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並分析日語和漢語,為什麼日語攜帶的資訊效率沒有漢語高?

時間 2021-05-12 07:41:50

1樓:十八千壇女兒紅

因為日語語音不夠豐富。五十音其實也就44個發音,加上各種濁化、長音、撥音、拗音、和拗音也就二三百個音節,說難聽點,夠幹啥的?作為對比,現代漢語普通話的語音系統經過大幅簡化依然有一千二百多個音節,漢語的各種方言加起來有幾千個音節,古漢語有近4000個音階。

世界上更存在一些有上萬個音節的語言。

既然用來編碼的元素種類少,那就只能增加編碼長度才能達到足夠的區分度嘍。這就是為什麼日語訓讀詞彙發音那麼長。

2樓:諾氟沙星

我覺得比較有可能是日語的聲母和韻母比漢語少很多吧,日語韻母就五個,前後鼻音不分開而且還單獨算作乙個音節,聲母就只有九行的加上一些有濁音的,有些聲母還只能有乙個韻母搭配,讀音上總體來講沒有漢語的多;而且沒有漢語的四聲,只有組合音節時候的相互公升降,實際上用到的組合相對較少,要表示相同的漢字需要比漢字數更多的音節數,攜帶資訊能力上就更加弱了;而日語從借鑑古漢語開始演化之後,就有減少使用漢字的趨勢(不太確定,但至少近代有,畢竟日語的漢字總數比我們少很多);現代日語新的詞彙更加是直接用片假名翻譯外來詞,乙個英語單詞就翻譯成一長串片假名,資訊攜帶能力就更弱了;總體上來講,要是把日語中能用漢字表示的部分都用漢字表示,應該跟中文的篇幅差不多(畢竟現在民間日語用漢字率較低,而正式文書用漢字率很高的),但是由於表示漢字的音節會比中文多,從音節上看,攜帶資訊能力較低,而近代一來譯制的片假名增多,從文字長度上也降低了資訊效率

以上,本人業餘,不對的還請指正

3樓:嘎桑多傑

直接上答案:

因為漢語屬於象形文本

日語屬於非典型字母文字

說的再直白一點,漢字既表音又表義,象形文本的特點就是文字本身可以表述意義。而反觀日語,乙個字母單詞,它記錄的只是乙個發音,需要聽者先明白這個發音的含義,才能理解單詞的含義。因為表音單詞本身不傳達任何含義。

所以就引深出兩種情況

1,日語為什麼保留了漢字,為什麼一些重要場合,日語漢字出現的頻率更高,就是因為假名無法精準表述深刻的含義。就像蠟筆小新,比松阪老師生命更重要的東西那一集,會有老師問出「什麼是購物袋?」這種問題。

因為口語是更貼近假名的表音交流,購物袋這個單詞,聽到的人首先要知道這個單詞是什麼含義,對方在說的時候你才能理解到意思。而漢語則很能清晰的理解出,就是購物用的袋子。

2,古漢語問什麼說的是白話,寫的是文言文,就是因為古漢語出現是為了文字記錄而發明的,上古時期漢字還沒造出來那麼多,為了準確記錄一件事,每個漢字都被賦予了多重意思,甚至實在不夠用的時候還有通假字的情況。隨著漢字不斷被創造,漢語就進入了嚴謹時期,比如同樣是橘子,漢語裡就有櫞、枳、橘、桔、檸等等。到近代,漢語又開始進入到精簡的時期。

五四運動期間,提倡的 「我說即我想,我寫即我說」的思想,把漢語徹底解放了出來,書寫漢語不再遵從文言文的工整和行韻,完全處於放飛自我的freestyle模式,只要能表達我的意思,怎麼寫、怎麼說都行。

3,中中國人的思維方式造就了漢語實際上還是一種邏輯語言。舉個例子,你聽過「你什麼意思?沒什麼意思,就是意思意思」的段子嗎,這個段子完美的體現了漢語的邏輯性是多麼可怕。

換做其他語言這麼說,估計聽的人腦袋都會炸。

所以,漢語實際上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高度發達的語言體系,無論你怎麼freestyle,怎麼放飛自我,意思都能準確表達,這就發達語言的魅力。以上。

為什麼日語和漢語文字非常接近但是發音卻是天壤之別?

qjyydfzr 要知道能發明出一套文字系統是何等的難啊 在古代相對封閉的環境下,能接觸到的優勢文明很有限,學習並融合衍生出來的文化系統,就會產生路徑依賴。 我日語老師說漢字是沿海的發言地區傳過去的。讀音比較靠沿海那邊的口音,那個時候還沒有普通話,大家說的都不一樣 eurek a 日語和中文是不同的...

為什麼在日語和漢語寫法不同的漢字中,有的是字元不同,有的只是字型不同?

王贇 Maigo 簡單點說,是個歷史遺留問題。Unicode在設計的時候,對同乙個漢字的相近的不同字形,採取了這麼兩條原則 同乙個漢字的相近的不同字形,給予相同的編碼 但為了保持與已有編碼方案的相容性,若某漢字的不同字形在已有的某編碼方案中有不同的編碼,則Unicode也分開。所以就造成了 戶戸戶 ...

對於歐美人來說,漢語和日語哪個更難學?

曉正嚇一跳糰子 其實,漢語更難。日語其實和歐美語言更加接近。漢語由於自身的獨特性,很複雜就算了,還跟歐美語言差異很大。單單四聲調和漢字的書寫,就可以搞死很多歐美人。而日語,不必必須寫漢字,也可以寫假名。假名其實是拼音。其實,主賓謂的語言,反而是語言的大多數。主謂賓是少數。也就是,像漢語這樣的句子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