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中的知行合一為什麼這麼難做到

時間 2021-05-30 12:17:33

1樓:恍若表哥的麥子

不是你的東西,怎麼用都不會順手。

因為缺乏一致性吃了虧,思考解決辦法,進而認識到必須有一致性,就能做到一致了;因為不懂得試錯被暴打,思考解決辦法,進而理解了試錯的價值,就做得到試錯了。

自己在實踐後深入底層去思考原理,才能真正明白那些道理。

所以說這一行新手都得交學費,是很真實的。

不實踐,不虧損,不思考,就不能進步。

以上三點重要性依次增加。

2樓:投資洞察力

這個問題在於,是否是真知,大部分人做投資仍是痴迷於一些自己的信仰,直覺和所接受到的一切資訊,僅僅依據表面資訊就明白自己是真知

3樓:老張投研

知行合一

首先我們來看知:理解清楚知道了解都屬於知,但是我們到底是真知還是假知,還是一知半解?

第二步從理解或者是一知半解就到了行其實就是操作了;操作也分為完全執行,操作一半中途放棄。

這樣我們就來看一下,要是一知半解,那麼操作直接就pass掉了,要是理解以後但是在操作的時候卻中途放棄了,直接出局。

所以要是想做到知行合一,不僅要熟練鞏固自己的基礎知識,還要嚴格的執行操作,這樣才可以做到知行合一。

4樓:moral

我覺得不難做,這個世界上需要信仰,而信仰是什麼?就是讓你踐行知行合一的原動力,有人說知行合一難做,那是你沒有信仰的原因,否則知行合一就像吃飯喝水一樣簡單。

因此在交易層面,知和行的地位是不同的,知的地位要遠遠大於行,就像馬克思主義的提出,那就是知,沒有馬克思主義,就無法指導我們的鬥爭,至於鬥爭中出現的特殊情況,微調即可,但理論是最重要的。

但,如果單純的提出理論就能盈利的話,那麼投機的難度要大大降低了,投機最難的還是驗證理論的正確性,也許驗證著驗證著,一輩子就過去了。

5樓:樂水moon

首先,這個問題問的非常的好,也是很關鍵的東西。

其次,這個問題不單單是交易中的問題,而是對所有領域的問題。

「知行合一」,怎麼說呢,記得有一本書提到過,我分享一下這個例子:

在平地上放放乙個寬40厘公尺長10公尺的木板,讓乙個人從上面走過去,不要掉下來,人們都可以做到;

把這個木板公升高到1公尺,成了獨木橋,大家基本上也都沒問題;

那麼把木板公升高到100公尺的高度,掉下來就直接摔死,這時候還有幾個人能心平氣和的走一遍?

這個例子,我個人覺得就是對「知行合一」最好的闡釋。當把木板公升高到100公尺的空中,人們是知道自己能走過去的,但是能走過去的人可能會很少。為什麼這時候我們覺得自己知道但是不能行了呢?

這裡就是是不是真的「知道」,和是不是真的「行」;這兩個東西都需要各種修行,有jshu層面的,更重要的還有心理層面的。

那些走鋼絲的專業人員,在這個事情上,就可以算是知行合一了,他們是如何做到知行合一的呢?

是經過了長期的,系統的學習、練習、面對困難的應對;當他們走鋼絲那一刻,就體現出來知行合一了。

其他行業也如是,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

說到這裡,你覺得在交易中知行合一為什麼這麼難做到?

也許是大半年這個時間不夠,也許是學習的道理不夠,也許是操作方法不夠。

想解決:就要長期的、系統的、應對各種困難的,關鍵是有耐心地認真學習和踐行,這部分不在此展開。

6樓:

因為你們的系統都是歸納法,經「統計」有多大「概率」在某某條件下會賺,據統計家養豬在被宰之前都活的挺好,按天計算百分百活著,突然被宰,轉世投胎成乙隻火雞,以為這一生可以好好活著了,某節日到了,被主人一把擰斷了脖子,如此迴圈無數個輪迴,倘若那只豬有記憶,在下次選擇投胎的時候心態會不會崩。

7樓:

知行合一是吧!

知行合一的前提是得知道吧!

但我們對自己的知道有多少呢?

先說硬核的

1、你這個月的(身高),體重,腰圍,能跑多少公里不喘氣,能背多重的東西上幾層樓,這一頓飯能吃幾個饅頭,你真的知道嗎?

答案是絕大部分人都不能準確的知道。

再說軟核的。

1、你的財富承受是多少--你賠賺多少錢能不心跳?

你能專心聽老婆嘮叨多長時間?

你能一次專注的看盤多長時間?

類似的問題有很多,你能知道的有幾個,準不準確?

