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電視劇集《貞觀之治》?

時間 2021-05-05 17:30:20

1樓:九公尺貓

說句題外話,《大唐兒女行》值得期待,就如之前的回答所述,馬躍和苗圃在多年後再一次攜手,重新演繹李世民和長孫皇后這對經典CP。

2樓:任我行

馬躍演的李世民特別好,演出了李世民的聖明和仁愛,也演出了帝王的很多無奈和作為乙個人的七情六慾。真正的李泰應該是博學多才和精明的,但劇中的李泰既沒有形象,看起來還很呆萌蠢,一點都沒有氣質,選角很失敗的。

3樓:

有些地方拍的真不錯,尤其是馬躍演技好,簡直帶動了整部戲 。

在一眾爛劇的襯托下,大概90分吧。但撇開一眾爛劇來看,也就70分左右

4樓:追黃埔

先自黑一波

對於書籍影像作品,我們這些歷史迷是所有人群中,最不好伺候的一群懂得很多,意見一堆,能言會道,卻掏不出多少銀子來但凡是個歷史類的劇,尤其是表現廟堂上真實案例的大格局的故事,我一般它們分兩類

差不多就醬紫吧

對於貞觀之治,優點是服裝、道具,演員演技上乘,尤其是馬躍的李世民,雖然依然是電視劇集日常矮化李世民的能力,但這不是演員的鍋

缺點是對魏徵的刻畫,總覺得涉及到魏徵的劇情都有用力過猛的感覺

5樓:無涯子

這是一部不是講故事的歷史題材劇。。。我稱之為歷史正劇。。。我一下能想到的類似非劇情劇的劇是11年的東方。。。講建國初的。。。類似電影建國大業。。。

這是一部離完美還很遠的但是比99%歷史劇都接近完美的劇。。

這是一部畫面極爽的全是自然光的古代展示劇。。。

6樓:楊魈

貞觀長歌全篇都是圍繞乙個女人在演,好像是什麼虛構的公主。整個電視劇集都是為她打造的。

我一直不明白唐朝哪來的這麼個公主,後來查了一下這個女演員的資料,這才明白,此女在本朝身份不亞於公主,你現在明白了?

7樓:老司機

嚴重懷疑劇本就是白話翻譯後的唐書。

好處是客觀,基本上大事小事都在史書上記載得清清楚楚,沒有腦補瞎掰(除了什麼狗屁十八步)。

壞處是整個劇連貫性差了點,好在演員不錯,太宗這想象和我想象的差不多

8樓:冉冉

最近又重溫了一次,馬躍演繹的太宗真的是我心裡的太宗了。前期縱馬疆場的雄姿,武德後期的隱忍,玄武門的狠絕,貞觀前期的勵精圖治,後期的滄桑。以前第一次看的時候覺得哭戲太多,後來了解多了貞觀的故事,才覺得馬躍把李世民至情至性的一面演繹入骨。

每場哭戲都觸動人心。

所以感覺劇裡對長孫皇后對大兒子的偏愛的部分塑造過度了,對太子的執念也很迷,把父子和兄弟矛盾也往前提了。長孫去世的時候太子腳還好著呢,也沒什麼危機。

所以劇裡的長孫端莊典雅,但是刻畫有些刻板,過於突出賢淑。不過也可以理解,畢竟皇后留下的史料少,發揮多了容易崩。對太子也有些醜化了。

李治和武后過早搭上線也有點emmm……高陽公主演了那麼一大段也emmm…畢竟李世民最寵愛的嫡女乙個都沒出來,乙個高陽那麼多篇幅…

幾個楊妃合一了…李世民沒娶過弟妹,雖然事實占有了但沒有名份,生兒子也是很多年後了,所以李承乾和李世民吵架說到納楊妃那裡……略覺尷尬。想想皇后會把父親納妾的煩惱和兒子說?而且按劇裡時間線貞觀初年承幹才不到10歲…

當然以上都是末節,朝政才是重頭戲,我第一次看一部天天開會的戲看得這麼津津有味。

細節方面就不用說了,已經太多答主說過了。

總而言之,好劇!

9樓:李馛瑀

確實很考究的劇。

看了幾集,感覺完全是歷史的翻版。窮,是歷史該有的風貌。可是劇中女人個個披頭散髮是什麼鬼?唐朝的已婚女人頭髮都要紮起來的。

馬躍就此一舉成名,感覺這劇就是小成本拿出了大回報但是很多假景特效也很辣眼睛,而且道具粗製濫造,魚符和弓箭滿滿塑料感。

還有年齡也是bug

李元吉是李世民的四弟,但是看起來比李世民老很多。

李世民家的大孫子比弟弟無忌看起來年輕20歲,其實大孫子比無忌大3歲,比李世民小3歲。

10樓:愛德華·波克曼

貞觀之治的問題在於,它的經費明顯不如貞觀長歌,導演應該是文藝片出身,戰爭場面不入我們哪怕是偽軍迷的法眼。

不過考據講究,細節到位,甲騎具裝雖然粗糙,但該有的都有。

11樓:

你喜歡聽「蹦嚓嚓」那就去聽好了,眼睛長你腦袋上。

但你為什麼非得強行論證「蹦嚓嚓」就是好其他的就是不好呢?如果不是閒的,那你就是不自信。

再說「草原十八部」,為什麼是「草原十八部」,自己心裡沒點子數嗎?

