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宋時期官話不是普通話,為什麼唐詩宋詞用普通話讀這麼押韻?

時間 2021-05-07 02:22:49

1樓:稽古明今

漢字發音就是通語,歷代相對穩定,今天的通語就是普通話,但唐宋的通語跟今天的通語有些區別,更接近上古正音。

漢語通語語音幾千年繼承過程中雖總體穩定但還是有偏移的,最大的一次偏移是在元以後,以帶東北口音的通語(大都話,也就是北京口音通語)代替了古中原通語(洛下為代表)成為全國的標準語。

所以有一批字的聲調不對了,大部分押韻,但是小部分不押韻(分韻也是看聲調的)。

2樓:樛木cieu moq

語音雖然不同,但語音演變是遵循演變規律的,所以很多情況下用普通話讀也是押韻的。

不過既然是「很多情況下」,那麼就有「其他情況下」:用普通話讀不太押韻,甚至出韻的情況,比如《楓橋夜泊》的「眠」和「船」,《山行》的「斜」和「家」,《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的「折」和「雪」。

古代「推普」沒有當今力度大、程度徹底,但這不妨礙詩人詞人寫詩詞押韻遵循韻書,儘管是會有不是百分百按韻書要求押韻的詩詞。

另外,並不會做到「全國」讀都押韻。以吳語太湖片蘇滬嘉小片蘇州話讀《錦瑟》為例:

錦瑟無端五十i,一弦一柱思華i。

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ti。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i。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z。

但用普通話讀卻是押韻的(好吧,也不太押)。

接下來再舉蘇州話押韻但普通話不押韻的例子:

遠上寒山石徑ziɑ,白雲生處有人tiɑ。

《登岳陽樓》杜甫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l|lóu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v|fú

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ts|zhōu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l|liú

很明顯,fú出韻,原先的已經進故紙堆了的fóu倒是押韻。

接下來是二者皆時押時不押的例子: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奔流到海不復。(蘇州話押,普通話不押韻)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朝如青絲暮成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蘇州話都不押韻,普通話「雪月」可押韻,按《廣韻》「雪」與「發月」不押韻)

岑夫子,丹丘,將進酒,杯莫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側耳

鐘鼓饌玉何足貴,但願長醉不復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二者皆除「生」出韻外押韻)

陳王昔時宴平,斗酒十千恣歡

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蘇州話普通話都不押韻)

五花馬,千金,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二者都押韻)

所以怎麼會存在「全國」讀都押韻呢?總會有「意外」情況的。

另外就讀詩而言,不光有現在發現讀古詩有時會出現「不押韻」的情況,古人也有,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古時期人們讀《詩經》就已經發現有「不押韻」的地方了。

為什麼普通話以官話為方言基礎?粵語和閩語不是更有海外影響力麼?

官話在國內的群眾基礎更廣,您要是以粵語或閩南語為普通話,就說閩南語,用泉府音還是泉州音還是漳州音還是廈門音還是海南那邊的,必然引起械鬥。而且推廣普通話和推行簡體字一樣,在於效率方面,和北京話相比,普通話是非常好學的,北京話這個,您身邊沒個北京人長期帶著您說,是基本上不可能學會的,方言更是,那粵語閩南...

為什麼推廣普通話?普通話是根據什麼選擇出來的?

牧慕仁 普通話是以北京語音為標準音,以北方方言為基礎方言,以典範的現代白話文著作為語法規範的現代漢民族共同語。從現代漢民族共同語形成歷史的角度來說,北京話有著特殊地位。金元以來,北京成為中國政治 經濟與文化中心。北京話作為官府的通用語言被傳播到全國各地,而發展成 官話 古白話文學作品如 水滸傳 西遊...

讀書是普通話,講話的時候為什麼講不好普通話

公子安ayakashi 普通話的普及程度在大陸是非常高的 起碼,如今的大部分孩子說普通話的時候肯定比說方言的時候多。但為什麼還是講不好普通話呢?這就涉及到了方言和普通話得差異問題。我雖然是南方人,但我的方言屬於北方語系,音調和普通話很不一樣,但是字的唸法大部分是相同的,少部分保留了古音。儘管如此,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