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對格物致知的理解是什麼?

時間 2021-05-13 01:17:03

1樓:呂光輝

格物致知真正含義已軼失,跳出侷限性,從哲學的角度來解釋。哲學上講一切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中國古代用陰陽描述,道德經用有無描述,馬克思主義哲學用矛盾論描述。格物致知,要達到致知就需要格物。

格物就是把事物一分為二,只有看到事物的兩面,才算是全面看問題,才能說是知之致。但是,能看到事物的兩面是非常難的。而大多人看問題都是片面的。

格物致知就是讓人們格物之兩性,全面的看問題。

比如就打仗中打和走的關係來說,打是打仗,走(不打)其實也是打仗。走是戰略防禦,走是為了更好的打,因此走也是打。大部分人不懂得二者是「同出而名異」,智者察同,愚者察異。

智者認為打是打,走也是打。而愚者只看到一面,認為走不是打。所以會犯很大的錯誤。

萬事萬物皆是此理,付出就是得到,休息就是工作,無為就是為,實際上也是用聯絡的觀點看問題。

2樓:唐僧肉

今天想到的,怕忘了: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格,從吳語讀ga,調整、調教的意思,如修身之修,齊家之齊。

博諸君一笑。

3樓:無題

從(或經過)自己的實踐而得到的知識……

沒有自己的親自實踐(學習的深刻理解/通達也是一種實踐),不可能真正的「意誠」、「心正」,則修身等也失去了根

4樓:虎笑森林

朱熹的解釋是研究事物,然後獲得知識。完美的錯解了古聖的原意。

格 ,本意為樹的大枝條。引申義為格擋,格開,隔斷。例如格鬥中的格,便是格擋的意思。再如格格不入的格,便是格開的意思。

物,是指物慾,指外界的吸引,外界的干擾,現在人說的太物質了,便是這個物。

致,是指達到,獲得

知,不是知識,絕對不是知識,而是孟子的良知,是能知的天性的知,覺知的知。這個知是天生的那一知,原始的知性。將這個知光明起來,便成了智,智的日字底便是光明的意思。

知是一切的根本,知致了便意誠心正身修齊家平天下。

所以要致知,而致知,便要格開物慾,阻擋住外界的干擾,沒有了外在的吸引,心自然向內,心向內,便是知。

格物用佛家的說法,便是戒,格物致知便是戒生定慧。

用王陽明的說法格物就是去私慾,去私慾致良知。

5樓:麻袋長老1234

看了一下這個問題的答案,覺得過去很正常的一段文字,被神化搞得很複雜,儒家的教育目標應該是準確,明晰啊。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是作為古代的士(突然發現找不到現代名詞對應)的修養和使命,兩個一組

格物、致知、

指的是邏輯思維,科學實踐教育

格物——細緻觀察研究,不要粗枝大葉

致知——努力歸納總結,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

誠意、正心

指的是感性思維,思想品德教育

修身、齊家、

指的是個人生活打理

治國、平天下

指的是政治理想抱負。

古人當時能總結得這麼全面,確實也很不簡單,但是沒必要神化。儒家的風格就是這麼樸實無華!

6樓:貞貞

:是限制,限制事物發展變化的是什麼?是形而上的內在的客觀規律。

:達到。

:了解掌握。

格物致知:就是要了解掌握事物發展變化的內在的客觀規律。

7樓:xiaowei

我的理解顯得特別簡單。

格物——把不同的東西放到不同的格仔中,是不是很形象,每每想到這個詞就有種在收拾房間的既視感 。說正經些就是分辨事物的區別,弄清楚事物的原理真相。

致知——讓認知達到極致,也就是不斷地追求真理。

8樓:喬永春高中歷史課堂

「格」就是接觸了解研究、「物」就是萬事萬物、「致」就是達到、「知」就是明白理解。

①格物致知所格之物主要是指天理人倫和聖人之言;

②格物致知有一種天生的就鼓勵人們去加強實踐的傾向;

③格物致知與「實踐出真知」不同。格物致知要格出的是天理,天理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你格出來還是格不出來,它都在那裡,恆古不變。而真理則是與實踐並行並長的。

