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中庸之道」和 現在人們常說「和稀泥」有什麼區別?

時間 2021-05-06 22:13:40

1樓:鼓角爭鳴

兩者完全沒有一點相同之處。

如果中庸指的是這個,那古人和這樣理解的人裡面一定有一方是白痴。

中和庸,分別代表不同的意思,文言文的最小表意單元是單字不是詞,中是中正平和、不偏不倚、堅定立場。庸,就是平常,不改變的意思。這是指內在和立場。

中庸的出發點是「誠」,誠於本心。堅持中庸者可以延伸出很多可貴的品質,因為誠於自己的位置,所以明確禮義孝悌。因為明確自己的態度,所以剛直不阿。

因為堅定自己的立場,所以不隨波逐流等等......這是指外在和表現。

中庸,也就是按照「中」的標準行事、做人,不改不易。行中庸者可以做到不受額外因素左右而改變自己對人和事物的判斷,有自己的想法,不因其是自己的仇人而打壓,不因做壞事的是自己的親戚就高抬一手。

《中庸》如果真的讀懂了,你會發現這本書即便到了今天仍然是適用的,基本所有的社會問題都能在該書中找到最根本的原因和解決之道。《中庸》不誇張的說應該是修身養性、教書育人的不二之選。

2樓:黑斑

你一定沒去好好讀過那篇《中庸》

你說的和稀泥,在孔子那叫做「鄉愿」!

建議你看看這位知友的解說,就知道兩者區別

怎麼理解孔子的「以直報怨」?

3樓:

和稀泥是我無法解決,寫個例子,就比如兩個人在吵架,代表著兩個政策,和稀泥就是都別吵啦,都別吵啦,要不我們都不用,要們我們都用,a說你這不行,b同意,然後又吵起來,我說別吵了,別吵了。和稀泥就是勸架的那種人。

中庸是指a和b吵架的時候說,你們吵吵吵什麼,一起有聖上定奪。中庸就是像儒法兩家以聖上為主,再以政策為其次。

中庸之道現在還實用嗎?

樂活 可以說,想把中庸工具化,是走錯了路。中庸首先是一種個人的修養,而且還是乙個不容易達成的目標,甚至可以說在儒家是個人境界的最高追求。這就決定了,大多數人只能是在追尋中庸的道路上前行,而不是考慮怎麼使用這個方法。未達境界,而刻意追求利用自己心想的中庸來做事,最終很大的可能是逐漸平庸化,最後淪為世俗...

中庸之道的真諦在於什麼?

YANG 本人讀儒家已經接近三年,我所理解的中庸之道有三點 一 不偏不倚 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君子的行為不能與道分割,要按照道來規範修養自身,要讓道體現於行為之上,這樣不斷的要求自己,就會趨近不偏不倚。二 靜觀其變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在處理事情時,把自己剝離,以旁觀者的角度審...

中庸之道的「中」「庸」二字如何解釋?

惡魔笑我 天命之謂性 率性之謂道 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 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喜 怒 哀 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中庸第一章 唉!中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