另外還有一層問題?

在什麼樣的外部環境下,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增加還是減小。

估計更是沒有幾個人能知道了?

這些事本來就要乙個乙個的測試,一次一次的積累了。

等你真正知道了,再說行吧。

有人說知易行難,有人說知難行易,其實在我看來都差不多的意思。

8樓:慢即是快

陽明心學的知行合一,是心經第一句"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的簡縮版。

首先是知:知是認知,包括知物、知我,知物即是對客觀規律的正知正見,知我是對真我妄我的正確認知。知物之人謂之見性,知我之人謂之明心,這兩個是辨證統一的,只知物不知我,必不能執行,此知是假知。

其次是行:知物且知我,才能談行。如何行?

寂靜涅槃便是行,是真知真行,大行無行。所謂寂靜涅槃是指靜心等待客觀規律(知物)發揮作用,不去主觀干預客觀規律,其意等同於無為無所不為,大為不為,大行無行。須知,人的主觀能動性必須契合客觀規律才會有效否則就是胡亂折騰,典型例子就是大煉鋼鐵超英趕美,我們不必誇大人的主觀能動性,只有在客觀規律框架之下,人的主觀能動性才有意義,才契合天道。

如何做到寂靜涅槃?這是反人性的,很難很難。當你按捺住你那顆燥動的時刻想逆天而行的妄想執著心,你就進入寂靜涅槃的境界了。

譬如農人種稻:春播夏長秋收冬藏,謂之知物,其本質是萬物生住異滅的無常律,萬物必然依此律執行,無一例外,此即知物。農人認識到自己要老老實實地契合此規律去種稻,違反此規律的主觀喜好拔苗助長是逆天而行,一旦參雜主觀妄念就會餓肚子,此是知我。

知物知我,然後寂靜涅槃大行無行,便是知行合一。

是故知行合一,佛陀表述為寂靜涅槃,老子表述為無為無所不為,孔子表述為從心所欲不踰矩,心經表述為明心見性(觀自在)悟後起修(行深般若)。

9樓:期權愛好者

因為知不僅包含分析框架,還包括資訊和認知更新。行作為執行,不僅包括對確定性的執行,也包括對不確定性的試錯。知行合一應該是一種主觀心態,作為事後評價,須嚴格定義評價框架以及認識到評價框架不不完備性。

10樓:沙利葉之歌

這段話非常簡單闡述了為什麼知行合一很難:

孔子說:「人人都說自己聰明,可是被驅趕到羅網陷阱中去卻不知躲避。人人都說自己聰明,可是選擇了中庸之道卻連乙個月時間也不能堅持。」

孔子說:「顏回就是這樣乙個人,他選擇了中庸之道,得到了它的好處,就牢牢地把它放在心上,再也不讓它失去。」

11樓:獨角獸小助手

因為,交易不是沙盤,也不是你自己買賣,你自己控制不了別人的交易想法,無數人的想法合成了市場走向,你覺得你還能知行合一嗎?

12樓:

知而不行,是為不知;行而不知,是為不行。

彎腰就能撿錢的話,沒人不會彎腰,只有彎了幾次腰都撿不到錢,才會產生自我懷疑。

說到底還是你根本不知道怎麼賺錢,該賺誰的錢。

交易做到最後就跟種地差不多,種下去看天吃飯,有時候豐年有時候災年,豐年多收甚至大收,災難少收或者不收。

有時候恰恰自己種的那個品種是當年流行的,一下子就賺大了;也有時候種下去,市場不認同,白搭了功夫。

就是這麼回事。

要想求富,就好好琢磨市場熱點會落到哪兒,琢磨對了就厲害了,錯了就白瞎了。求穩的話就做旱澇保收的品種,賺的不多,虧的可能性也不大。

你去看看那些大農業集團,他們就是這也參與些,那也參與些,分析很多,賭博很少,大部求穩,少部求富,最後收穫一些平均收益。

什麼年份,月份,乃至每天都能賺到錢的那種奇才,不要想,肯定不是自己。

否則也沒這些疑問了。

交易這一行,每個人的基礎、天分、性格,基本上就決定結果了。

你想想是不是這個道理?

知乎上的交易問題我看了很多,其實很多人的痛苦是不明白自己的界限在哪兒,給自己設立的目標太高,太不現實,受到打擊後,又灰心喪氣的到處尋找答案。

找到一些似是而非的答案後,又好像悟道般鼓足勇氣再次嘗試,再次迴圈。

交易確實是普通人走向階級躍公升之路的捷徑。

但這條路路口寬闊,路途卻是越來越窄,到最後如獨木橋,如針尖般難行。

你們見過幾個種地種成億萬富翁的?見過幾個做小生意做出個商業帝國的?

