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簡單地理解中庸之道?

時間 2021-05-11 23:22:14

1樓:飄渺隨風

曾仕強老先生說的很明白,中庸就是合理的意思。該剛則剛,該柔則柔。舉個例子,戰場上有逃兵,你該怎麼辦,當然是殺了他,這樣才能保持軍心,防止他人叛逃。

一般學生學習每週休息兩天,這很合理,身體強健的學生休息一天,也很合理。這就是中庸,中庸是不停變動的。

2樓:胡蘿蔔花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喜怒哀樂就是我,未發就是無我,就是無為,

發而皆中節謂之和,發而皆中節就是以萬物為芻狗,就是無不為,

所以中庸之道,致中和,就是無為而無不為

3樓:935a

這麼簡單地理解中庸之道吧。

乙個極端,人在外界壓力極大的時候,有人拿著刀子追你,或者,你欠了幾百萬債主天天上門追債,這時候內心的狀態是唯物。

另一極端,人為了Hi吸上毒了,人身體節奏內分泌週期亂套了,人的內心象開了鍋似被身體拿住了,這時候內心的狀態是唯心。

中庸之道,是人在感知清醒的時候內心可控的情況下,在現實和希望之間權衡利弊三思而行。絕對的中類似計算機和機械人,但是,這種絕對的中就沒有變化了。

4樓:吳-琮

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孔子杜絕了四種弊病:不憑空猜疑,不絕對偏執,不拘泥固執,不惟我獨尊。

這個就是最好的中庸之道。做事不過分。

5樓:成為自己的光

簡單理解就是乙個君子如何在現實世界中正確的或是合適的來把握處理各種情況。

子思認為道無處不在。也就是舉頭三尺有神明,所以君子慎獨。因為就是你獨自待在房間裡,道也在你身邊。

而現實世界中的所有情況都是道的某種化身,所以各種極端都會存在,而且他們的存在有某種程度的合理性。

所以君子要做到中庸,做到允執厥中,在各種極端情況下採取乙個合適的態度,各方都能夠存在,並且問題能夠得到合理的解決。

6樓:極北

「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這是朱熹在其《中庸章句》開篇引用的程頤之語,個人覺得就已經解釋得明確而直白。

《中庸》書中引用了孔夫子的話做了進一步的解釋:「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過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賢者過之,不肖者不及也。」列寧的那句名言「真理哪怕是向前邁出一小步都會變成謬誤「,說的是同樣的道理。

用今天的語言來表達,「庸」,指的是人們廣泛遵從的生活常識以及經過科學驗證的客觀規律,「中」,就是嚴格按照限定條件來運用相應的常識和規律,不增不減、不多不少、不急不緩。

基此,「中庸」可簡單地表述如下:尊重常識和規律,並嚴格依照相應的條件和程式來加以實踐和運用。

古人先儒對「中庸」思想的論述多有神秘化和玄學化的成份,對此我是持敬而遠之的態度。畢竟《中庸》書中還引用了孔夫子的另一段話:「道不遠人。

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知識是用來解決人類所面對的現實問題,儒家思想也一樣;但絕不會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絕對真理」,儒家思想也一樣。

當然,儒家的「道」並不能簡單等同於現代的常識和規律,其內涵要豐富得多,但也含混之極,屬於混沌級別的概念。此處對「中庸」的解讀確有過於簡單化的嫌疑,供各位知友參考。

7樓:奔跑奮鬥者

折中調和之道。不偏不倚,不左不右,不大不小,不上不下。是很高的境界。不易達到。如果做事接近中庸,也就是接近於道了;離的越遠也就是越背道而馳。

8樓:DaRenXin

中庸序中開篇第一句話,中庸何為而作也,子思子憂道學之失其傳而作也!

為啥說憂道學失其傳而作。就要看大學序說了點什麼了?

