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是怎樣產生的,道德的本質是什麼?

時間 2021-05-06 14:18:24

1樓:鯨落落了

道德是功利的

集體利益最大化是道德的原則和目的

道德只適用於相互幫助能夠做大蛋糕的社會環境也適用於蛋糕與人口動態平衡的時代

如果蛋糕、生產力下滑嚴重,那麼,人們只能互相殘殺,互相殘殺的黑暗森林是新的行為準則。

道德就淘汰了。

簡單地說,但人存在本身有利於他人存在時,社會理所當然地美好,人們和諧相處,生產力不斷進步。

當社會環境中人的存在只能傷害到別人的利益時,那只能打起來。

道德只是給不想長腦子的人乙個幻想,和宗教什麼的沒太大差。

宗教是無情世界中神明的嘆息啊,道德是聖人的嘆息

2樓:陳姓男子

道德這個東西挺反人性的。

人性是什麼,是攫取,是占有,是減熵。

但道德呢?講奉獻,講犧牲,講照顧別人的感受,幾乎沒有什麼道德是講善待自己的。

除非你太講道德了,講到自己都活不下去要自殺了,他才假惺惺地出來說一句,自殺是不道德的!

說白了,道德這個事情就是徵稅,是一種通過剝削強者利益,來補償弱者利益的行為。

但問題是,強者才需要被道德約束,弱者約束個錘子啊。老子都快被道德綁架的活不下去要自殺了,你還要勸我自殺不道德?????

道德這個事情,我覺得真的有個底線就行了,比如不傷害別人的生命安全之類的。搞清楚人宣揚道德是為了管束他人這個事實,有助於我們的覺醒,讓我們開始過一種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

3樓:Yali

道德的本質是什麼,我不敢回答,這是頂層的理論。拿科學來比喻的話,這是理論科學,不是一般人可以定義的。不過我確實也思考過很多道德的問題,都是應用層面的思考,就是一些總結和歸納。

下面是我的回答:

「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這是中國古人用來描述道德和環境的關係的論述。它描述了道德和環境的關係:人們的「道德」和「不道德」是環境影響的產物。

用更直白的話來說就是:你好我也好,你不仁我也不義。

4樓:鵲鳴醫

不知道你指的是哪一類的道德。

比如如果你是指公德,也就是公共道德。那就是大家約定俗成的,需要共同遵守的一些規範。一般適用於那些法律之外的。

比如墮胎這個事件不違法。但是在某些地方會違反道德。會被譴責。

它的本質是一種約定。會隨著地域不同時代不同,有所變化。

如果你指的是道德經裡的道德,他的那個意思就是有道就有德。德就是得。得道的人自然會有所得。

5樓:羅矩

道德很多時候是一種生存策略,皇權時期推崇道德,因為道德會導致相對和諧的平民社會,而其中起表率作用的人物,往往會得到權力的嘉獎,所以在這種時代,選擇道德,容易獲得競爭優勢。

雖然道德往往成為統治階層的教育工具,但道德的起源應該是來自於社會在勞動過程中,為了獲得效率,而約定俗成形成的行為規範,有利於形成乙個相對穩定的生產環境。

在道德的發展過程中,被各種意識形態新增了太多私貨,我們在選擇道德的時候,除了考慮競爭優勢,不妨也從更高的維度來省視我們踐行的道德是遵從什麼樣的價值觀念

6樓:「已登出」

論道德道德,是人與人、人與事、人與世界、人與自己之間最完美最和諧最理想的狀態。

是否可以辱罵不道德的人呢?絕不可以,辱罵,只會嚴重的干擾別人去調整,最終是加重別人的不道德狀態。

如果我是不道德狀態,是否可以認同別人在這時罵我呢?更不可以,無論什麼情況下,都絕不允許任何人干擾我心思。我的心思如果被干擾,會加重我的不道德狀態,然後我就會變得更壞,人生就會更悲慘,我對世界就會更加有害無益,我傷害的人也會更多。

所以,無論是為自己好為世界好還是為別人好,都決不允許別人辱罵我,決不允許別人干擾我心思,即使我是非常非常不道德的人。

如果我是不道德狀態,是否一定會危害別人呢?也不是,如果我危害到別人,別人會同我鬥爭,當沒有鬥爭時,就說明這時我沒有危害別人。當然啦,如果不道德的人危害到我,也要堅決鬥爭,決不能姑息。

同時注意,不道德的心比較瞎,總會歪曲的理解正義。為了避免麻煩,鬥爭時務必把自己真實捍衛的東西反覆的講清楚。反之也是一樣的,別人主動找茬時,也必須要求對方把話說清楚,然後才是談判、絕交或戰爭。

