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即一,一即一切」是不是可以涵蓋整個大中小密乘的一切教義?

時間 2021-06-04 05:50:29

1樓:淨土觀自在

緣起性空,性空緣起。無自性,非自然。

什麼是一?什麼又是一切?

一和一切,還是有個有。

有生死可斷,有涅槃可證。

一即一切是講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的,是講緣起法。這是講修行的,一乘教。

你能不能入這個佛的知見。

不是涵蓋,也沒有涵蓋。

陀羅尼才是涵蓋。

阿彌陀佛才是總持。

一即一切是理,也是事。所以叫理事無礙,重點是「無礙」,所以才可以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2樓:正知苑

法界者,一真法界也。又叫真如、靈覺、實際、法性、佛性,如來藏,如來智慧型德相,妙明元心等。它萬千同體一切即一,無相無別無生無滅,卻能緣生出幻有萬法(甚深緣起)。

此即諸法實相。是大乘佛法的核心要義。

阿彌陀佛。

3樓:程氏養光

克勤禪師與張商英劇談華嚴要旨。

克勤禪師道:「華嚴現量境界,理事全真,所以即一而萬,了萬為一,一復一,萬復萬,浩然莫窮。心佛眾生三無差別,卷舒自在,無礙圓融。此雖極則,終是無風匝匝之波。」

張商英聽了。不覺移榻近前。

克勤禪師講完這段話之後,便問:「到此,與祖師西來意是同是別?」

張商英道:「同矣!」

克勤禪師道:「且得沒交涉!」

張商英被克勤禪師否定之後,面帶慍色。

克勤禪師並不在意,繼續點撥道:「不見雲門道,山河大地無絲毫過患,猶是轉句,直得不見一色,始是半提,更須知有向上全提時節。彼德山臨濟豈非全提乎?」

張商英這才心悅誠服,連連點頭稱是。

第二天,克勤禪師又跟張商英談起理法界、事法界、理事無礙法界、事事無礙法界等四法界。當談到理事無礙法界時,克勤禪師便問:「此可說禪乎?」

張商英道:「正好說禪。」

克勤禪師笑道:「不然,正是法界量裡在(還是落在理事等名相差別中),蓋法界量未滅。若到事事無礙法界,法界量滅,始好說禪。如何是佛,幹屎橛。如何是佛,麻三斤。

是故真淨偈曰:

事事無礙,如意自在。手把豬頭,口誦淨戒。趁出淫房,未還酒債。十字街頭,解開布袋。

4樓:liuxinto

這句話本身是禪機,大乘別教才有。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有一法可以涵蓋一切法,一切法都匯歸於某一法。

那實際上指的就是萬法本源。水流有水源,否則就成了無源之水。法也有法源,否則就成了無中生有。

阿含經中也不乏這方面的開示,譬如齊識而還不能過彼的入胎識。般若經典更是在顯說般若中道實相。

5樓:初見

糾正乙個錯誤。

佛法可以分為三乘,五乘。

三乘,是聲聞乘,緣覺乘,大乘。

五乘,在三乘的基礎上,加人乘,天乘。

沒有密乘。沒有密乘。沒有密乘。

大乘又叫無上乘,無上,沒有超過它的了,才叫無上。

6樓:菩提心

"一切即一,一即一切"是華嚴一乘圓教的義理,是破一切相後的空性妙用,圓隔無礙,理事無礙,事事無礙的華嚴境界。

認為法華華嚴的義理應是大中小密乘的教義最終的導歸。《法華經》:諸佛如來,言無虛妄,無有餘乘,唯一佛乘。

佛法的最高境界應是法華華嚴境界,此時似乎沒有具體的法門可行,其實"入佛知見"、"理事無礙"、"事事無礙"就是轉我們知見的法門。轉粗的見惑思惑需要一些具體法門,但細的思惑塵沙無明惑就需轉知見入佛知見,理事圓融無礙。大乘經典很重要又容易忽略的法門就是轉知見入佛知見再理事圓證它。

供參考。

請問,「一切即一,一即一切 空有不二 事事無礙」,這個思維過程正確嗎?

一一法就是宇宙的森羅永珍,法爾圓融,具足一切法,叫它作法界。法界一一法,有為無為,色心依正,總為一團 此一團萬法,相即相入,互為能緣起所緣起,以一法成一切法,以一切法起一法。此一法壘它一切法為緣,它一切法壘此一法亦悉為緣,相資相待,互攝互容,如因陀羅網,重重無際,微細相容,主伴無盡,叫它作法界緣起,...

一切 的 切 和 切開 的 切 原本是不是不同音?

詣丁 原本應該是同音的。一般來說,因為語義引申而產生的聲調分蘖,有其規律 聲調的區別源於聲調差別的固化,差別固化來自對語用過程中的語流音變的約定俗成。切菜的切,有整齊的效果,一切的切也是,我個人視之為引申關係。 漢語方音字彙 第二版重排本 切開 之 切 為入聲千結切,一切 之 切 為去聲七計切。漢語...

把「他人即地獄」和「人類的本質是一切社會的關係的總和」結合在一起,會不會覺得這個世界很悲哀?

甘智仁 當然不會拉。這兩句話放一起我覺得像乙個處世哲學。人類的本質是一切社會的關係的總和。告訴我們不能忘了我們身邊的關係,無論是親人朋友或者對手,都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不能只關注自己,或者沉浸在乙個自己的世界裡面,也要走出去,開啟心扉,關注他人。而他人既即地獄提醒我們人和人之間絕對不是完全的美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