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乘佛教是什麼?大乘佛教是什麼?

時間 2021-05-06 07:30:40

1樓:信願持名

慈誠羅珠堪布:大乘佛教的靈魂是發菩提心

大乘佛教不管是燒香拜佛、誦經磕頭,還是聞思修行,任何乙個善事都離不開菩提心。任何善事行善都要在菩提心的基礎上去做,這樣才能叫做大乘佛法。沒有菩提心不叫大乘佛法。

沒有菩提心不叫做大乘佛法。大乘佛教的靈魂就是菩提心,大乘佛教的精華也是菩提心,大乘佛教的基礎也是菩提心,所以,如果沒有菩提心就不叫大乘佛法。小乘佛教為什麼不叫大乘佛教呢?

就是因為沒有發菩提心。

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雖然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但是最關鍵不一樣的就是在於菩提心。所以,我們都是學大乘佛教的,漢傳佛教、藏傳佛教、北傳佛教,無論是顯宗、密宗都是大乘佛教,既然是大乘佛教就需要菩提心。

我們的佛教是大乘佛教,但是我們個人修的法是不是大乘佛教呢?那就不一定了。比如說我們沒有發菩提心,我們去讀《華嚴經》,學《金剛經》,是大乘佛教還是小乘佛教?是小乘佛教。

因為我們的發心是為了個人的解脫,沒有想到要利益眾生、沒有想到度化眾生。所以,雖然我們學的是《華嚴經》,雖然我們學得是《六祖壇經》,雖然我們學的《佛說阿彌陀佛經》等等,但是我的動機是為了自己的解脫,這樣的話,佛經是大乘佛經,佛經我去學的、做的,不是大乘佛教,就變成小乘佛教。所以我們需要發菩提心。

什麼叫做菩提心呢?我們曾經講過很多很多次,為什麼講這麼多次?因為菩提心是非常的重要。

我們現在很多學佛的人都不清楚大乘和小乘是什麼區別,還有很多時候我們連自己學的是大乘還是小乘也分不清楚,還有很多時候我們自以為在學大乘佛教,但是我們學佛的過程當中很多時候還是很茫然的。

所以我們要知道大乘佛教的重點是什麼,必須要知道這一點,然後我們要去做。

菩提心離剛剛學大乘佛教的人,有很大的距離。我們現在要發乙個非常真實不虛的菩提心是很不容易的。

但是沒關係,只要我們有心想學,就可以一步步的讓距離會慢慢縮小。這樣的話,總有一天我們會發乙個真實無偽的菩提心,只要我們努力的話完全是沒問題的。

今天,不管是乙個真實的也好,是乙個造作的也好,主動的也好,被動的也好,都沒有關係,反正我們要就是要發菩提心。今天我們要發的菩提心的本質是什麼?菩提心是一種利他心。

但是利他的方式比較特別,它考慮的比較遠,考慮的比較廣,就是想天下所有眾生從六道輪迴中獲得解脫,這不是光說而是發自內心的希望天下所有眾生從六道輪迴中解脫,還不叫菩提心,叫慈悲心。這只是乙個心願而已,還沒有乙個實際的行動。

菩提心上公升到一定的層次的時候,自己會感到光是發願還不行的,我得有乙個實際的行動,我要去讓天下所有眾生成佛。我希望天下所有眾生成佛,雖然發心很好,但是實際上起不了到太大的作用。所以我要有一點點實際的行動,我要去做這樣事情,這時慈悲心就上公升到菩提心的程度了。

菩提心要有兩個條件:第乙個是要有慈悲心。我們願天下所有眾生離苦得樂,這是菩提心的一半。

另外一半,我光是願天下所有眾生離苦得樂還不夠,這只是乙個心願而已,還沒有實際行動。我要去做這件事,讓天下所有眾生都離苦得樂。有了決心之後,慈悲心就上公升到菩提心的程度了。

這時候我們一定會想,我要去讓天下所有眾生成佛,我怎麼讓他們成佛呢?實際上,現在連我自己都沒有成佛,怎麼樣讓他們成佛呢?這時我們會去尋找讓所有眾生從輪迴當中獲得解脫的方法。

方法想了好以後,最後會找到的乙個答案是:首先,我要成佛,成佛後,像當年釋迦摩尼佛成佛度化無量眾生一樣,如果有一天我能夠成佛,我可以讓天下所有眾生成佛,當然不是一下子讓天下所有眾生成佛,逐步逐步地的能夠讓天下所有眾生成佛。夢想會實現的。

