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是不是太難了

時間 2021-06-02 00:01:02

1樓:

我讀了那麼多的書,做了那麼多的努力,至今還在努力。尚且不能明白知行合一。連字面意思上的意思都做不到。

看了不少回答,不難?荒謬。讀了幾本書就敢這麼狂言妄語,誤人子弟。

實在是懶得打字解釋了,算了,就當徹徹底底罵一頓吧。

本回答不做任何回覆,人生境界差距層次太大,我尚且在追求,就不誤導人了。

2樓:李長天

竟然有人覺得知行合一很簡單?那我來問你們幾個問題:1.

學生時代知道要好好學習,你們做到了嗎?2.畢業後知道要努力工作,你們都做到了嗎?

3.抽菸喝酒影響身體要戒掉,你們做到了嗎?4.

遊戲耽誤生活耽誤工作要戒掉你們做到了嗎?5.高糖高油食品例如火鍋燒烤奶茶蛋糕之類的不利於身體健康要戒掉,你們做到了嗎?

6.每天讀一本書有利於增長見識提高修養,你們做到了嗎?7.

每天堅持鍛鍊保持體型提高心肺功能,你們做到了嗎? 我也不多說,以上七條都能做到再來談知行合一很簡單的問題!

3樓:暴走的八阿哥

知行合一有什麼難的?

人人都是知行合一,惡人有惡知所行就是惡行,愚人有愚知所行就是愚行。

陽明提出知行合一,是要和致良知一起看的,這才難,什麼是良知?是存善去惡,這難。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就是善惡,能做到這個就是善,做不到就是惡。

為什麼難?因為私心,私心總想得到多一點,然後心存僥倖,佔了別人的又不想付出代價。

去了私心就是良知,良知的知性合一就是大道。

所以難在良知的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本身並不難。

4樓:悲傷的柿子

你們真的知道什麼是知行合一嗎?知行合一怎麼能是難呢,知行合一那是自然的呀。知了自然會行,行了自然已知。

不合一才講不通呀。

我覺得您說的「知」並不是知行合一的知。非真知自然不能行,這大概是您說的難吧。

5樓:無量

看了一陣心學,覺得知行合一並非是指「要讓知和行合一」。而是在說「知和行是合一的」。天理不在心之外,覺得不合乙隻是因為未摒棄私慾。

應該是吧,一己之見,慎聽

6樓:「已登出」

那要看對誰。

對幹什麼都不認真的人,學習也難,工作也難,戀愛也難,結婚也難。

對認真的人,如果聽到乙個道理,馬上就會去做,很難嗎?

比如,如果認為人應該保持真實,那麼盡量不說假話很難嗎?

「世界上就怕認真二字。」

說難的,只怕是自己不認真罷了。

7樓:光頭bobi

我認為知行合一確實是很難的,這是乙個沒有上限的課題。

首先,「知」就是乙個無限的過程。古人對於「知」的充實過程,是讀聖賢書、格物、修行等等。這些知識是無限的,而你在修行學習的過程中還要能夠完成自己的內化,把它們修到自己的心裡。

其次,有些「知『是沒有答案的,或者說是很難有正確答案的。例如倫理學中常舉的那個例子:一列急速行駛的火車,行至岔道口,道口前方的鐵軌上都綁著人。

搬一下道閘,火車會撞死乙個人,不搬,會撞死五個人。這時候怎麼做是對,怎麼做是錯呢?

另外,將「知「應用於」行「太難了。人們的行動往往決定於本能、感性以及理性,其中,理性其實是我們最不常用的,我們的行動多由感性決定。甚至一些你認為思考過的行為,其實也是由感性來決定的,即由自己的好噁而不是行為本身該遵循的依據來做的。

社會心理學中有乙個觀點:人類為了不思考,願意付出任何代價。

其實想象,我們有多少行為是思考過事物本質而去做的呢?有多少次我們是隨波逐流而做的決定呢??又有多少時候,我們真正的思考過呢?

8樓:lixuke18

我個人覺得很難的,因為王明陽在明陽洞內,修身養性了好多年,最終才悟出了知行合一。

想要做到知行合一,一定要學會自我的反省。

9樓:琳琅智庫

這個方法助你,事半功倍!

