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韓語可以去漢字,而日語不能?

時間 2021-05-05 12:19:15

1樓:一期一會

韓語我不了解,但是日語對當前的日語體系很重要,因為日語也和漢語一樣有大量同音詞(字),只有漢字能做出區分,所以日本人打字不會完全只打假名的,只打假名是無法正常溝通的

2樓:陸曉曉

對東亞歷史有了解的朋友恐怕都知道,北韓半島在歷史上曾經長期使用漢字,但在進入20世紀之後,卻逐漸地減少了漢字的使用,到目前讓許多人感覺已經完全不使用漢字了。而日本在歷史上雖然很早就改名了自己的文字假名,但卻始終和漢字一同使用,直到現代仍是如此。那麼這兩個地區既然使用漢字,為什麼又會發明本民族的文字?

而目前北韓半島和日本對漢字依賴度的差異又是基於什麼原因呢?日本與北韓半島為何發明本民族的文字?

日本和北韓半島都是屬於東亞漢字文化圈的地區,而且其文明起源相對於中國中原地區都明顯要晚一些,所以在早期其實日本和北韓半島都有過一段完全使用漢字作為書面語的時期。

但漢字是針對漢語而發明的文字,它和漢語的語法及詞彙高度對應,是漢語的最佳書面表達方式。但相對於日語和北韓語(韓語),漢字其實是不太相容的,這是因為日語和北韓語(韓語)其實是和漢語差異非常大的語言。

日語的結構,作為乙個綜合語,它在語法上和漢語是兩個體系

現在我們簡單說一下漢字為什麼不太相容日語和北韓語。但本文的讀者恐怕大部分都不會說日語和北韓語,所以直接說這兩種語言和漢語的差別可能比較抽象,所以在這咱們拿大家都學過一點的英語來打個比方。學過基礎英語的朋友恐怕都還多少記得,英語和漢語最大的乙個不同點是它有好幾個時態,比如一般現在時,現在進行時,過去完成時等,不同時態動詞的形式都不一樣。

同時動詞第一人稱和第三人稱也不一樣,第三人稱的動詞一般會加上乙個-s的字尾。另外一些代詞主語和賓語形式也不一樣(I、me),而這些時態和格位變化也經常讓很多學英語的朋友感到比較頭痛。

而這種差異其實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漢語和日語以及北韓語(韓語)之間的差異了。因為在世界現存的幾千種語言裡,其實可以大致分成兩類,一種是以漢語為代表的分析語,一種就是以日語和北韓語為代表的綜合語(綜合語又可以細分成屈折語和黏著語,但在這裡我們沒必要了解它們的區別了)。這兩類語言之間的差異主要就體現在孤立語基本沒有時態和格位的變化,就像我們說漢語的人,如果不學外語,那麼恐怕腦子裡恐怕根本不會有時態這個概念,也不會有動詞形式變化這種意識。

比如「去」這個動詞,無論是「現在去」,「以前去過」,還是「未來會去」,「去」永遠是「去」,只要說明是什麼時間就行了。

但到英語裡就已經不一樣了,英語裡的動詞用在現在或者未來的場合時,雖然也可以用時間狀語說明,但同時動詞本身的形態也必須要變,比如go,在過去時要變成went,在進行時要變成going,在完成時要變成gone,第三人稱現在時又要變成goes。而這種變化其實就是英語裡綜合語的遺存了。但這裡要注意的是,英語只是在歷史上是綜合語,所以它遺存了一部分綜合語的元素。

但近代英語其實語法大幅減化,現代英語在很大程度上已經轉化成了乙個和漢語類似的分析語,所以英語裡的時態與格位變化等元素,相對於典型的綜合語已經是少得不值一提了。

3樓:

日語是很多字母,相當於每個字母作為乙個字而使用,所以有漢子就方便很多,例如老師せんせい(四個字母構成,相當於寫了四個字)而韓語是每個母音子音等組合成乙個字,例如老師(由字母構成),因此可以觀察到組合方法千變萬化,可以組成很多詞彙,就不需要漢字的加持了。

4樓:指彈·權御天下

誰說北韓語可以去漢字了?誰說日語不能去漢字了?包括中文,想去漢字都能去。

可是你看看你看北韓語,廢除漢字,只剩諺文,現在變成什麼樣了?跟我們看漢語拼音一樣,要根據上下文來猜意思。再看看越南語,沒了漢字,還尬搞書法,看著都尷尬

5樓:yjcN1

為何日本會繼續使用漢字,原因如下:

