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 的最高境界是什麼?

時間 2021-05-05 19:54:36

1樓:季俊峰

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

每個人都是聖人,或都有成為聖人的潛質。

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人心自知。

討厭臭味,喜歡美色,這些就不需要人教。

修行的人,要做的就是努力地遵循自己良知去做事。

從一開始刻意地去要求自己按照良知來做事,到最後人的行為都自發的遵從自己最開始一閃念的良知,這就是修行的路徑。

最後要達到的境界,大概就是孔子所說的「從心所欲不踰矩」吧。

2樓:TIMOTHY

陽明提出知行合一。原因在於人都是知行不合一,表現為「表裡不一」、「自欺欺人」、「明明知著,明明犯著」。知行不合一,在於知與行的通路沒有被徹底打通,中間被阻隔著。

如何貫通知行之間的通道呢?陽明也提到過,大致就是行即知,不行即不知(偽知)。通過實際行動效果來檢測真知。

人一開始對外界事物的認識是處於不知的狀態,但是卻認為自己了,這就是偽知。

破除偽知,達致真知,使得原先的不行,轉化為行。這就是修行的過程。

3樓:悅刻柚子綠蘿

知行合一,知不是知道然後去做, 知是良知,良知是什麼良知是你內心本來就有的,陽明先生說心外無物,向內求,你的良知會指引你怎麼做。

4樓:點解

個人觀點。

知行合一裡「知」和「行」是相互建構的,互為介質,互為影響因素。

而且兩者也是具有同一性的,行動主體都是我們自己。

所以知行合在一起就是我們的理性行動,即是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

我所理解的最高境界就是理論與實踐的集大成積累,加上高度有機契合,就是我們所追求的完美決策。

5樓:機靈小不懂

酈波老師:知行合一是古往今來,智慧型、道德和靈性的高度統一。

陽明先生十分重視,事上練。

我想,在事上練的過程中,方法是智慧型的集中體現;目的是道德的價值歸屬;態度是靈性的自我救贖。

最終,致良知。以上。

6樓:枯藤老樹

知行合一的最高境界就是知行合一,如王陽明一樣。說通俗點,就是打仗百戰百勝,為官順風順水,教學別開生面。總之,所思必有所成,所為無不如意。

當然,這裡的所思所為已經不是我們凡人帶著某種私人慾望的所思所為了。此時,心裡已經沒有絲毫私慾,純然一片天理,可謂至公至善。學佛當然也要求做到知行合一,然彼此出發點不同:

學佛是在入世中求出世,心學則是以出世之心求入世之功(當然,此「求」並非指私慾中的為了達到名利目的的「求」),從而完成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大業。

7樓:薑薑姜

知,是思想理論上的邏輯推理,行,是實踐行動中的真實發生,兩者是乙個迭代輪迴的過程,彼此推理印證,知行合一就是不斷的理論與實際結合,無限迴圈的乙個過程,我的看法。

8樓:飛人大哥

這是個錯誤的問題。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行永遠都是合一的,沒有分離的時候,也就無所謂最高境界。

人們認為不合一的情況,其實還沒有全然的、深刻的知,或者知其「應然」也知「否則」,於是做出相應的「行」(比如打遊戲成癮,知道沉溺遊戲是不應該的,但是也知道打遊戲打樂趣,於是做出相應的我選擇)。

9樓:peaknut

知行合一沒有啥高低之分,只有做到與否。知道就是做到,做到才是知道。你做到知行合一,就知道知行合一,你做不到知行合一,就是不知道知行合一。

10樓:不辣的皮特

王陽明的「心」學,核心內容是「知行合一」,他自己本人是通過「格物致理」的方法達到他的境界的,就是用心去感受每乙個事物,所謂「格物」,比如窗前飛舞的蝴蝶,院子裡悠然生長的翠竹,他曾經每天連續觀察一顆竹子幾個月,就為了參透其中的道理,這樣「格」盡世間物,便得世間理。後來他得到機會帶兵剿匪成功,用的方法也不是兵書裡面的知識,可以說也是他自己悟出的道理的靈活運用。