那怎樣成佛呢?想要成佛就可以成佛嗎?當然不是,首先要去創造成佛的因素。

成佛的因素有兩個:第乙個需要有慈悲心,沒有慈悲心成不了佛,最多是阿羅漢。然後需要有智慧型,如果沒有智慧型,光是有慈悲心也不行的夠。慈悲和智慧型,叫做智悲,在大乘佛教裡叫智悲雙運。

這兩個我都需要,我既需要慈悲心也需要智慧型,這兩個都有了,我就可以成佛了。明白道理之後,然後我們去發慈悲心,開始學智慧型,一步一步的學佛,我們正式進入了很正規的大乘佛教。

所以今天我們也要這樣發菩提心。我一定要讓天下所有眾生成佛,為了實現我的夢想,首先我自己成佛,成了佛後,立即回來幫助一切眾生,這樣發心。

為了成佛,我今天學習。學完以後就修行,一步一步的修行,這樣的話總有一天我一定會成佛。要有這樣的心,這也叫做大乘佛教的核心——菩提心。

不僅僅是我們今天的聽課,任何乙個時候乙個行善,包括燒香拜佛都離不開菩提心,如果在菩提心的基礎上燒香拜佛,這也是大乘佛法。

菩提心的基礎上修路補橋也叫大乘佛法;菩提心的基礎上,我們去做慈善、福利等等方面,也叫做大乘佛法。比如建學校、醫院、做義工等等也叫大乘佛法,所有的這些都成為成佛之因。

比如說菩提心的基礎上,我們修路補橋做慈善,比如建學校、醫院、當義工等等,所有這一切都成為成佛之因。如果沒有菩提心,我們關起門天天都打坐修行,也不能成為成佛之因,這是不能讓我們成佛的。

什麼是大乘佛法,什麼是小乘佛法,是菩提心來決定的。菩提心特別重要,希望大家首先要在菩提心上下功夫。這是我們今天講的第一件事情,請大家要發菩提心。

2樓:安真

小乘,是對自己的修煉,反省自己,改自己不善因不良習性,淨化心地,降伏頑習,化解貪嗔痴,這是小乘

小乘修好,能除苦諦,斷諸漏,圓滿功德,所以叫阿羅漢, 聖者

小乘是大乘的基礎,通過小乘修好了自己,明覺覺悟了,也就有了幫助引導他人明覺的能力,又有濟世救人之願,以慈心耐心智慧型救助迷心人出離人生之苦,是名善知識。

引領,幫助,教誨迷心人,使之修善歸真,破迷成覺,是為自覺覺他,梵語稱為菩薩。菩薩行道,就是大乘之道。大乘,是行善之道,慈悲之道。

佛道,在小乘中修得漏盡成就覺悟,在大乘中行出智慧型慈悲,從而覺行圓滿,修成正果

3樓:疏義

小乘和大乘的區別,就是修行法門和最後果位的不同罷了;還有一些基本認知不同:

大乘斷一切執著和貪念,對於佛法的執著最後也應該捨棄掉,對於成佛也不應該執著。因為佛陀其實無法可說。最後是想要達到心經裡面說的 。。。

不增不減,不生不滅。無無明亦無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智亦無得。。。

小乘是證得四聖諦,了緣生法和緣起法,知十二因緣,證得無生法,跳出輪迴。阿含或者尼柯亞裡面這句總結的很好: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然後別吵了,都是佛陀當年傳下來的法門,雖然大家理解有所不同,但是吵來吵去能吵出來一朵花?自己修行好自己的,對其他自己不明白的東西,不起嗔心辱罵詆毀,也不起痴心去恨他,不喜歡他。

4樓:普波居士

小乘主要是勤修戒定慧,熄滅貪嗔痴。斷我執,證有餘涅槃,成就阿羅漢果;

大乘包括小乘知識,於此基礎上發菩提心,斷我、法二執,證無餘涅槃,成就佛果。

5樓:吳先生

有很多解釋:

小乘渡己而渡己,大乘渡人而渡己。

小乘大乘都為對治我執,只不過因材施教,根據不同習性定製的不同方案而已。

釋迦摩尼最初只教人思考的智慧型,並沒有搞乙個宗教出來。後來發展成宗教,再後來為傳播佛教,根據社會需求發展出了大乘佛教,並將之前的佛教稱為小乘佛教。

6樓:覺醒之焰

不帶偏激,不盲從盲信的回答。南傳佛教叫小乘佛教,漢傳佛教叫大乘佛教。最廣普的誤解是說大乘佛教慈航普度,小乘佛教自了漢,大乘比小乘好。

凡是這麼說的人,都是迷信的,未明佛法的人。大乘小乘只是修煉的渠道方法有所差異。大乘佛教貶低其他宗派的言語,可能更多都是別有用心之人,真正的有道高僧是不會這麼說的。

