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觀 觀心在 外觀 觀什麼?聲音該如何去看待?

時間 2021-12-28 04:31:35

1樓:護法居士

復次善現。若菩薩摩訶薩從初發心修行靜慮波羅蜜多時。以一切智智相應作意修學諸定。

是菩薩摩訶薩眼見色已不取諸相不取隨好。即於是處防護眼根不放逸住。勿令心起世間貪憂惡不善法諸煩惱漏。專修念定守護眼根。

是菩薩摩訶薩耳聞聲已不取諸相不取隨好。即於是處防護耳根不放逸住。勿令心起世間貪憂惡不善法諸煩惱漏。專修念定守護耳根。

是菩薩摩訶薩鼻嗅香已不取諸相不取隨好。即於是處防護鼻根不放逸住。勿令心起世間貪憂惡不善法諸煩惱漏。專修念定守護鼻根。

是菩薩摩訶薩舌嚐味已不取諸相不取隨好。即於是處防護舌根不放逸住。勿令心起世間貪憂惡不善法諸煩惱漏。專修念定守護舌根。

是菩薩摩訶薩身覺觸已不取諸相不取隨好。即於是處防護身根不放逸住。勿令心起世間貪憂惡不善法諸煩惱漏。專修念定守護身根。

是菩薩摩訶薩意了法已不取諸相不取隨好。即於是處防護意根不放逸住。勿令心起世間貪憂惡不善法諸煩惱漏。專修念定守護意根。

是菩薩摩訶薩若行若住若坐若臥若語若默。常不捨離三摩呬多奢摩他位。

是菩薩摩訶薩若手若足俱不饕餮。語不剛強。言不諠雜。

眼及諸根皆不紛擾。不掉不動亦不倨傲。身不散亂。

語不散亂。心不散亂。身寂靜語寂靜心寂靜。

若隱若露無異威儀。

於諸飲食衣服臥具病緣醫藥及余資產皆生喜足。易滿易養易可供事。軌則所行無不調善。

雖處諠雜而行遠離。於利於衰於樂於苦。於讚于毀於稱於譏。於活於殺。平等無變不高不下。

於怨於親。於善於惡。心無憎愛無喜無憂。

於諸聖言於非聖言。於遠離於憒鬧。其心平等無有改易。

於可愛色不可愛色。於諸隨順違逆事中。都不分別心常安定。

何以故。善現。是菩薩摩訶薩觀一切法自相皆空無起無成無轉無滅入諸法相。知一切法無作無能入諸行相。

是菩薩摩訶薩成就如是方便善巧。恆時增長殊勝善根。由勝善根常增長故。能行靜慮波羅蜜多。成熟有情嚴淨佛土。

雖行靜慮而不忻求定所得果。謂不貪著由定所得諸可愛境。亦不耽求由定所得生死勝報。但為救護無救護者。及欲解脫未解脫者。修行靜慮波羅蜜多。

內觀正確的觀是如何觀

鵲鳴醫 這玩意兒沒用的。自己玩自己而已。都是心識的Phantom。記住,經驗只能解決經驗以內的東西。永不可能超脫。你需要的是乙個超驗的真實的東西。這種觀想才是有效的。 西西先生 看了你的描述我說下我的感覺。世面上所謂的觀,其實就是說白了就是乙個念頭在觀即所謂你說的頭腦在觀,頭腦產生乙個念頭,這個念頭...

內觀中的觀是什麼意思

honghaier08 觀說說 觀 觀是乙個動詞。看的意思。觀點,觀察,觀念,觀自在。還有許多。觀點是立場,角度。對同乙個事件,觀察點不同,結論可能不同。比如,有我的小乘與無我的大乘,這個觀察點不一樣,結論就有差異。觀念,這個念,是乙個思維資訊,觀這個念,就是看著這個思維資訊是怎麼發生的,它的發展變...

誰知道外觀和內觀的區別

揭假求真 先說內觀吧,釋迦牟尼的涅槃 成佛,和阿羅漢的證果,都是自我宣稱的 佛教的內觀怎麼可以克服人的自欺性問題呢?人類是具有自欺性的,最明顯的例子便是 井底之蛙 盲人摸象 等,而整個的佛教系統,卻都充滿了自作運動員又自作裁判員的邏輯,鼓勵自欺欺人是佛教的智慧型嗎?我誰也不信,我只信我自己 這樣是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