1.為「做到」找到足夠的動機,為「做不到」找到足夠的危機

2.拒絕拖延症,現在就開始

3.把大道理分解成乙個個小細節

4.要做出個執行計畫

5.擊敗懶惰這個對手

6.趕走任何乙個藉口

7.不斷地刺激自己的動機與危機

8.欣賞一下過去一段時間取得的成果

9.對「做到計畫」不斷修正與調整計畫

10.反覆,反覆,反覆

11.堅持,堅持,堅持

12.請個厲害角色監督自己(不要全指望這個,還得靠自己)

《實踐論》是一篇內容豐富的哲學著作,它的副標題是《論認識和實踐的關係——知和行的關係》,現在我們撇開其他內容不談,單單考察知和行的先後關係。

在《實踐論》之前,中華哲學的發展已經對知行先後關係問題提出了許多觀點,最具代表性的有三種:

第一種是朱熹的「論先後,知為先;論輕重,行為重。」它的補充是《尚書》說的:「知之非艱,行之惟艱」;主張認識在前,實踐在後,但實踐比認識更重要;

第二種是王守仁的「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行合一」,互相規定、不分先後、不分輕重;

第三種是孫中山的「行易知難」,其理論依據是「能知必能行」、「不知亦能行」。認識和實踐可以分離,尤其以實踐為當務之急。

宋儒張載、二程和朱熹等人都認為,存在兩種不同的知,一種是「聞見之知」,需要通過感官才能產生;另一種是「德性之知」,不假於見聞,它發自人內在的本性,例如人即使不借助視覺、就算閉上眼睛也能準確的指出自己的口鼻之所在。這是「論先後,知為先」的第一層含義。

此外,要把認識放在實踐的前面。但「致知、力行,用功不可偏。偏過一邊,則一邊受病。」所以,又要把力行提到更重要的地位。

我們知道,在宋儒的知行理論中,其實知跟行是分離開來的,二者存在先後輕重的區別。朱熹看到了這種分離,並試圖通過外在的、形式上的調和來使它們統一在一起,所以才說「用功不可偏」。

但是,知、行既然本質上是對立的,那麼學者在用功的時候就不可能不產生這種偏離。

王守仁說:「聞惡臭屬知,惡惡臭屬行。」聞到臭味會讓我們感到厭惡,其中聞到臭味是知,感到厭惡是行。

如果我們沒有聞到臭味怎麼會感到厭惡呢?如果我們沒有感到厭惡,就說明不知道聞的是臭味。因此,知規定著行,行也規定著知。

此正所謂「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猶如身體受寒會感到冷,肚子飢餓會感到痛,受寒與飢餓是知,冷和痛是行。如果不受到嚴寒和飢餓,怎麼會感到冷和痛?

反過來,如果不感到冷和痛,怎麼知道是受寒了還是飢餓了?

王夫之清楚地說:「非力行焉者,不能知也。」說明行在知之先,行是知的源頭、起點,認識來於實踐。

對天地的認識來自人類的仰觀俯察,是手觸控著大地,是眼睛遙望著天空,為大腦提供可思索的經驗材料;酒的味道究竟是怎麼樣,只有品嚐過它的舌尖才知道,任何調酒師都只能感嘆「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其次,王夫之還說:「知之盡,則實踐之而已。實踐之,乃心所素知,行焉皆順。」用完善後的認識來指導新的實踐,會進行得十分順暢,真是「樂莫大焉」了。

認識的過程其實是乙個不斷超出自身、深入本質的螺旋,「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這種形式,迴圈往復以至無窮,而實踐和認識之每一迴圈的內容,都比較地進到了高一級的程度。這就是辯證唯物論的全部認識論,這就是辯證唯物論的知行統一觀。」

10樓:三而一

整體還是算難吧,

小孩子還沒學會各種偽裝的時候,可以算是一種知行合一。一種無意識的知行合一。

當這個孩子成長後,面對的環境越來越複雜的時候,他還能保持這種知行合一嗎?不一定,這時候需要智慧型和勇氣來保持知行合一,其實就是"本我",這個時候算是一種刻意的知行合一。因為要主動克服種種外因來保持本我。

難的就是保持本我的智慧型和勇氣。

同時也要把能力和本我區分開。

能力有大小,本我無大小。

11樓:Heraclitus Fire

知行合一不是一條勸誡,而是乙個原理。有些人看上去知道了,但是不去做的原因在於他其實根本不知道,沒弄懂為什麼。也就是說你只要真正知道了,你會自然而然地去做,難就難在將「知」或「行」內化於心。

12樓:靜品陰陽

這個問題就如自己問自己吃飯是不是很難一樣,其實肚子餓了自然知道吃,遇到自己喜歡的美食,自然知道那是美味。知行合一亦是如此,當努力提公升自己的修養和道德思想水準,處事的意境和所做所為自然是知行合一,它是人類群體通過學習思考所特具的特性。

13樓:學致良知

知行合一,難亦不難!

