...

為什麼現代漢語沒有 fao 音節?

韻攝 韻學家把韻尾相同,韻腹相近的韻歸併為一類,叫做韻攝。如 元 寒 山 先 仙 等韻,韻腹比較接近,而且都收 n韻尾,歸為山攝。前人把 廣韻 的二零六韻歸併為十六攝 通攝 江攝 止攝 遇攝 蟹攝 效攝 臻攝 山攝 果攝 假攝 宕攝 梗攝 曾攝 流攝 深攝 鹹攝。也就是把 蕭宵餚豪 這類韻尾相同,韻...

為什麼古漢語與現代漢語讀音截然不同,用現代漢語讀古文卻朗朗上口?

大宋重修廣韻 華夏族 漢族 從黃土高原幾千人的小部落,滾雪球一樣演變成13億人口的大國,靠的是相容幷蓄 自信開放。漢族,經歷了多次慘烈古代戰爭和民族融合,吸收了北胡 東夷 南蠻 西羌。無論是普通話 閩語 粵語 客家話 吳語等等,都是漢語不同時期演化的語言。一 我可以告訴你一些,上古漢語的特徵。1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