12樓:天線包包包包

《貞觀長歌》是個全員OOC的雷劇,大部分劇情是胡編亂造的,只能當架空看。

《貞觀之治》大部分劇情是照搬史書的,這本來是好事,但導致一部分人把這部電視劇集的藝術加工部分(包括對一些歷史人物的惡意解讀、讓人匪夷所思的陰謀論等)也當真了,誤導了很多人。

13樓:yuan su

當年看完印象極深,馬躍版的太宗,無出其右。馬精武老師的高祖,有倜儻的君王氣,有多疑的君王心,有談笑間露出來的慈父情,也是我看到的最好的高祖。

昨天重新看了兩集,軍事方面的台詞實在是差點兒意思,但政治層面的水平保持的很好。高祖派人征江南前,跟建成說的那句不與臣下爭功,以及如何啟用李靖,這是標準的政治技術動作啊。

14樓:leexheng

樓主,你真的看過隋唐史嗎?我以前最初在央視看的貞觀長歌,沒感覺,只覺得氣勢恢巨集,人物都可以。直到偶然在土豆看了貞觀之治,呆了,那光線,地板,君臣對論,屏風,服飾,等等。

我覺得不對,那時怎麼這麼寒酸啊。於是產生興趣,去看一些資料,真的是這樣的。後來再看一遍,是邊看邊暫停,查詢電視裡不明白或者新鮮的東西,很有收穫。

貞觀之治不能當成電視劇集來看,我是覺得我學到了很多知識。

15樓:吾有

兩部劇都看過,貞觀之治表現給人一種開明包容的政治風貌,也介紹了很多制度的東西,為什麼是貞觀之治,而不是文景之治,亦或者康乾盛世,這就是區別,我覺得該劇主創人員抓住了核心重點。

而看貞觀長歌,故事確實很精彩,高潮迭起,但是等你看完之後就會發現,這劇跟其它的古裝劇給你的感覺都是一樣的,唯一的區別可能就是該劇的皇帝更加英明神武,沒什麼事能瞞過他。我看不出它和其它號稱歷史劇的區別,而我就是想看看貞觀朝和康熙朝有什麼不一樣,你卻來的是「我們都一樣」,說白了,兩部劇的創作初心就相隔十萬八千里,貞觀長歌重在宣揚主流價值觀,而貞觀之治則想為觀眾展現太宗朝的精神風貌和制度特點

16樓:初代

據說這部劇很還原?

執筆如此高,就算是硬筆心,焉能寫細書?

至於出現"唐破風"那樣的建築就更明顯了吧。包括普遍席居。

穿幫的還有某集屏風上的顏體字,顏真卿以前的漢字楷書都普遍是斜畫緊結,初唐四家如是。

覺得很還原的大概都是滿足了古代"常識"的臆想罷了,真正離古代的真相,還差十萬八千里呢。

最後,作為一部電視劇集,他的劇情很失敗

17樓:

我不是隋唐歷史迷,不過,據我了解,李泰真的是胖子,好像還因為太胖了,走路上朝太辛苦了,李世民就讓他坐轎子就上朝。李世民很喜歡這個兒子,讓太子都吃醋,才有之後太子謀反的事情。

18樓:塑望

兩部劇其實我都不是很看好,但貞觀之治我覺得更勝一籌。還有貞觀之治一直傳有海外80集版,一直很期待!!

雖然我不研究隋唐史,但是張國剛我還是很欽佩的。我覺得樓主發的不像他會說的。然後去科普了下,哈哈。

替老張闢個謠,人家也是被迫無奈的 5年之後才敢吐槽。如果可以題主還是希望題主把張國剛那段刪了,當然不願意也無所謂。

另外孟憲實是貞觀之治的的主要編劇!那個更好,自有公論

19樓:sherlock.an

隋唐爭霸天下人口減半,所以唐朝統一之後民心思安,政治穩定這是內在,外有突厥,高句麗威脅,使得唐朝君臣不敢懈怠。所以恢復得很快,但其實終貞觀代,可能中國也沒有恢復隋朝盛時的國力。而且這時候大世家的問題也沒有解決。

說實話,中國經大亂世之後剛統一的時候,只要保持政治穩定,恢復都會很快。要說李世民的功業個人認為只是戰爭方面,而且有些窮兵黷武。

盛唐氣象還是得到李隆基執政中期。但說實話這也不能完全算作李隆基的個人功業。這時候經過武則天大刀闊斧解決了世家力量,使寒門力量崛起。

減緩了朝政腐化和土地兼併。才有李隆基執政之後穩定的政治環境。

20樓:

貞觀之治感覺沒有編劇。。還是沒有預算,很多重大事件一筆帶過。貞觀長歌完全就像如今的景甜非要參與,稍微短些估計能達到及格的地步。

21樓:里脊

《貞觀之治》確實是一部好劇啊。你說的演員總是瞪眼什麼的,單說李世民,歷史上李世民就是爆脾氣,相當嚴肅有威懾力的,據說頭一次上朝李世民太嚴肅,搞得下面的大臣都不敢說話,還是有人諫言要他臉和藹些,李世民才每次陪笑。《貞觀長歌》完全沒法和《貞觀之治》比,那裡面全是些「陰鬥」,搞得就像滿清韃子戲一樣,皇阿瑪和阿哥和一堆喊「喳」的大臣之間的糾葛。

沒有一點大唐君臣之間那種共同治國的氣勢。而且最瞎的就是把太子當人質送突厥,簡直瞎扯。《貞觀之治》裡面,「草原十八部」什麼的都是被某廣給和諧掉了,畢竟民族團結大於天!!

哪能讓電視劇集這般寫。

22樓:

可謂近十幾年最正的歷史劇。各方面都嚴謹到沒話說,隨便哪個劇照截下來都能當唐代壁畫。在如今還能有這麼用心還原歷史細節的電視劇集真是令人感動。

比如軍士併排在河邊用嫩楊柳枝刷牙,宮中的孔雀,李靖的白虎青銅面具,李世民的髯套,魚符,群臣擊笏讚嘆,魏徵吃菠菜,生動反映出了初唐的政治風貌與社會文化風采。唯一不合史實之處是房玄齡夫人吃醋的故事跑到了魏徵夫人的頭上。

23樓:李李

既然說到長歌了,多說一句我的親身體會,我記得長歌首播是假期?反正我這種不回家不看電視的人也碰上了,然後開始看了幾眼,作為跟題主一樣的「隋唐史愛好者」(從其他回答那看到的)我還跟跟老爹老媽說,這是李淵

……啪啪啪打臉啊

24樓:杜少爺

貞觀長歌無論從劇情到道具而言,都是架空神劇。你把它跟《武媚娘傳奇》放一起比我都覺得不為過。貞觀之治是從史實到道具場景還原的相當不錯的劇,當然不可能完全跟歷史符合,但是貞觀之治比貞觀長歌實在高出太多了

25樓:梁桔

時隔兩年,再回首看。《貞觀長歌》仍不失為一部引人入勝的半架空爽劇,而《貞觀之治》確實塑造了更好的李世民。另外,你們不提安康公主嗎?這是《長歌》真第一主演( ° ° )

《貞觀長歌》我看過大部分,《貞觀之治》我看過小部分。前者可以說是一部高階歷史同人戲,劇情發展主要靠編劇腦洞,但是我很喜歡看。後者質樸剛健,尤其馬躍的李世民,簡直是大唐皇帝穿越回來的,但是看了幾集後,覺得劇情衝突不夠,也有點看不下去。

兩者各有可取之處,我覺得《貞觀之治》更勝一籌,更有大唐氣韻,但是我就是喜歡看《貞觀長歌》。不是說誰好觀眾喜歡看誰,而是誰好看觀眾才喜歡看誰。

如果貞觀之治持續一百年,唐朝會強到什麼程度?

戢羽西風 我的理解是,保持貞觀時期的治理水平嗎?其實貞觀之治是有不同於其他歷史時期的特殊性的,這裡先不談。持續一百年,那麼就要面對乙個問題,那就是土地分配。貞觀時期實施的是均田制和建立在其基礎上的租庸調制和府兵制。唐的均田制,分永業田和口分田,永業田歸個人所有,口分田由公家分發,人去世後回歸公家重新...

怎麼理解武則天的上承「貞觀之治」,下啟「開元盛世」?

醉臥沙場 如果讓本人 理解 武則天的統治概況,就事論事來講,本人應該不會說什麼好話。因為本人眼裡她既然當了皇帝,一切具體評價標準應該基於 皇帝 這個特定職業而非性別。不過如果要 理解 的是 上承貞觀下啟開元 這幾個字的話 首先這句話應該是郭沫若說的,大概脫胎於那副對聯 政啟開元治巨集貞觀,芳流劍閣光...

為什麼漢武帝沒有像貞觀之治,康乾盛世之類的盛世稱號?

bachelor 我服了,上面一堆回答窮兵黷武的。不知道看過沒看過漢武大帝那部劇,那裡面有個文官竄出來說要和平,然後漢武帝給他送去邊疆沒幾天,那文官就死在了匈奴的屠刀之下。這就是你要和平最好的答案。和平不在漢武帝而在匈奴人。說文景留底子的,親,文景也留了一老堆別的東西啊,親,別的不說乙個比漢朝還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