9樓:儒釋道小火鍋

格物,即格除心物。致知,即致良知,即復天性,即明明德。其中,格物的「物」字為關竅所在。《陰符經》雲:心生於物死於物,機在目。——所以,格物的真正操作就在這句話裡。

性本虛靈,動而為心。心本清淨,染物而濁。濁則為意,意驅為念。而要點在於物能亂心。所以,不讓心亂於物,也就是不生死於物關鍵是「機在目」。

機=觸發,目=六根,所以其實是「機在目耳鼻舌身意」。所以,入手的方式就是這「六根」。

因此才有《論語》裡的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道家則是「慎汝內,閉汝外,絕汝知,收視返聽,外三寶不漏,內三寶自合」。

佛家則是「修持身語意而三密相應,善哉阿難汝欲識知俱生無明。使汝輪轉生死結根。唯汝六根更無他物。汝復欲知無上菩提。令汝速登安樂解脫寂靜妙常。亦汝六根更非他物。」

10樓:

牛頓觀察蘋果落地得出萬有引力,所以牛頓得道,是聖賢;

達爾文觀察小島小鳥得出演化論,所以達爾文得道,是聖賢;

王陽明觀察竹子,啥也沒看出來,因為他沒有看過邏輯學和數學原理,真的在格竹子,所以王陽明距聖賢還有點距離。

所謂的知行合一也無非是交流數學的模糊概括

2023年7月,數學家克勞頓夏農在《貝爾系統技術期刊》上發表著名的「交流數學理論」在文章中寫道「交流的基礎問題在於資訊的再造在某一點可能是精確的,而在另一點可能只是大概的資訊」。這就是知難的原因,而行難又關乎心理學和行動認知。 所以王陽明格了半輩子格出的知行合一也不是人類行為的規律,而是一種行為的要求。

格物致知就通過觀察實踐得到世間萬物執行的規律,可惜啊從這句話出來清末,中中國人格了很久也沒能格出幾個宇宙的終極規律。

11樓:

古時的格物致知,大概是學而時習,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最後達到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

後來的格物致知,是皓首窮經,空談性命。

再到近世的格物致知,體用相分,知物者不知人,知人者不知物。

12樓:老彭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

我將以乙個全新的視角,發前人所未發之聲,說一說我對這十個字的認識。

格物從五覺(視覺,觸覺,聽覺,味覺,嗅覺)出發,提取認識材料,如聲音、物體形狀、空間感、方向感、顏色、溫度、味道、氣味、軟硬度、粗糙度、等等物質的特性,明悟自身與外物之間的直接因果關係。

從內感官出發,感受自身的存在感、情緒、念頭、精神狀態、性慾、食慾、時間流逝等等。

致知把一切認識到的物質材料以及變化狀態抽象出來,用概念加以固定,以便隨時呼叫。如甜味、紅色、冷熱、軟硬、上下前後左右、過去現在未來、憤怒、慾望、飛行、生長、死亡、開始、發展、思考、等等。

誠意誠,如實。意,思維,推理。誠意,用乙個或多個確鑿的根據,得出乙個或多個正確的結論。

而且有根據才能有結論,否則就是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裡面的意、必、固、我。

如,所有物質都有重量,所有氣體都是物質,所以所有氣體都是有重量的。

如,人是會死的,小明是人,所以小明是會死的。

如,存在即規定,所以,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必然有其特性。

如,存在即規定,所以,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必然有其限制性。

世界的本質是存在(單指實體存在)與變化,理性對實體存在認識,得出存在律;理性對變化認識,得出因果律;理性對思維方式認識,得出認識律。

正確認識世界,認識事物的發展規律,認識人與人之間的存在關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而這三大律,就是這個世界最根本的規律。

正心把認識到的知識,用觀念加以固定,使之在潛意識指揮人的行為,如「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有這個觀念的人,自然會時時刻刻愛惜自己的身體,無需時時刻刻思考為什麼要去愛惜身體,因為這個問題我們已經思考過。乙個人的行為,必然反射出其內心的狀態,所謂正心,就是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修身觀察自身的行為,在行為中檢驗自身的知識、觀念是否符合實際,修身,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道德習慣。修身的最高境界,就是知行合一,從心所欲不踰矩。或者說明明德、止於至善。

至於齊家、治國、平天下,那都是修身所帶來的結果,無需去執著於結果,只管修身,只問耕耘,莫問收穫。

附:什麼是存在律、因果律、認識律?