第一,漢字為表意文字,而假名為音節字母。表意文字可清楚地表達該詞意思。如在拖拉機上裝硫酸,上寫「危」給人感覺肯定比「あぶない」或羅馬字 「abunai」強烈。

對英美人來說,許多人並不知道「graminivorous」是什麼意思,但日本人肯定知道「草食性」的意思。

第二,漢字的表意性使日語避免了許多同音詞帶來的麻煩。如上面所說,「金品をおさめる」,如果「おさめる」不用漢字,是很難區分究竟是「納める」還是「収める」。 同音詞的存在使日語必須使用漢字加以區分。

第三,日本人一直對中國古代文化有種崇敬之情,漢語詞一直被認為比和語詞品味更高,漢字自然比假名品味更高。如「今日(こんにち)」比「今日(きょう)」,「昨日(さくじつ)」比「昨日(きのう)」品味更高。甚至在正式場合盡量使用漢字。

6樓:人形妄想

同音的問題有很多人講了,非常正確。

還有很重要一點就是日常的日語寫起來不像韓語,是沒有空格的,韓語的空格把語法結構分的很清晰,所以好讀,(我剛學韓語的時候給南韓老師寫過一封沒有空格的檢討書,老師說基本上看不懂)日語如果有空格了,即便全是假名,還是會像以前玩的那種rpg遊戲的那種感覺(早期的遊戲機沒有辦法編碼漢字的)其實問題也不大,讀起來稍累,但是不會影響日常資訊交換的。日語別看とうもろこし什麼的5,6個字,發音是很順的,一溜就過去了(這就是另乙個問題了,因為日語元子音的一一對應,發音對於嘴的壓力最小),比讀3個漢字一般來說是要快的。母語者更不會有什麼壓力。

而且日常生活出現同音詞,拿捏琢磨對方真正的意思也是日本文化的一部分嘛,挺有意思的其實,也早就習慣了。

但是學術性的名詞就不行了。日語不像韓語那樣有一一對應,但是卻對準確性有了更高的要求。不得不繼續使用漢字(但還是覺得即便韓語一一對應,近音詞的字形還是未免太相像了,有點影響我長時間閱讀的閱讀體驗和閱讀速度,個人觀點)。

7樓:帶帶大師兄

其實還有乙個客觀原因。古代很多普通日本人就有很多識字的,據說和當時一些進行過文藝復興的西方國家相比都不低。而在北韓漢字的話語權一直被貴族儒生把持,普通老百姓根本不會漢字,這點和中國一樣。

後來日本近代基礎教育又比北韓早很多,日本近代基礎教育明治維新後就開始了,北韓基本要等到二戰以後了。

二戰後日本也有廢除漢字的打算,但因為國內識字率比較高,所以阻力比較大。既然識字率已經比較高了,廢除漢字也沒什麼必要了,不過戰後日本漢字使用率明顯下降很多,後來翻譯西方事物基本都是片假名了。

北韓則沒有這個阻力,和中國第一次簡化漢字一樣基本沒啥阻力,基本都是文盲。

但中國要推行二簡字的時候,國內識字率已經比較高了,最後就不了了之了。

8樓:徐偉

很簡單:越南語有5000個音節,基本保留漢語中古音的聲韻和聲調體系,同音字很少,所以可以完全拼音化。韓語保留中古漢語的m、n、ng、p、t、k韻尾,也能勉強拼音化。

日語音系最簡單,日語漢音混淆大量中古漢語的特徵,同音字極多,所以無法拼音化。現代普通話僅2000個音節,比中古漢語少了一大半的音節,同音字急劇增多,也不宜拼音化。假如中國在唐朝拼音化,還是來得及的。

宋朝時音系已經大量簡化,就不能拼音化了

9樓:日深社

理論上來說,所有的人類語言都可以採用表音的拼音化文字。所以,不僅日語可以強行去掉漢字,漢語也可以強行去掉漢字。

非常成功的遊戲機FC上就有很多完全用假名書寫的遊戲

但是,語言並不是單線進化,不能認為拼音文字一定比漢字這樣的表意文字先進,而且每個民族的語言具有傳承歷史、文化、民族精神的作用。

漢字這樣的表意文字和英語為代表的拼音文字兩者相互比較而言:

漢字優點在於字形穩定,單個字元資訊承載量更大,缺點在於初期學習難度較高,後期記憶負擔較少(3000漢字就滿足日常使用)。

A 如果採用拼音文字,上古漢語能看懂多少?-截圖自優庫《上古漢語配音版封神榜》

拼音文字優點在於初期學習難度較低,書寫較為容易,缺點在於不穩定(時間越長,拼寫就越容易與現實的發音脫節),後期記憶負擔較大(英語常用詞彙動輒上萬)。

如果說英語只需26個字母就可以構成常用的1萬多單詞,我也可以說漢字只需要「橫、豎、撇、捺、折」5種筆畫就可以組成常用的5000漢字。 重要的是,漢字並不是鬼畫符,而是通過偏旁部首按照「六書」等規則有規律組合起來的。

短時間內與傳統決裂,甚至把國民教育程度低的原因完全甩鍋到語言文字上,以閹割文本來提高所謂「識字率」,我只能說「削足適履」(如果完全廢掉漢字的話,這種成語估計只能用「削剪自己的腳板來適應鞋子的大小」來表示)。

當年拆掉的城牆現在再也不補回來了,有些傳統徹底拋棄了祖宗也不認識了。出來混,總是要還的。

10樓:愛貓的日本流浪漢

這個問題,我在大學裡學到過。

在日語方面,有一些不得已的原因(我不知道南韓方面是怎麼樣的)。

在古代,能學習漢字的幾乎都是上流社會的人,有身份的人。這也導致了日本曾經識字率不高,而為了普及教育,2023年(明治2年)前島密まえじま ひそか)曾推薦倡導「漢字廃除論」:以平假名作為文字,廢除漢字。

據說(也可能我沒記清楚)「漢字廃除論」全體全是用漢字寫的w,你說要廢除漢字,結果發表的文章是全用漢字寫的。。。哈哈哈。一下子廢除漢字,實屬困難。

於是這個廢除漢字的想法就破滅了。

而在那之後,福澤諭吉ふくざわ ゆきち)。先介紹一下他,他是日本慶應大學創立人,一萬日元的鈔票上都印著他的臉w。他提倡了「漢字制限論」:

漢字設定為2000-。但在當時並沒有被採用這個想法。除了他,還有一些人,提倡用羅馬字。

二戰結束後,又有人提出把漢字廢除。在道路標識,公共設施的看板上,漢字也消失了很多,增添了羅馬字等等。就在那種情況下,到了2023年(昭和21年),在11月16日,國語審議會發布了「當用漢字表」:

作為常用字。於2023年至今(平成22年)目前常用漢字為。

因為日語裡面有「同音異義語」:相同的音,寫出來的漢字不同。(像中文裡的多音字。)

我乙個日本老師在講課的時候曾給了我們乙個很有趣的例子。

而上一句話裡的漢字的發音,都是「きしゃ」,這也是為什麼日本不廢除漢字的原因之一。

(猜想):另乙個原因可能是因為日本擁有的文化——「書道」,如果廢除了漢字,人家寫啥呀~哈哈哈。

以上です!どうも

為什麼韓語可以徹底廢止漢字,而日語卻沒 不能做到?

趙文若 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首先,南韓徹底廢止漢字本身即偽命題,只是目前用的不多。至於用的不多的原因,我想底下的回答都說的很清楚了。和中文一樣,日語也有大量的同音異義詞。如果一刀切地廢除漢字,那麼這些同音詞將無法分辨。事實這樣的問題在南韓 朝鮮已經很嚴重了。至於中國 朝鮮族 他們都學漢語啊. g...

為什麼韓語的固有詞詞幹沒有漢字寫法,而日語的固有詞卻有?

Nicholas 因為日語沒有語尾且沒那麼多不規則音變 現在僅僅只有2個動詞是不規則的 基本上都是詞幹基本不會變化。而韓語動詞有太多不規則音變和語尾。就以為例 如果訓讀成去 的話 過去時就無法體現母音的合併,只能標記為去,實際上的寫法是。而定語詞尾就更難辦了 無法用合適的文本來標記用去顯然不合適。那...

為什麼漢字可以簡化,拼音不能簡化?

鄭晉明 雙拼就是拼音簡化,還不丟資訊。你說的那種簡化丟資訊,會影響構詞,構詞會因此繁化。語言講究是的平衡,價效比。拼音方案不好,像你說的那樣更不好。 葉山平仲 整個官話區都是分平翹舌的,這些人母語就是這麼說話的,z,zh就是有區別的怎麼改 還有吳語也是有鼻音的區別的,黨打之分聽過嗎,就是鼻音前後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