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教,格物致知該如何踐行,使用?

時間 2021-06-05 23:14:22

1樓:幸運女神降臨吧

厭煩就是厭煩,不喜歡就是不喜歡,我覺得這個和誠心正意不衝突,我覺得誠心正義包括很多內容,其中有一點就是認識自己,承認自己,包括自己的情緒,以及自己的無能

2樓:第歐根尼

萬事萬物都有道理,道理到了最高處是一樣的,所謂格物致知,也就是不停地剝開實物的一層又一層,找到那個根本的道理。就是不停地感悟,思考同乙個東西。不斷有新的發現,不斷否定發現。

3樓:和平

修學,非制欲,要體仁。

這是《明儒學案》羅近溪的學案,他的老師顏山農說的。

何謂仁,學者須先識仁,仁者民胞物與萬物一體,義禮智信皆仁。

只是識而已,功夫要誠敬持之。

不持誠敬,就不能明明德。乙個是識,乙個是明。

識,就是見聞之知。明,才是德性之知。德性之知,才是良知之知。

良知之知,亦不離見聞之知。

識而持誠,久而能明,此是自誠明。

自誠明,說的是聖人之行,是生而知之,其實說的是我輩修行的一種方法。

只是此誠。誠其意而已。

所謂格物,物者,天地萬事萬物,吾心之良知與物本是一體,未嘗有隔閡。格物,即復其一體,不使吾心之良知為物所隔。此所謂格物即正心,此心正,至大至正,大中至正,無所不包,此為真格物。

吾心正,無物不正。

然吾心本正,能知善知噁,知美知醜,無知無不知,是為良知,無一絲意必固我,空空如也,只是私慾覆蓋,未能復其純粹本然,故需誠意持之。

4樓:真是的

為什麼要用自己有限的寶貴生命去討好取悅別人,而且是你反感的人,記得那幾句話嗎,如果某件事情違背了我的心臆,那麼我就覺得這件事情不值得去做,如果某個人有悖於我的心臆,那麼我就覺得這個人不值得交!生命可貴,要讓自己安好!

5樓:萃豐

無非是持之以恆

其實程頤和朱熹都曾經回答過如何「格物致知」。

(程頤說)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積習既多,然後脫然自有貫通處,不知不自覺,自然醒悟。

——程顥、程頤《二程遺書》

請注意「積習既多」這個詞語。

-2-朱熹

所謂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窮其理也。蓋人心之靈,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於理有未窮,故其知有未盡也。

是以《大學》始教,必使學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窮之,以求至乎其極。至於用力之久,一旦豁然貫通,則眾物之表裡精粗無不到,吾心之全體大用無不明矣。此謂物格,此謂知之至也

——朱熹 《格物補傳》

請注意「用力之久」這個詞語。

6樓:我叫MT

給你指條道。你的問題跟格物致知沒關係,你在王陽明那裡找不到答案。你還得求助佛學。

當然,我也可以給你詳細說一下。但這需要溝通。一步一步的解決。

相當於給你做心理諮詢。這樣做可能不實際。如果你能在佛學中尋找到自己解脫的道路,才是最根本的。

7樓:儒神我有錯

格物的原因是萬事萬物都有理,所以格物最後還是求乙個可以實踐的理。

雖然萬事萬物都有理,但是理是與心中本有的,是不要去格的。我打個比方,比如你看到孺子入井,你心中就自然而然生出惻隱之心,這惻隱之心也並非你真真看到這樣情況會產生,你想到,聽到都可以讓你產生惻隱之心。

至於如何去實踐,這要看你格物得來的是什麼樣的乙個道理,不過我告訴你我格來的道理。

世上道理萬千,但是只要謹記聖人之言就好了,然後用聖人之言去檢測這世上為什麼聖人要那麼說,看出這些道理的背後隱藏的黑暗,然後還是用聖人之言處世。

8樓:同八

本人不喜歡長篇大論,故盡量簡短回答您的問題,包涵。

就你舉得例子解釋格物致知,有句話叫「當怒則怒」,心學是教人順應七情之流行,過而不滯留掛帶就行了,也就是心體流暢。如果你細心,你會發現生活裡有很多事,你處理完了就會忘記了,往往很多這種忘記的事情是處理拿捏得很得當的,所以不會滯留心中。所以,大可不必去事事通過制欲的形式以求達到不動心,那不是不動心,反而是槁木死灰了。

此點,羅汝芳被顏均點醒過,而羅汝芳一輩子因此感激顏均。

祝你好運!