把話說清楚是鬥爭過程中最最重要的乙個環節,不把話說清楚就是惑亂別人的心思,這樣,只會造成彼此在惑亂中沒有盡頭的鬥爭。不把話說清楚,就是付出再多努力去鬥爭,對理想人生的創造也都是有害無益。

同會危害到我的不道德之人作鬥爭,我的目的是為了維護捍衛自己的夢想和利益,並不是要故意打擊傷害不道德的人。這個分寸一定要把握好,不把握好人就會從正義的鬥爭滑向惡毒,一旦滑向惡毒,付出的努力越多,離道德走的就越遠。

文明禮貌、仁義禮智信、高貴優雅、溫柔可愛、Sunny正直……這些美好的詞語,都是經過無數次反覆調整、反覆鬥爭後才實現的。想成為一位有道德的人,正確的路絕不是按照大家都認為是文明禮貌的樣子去做,這樣只會僵化自己,同真道德是南轅北轍。而是想象一下自己心中,同別人同世界的理想狀態是什麼樣子,然後再根據理想,綜合各種現實條件去考慮,在現實中去反覆調整、反覆鬥爭去實現理想。

道德,是人生的一種理想狀態,需要在現實中反覆調整反覆鬥爭後才能實現。家風好的人,可能不會吹飛之力就調整好了。家風不好的人,可能需要幾年幾十年甚至幾代人,才能調整到理想狀態。

兒童就是無憂無慮天真可愛的,這是因為兒童之間很簡單的調整鬥爭後就能達到理想狀態。大人是各種的憂愁煩惱人生不如意,這是因為大人面臨的世界更廣闊,需要調整鬥爭的東西也是超級的多、難、複雜。我對自己下了兩條死命令:

一是永恆保持學習狀態;二是永恆保持戰鬥狀態。

7樓:

不請自來。

有好多人阿,看到別人不講道德,然後自己也不願講道德。反正,別人都不願意去遵守了,也來湊湊熱鬧,把爛湯攪翻!我是非常不認同的!

至於有多少人不講道德,管不著。但你不講道德,那你產生危害就大了。世界上還是有道德的。

你願意對這個世界充滿惡意,那你就是沒有道德。不講道德有天收,好吧。

8樓:王不淚

首先,道德是在社會發展中,人們形成的一種群體意識形態。

馬克思主義認為,道德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它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準則和規範。不同的時代、不同的階級有不同的道德觀念,沒有任何一種道德是永恆不變的。

也就是說在社會的基礎上,通過社會人性的引導進而反應人性需要的一種意識產物。

人性是長時間不變的,但社會是不斷發展的。

也就是說道德是隨著時代發展而發展的。

如果你覺得某個時代或某個階級的道德觀念產生了病態(比如貼近功利性,與善惡掛鉤)。那麼你就要清楚,這種道德觀念是在這個時代的基礎是產生的。它反應了這個時代的一些規律和缺陷。

9樓:

道德是用來約束自己的,而不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地站在道德高低上去評判他人。

我自願做乙個有道德的人,但我不想聽到任何人用道德評價我。

任何事情都不要接受道德評價,任何事情。

如果我打女人,那就按故意傷害把我抓起來;如果我陷害他人,那就告我誣陷;如果我當眾拉屎,阿這。

道德約束是栓狗的鍊子,不要當一條狗。

道德評價者死不足死。所以不要對他們有任何感情。

10樓:螢火流光

道德如同一枚一體兩面的硬幣 。一面是群體對個體的制裁。一面是個體對群體的責任。這是我以為的道德的本質。

分則力弱,合則力強。人類結成社會才能更好的生存發展。當個體數量少的時候,社會秩序可以依靠血源關係建立。

當個體數量超過一定限度的時候,社會結構的維持需要通過構建普世的觀念體系來實現。道德是龐大的觀念體系的一部分,而且是最為廣泛接納的一部分。

當人類意識到從同類手中奪走其所占有的資源遠比從自然界中獲取和生產資源要容易得多的時候,「分」的慾望與「合」的要求產生了矛盾,道德產生了。

「故大道廢,安有仁義;智慧型出,安有大偽;六親不和,安有孝慈;國家昏亂,安有貞臣。」

11樓:

走什麼道,成什麼

道這個規律統治天下,忘了道之後,德統一一切影響力,之後是仁,義次之,禮再次之(周朝),智再次之(縱橫家時代),現在是信統(金融資本統治一切),最後是兵統,兵家是最後乙個防線,兵法敗了,這個文明就斷代了

12樓:為之

道德是高度個人化的一種價值取向。

與價值觀是等價的。

每個人都承認有一些價值是不能用金錢來衡量的,所以用道德來衡量。

但每個人的道德是不同的。

試圖用自己的道德觀約束別人,就會產生矛盾。

13樓:無心道人無恥之徒

道德是怎樣產生的,道德的本質是什麼?

