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本身就是知行合一,那麼為什麼還要如此說明知行合一的重要性?

時間 2021-06-02 16:03:30

1樓:

做事都是知行合一的,這是沒錯的。問題在於這個「知」,不是你認為的那個「知」。

比如我現在在吃飯,邊吃邊看手機。我本身有乾眼症,我「知道」看手機會讓眼睛的狀態下降,我「知道」我應該放下手機,專心吃飯。這裡有兩個「知」。

但是知行是合一的。我既然有了邊吃飯邊看手機這個「行」,那麼我上面的兩個「知」,就一定不是「真」知,而是「假」知。

那麼我的「真」知是什麼呢?是「看手機很爽,而吃飯只需要嘴,那麼我邊吃飯邊用眼睛看手機,就會很爽,至於眼睛狀態的下降,與看手機的爽比起來,沒那麼重要」。

所以強調知行合一,就是讓人可以通過行為,明白自己的「真知」,推翻自以為的「假知」,然後可以致「良知」。

2樓:董修荃

因為私慾會讓本來應該合一的知行分離

比如你看書上寫要早睡早起,你覺得很有道理,但你還是熬夜,還是晚起那是因為晚上玩手機的慾望和早上賴床的慾望遮蔽了你的良知,讓你失去了人的理性,這個時候你其實是不知道早睡早起的道理的

比如你帶個口罩,面前有一坨翔,你認為你知道它是醜的,其實你不知道,你還若無其事的看著它,但當你把口罩(私慾)摘下來,你會下意識的反應,掩住口鼻,直呼好臭,不需要思考,這就是知行合一了

3樓:耿家新

知行合一,是對那些明明不知卻自以為知的人說的。以其本不知,所以必不能行。然其自以為知,於是便懷疑知行不合一,此其迷惑處。

陽明說知行合一,就是要學人從行之不足處反思其知必有不盡,從而拔本塞源以還本體。知行合一,萬物皆然,人之所貴,在於良知,若不用致知功夫,則良知終非我有。聖人說知行合一,只是致良知功夫而已。

4樓:約書亞

知行合一是艱難而美妙的過程

做事是行,知包括很多成份,包括學習,見識,思想,認識,這個過程不斷的積累就是知的過程,但不做事,知和行就不能合一,知是無目的的吸收,但行在它指導下有了目的,積累的知在行中釋放的過程,就是知行合一的過程,它們是自然結合在一起的,還有一點,就是行能促進一步的思,使它變更清晰,更正確

5樓:我叫MT

那你肯定還年輕,沒有到知行不合一的時後。在空間和時間軸的前進方向上,你能保證你時時處處知行合一嗎?

以上只是簡單的說了知行合一。

那麼,你明知道聖賢的教導,你實際中能貫徹下去嗎?你明知道格物致知,結果格物未能致知,又怎麼能叫知行合一?善心在初,轉念變惡。僅僅是知道就可以控制了嗎?

就說這些吧。

6樓:萃豐

陽明所說的「知」,便是預設為粹然至善的「良知」,即「天理」。因此陽明說知行合一,不是現代語境下的知識、實踐相統一,而是說人的行為應當符合「天理」,以「人道」合於「天道」。試舉一例:

愛(徐愛)曰,「如今人盡有知得父當孝,兄當弟者,卻不能孝、不能弟。便是知與行分明是兩件」。

先生(陽明)曰,「此已被私慾隔斷,不是知行的本體了。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聖賢教人知行,正是要復那本體......」。

——《傳習錄》

因此,陽明說那些知道孝悌之義的人不行孝悌之事,就不是「知行合一」。原因是這些人為「私慾隔斷」,不能以「人道」(行孝悌之事)合於粹然至善的「天道」(孝悌之義)。

對於這些不能夠踐行「知行合一」的人,陽明說應當「克其私、去其蔽,以複其心體之同然」,即格致誠正。因此,陽明固然說「知行合一」,但不自覺地偏向「知」的心體誠正這一端而輕視外在的「行」,這是心學的基本立場決定的,也是宋明理學基本的義理之辨底色(用清代學者的批評就是「虛掠高玄」)所決定的。

知行合一 的最高境界是什麼?

季俊峰 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 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每個人都是聖人,或都有成為聖人的潛質。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人心自知。討厭臭味,喜歡美色,這些就不需要人教。修行的人,要做的就是努力地遵循自己良知去做事。從一開始刻意地去要求自己按照良知來做事,到最後人的行為都自發的遵從自己最開始一閃念的...

交易中的知行合一為什麼這麼難做到

恍若表哥的麥子 不是你的東西,怎麼用都不會順手。因為缺乏一致性吃了虧,思考解決辦法,進而認識到必須有一致性,就能做到一致了 因為不懂得試錯被暴打,思考解決辦法,進而理解了試錯的價值,就做得到試錯了。自己在實踐後深入底層去思考原理,才能真正明白那些道理。所以說這一行新手都得交學費,是很真實的。不實踐,...

知行合一 有幾人能做到 說的簡單 行動確是那麼難?

虛空止境 因為知行合一已經變質了,現在知行合一太容易了,對知的獲取不需要消耗太多的腦細胞或對知的獲取過程已經自動化了,從而固定化 片面化。這就是資訊時代的代價,獲取的知的過程過於簡單與容易,以及碎片化。再加上人趨向於不想動腦的本能 只想娛樂 加劇了這種現象的產生。其次人在工作上消耗的精力太多,從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