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諮詢到底有效果嗎?

時間 2021-05-09 07:14:31

1樓:Mike

關於有效果之前,你需要了解心理諮詢是如何影響到來訪者的,至少你會明白來訪者應該如何投入以及如何改變

成功詮釋的前提是來訪者意識裡湧現了大量與對話情景相關的動力性體驗,湧現了大量被壓抑的過去經驗。在這裡,它既抵抗,也期待新的內容出現。--- 《漢斯柯赫與自體心理學》節選

解讀經典

對於精神分析動力學取向學派而言,詮釋的作用是「無意識的意識化」,下圖為佛洛依德的經典心智模型,當欲求被壓抑在潛意識,無法突破潛意障壁,個體對「欲求」了解「欲求」是個啥?(佛洛依德的欲求,後續被調整為需求或者需要,也包含情感體驗)。我們之所以稱之為動力性的,因為個體自發尋求食物的動力源自生理性飢餓一樣,很多行為背後的動力源自無意識地「心理需求」,如緊張或者煩躁的時候,會無意識喝水或抖腿。

動力學取向的心理諮詢,就是為了與來訪者共同探索無意識行為或心理活動背後的動力,而當無意識行為、心理活動未能被來訪者的意識所捕獲和注意,則表示一切的發生還處於來訪者的「無意識範疇」,被各種防禦機制(症狀)保護得死死的,在這個時刻,即便諮詢師如何「完美」詮釋,都無法帶給來訪者共鳴性體驗,「你說的是啥,是我麼.. 」,來訪者聽到的都是「非我」體驗,自然不會對此部分體驗「買單」(只會困惑和茫然)。

從記憶的模型來看,諮詢師的輸入如果無法被與來訪者「長時記憶」產生聯絡,就無法影響和改變它(「長時記憶」是能保持許多年甚至終身的永久性記憶,也可以稱之為「程式性記憶」),其結果就是遺忘或丟失。

「長時記憶」(程式性記憶)的資訊主要是對短時記憶內容加以複述而來的,也有由於印象深刻一次形成的。

諮詢師也是在有意識或者無意識依仗該研究結果開展工作,一般諮詢師會使用共情反饋與全面協調,來調節來訪者的注意,使其能夠覺察「刺激」(這裡的刺激不僅外部刺激,還有來訪者內在刺激,或者稱之為刺激訊號),當來訪者對「刺激」產生注意/覺察,就會產生相應的體驗,由於此部分的「新」刺激是被先前防禦機制所過濾,當「新」刺激被意識注意後,進入短時記憶後,隨之而來的情感自然會發生,諮詢師的作用也是讓來訪者注意此部分的情感體驗,接下來就是等待短時記憶對長時記憶的自發調動,被壓抑的「刺激」必然會調動被壓抑的長期記憶(情景記憶和語義記憶),尤其是情景記憶(以時間和空間為座標對個人親身經歷的、發生在一定時間和地點的事件-情景的記憶。)。

諮詢師的動力學詮釋的作用就是強化此時此刻的發生,放大短時記憶訊號,並增強情感體驗,而起源學詮釋的意義就是建立短時記憶與長時記憶的通道,從而獲得頓悟並影響和調整長時記憶的資訊的機會.

這也是諮詢師使用詮釋後,需要等待,等待「情景記憶」湧動和動力性體驗時刻的來臨。

2樓:

心理諮詢師自身素養很重要,如果心理諮詢師不清楚不進行自身提公升,逃避問題,缺乏覺知,只是用概念去給來訪者貼標籤或者誤導來訪者,那是在害人!快手上自詡情感諮詢的溫馨,就是此類害人害己的心理諮詢師。請警惕!

3樓:倪振源

今年北京的夏天,似乎特別短,短到我還沒有去海邊曬曬太陽,短到我還沒有在路邊,擼著串喝著啤酒,我只是拎著口罩從家裡到地鐵,從地鐵到家裡。

然後,有一天,周圍的朋友說:立秋了!

啊,立秋了?

無論怎樣,做為乙個心理諮詢師,我開始品嚐秋收的果實了,只是在心理諮詢上的播種和耕種時間更長,不是一季兩季,而是一年,兩年,三五年;大多數明顯有收穫的來訪者,都已經工作了近兩個年頭,或者更久。

(出於保密的目的,以下的內容有所加工,請勿對號入座)

A告訴我,她跟男朋友的關係更近了,敢於表達自己的態度,不再用滿足別人來挽留關係。另外,當自己的工作出現變化時,也不會再感到特別的恐慌,以前一些難以忍受的強烈的情緒,現在都能很快的消化,並且還有能力去關懷別人,安撫別人的情緒。以前自己總是渴求找乙個大樹靠上,現在自己長成了大樹。

B說,他現在內心有了更多的彈性,跟人相處時沒有以前那樣充滿衝突,有了不滿意可以及時表達,而不用到忍無可忍的時候,去破壞關係;另外,他現在也找到了願意關心自己的人,以前找到的人,大多都很傲慢、無法關心自己,他自己硬要靠上去很痛苦,而現在他知道什麼樣的關係是對自己有益的。

C說,以前在別人面前總是掖著藏著,不讓人知道自己的脆弱,不讓人知道自己的出身和學歷,好辛苦,現在他更自信了,可以分享自己的脆弱和不堪給自己的朋友,朋友們並沒有因此嫌棄他,他跟別人的關係反而更近了。

D說,以前他總是迴避矛盾,壓抑自己,在關係中充滿怨氣,現在他可以堅持自己的主張,表達自己的不滿,而不用擔心在關係裡會被傷害、拋棄,他發現,當他能及時的表達自己,關係反而更近,更讓自己滿足。