其實「道」這個東西應該是沒有最高境界的,很難說王陽明就能代表心學的最高境界,自古以來,徒弟超越師傅的事情不是沒有,知行合一這種境界,你達到了,生命自然豁然開朗,你嘗試了,卻沒有達到,送你一句胡適說過的話:「怕什麼真理無窮,進一寸便有進一寸的樂趣!」

11樓:mumuqixi

背熟了蛙泳說明就能蛙泳?現代管理學戴明環一樣是乙個不斷修正的迴圈。五日三省吾身,一樣是不斷走向完善的修正。莫為知而知。否則就像趙括,馬謖之類。

12樓:

1知行合一不是境界。

談知行合一,重點要談的是這個」一「,而非分談」知「和」「行」。就像談致良知,要談的應是「致」而非良知。

陽明提出知行合一,為的就是要將世上把知行分個先後,分成兩個的壞風氣改回去,知即是行,行既是知,此為「一」。

陽明心學有個大前提,就是實踐。離開實踐,整本《王陽明全集》都沒有立足點。

陽明嘗說「知行的本體」。

知行的本體是什麼?就是良知。

既是良知,那這個「一」體現在何處?

體現在「心外無物」。

良知與物是一體的。不是說,我這良知指導物(事),反過來物(事)再影響良知。

而是良知遇物,致良知自然就為善去惡,改變的永遠只是自己。

這是乙個「日損」的過程,而不是「日增」。

所以實踐才那麼重要。

2那麼再來談為什麼知行合一不是境界。

他有學生曾經說:「近來經常覺得我的功夫做的不錯。」

陽明說:「不要把功夫想的那麼簡單。你再用功五年看看,再用功十年看看?用功越久,越覺得一時有一時的不同。」

陽明先生天不予高壽,只活到五十七歲。他最後的教義是「四句教」。但如果他能像湛甘泉那樣活到九十多歲的話,他會不會提出更簡要、更精深的教義來?肯定是會的。

那麼,我們能因此斷定他境界止於此嗎?

另外乙個例子,被稱為」王門顏子「的徐橫山,年僅三十餘歲便早逝。他的境界如何?

境界說,同光景說一樣,求的是量,而非質。

而陽明心學,是一門求質的功夫。

而質體現在何處?體現在功夫。

什麼功夫?

致良知的功夫,為善去惡的功夫,知行合一的功夫,慎獨的功夫、立志的功夫、誠意的功夫、等等等等。

說時諸多件,做時只一件。

知行合一,即是致良知的另一面,即切實做到致良知。

非是求個哪一天我頓悟了,我知行合一了,我達到某個境界了。

而是,現在我在做這件事,我良知如何應,事便如何做,不假一分私慾。

下一刻我在做那件事,我良知如何應,事便如何做,不假一分私慾。

做得到,便如此做。做不到,盡力去做,去改,總有一次能做到。

直到某一天遇到任何事情都能做到

我良知如何應,事便如何做,不假一分私慾。

那做到這樣的人,會得到什麼呢?

我只能說,什麼都不能得到。

如果你是為了得到什麼(包括精神上的,比如達到某種境界)而來做修身的功夫,那只能越做越回去。

心學是要人做到,本來如何便如何,因為」滿街都是聖人「。

請各位同好多實踐。

以上。張孤山

13樓:

知即行,行即知。 知行一體二名,知不是行,行不是知。 (即表示本體為一,不是表示狀態不同)。

如說知之真切篤實處為行,是「知之本體」於篤實處的狀態為行。行之明覺精察處為知,是「行之本體」於精察處狀態為知。故又說為一種人特地提一知字,為一種人提一行字。

若說知便是行,何必說「知而不行,只是未知」。陽明後學良知現成豈不是知便是行麼。

陽明早年論心即理,竊以為此理即船山所謂人事之理,與自然之理不甚干涉。如謂桃樹何不開梨花,與我心何干,也只好說個感應。此或為象山與陽明早年不同。

如象山語錄明言在「人情,事故,物理」上作功夫,而傳習錄卻捨「物理」一段,此恐是陽明所謂「粗處」。然宋明理學特點本就理氣心性兼論,陽明少言理氣一邊,晚年致良知一說不唯成就「知行合一」,也算對萬物之所以然有乙個解答。後學以為陽明晚年的補充正與象山言心,甘泉言隨處體認相似而不同。

