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古代的格物致知沒有格出科學

時間 2021-05-06 00:54:01

1樓:漢字的魅力

因為把「格」字解釋錯了。

人可以對自己看到的、聽到的、聞到的、接觸到的、學習到的事物進行認知,也可以利用工具、儀器對事物進行認知,人可以進行直接的認知行為,也可以進行間接的認知行為。

人可以認知的事物,都是和自己發生聯絡的事物,這種聯絡可以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間接的,和人沒有聯絡的事物,對任何人的世界不產生任何影響,人無法去認知。這就是人認知的侷限。

以上種種人的認知方式,其實都是與事物建立聯絡,與事物產生相互的影響,也可以說是人與事物的相介入。

所以,介入是人認知的根本途徑,沒有對事物的介入,就沒有人的認知。人通過對事物的介入,發現了事物區別於其它事物的限界,發現了事物的性質,變化規律,從而產生了對事物的認定標準、應對規則,以及在不同事物之間進行區別、分類、共性的歸納等等一些認知。

格物,就是對物進行介入,去發現物區別於其它物的限界,發現了物的性質,變化規律,進而在不同物之間進行區別、分類、共性的歸納。事體現的是物的相互影響及變化過程,所以,格物裡面也包含了對事的認知過程。

量子力學告訴我們,科學研究手段對物的介入,其實是改變了物的原本情狀,所以,格物的結果,未必就是得到了物的原本情狀,而是物與人相介入後,相互影響、變化的情狀。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事物的真相,已經超脫了人的認知限界。

通過格物,我們得到的是我們可以真知的物的情狀和可以實現我們的目的的道路、規律、本源、依憑(道),而這對於生命來說,也就夠用了。

格物,是與物的相介入、相互影響,所以,格物的結果不僅僅是得到了認知,還有自身實實在在的改變。

「物格」是有效的格物過程和格物的結果。格物的結果,前面已經論述清楚。

有效的格物過程,是指符合道的格物過程,也就是能夠實現,或者是實現了格物目的的格物過程。比如科學實驗與科學研究,成功的叫「物格」,不成功的不叫 「物格」。

2樓:劉瀚予

問:如何平衡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因為科研很多東西比如一些演算法往往需要很長時間才能產品化,才能商用。有時會有些衝突。

任正非:這就是中國五千年來沒有為人類做出重大貢獻的原因。阿基公尺德不是中國的吧,阿拉伯數字也不是中國發明的吧,你看人類社會的多少重大文明不是中國的,中中國人的目標是解決問題,西方人的目標是尋找邏輯。

這就是九章算術,與歐幾里得幾何的不同。

3樓:flx000

天理是第一位的,格物是第二位的,天理認為雞蛋是黑的,你看到的雞蛋都是白的,那是你眼睛有問題,不是雞蛋的問題。實際上是給權力大嘴大的人背書。

4樓:

但是傳統的中國教育並不重視真正的格物和致知。這可能是因為傳統教育的目的並不是尋求新知識,而是適應乙個固定的社會制度。《大學》本身就說,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達到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的地步,從而追求儒家的最高境界——平天下。

因為這樣,格物致知的真正意義被埋沒了。

——丁肇中

5樓:王二小

窮天理,明人倫,講聖言,通事故。

朱熹等人的格物,最終的目的並不是落在探索自然知識上,而是在人在社會在制度上。把自然現象往自己的理論上靠,讓自然現象為自己的觀點背書,當然格不出科學了。

6樓:

朱熹的格物,是把儒家學說硬套上自然規律。

王陽明連自然規律都不要了,直接以事為物。

說實話,連科學理性的邊都不沾。當然,格物致知本來就和科學理性不沾邊。從孔子到王陽明兩千來年,儒家對自然的記述還不如亞里斯多德乙個人來得詳盡。

大家對格物致知的理解是什麼?

呂光輝 格物致知真正含義已軼失,跳出侷限性,從哲學的角度來解釋。哲學上講一切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中國古代用陰陽描述,道德經用有無描述,馬克思主義哲學用矛盾論描述。格物致知,要達到致知就需要格物。格物就是把事物一分為二,只有看到事物的兩面,才算是全面看問題,才能說是知之致。但是,能看到事物的兩面是非常...

王陽明對著竹子「格物致知」的時候在想什麼?

均布荷載 看到老梁講格竹,來知乎看看。我要先提乙個問題,王陽明格竹時他在北京居住嗎?明代的北京有竹子嗎?1.格竹不以實踐為目的 2.格竹只通過觀察產生感性認識,沒用使用手段讓主體與客體產生相互作用,沒有產生理性認識 3.即使產生的感性認識也沒有用實踐來檢驗 格竹是很好的研究竹子方法,但王聖人只是為了...

古代的商人有錢,為什麼沒有地位?

孤鴻 為了國家不崩潰。現在重農吧?國家出台各種政策惠民利民。商人有地位,你願意務農還是經商?大部分人原因務農還是經商?大部分人經商,在古代的生產力下,糧食夠嗎?你說要不要打壓商人?在這種大環境下,商人地位會高嗎? skyup 中中國人很早就意識到商人要是地位高,就很容易受到社會追捧,如果這樣那老實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