小乘佛教在印度幾乎滅絕,大乘佛教在中國興盛,說明佛教結合中國道家文化,在中國釋放出了光彩,並且至今流傳,所以大乘佛教必有可取之處。大乘佛教有很多好的經典,但也有不少偽經偽書,所以魚龍混雜。正邪皆有。

小乘佛教是原始佛教,未經過中國文化漢化革新的,正宗,但是原始純正,不容易跑偏。修到解脫涅盤也是成佛。大乘佛教漢化結合道教思想,更適合中國文化,有很多優點,但是真假正邪皆有。

7樓:流浪的風

小乘佛教是基礎,是通往大乘的台階,大乘佛教是目標,小乘是先解決自己的問題,大乘是解決眾生的問題,自己的問題解決不了如何渡眾生呢?所以基礎很重要了,我了解的不多,可能說的不一定對,僅供參考!

8樓:齊天大聖

佛法僧都存在區別,實際上就是兩個宗教。

小乘佛:創立佛教的阿羅漢(佛不是果位)

大乘佛:比阿羅漢果厲害很多的更高果位

小乘法:四聖諦

大乘法:空性

小乘僧:初二三四果羅漢(包含四果向)

大乘僧:羅漢基礎上外加十地聖位菩薩

小乘認為大乘的說法是捏造的,大乘認為小乘的說法不究竟,實際上兩套理論真的是驢唇不對馬嘴,難以圓融,只是名稱都叫佛教,都對外宣稱信佛法僧,但是內容大相徑庭

9樓:劉微塵

佛是自性

佛法是悟自性,證自性的辦法路徑

佛教是佛法傳承名謂

佛法有根據人不同習氣而講的不同的辦法,如醫生對病人應病與藥。嗯。

最終目的是叫人病好痊癒。

所以你這個問題問的就有故障!

10樓:TerrencE

這裡的乘,是乘載的意思。除了大小乘,還有的就是人天乘、菩薩乘、佛乘(當然菩薩、佛就屬於大乘了)

也就是說我們通過(乘)什麼方法,達到什麼樣的結果。乘四諦、十二因緣就往羅漢果、緣覺果去;乘六度萬行就往菩薩、佛果去。因為相對於佛菩薩,羅漢緣覺是小,所以叫小乘,而佛菩薩叫大乘。

為什麼羅漢緣覺是小呢?因為了自生死,就是自己解脫就行了。而佛菩薩是普渡眾生的,地藏王菩薩的「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就是很好的代表——— 大願。

(更個新)

自了和普渡確實是大小乘的主要區別,這裡是不帶個人情緒的。不是貶低小乘而說「小」,而是相對於「自了」,「普渡」比較廣,所以說「大」,是配合我們的思維方式的。我想如果思維方式允許,就算把大乘叫做小乘,歷代高僧也不會有意見的。

提供題主參考。

小乘佛教與大乘佛教的區別是什麼?

任克 本來佛法沒有大乘小乘顯密之分,然而有趣的是,佛法在事實上有了大小顯密的分別,具體是怎麼回事?其實導致大小顯密的分別,不是佛法,而是人的分別。不同的人,不同的心理特點,導致不同的佛法。你讓乙個心懷眾生 不捨世間的人,去修學所謂小乘佛法,他同樣會心懷眾生,使用小乘佛法來普度眾生。你讓乙個性樂寂靜 ...

大乘佛教小乘佛教區別?

Abhaya 解脫之路與解脫的終點不一樣!終點只有乙個就是入涅槃 既然兩者終點不一樣,說明有這個是去往涅槃的,有這個不是去往涅槃的!學佛的人都知道有情是有名色構成的,人能執著的就是名色,名色由過去心的認同而行業造成的 這樣一看,修行的道路是不是可以理解成是對自己名色的認識過程 當然要想認識,了解自己...

大乘佛教與小乘佛教區別?

七非先生 佛法的詞根是法,法是要能在生活的每個當下用起來,超越煩惱,煥發清明的。佛者覺也,能這麼用起來,就是從念念覺知到時時覺悟。回到自身,如果你能夠比昨天多收穫了一點智慧型的清明,和生命的自在。超越自己一點點,自由自己一點點,離妄想執著一點點,心量放寬一點點,承擔力大那麼一點點,你瞬間放棄了你之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