這兩個門檻比交易還高些呢。

我一直覺得交易人首先就該明白自己能走到哪一步,自己的極限壓力在哪兒,然後退後幾步踏實種地就可以了,超過自己的那些不要跟,落後的也不要嘲笑,就當是過日子。

這樣不耽誤人生。

人一輩子很短,千萬不要拿人生賭機會。

13樓:風中的理想

因為人性。是人就有私慾。

有了私慾就有弱點。

人不是機器。更不是神。

都會犯錯,錯了就會出現各種情緒影響自己。

所以,做的知行合一很難。

14樓:Largecool

不說交易,生活工作學習中其他領域,知行合一一樣很難做到。

都知道健身重要,堅持去健身房的又有幾人?

都知道學習考證對增強自己的職業競爭力有好處,堅持每天學習的又有幾人?

交易中知行合一更加難以做到,因為你甚至不知道你這個「知」是不是對的。

15樓:skyboxck

以前我以為知行合一是指知道該怎麼幹,然後按自己知道的幹,現在領悟到並不完全是這樣,這詞裡面的一是指道也就是規則,交易中指的是理解知道交易的規則,而開倉平倉也符合這個規則,所以能完全做到的又有幾個呢?

16樓:木木

我看隔壁的富二代,跟乙個女孩子看電影,去旅遊,送禮物,沒過幾天就把女孩子追到手了。

我也跟同班的小花看電影,去旅遊,送禮物,小花怎麼就不從了我呢?我望著身下跟隨自己多年的鳳凰牌二八槓自行車不禁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少年,請我你告訴我,為什麼堅持輸縮盈衝、一致性、試錯這些方式,你就一定能長久的從市場賺到錢呢?在你沒有給我乙個邏輯非常嚴密的答案之前,我向你保證,你在市場賺了多少錢,或早或晚都會虧回去的

知行合一,如果你的「知」缺失了很核心的一部分,又談何做到所謂的知行合一呢?

17樓:常冬冬

首先確定你「知」就是對你有益的,如果不是,合一不合一,都沒有意義,盲目知行合一,只會讓自己陷入無解的虧損更深。有了乙個正確的「知」(符合自己個性,認知,資金能力),有機會徹底執行一次,結局盈利或者虧損可控,都會讓自己有一直全新的感覺,和之前的混沌明顯的不一樣的感覺。久而久之。

18樓:好奇的貓

信念不足,想法太多。

先不要去在乎錢,先去做,你的操作標準是什麼這是你的知,有了操作標準就行動起來,不管對錯只安標準來。一虧就懷疑動搖一賺就嘚瑟,反反覆覆怎麼合一?不操作又不會死,空倉等待不會?

符合標準就做,不符合就等,機會無數,真的假的大的小的,你都想參與,你不亂誰亂。只做符合你系統模式的不就合一了,不符合的通通不要。哪怕是漲上天跌到底,不符合你就是不做。

但是都漲上天跌到底了,你系統都沒抓著就證明系統有問題,除錯系統就好,而不是關著導航亂開車。你不能合一百分百是你的系統沒有,要麼就不相信你自己的作業系統,所以才說你信念不足,想法太多。多在作業系統和規則上下功夫吧。

別東跑跑西跑跑,那都是沒用的。

知行合一 的最高境界是什麼?

季俊峰 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 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每個人都是聖人,或都有成為聖人的潛質。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人心自知。討厭臭味,喜歡美色,這些就不需要人教。修行的人,要做的就是努力地遵循自己良知去做事。從一開始刻意地去要求自己按照良知來做事,到最後人的行為都自發的遵從自己最開始一閃念的...

做事本身就是知行合一,那麼為什麼還要如此說明知行合一的重要性?

做事都是知行合一的,這是沒錯的。問題在於這個 知 不是你認為的那個 知 比如我現在在吃飯,邊吃邊看手機。我本身有乾眼症,我 知道 看手機會讓眼睛的狀態下降,我 知道 我應該放下手機,專心吃飯。這裡有兩個 知 但是知行是合一的。我既然有了邊吃飯邊看手機這個 行 那麼我上面的兩個 知 就一定不是 真 知...

為什麼現實中存在這麼多知行不合一的現象?

大學生 因為人有七情六慾,這是理性最大的敵人。人在關鍵時刻往往感性地活著,誰都知道沉迷遊戲不好,但就是忍不住想玩,很多時候理性是戰勝不了慾望的。如果乙個人有慾望,那就不會完全理性,如果乙個人沒了慾望,那就是 佛 弗人。玩精神分析的弗洛伊德也說,人最大的動力是潛意識的,而不是意識的,而潛意識裡都是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