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習慣的簡潔化是發展的必然還是文化的衰落?

時間 2021-06-09 02:28:55

1樓:10最遠的距離

從題主舉的例子看,似乎這並不是簡化……如果從古人來看這些例子……可能也不是簡化,有些還略顯複雜。比如名稱那部分,題主之所以覺得簡化了,是因為題主用的是現代語言,所以覺得是簡化,而如果從完全客觀的角度來看,顯然錦衣衛比情報局更易理解表面的意義,雖然了解了情報這個詞的複雜意思後,情報局更加直接,而錦衣衛,字面意思雖然直接,但如果不知道穿鋇錦衣的衛士是做什麼工作的,絕對沒辦法聯想到是做情報工作的……比如把這個詞給明朝之前的人看,他們只會覺得這個詞說的只是乙個穿漂亮衣服的衛士。

至於地名我們現在常用「東南西北」加到省名裡,個人覺得現代的更適用,而古代的,也並不是所有的都可以稱得上韻味或者詩意,比如長安,長治久安,燕京,燕是指春秋戰國時的燕國,也就是燕國的首都,至於白帝,好像是王莽手下的乙個大將(忘了叫什麼名字)與當地乙個有點神話意味的傳說關聯,然後自稱白帝,從此當地被稱為白帝城……至於蘭陵,我不知道名稱的由來,從字面上也可以有多種解釋,比如從本意上說可以是生長「蘭」的土包,也可能是指陵墓……

其實古代的地名也只是曲折了一點,沒有現在的那麼直接,之所以可以感受到的詩意,可能和很多古代的詩詞有關吧,個別也可能在發音上更好聽一些,比如蘭陵是雙聲……

所以現代語言真的簡潔嗎?如果說從音節上來說,顯然並不,如果從意思上說,雖然題主舉的例子都不怎麼恰當,但現代語言從客觀上來說,確實更容易被理解學習——

因為現代語言更偏向分析語,而古漢語有點偏向綜合語。可以去查一下這兩個詞的意思,這裡就不搬運也不詳細解釋了,只說一點,實用性與口語化起碼不是壞事,而且實用性與口語化也並非承載不了深厚的文化,文化是否衰落起碼和這一點沒有直接的關係,把他們聯絡起來有點……扯。

語言只是乙個載體,語言變成什麼樣,只要能表達思想就能承載與之相關的文化。我們有時間可以談談孔子,談談墨子,談子道家,談談佛家,談談詩詞,談談歷史……現代語言談不了嗎?關鍵是看誰願意談,誰又願意聽,不願意談,不願意聽,用什麼語言有區別嗎?

經濟全球化的實質決定了它的發展必然是有利於發達資本主義國家 那為什麼我們國家要發展經濟全球化呢?

Karl Marx 資本的運動規律即全球化,任何乙個資本主義國家都得服從這個規律並表現這個規律。國內當然如此,國內作為龐大資本主義經濟體,處在資本主義的最高端段 帝國主義 中小企業資料交易 經濟全球化四種觀點 目前,國際上關於經濟全球化的四種基本觀點是 第一種觀點認為經濟全球化是資本擴張的必然結果,...

語言的發展是越來越趨向於簡潔和易於表達嗎?

簡潔表達跟精確表達永遠存在矛盾。大家只是在互相平衡。語法的確是趨向簡潔,因為自然語言語法上都存在簡化空間,冗餘是大環境,這麼說肯定正確。語音則不是,這個簡化過度就會影響到詞彙的擴充。但是也是越簡潔的語音系統表達越清晰,但是諸多自然語言就能感受到語音跟詞彙之間的矛盾。不舉例子,這種涉及政治正確的,懂得...

普選制是否是民主發展的必然?

William 普選不是為了政治改良,是為了公民教育,更深刻一點,是為了方便義務兵動員。背景是普法戰爭到一戰前後的動員體制。公民如果不能決定,或者以為自己能決定誰在領導自己的話,怎麼可能在沒有什麼薪酬 義務兵工資幾乎沒有 沒有什麼獎勵 義務兵通常不許掠劫自己人 還耽誤自己掙錢 義務兵是全職兵 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