知行合一,就像吃飯穿衣一樣,人本來就具有。難嗎?不難!只不過呈現的情況不一樣罷了。

知的性質區分有真知、偏知、錯知、邪知、惡知等等。

知的程度來區分,就有深淺之分。深知就有深行,淺知就是淺行。

知的性質和程度是交叉的融合的。你有深得真知就會有真行,你有淺淺的真知就必然有淺的真行。其它亦然。

舉幾個例子。比如:

偏知偏行:東施效颦

錯知錯行:紙上談兵

邪知邪行:掩耳盜鈴

惡知惡行:寧肯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

知行本一。

題主提問其實可能是「真知真行太難了」!

《道德經》有言:大道甚夷,而民好徑。

其實大道就在我們心中,只是很多時候我們不能遵照內心的指引去做。因為心有不明和貪欲。去除不明和貪欲就能獲得真知,就能真行。

如何去除不明和貪欲呢?《大學》有言,「致知在格物」。用《文化自信與民族復興》中現在語言表達就是「明心與淨心」。

明心就是去除心上的不明。不明就是不知道自己內心有無盡的寶藏。這是人生的重大秘密。

「聖人之道,吾性自足」。換句話說,王陽明先生的「立德、立功、立言」,我們每個人都可以達到,因為我們的心與聖人的心是一樣的。孟子也說,人人皆可為堯舜。

不明還有不知道行為作用與反作用。這是人生的重大真理。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人的每一念,都在向周圍世界撒播種子,善念,條件成熟時結善果,惡念條件成熟時結惡果。

淨心就是去除心上的貪欲。所謂利令智昏,就是受貪欲指使,令頭腦發昏。貪欲是指對自己、他人和社會過度的、不好的慾望。需要指出的是,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夢想和追求不是貪欲。

淨心可以通過觀照、反省、引導三個步驟來達到去除貪欲的目的。時刻關照自己的起心動念,如貓捕鼠,一旦不好的念頭出現,牢牢抓住。立刻反省,挖根追源,發誓永不再犯。

接著引導自己產生好的念頭。好的念頭如何來,臨摹聖人之心。(詳細見《文化自信與民族復興》一書)

堅持不懈做明心和淨心的功夫,心靈品質提公升了,越接近真知,必然帶來真行。

知行合一,真知真行,幸福自在乃至圓滿覺悟的人生,必然擁有。

14樓:阿甘

首先這位道兄對知行合一的理解就有問題

所謂知行合一包括不限於:知識和實踐的統一,請看傳習錄徐愛篇,徐愛也同樣問陽明先生這個問題,陽明先生解釋知便是行,行便是知,如果你沒有實踐,說話你的知識和理解不夠深入,不夠透徹

知行合一的本意應該是知和行沒有明顯的界限劃分,即知到行是乙個量變引起質變的過程。

所以知行合一之所以難是因為知也不透徹,便去強行或者膚淺的去行,為行而行,而不是我心已知到一定程度,並不需要外界督促或意志強加,便會自主去行。

沒條件,知行合一是不是作?

氣壯吐長虹 不是作,而是在什麼環境做什麼事。知行合一是沒有前提條件的,遇到什麼問題解決什麼問題,沒有問題就好好充實和強大自己的內心。 悲喜交加 知行合一的意思是知與行是一體的。很多人懂乙個道理卻沒有去做,那只是知。很多人按照別人的想法去做某事,雖然做的很不錯,自己卻有時很迷惑,那只是行。只有知行合一...

怎樣擺脫?讀的書不能知行合一,是什麼情況?

讀書與實踐活動的認知能力都不是線性的關係,你應仔細觀察自己的生活作息習慣,在你心情最活躍的時候進行系統的記錄,養成習慣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同樣改性格做到知行合一又怎能一天兩天就見到效果了呢?書不是呆板的操作手冊,不可能對照著去指導生活,常常只是稍有印象,而後在生活實踐中得到了驗證,才真正開始理解其中的...

知行合一有多難?

印極 1.有沒有明確的意願。並不是所有人都願意在學東西後很忠實的去實踐,或許懶,或許忙。當你再想起的時候,說不定已經忘了學過的知識了 2.有沒有能力。你忠實的想去實踐所學到的知識,但是就算在大學,你學過機械製圖,你怎麼用?3.能不能堅持。有人實踐是為了更好的掌握,那完全掌握之後呢?還會不會繼續實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