9樓:凌子風

既然說到「格物致知」,那麼扎扎實實好好學習不斷求知就是踐行。

可參看下面的回答:

如何高效學習儒學?——凌子風的回答

想買本大學中庸看看,沒啥基礎,直接看新注,合適嗎?——凌子風的回答

「格物致知」歷代註解不同,主要論述拙文曾論:

再論「格物」

鄭康成:格,來也。物,猶事也。

「格物」即「來事」。又曰:其知於善深則來善物,其知於惡深則來噁物,言事緣人所好來也。

其所本者在《易經·坤卦》初六文言曰: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推而廣之,《易經·繫辭》有言:

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方以類聚,物以群分。

人之善惡與事之吉凶能相感應。人既知所遇事之吉凶,便當反推自身所行事之善惡。來物吉凶為終,所行善惡為始。

辨吉凶而知善惡。此即致知在格物。鄭康成:

知,謂知善惡吉凶之所終始也。

朱子:格,至也。至極之義。朱子《四書或問》:格者,極致之謂,言窮之而致其極也。其所本在《易經·說卦》:窮理盡性以至於命。

萬事萬物之象固然紛繁,然而天理卻一以貫之。《易》所謂:同歸而殊塗,一致而百慮。

格物,即以窮盡事物之理而近乎大道。在其中不斷深入,便可知看似不相干之事,背後之理可能相同。格物越深,理之貫通越廣。

譬如今日所謂「『現代性問題』」,傳統之割裂,「民主自由」之鼓吹,其實與當年秦之暴漲暴亡,甚早諸子紛紜而起、「道術將為天下裂」,乃至周公制禮作樂,都乃同一問題——「古今之變」。而太史公所欲「通古今之變」,便是應對之理。

而「吾從周」,漢承秦制,《桃花源記並詩》,啟蒙運動,所涉者皆文質之辨。

文質之辨與古今之變,深入則可進一步貫通。

此即朱子所謂「格物」。

漢儒多言「吉凶徵兆」,在事上下功夫。宋儒主張「理一分殊」,在理上做文章。二者學問的風格不同,從對「格物」的不同註解中可窺一斑。然而這兩者皆以格物為致知之基礎,通過格物而達致知。

陽明子則不同。陽明子解致知為「致良知」,則格物乃是對「良知」之踐行落實。陽明子:格,正也。先致良知,後落實於具體事物,所以正行。

固然,理分先後,事則知行合一,不分先後。物上不能正行,即良知不能徹知。良知若能徹知,物上必能正行。此即陽明子理路。主張內外一體,收攝於心。

三者實則相通,橫看成嶺側成峰。學者能一以貫之便好。

漢儒重行,故多言行。然而「感應吉凶」豈是心性不到者可以做的?朱子重理,然而「事事物物」的理,你不去親身實踐那「事事物物」又怎可能真正窮盡?

陽明子把「知行」兩者放在一起,更多的是講乙個「正」字。這是「喜怒哀樂之未發」。然而若真能做到這一點,「發」自然能「皆中節」。

則此前二家之理亦與之一體相通。

陽明子強調「未發」之「中」,認為做好這個「中」,「發而」自然有那個「和」。這是陽明子不同於佛家之處。佛家以為只要守得這個「中」,就不要去「發而皆中節」了,不要那個「和」了。

某早年曾作《格物在平天下論》,欲以道貫之諸家,以為嘗試耳:

康成注格者,來也。格物即來物。物何以能來?必有道路通達也。唯道之通達,方有往來井井。道行遠方,則有朋自遠方來;道通天下,則天下之物來矣。

物以道而來,則我固知之;天下之物皆來我心,則我固可以致知天下之物。故曰「致知在格物」。其所以能如此者,吾道一以貫之而已。

由道之貫通而言,則有朱子所謂「只有乙個理」。由天下之物皆來我心而言,則有陽明所謂「我心即宇宙」。由道行天下而言,豈非「大道之行」乎?

則物格在天下平矣。故《大學》不解格物,亦不解平天下,以夫二者自相解也。

故曰:格一物則致一知,格意則意誠,格心則心正,格己身則身修,格於家則家齊,格於國則國治,格天下則天下平,天下平則天下之物格盡矣。

什麼是格物致知

老彭 格物 致知 誠意 正心 修身。我將以乙個全新的視角,發前人所未發之聲,說一說我對這十個字的認識。格物從五覺 視覺,觸覺,聽覺,味覺,嗅覺 出發,提取認識材料,如聲音 物體形狀 空間感 方向感 顏色 溫度 味道 氣味 軟硬度 粗糙度 等等物質的特性,明悟自身與外物之間的直接因果關係。從內感官出發...

大家對格物致知的理解是什麼?

呂光輝 格物致知真正含義已軼失,跳出侷限性,從哲學的角度來解釋。哲學上講一切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中國古代用陰陽描述,道德經用有無描述,馬克思主義哲學用矛盾論描述。格物致知,要達到致知就需要格物。格物就是把事物一分為二,只有看到事物的兩面,才算是全面看問題,才能說是知之致。但是,能看到事物的兩面是非常...

格物致知到底應該是什麼含義?

DaiV2000 其實 格物致知 的字面意義很明確,都被歷史上那些庸碌無比又愛裝逼的文人墨客歪解曲解得誰都不知道說的是什麼。格物 的 格 劃格仔需要什麼?尺子。格 的本義能站鳥的樹杈,折下來能當尺子測量長度距離,過去農村就用一種杈形量具,利用其兩杈腳的等距邊走連翻滾,以測量土地,這就叫格,也就是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