題主所謂的【道德】,乃是倫理學的範疇。

哲學家的【道德】範疇,乃是一種身心問題的終極答案。

14樓:吾欲攬六龍

演化。具體過程可以參考《自下而上》中道德的演化那一章。

也可以根據你學的歷史,地理,生物,知識進行推理。

我就不復讀了,累了。

15樓:一季稻

『人類接受的道德標準和法律法規實質上是富人用來進行統治的工具,那些動聽的格言、高雅的藝術和繁縟的禮節不過是套在人們身上的鎖鏈上的花環。所有的人都奔跑著迎向枷鎖,認為這樣可以確保他們的自由。

盧梭《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

16樓:司洪亮

所謂人性道德標準,是否就是人類自始至今,各方利益妥協而形成的一種執行法則。?

如果由這樣的角度談,或許可以概括為是一種人性自覺的行事標準是比較合適的。這裡是講不得比如所謂哲學意義上的道德說法的。這種人性自覺的東西與各方妥協的意義上似乎顯得過強了,或者說自覺在妥協的意義上是非常不明顯的。

但規則總是有的。這一點不容否認。

17樓:chenhaowen

之所以區分道德與不道德,是為了給人性設定底線。

道德是在環境,教育,和自身認知水平的結合下形成的,我們可以跳出道德本身去思考問題,但不代表我們可以不道德。

這又是個矛與盾的故事,我們既要明白道德的本質,也要懂得人性的底線在哪。我們又在矛與盾之間反覆橫跳,這就是道德的本質。只有不停的碰撞才能得出更全面,更理性的結果。

18樓:奮鬥的植物

道德這件事講明白都能寫本書了,尼采寫過一本《論道德的譜系》,我認為是關於道德最好的書。但是我不想長篇大論,這裡只寫乙個切入點,為什麼有人不遵守道德與規矩。

道德與規則都是建立在一部分人的利益上,用暴力維持這部分認利益的的條款,道德用軟暴力,規則用硬暴力。每乙個條款永遠不可能符合全部人的利益,它只能照顧一部分人的利益,所以沒有被照顧到利益的人就必然不遵守不利於自己的道德與規則,這是腦子十分正常的選擇。

人自然出生於社會,不像加入某些團體,入團要遵守規則,不認同文化與規則可以不加入。出生是沒有選擇權的,能逃離的人只是少數,大部分人沒有機會,他只能選擇偷偷的不遵守規則,盡量避免暴力的懲罰。

當風險係數*懲罰力度的估值小於眼前的利益,理智與本能都會驅使人做出行動。當每件事的懲罰力度越來越大時,當達到了不能承受的痛點,受規矩約束的的人就會推翻這個規矩,並殺死維護這個規矩的人。如果公共道德與規則永遠是正確的,不需要被打破與迭代,也就不存在現在的道德與規則,到今天應該還是商朝的規矩與道德,或者停留在石器時代,那時候血親繁殖都是普遍現象,既合規矩又合道德。

道德的本質是一種罪惡嗎?

酒與茶 道德的外因是社會穩定執行的需求和這種需求的附加產物。應該是由上古時期的宗教傳承下來的,而宗教一開始存在就是為了維持乙個超過150人的社會繼續存在下去。道德的內因是源自人類的認知系統。人類的認知系統有獨特的想象能力 其實不確定其他動物有沒有 就比如在捕獵之前模擬捕獵,而因為這種能力存在,人就會...

如何理解道德的本質和道德的認識功能?

道德具有漸變性和滯後性,從來沒有一成不變的道德,道德特別容易成為小人的利用,和低能人知我實現的途徑,其實是很低階自我實現 緣來是你 第乙個問題其實就是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的白話版。第二個問題其實還是對上面那句話的總結。Ps 這個 實 與 足 每個人的期望值都不相同,所以說這是一句沒什麼...

道德的本質是利他主義還是利己主義?

魁魁 好同志 人做事情都超脫不了 我想 我想就是我慾望,滿足慾望的過程中符合或者不符合我們的道德標準,於是有了利己利他的分別。魁魁 好同志 人不為己,天崩地裂 123 個人認為本質是利己,利已損人便是惡,利已利人就是善,惡是不利於合作的,善方便於合作,惡人當道,合作便會越來越困難,所以提倡善,人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