因果律:

有乙個原因必定有乙個結果。

有乙個刺激必定有乙個反應。

有乙個動機必定有乙個行為。

認識律:

有乙個根據必定有乙個結論。

以上(因果律,認識律)為叔本華的哲學理論。

以下為本人總結前人的觀點:

存在即規定,規定即天道。

三點規定的基本內容:

1,在時間(假定)與空間上的規定。

2,在關係上的規定。

3,在變化方向上的規定(事物發展的必然性與偶然性)。

以此推出變化的3大特性,一一對應:

1,疊加覆蓋性。(物極必反,所謂事物內部的矛盾性、或者說否定性)

2,折中調和性。 (誠明、倫理道德)

3,一切從實際出發。(變化方向、世界理想)

簡單說:

格物,感性悟性提取材料。

致知,用概念把提取到的材料加以固定。

誠意,把概念組合變化,有乙個根據,必定有乙個結論,解開時間空間的束縛,在意識領域窮究天理。

正心,把天理形成觀念,在大腦固定,使之在潛意識指揮人的行為,此為知行合一。

再簡單說:

格物:感知

致知:制名以指實

誠意:正確的邏輯推理

正心:樹立正確的三觀。

13樓:飲冰

掌握乙個工具,對其原理應該掌握到什麼程度

這個問題

我這個人學東西有乙個毛病,非得把相關的沾邊兒的原理都搞得特別清楚,才覺得行

而我果然慣有思路很外行——要搞清楚機理,才知道這個工具可靠不可靠(為什麼有的人程式設計學得慢、、、函式學得慢。。。乙個功能聯想出無數個要學的內容,那自然快不了。何況跟很多業內優秀的精通方法的人相比,我的數理基礎確實不算是好(當然相比同專業的,還算不錯叭,我不想總是被人依靠刻板印象打擊這一點,我只服比我能力強的人。

因為我一好奇就想去了解,雖然客觀來講只淺薄地了解了皮毛。))

我會因為好奇一件事情而去「鑽牛角尖」

因為我小時候就是這樣理解事物的

陽明先生格竹,第一次聽的時候,簡直覺得他可愛到發光,因為我很喜歡這種學習方式和態度。

可是似乎對於好奇心過於旺盛的人來講,做到對任何事物都格物致知很難。

現下的世界中的刺激物,也不是原理遷移,簡簡單單就遷移得了的。

所以現下的格物,似乎要講些效率,懂些歸類。尤其是要掌握什麼時候應該格物,什麼時候查定理翻教材找課本。

有些學習,探索階段是在入門之後,不該在最開始,不然怕是要浪費心力卻不知道何處下腳。

什麼是格物致知

老彭 格物 致知 誠意 正心 修身。我將以乙個全新的視角,發前人所未發之聲,說一說我對這十個字的認識。格物從五覺 視覺,觸覺,聽覺,味覺,嗅覺 出發,提取認識材料,如聲音 物體形狀 空間感 方向感 顏色 溫度 味道 氣味 軟硬度 粗糙度 等等物質的特性,明悟自身與外物之間的直接因果關係。從內感官出發...

格物致知到底應該是什麼含義?

DaiV2000 其實 格物致知 的字面意義很明確,都被歷史上那些庸碌無比又愛裝逼的文人墨客歪解曲解得誰都不知道說的是什麼。格物 的 格 劃格仔需要什麼?尺子。格 的本義能站鳥的樹杈,折下來能當尺子測量長度距離,過去農村就用一種杈形量具,利用其兩杈腳的等距邊走連翻滾,以測量土地,這就叫格,也就是檢測...

為什麼古代的格物致知沒有格出科學

漢字的魅力 因為把 格 字解釋錯了。人可以對自己看到的 聽到的 聞到的 接觸到的 學習到的事物進行認知,也可以利用工具 儀器對事物進行認知,人可以進行直接的認知行為,也可以進行間接的認知行為。人可以認知的事物,都是和自己發生聯絡的事物,這種聯絡可以是直接的 也可以是間接的,和人沒有聯絡的事物,對任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