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達到中庸之道?

時間 2021-05-06 10:48:40

1樓:

《中庸》:遵循天性生活,順應自然修行

一、人生最好的修行狀態,和「刻意」兩個字無關。

在任何情況下,心性之中最好的狀態都不是刻意強求所能獲取的,就好像修行自己的欲念一樣,如果在面對欲念時太過於刻意的急於擺脫,反而一念之上又生一念,結果不但消除不了本心的欲念,反而多了執著的偏執。

又比如內心徜徉自適的狀態,很多人總嚮往詩與遠方的狀態,於是找了乙個遠離紅塵的深山遠林,認為當自己擺脫了某種環境之後,就能獲取內心的那乙份平和。

其實真正的修行不在環境的區別,而在自己內心的釋懷,只要內心乾淨,隨性自然,自然會收穫乙個相對好的狀態。

陶淵明有一首詩叫:「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心靈保有寧靜的氣息,即便置身於紛繁紅塵,也是一種很好的修行,因為修行的目的本身就是用平和的狀態去對待世俗,如果企圖依靠脫離世俗環境而求修行,那麼修行的意義何在呢?

正所謂說世間本無事,庸人自擾之,人生其實並不複雜,修行也並不需要多麼高深的道理,只是用平和順應的心態,去對待世俗平凡的生活,不執著不多慮,便是好的結果。

《菜根譚》之中有一句話,叫做:

水不波則自定,鑑不翳則自明。故心無可清,去其混之者,而清自現;樂不必尋,去其苦之者,而樂自存。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水如果沒有引起波浪自然就會平靜,鏡子如果不被灰塵遮蔽,自然就會明亮。因此人的心靈根本沒有必要刻意清潔,只要去除心中的雜念和私慾,清澈明淨自然就會顯現出來;快樂無需刻意去尋找,只要排除心中的痛苦和煩惱,快樂自然就會長存。

每個人心中都有對於物質的欲念,也有對於事情過度執著的思慮,所以有一句話叫「無故尋愁覓恨」,說的就是人性因為思慮過度產生的問題,這些問題都是人性本身的狀態,個人的意識無法改變本性的自然狀態,無論多麼刻意,都解決不了問題,反而徒增煩惱。

而我們能做的,就是首先接納這些本性的狀態存在,但是當這些狀態之外出現嘈雜的念頭時再稍加收斂,以此避免自己的欲念不過度,不因自己的思慮之心而走向偏執,這樣就足夠了。

二、《中庸》有一段話對這個狀態解釋的很好,叫做: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

什麼意思呢?意思就是說:人與生俱來的自然稟賦稱作為『天性』,能夠遵循天性而行,就叫做『道』,把道加以修明推廣給民眾,就叫做『教』。

道是不可以片刻離開的,如果可以離開,那就不叫做道了。

所以君子能夠依道而行的狀態,就是不管在人前或者是獨處人後的時候,都能夠謹慎對待自己的念頭,喜怒哀樂這些情緒沒有表現出來的時候叫做「中」,當這些情緒表現出來,並且自身能夠將此控制適度,這就叫做「和」。

這種狀態就像是我們所說的,心中存在欲念,但是不要讓自己的欲念過度,當這些欲念不過度的時候,就能夠使自身與外界保持平衡與和諧的智慧型根本。

王陽明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良知的本體本來就是寧靜的,現在卻又添了乙個追求寧靜;良知的本體原本就是生生不息,現在卻又添了乙個不生私慾;並不是單單聖學的致知功夫不會這樣,連佛家也不會這樣刻意追求。」

不管是《中庸》所說的「中和」之道,還是王陽明所說的「良知」,其實表達的都是自然本體的狀態,能夠在允許這些自然本體的狀態正常存在,並且將由本性而出現的慾望正確控制和引導,人生就是平衡的。

而當我們面對這種狀態時,更不能以自己的意念橫加干涉,企圖去除這個本體的狀態,就像很多人在修行時總抱著乙個想法說「去除所有的欲念」,這個觀念是不對的,因為欲念本身就是本體,如果能夠完全剔除,那就算不上正常人了。

2樓:待舞長髮及腰

不需要「達到」,每個人本來就在中庸之道裡,天生如此,不需學習,人人都會。但因人類用概念來理解世界,用情緒來看待世界,用定義來了解世界,這樣一來就遮蔽了中庸之道。好比在眼睛上加蓋了乙個帶色眼鏡,那麼,所看到的世界就是帶色的世界了。

把帶色眼鏡放下,自然就能看到真實的世界——恢復了中庸。

中庸之道現在還實用嗎?

樂活 可以說,想把中庸工具化,是走錯了路。中庸首先是一種個人的修養,而且還是乙個不容易達成的目標,甚至可以說在儒家是個人境界的最高追求。這就決定了,大多數人只能是在追尋中庸的道路上前行,而不是考慮怎麼使用這個方法。未達境界,而刻意追求利用自己心想的中庸來做事,最終很大的可能是逐漸平庸化,最後淪為世俗...

如何簡單地理解中庸之道?

飄渺隨風 曾仕強老先生說的很明白,中庸就是合理的意思。該剛則剛,該柔則柔。舉個例子,戰場上有逃兵,你該怎麼辦,當然是殺了他,這樣才能保持軍心,防止他人叛逃。一般學生學習每週休息兩天,這很合理,身體強健的學生休息一天,也很合理。這就是中庸,中庸是不停變動的。 胡蘿蔔花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喜怒哀樂就...

中庸之道的真諦在於什麼?

YANG 本人讀儒家已經接近三年,我所理解的中庸之道有三點 一 不偏不倚 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君子的行為不能與道分割,要按照道來規範修養自身,要讓道體現於行為之上,這樣不斷的要求自己,就會趨近不偏不倚。二 靜觀其變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在處理事情時,把自己剝離,以旁觀者的角度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