如題主所說,知指導行,或可以為當下良知指導,行修正知,則是明此良知。傳習錄亦曾說一人良知變化,此種變化只是今日彰顯的比昨日多些子,如昨日以為是,今日未必以為是。良知本身無損無增。

故吾人以為所謂最高境界尚未達到。

王龍溪謂:

「自江右以後,則專提致良知三字,默不假坐,心不待澄,不習不慮,盎然出之,自有天則,乃是孔門易簡直截根原。蓋良知即是未發之中,此知之前,更無未發;良知即是中節之和,此知之後,更無已發。此知自能收斂,不須更主於收斂;此知自能發散,不須更期於發散。

收斂者,感之體,靜而動也;發散者,寂之用,動而靜也。

【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真切是本體,篤實是工夫,知之外更無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明覺是本體,精察是工夫,行之外更無知。故曰:「致知存乎心悟」、「致知焉盡矣」。】

逮居越以後,所操益熟,所得益化,信而從者益眾。

【時時知是知非,時時無是無非,開口即得本心,更無假借湊泊,如赤日麗空而永珍畢照,如元氣運於四時而萬化自行,亦莫知其所以然也。】

蓋後儒之學泥於外,二氏之學泥於內。既悟之後則內外一矣,萬感萬應,皆從一生,兢業保任,不離於一。晚年造履益就融釋,即一為萬,即萬為一,無一無萬,而一亦忘矣。」

14樓:

我的理解:用「知」去指導「行」,然後在實踐中不停地用「行」修正自己的「知」。

真正知道這種狀態時,如何作到這種狀態這個問題就不存在了。

要達到完全的知行合一,沒有那麼容易。

1.你要完全知道你真知道什麼

2.你要完全知道你真在想什麼

3.你要完全知道你真在做什麼

有了以上3點,再談知道做到,以行證知,以知助行,最終達到知行合一人若能從承諾了到做,再達到說到做到,達到看到做到、達到聽到做到,也可以最終達到完全的知道做到。

15樓:

題主貌似並沒有真正領會知行合一的真正意思。先生所講的知行合一指的並不是一種目標和境界,而是一種事實和狀態,我們任何人在任何時候都是知行合一的,我們的知和行永遠是合一的。並不需要去刻意追求。

心學是致良知之學,並不是致知行合一之學。這兩個概念是不能混為一談的。另外,雖然先生的學問收到了禪學的影響,但歸根結底還是儒學,與佛學和其他宗教有本質的不同。

16樓:已退乎

瀉藥,王陽明的知行合一意思是:知和行就是同乙個概念。知就是行,行就是知。

比如,你闖紅燈。知道闖紅燈不對嗎?知道……然而,王陽明認為你的知道不是真的知道,而是假知道。他認為只有當你永遠不闖紅燈的時候,你才是真的知道。

因此說「知行合一」

知行合一有多難?

印極 1.有沒有明確的意願。並不是所有人都願意在學東西後很忠實的去實踐,或許懶,或許忙。當你再想起的時候,說不定已經忘了學過的知識了 2.有沒有能力。你忠實的想去實踐所學到的知識,但是就算在大學,你學過機械製圖,你怎麼用?3.能不能堅持。有人實踐是為了更好的掌握,那完全掌握之後呢?還會不會繼續實踐了...

知行合一能真正做到麼?

天井 我只想問為什麼這個版塊哪來的那麼多外行,把知行合一說成理論和實踐什麼的一大堆好大放厥詞正兒八經的話說八道的人呢?竟然還有人讚。不懂可以多看多學多體會多問啊,為什麼就自以為是,還匿名了。匿名是怕丟人被人發現? 亞東 當然可以做到。但是請記住哦,知行合一以及陽明後來提的致良知,都是乙個修行方法。一...

知行合一該如何領會呢?

隱士 知我理解,是了解事物的本質和規律,行在得知事物發展的取向根據事物的發展來執行自己的行為。合一根據事物發展態勢來做相應的調整,已達到事物發展目的。 怪人 我個人理解的知行合一就是一體兩面。這個一體是什麼?就是乙個人對自我各個方面提公升的渴望。這個可以算是乙個前提條件 這個兩面是什麼?知和行就像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