大學序云,異端虛無寂滅之教,其高過於大學而無實,其他權謀術數,一切以就功名之說,與夫百家眾技之流,所以惑世誣民,充塞仁義者又紛然雜出乎其間,使其君子不幸而不得聞大道之要,其小人不幸而不得蒙至治之澤。

大道之要就是道學。

中庸序又雲,夫堯舜禹,天下之大聖也,以天下相傳,天下之大事也。以天下之大聖,行天下之大事,而其授受之際,叮嚀告誡,不過如此,,則天下之理,豈有以加以此哉?

中庸是大事級別的。

所以中庸右第二十四章,至誠之道,可以前知。國家將興,必有禎祥。國家將亡,必有妖孽。見乎蓍龜,動乎四體。禍福將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誠如神。

且中庸右第三十二章,唯天下至誠,為能經綸天下之大經,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夫焉有所倚?肫肫其仁!淵淵其淵!浩浩其天!苟不固聰明聖知達天德者,其孰能知之?

中庸行到什麼境界算厲害?

至誠?中庸右第六章,舜其大知也與!舜好問而好察邇言。隱惡而揚善。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其斯以為舜乎?

明知道有惡的世界,依然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這就是境界。

所以中庸右第二十六章雲,詩曰惟天之命,於穆不已!蓋曰天之所以為天也。於乎不顯,文王之德之純!蓋曰文王之所以為文也,純亦不已。

文王德行之純,如璞玉。

所以中庸右第二十八章雲,文王之緒,一戎衣而有天下。

天下,就是中庸序說的大事。

而論語為政篇雲,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

就這中庸境界。非常之難。

文王,儒學正統十級段位德位至治天下。

中庸境界。

陽明先生曾經恍惚得到過中庸境界的青睞。

但是中庸境界,一定是光明正大,光宅天下的境界。

也就是中庸右第三十三章,詩曰,潛雖伏矣,亦孔之昭。故君子內省不疚,無惡于志。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見乎。

詩云,德輶如毛。毛猶有倫。上天之載,無聲無臭。至矣。

無聲無臭的,方可成為中庸境界。

不動則矣,一動天下有矣。

這就是中庸境界。

中庸右第二十九章,君子動而世為天下道,行而世為天下法,言而世為天下則。遠之則有望,近之則不厭。詩曰,在彼無惡,在此無射。

庶幾夙夜,以永終譽。君子未有不如此,而蚤有譽於天下者也?

中庸境界,是一戎衣而有天下的境界。

儒學正統,保留其解釋權。

9樓:luzhiyuan

中,就是不偏,不偏激。不左派也不右派。衡量兩端而讓自己處於中間。(處於才不才之間。)

庸,就是平常,普通。不做作。

烈火烹油,鮮花著錦,看上去美好,但一定不是「庸」。

平常心就是中庸。不偏激,不做作。(甚至不故意為善。)

怎麼達到中庸之道?

中庸 遵循天性生活,順應自然修行 一 人生最好的修行狀態,和 刻意 兩個字無關。在任何情況下,心性之中最好的狀態都不是刻意強求所能獲取的,就好像修行自己的欲念一樣,如果在面對欲念時太過於刻意的急於擺脫,反而一念之上又生一念,結果不但消除不了本心的欲念,反而多了執著的偏執。又比如內心徜徉自適的狀態,很...

中庸之道的「中」「庸」二字如何解釋?

惡魔笑我 天命之謂性 率性之謂道 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 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喜 怒 哀 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中庸第一章 唉!中華...

中庸之道現在還實用嗎?

樂活 可以說,想把中庸工具化,是走錯了路。中庸首先是一種個人的修養,而且還是乙個不容易達成的目標,甚至可以說在儒家是個人境界的最高追求。這就決定了,大多數人只能是在追尋中庸的道路上前行,而不是考慮怎麼使用這個方法。未達境界,而刻意追求利用自己心想的中庸來做事,最終很大的可能是逐漸平庸化,最後淪為世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