E說,他現在更了解自己,也更了解別人,有了心理學頭腦,他現在覺得自己很輕鬆,長期困擾自己的頭疼、胸悶也好了。

有乙個人,問我為什麼給諮詢室起的名字叫做「春雨」,我說,潤物細無聲啊;他若有所思的說,是啊,諮詢就像春雨,每次50分鐘,每一次並沒有感覺到什麼變化,但是一段時間下來,潛移默化就不一樣了;心裡本來的種子,曾經被埋沒,或者被忽視,就逐漸的發芽了。

有的時候,在諮詢室裡,聽著他們的這些變化,我很喜悅、也很感動,有時候,我差點哭出來。每次諮詢遇到困難的時候,我都知道,這些困難都會過去,而喜悅的淚水最終會來,我等著。

心理諮詢是乙個需要耐心的過程,有的時候,如細雨,細心的浸潤;

有的時候,是暴雨狂風,諮詢師需要穩穩的佇立在風雨中,給來訪者以穩定和信心——諮詢中有美好感動,也有平淡無奇,當然,有的時候,也充滿衝突和張力。

越是在意,越是用心,越是投入,收穫就來的越飽滿,而在這個過程中,來訪者的人格、性格得以轉變,而我自己也擴充套件了生命寬度和深度。

秋天來了,窗外下了一夜的雨,我的心裡沉甸甸的,知道現在的我們,與以往已經不同,無論是內心裡,還是看到的世界,都不再是我們曾經「想象」的樣子。

蟬叫的聲音,格外的悅耳。

走在這條自我成長的路上,我們回望一路的風雨,就會發現,每一步,都算數。

4樓:睿睿媽咪

心理諮詢最重要的是要找到乙個聊得來的心理諮詢師,受訪者也要有想改善問題的意願。我去的心之愛就很好,諮詢一段時間後感覺還是有效果的。

5樓:應如是

基本來說心理諮詢對以下幾類人無效:

1.親人

2.60歲以上的老人

3.文化素質低者

4.小部分窮人(免費諮詢的無效率極高)

心理諮詢師與來訪者需要相互配合,除了以上四種,只要你是想要改變,心理諮詢自然是有效的。乙個好的負責的諮詢師會很好的引導你。當然,最好不要去醫院裡的諮詢,一般來說專業度都不夠高(心理諮詢師也是良莠不齊,望好好選擇)

6樓:

感冒了,你看醫生會好,不看醫生也會好,那你選擇看還是不看?

感冒了,可能要轉成肺炎,這個時候你仍然覺得這是感冒,那你看還是不看醫生?

你覺得你是感冒了,其實很多重病的初期症狀都和感冒很像,這個時候你看還是不看醫生?

選擇了什麼答案,相信什麼結果,就會得到什麼結果。

但如果一直有自救的意識,那還有救。

7樓:

問心理諮詢有無效,一般是對心理諮詢持懷疑態度的。而這種態度,在諮詢中尤其是初期,會形成一種阻抗,會妨礙諮詢的正常進行。一般來說,想要諮詢起效,有下面幾個關鍵點:

1.來訪者要有足夠的尋求改變的決心。也就是說,要有主動想改變目前不良狀況的慾望,如果沒有,或是被逼迫來參加的,自然對諮詢存有阻抗,可能會出現牴觸,對諮詢師不信任,甚至出現敵對情緒,自然就出不了效果。

2.來訪者前來諮詢的目標是什麼。心理諮詢,顧名思義,只是針對心理層面的問題,而如果來訪者是攜帶著現實問題來求助,則可能一無所獲。

3.諮訪兩者的匹配性。沒有哪一種心理諮詢方法是適合所有人的,也沒有哪一位諮詢師能應對所有問題的。每位諮詢師都有自己的偏好和強項,只有諮訪關係能達成匹配,諮詢才能順利發展。

8樓:李培忠

這個問題需要細化,具體化。某些人針對某些議題接受某些諮詢師提供的心理諮詢會獲益,心理諮詢無效甚至有害的情況也是屢見不鮮。心理諮詢這個概念範圍太模糊。

心理諮詢進行多久會有效果

孫晴 網上有很多這樣的問題,也有很多短程長程的答案。也許這個問題的核心就在於我到底要做多久的心理諮詢?三個月,三年還是終身?如何來衡量,如何來衡定。有人聲討 沒有資質的諮詢師在網上不負責任的解說個案。這個還是很好破的,你可以去詢問一下他的受訓背景,受督的情況。另外了,也有人抱怨,諮詢師非要讓我做長程...

心理諮詢對於個人成長真的有效果嗎?

已重置 心理諮詢可能做不到讓你一直維護住全能有力的狀態,但它可以做到讓你允許自己偶爾有迷茫 困惑 無力的感覺 心理諮詢可能無法改變已經發生過的事件,但是它可以幫你改變對這些事件的看法 觀點和態度 心理諮詢可能無法讓你變成乙個完美無缺的人,但它可以讓你接納那個並不完美也不需要完美的自己 只是這樣,就會...

心理諮詢到底有什麼用?

我經歷過的心理諮詢大部分都沒用。因為很多心理諮詢師境界太低,邏輯思維也不夠,尤其是年輕心理諮詢師明明很多事情都沒經歷過,看的書也不多,腦子也不聰明,而且最基本的邏輯判斷推理能力也極差,根本沒辦法做到 點醒你 這一點,還美名其曰 陪你共同成長 也就是讓你自己發現問題。笑了。他們最多起乙個傾訴的作用,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