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孔乙己?

時間 2021-05-06 04:29:17

1樓:一粒塵埃

我以為,在魯鎮的人物裡,孔乙己算是乙個飽讀詩書的人。

我們這一代人,很幸運地在接受教育的小學時期就認識了孔乙己。記得當時教語文的老師在課堂上讀《孔乙己》這篇課文,每讀到「不多不多!多乎哉?

不多也。」的時候,總是輕微地晃動腦袋拖長了尾聲。那形象極像這個迂腐的夫子,引得同學們哄堂大笑,老師這時總是抬起頭來,莫名其妙地問:

笑什麼?並嚴厲地要求我們也這樣讀,才能讀出孔乙己當時的心態來。

現在想,的確沒有什麼可笑的地方。

到紹興,也是莫名其妙地第乙個就想到了孔乙己,想到這個隔著時空與一群小學生對話的人。於是乙個人,婉拒了當地朋友的陪同,沿途打聽到咸亨酒店的路,也像當年的孔乙己一樣,到咸亨酒店,也要排出幾文錢來,「溫兩碗酒,要一碟茴香豆」。

其實現在不是溫酒的時候,天熱,酒還是原味的清爽。茴香豆還有,且成了每個來客必點的一道菜,自然不單純是為了下酒,要的是乙份懷舊的格調。

當然,這不是當年的咸亨酒店了。找一處角落坐下,眼前的顧客盈門自然沒有了孔乙己和那些短衣幫站著喝酒的落腳的地方,再排出幾文錢來,掌櫃的大概會不屑一顧。只是孔乙己仍和當年一樣,會在客人們的談笑裡,憑空裡冒出一句:

多乎哉?不多也。

恰恰這就是孔乙己的抑鬱與無奈。乙個飽讀詩書的人,如他的先師孔子,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志向得不到社會上層接納的時候,也同樣「惶惶如喪家之犬」,行走於列國之間,顛沛流離。孔乙己則是斯文的淪落,穿長衫,而和短衣幫一起站著喝酒,內心高貴的讀書人同情關注著社會的底層,還要接受著來自社會底層的嘲諷。

於是,咸亨酒店成為孔乙己唯一可能展示一下斯文的地方。這種展示的過程是悲苦的,總是讓這個人帶著新傷舊恨一併而來,連同這個讀書人的人性的弱點。這一切均被店裡的「小夥計」看在眼裡,且記在中國的文化典籍裡,連同這家咸亨酒店。

只是,至今許多知道孔乙己的人們還不知道「茴香豆」的「茴」字究竟有哪四種寫法,包括我,甚至也包括店裡的那個「小夥計」。

大多人只記著了茴香豆,我看到許多來客都在店外的銅像前與孔乙己合影,像當年圍著孔乙己的鄰家孩子,而他面前的那盤茴香豆已經被來客研磨的油光鋥亮。假如那豆可以咬得動,看來客們的那份熱情與好奇,乙個孔乙己肯定是用手罩不住的。

在酒店的牆上突然發現當年小夥計記賬的粉板還在,「孔乙己欠19錢」,明明知道這19個錢是沒人來還了,這筆賬卻還記著,可見掌櫃人的心機並不在這19錢。只要有這筆賬,注定了孔乙己走不出咸亨酒店,還會年復一年地有人看著粉板念叨起他,一次再一次地提醒著這個讀書人處世的窘迫與尷尬。

2樓:BaruchAleser

窮苦的時候,有本書是滿可以帶來慰藉的。哪怕寫的再爛,終能透出一點點的光明來。可孔乙己呢,連這一點點的光明也是偷來的,多麼難過呢。

偷書又怎麼樣呢?尚不是偷金子,偷人。況且,在那個年歲裡,就是掂幾條人命玩玩,也滿是可以的。

偷人,偷家,偷國的人都還頂闊氣的,可這麼個五十多歲的童生卻死了,這又多麼叫人難過呢。 (《莊子·胠篋》:「彼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諸侯之門而仁義存焉。」)

3樓:神眼魔刀王小虎

乙個自視清高的懶蛋罷了。儘管他也挺和藹,但終究遮不住他粗劣的行為。不過我也有他身上的缺點。他就像魯迅先生做出的一面鏡子。能讓你我發現並改正一些錯誤。

4樓:紫外線

魯迅先生要是批評的是孔乙己那就不是魯迅先生了,重溫一遍,沒有感覺到對孔乙己的一絲批判,反而腦子裡全是麻木中國人的醜惡嘴臉以及社會無形卻又無處不在到處瀰漫的壓迫力。

5樓:賽立信通訊研究

感覺孔乙己不是乙個時代的悲劇;現在社會都有這個些人存在。讀書時期的傾向性解讀,不多不少都有點偏見理解孔乙己這個人物。首先孔乙己不是直接登場,而是眾人早有見聞而且還是一種笑資,後面慢慢引出的一口之乎者也與落魄的身世,也就是理想與現在的脫離——當別人都在現實中努力工作的時候,孔乙己還是受不了不認清自己,有寫字工作不過幾天就罷工,最後還要偷東西,這就能反映出孔乙己心頭是挺高的,關鍵時候也是很容易擺脫仁義道德之乎者也,做出偷雞摸狗的抒情,甚至最後沉淪在賒賬喝酒的頹廢行為上。

(你說孔乙己是真的愛讀聖賢書也不是,只是妄想通過讀書裝飾來改變命運,但又缺少恆心,一路頹廢罷了)。

只能說應試教育真的有很多缺點——怎麼會把這麼一篇文章不斷偏向封建體制的不公平與制約,現在的應試教育本質上還是過往的科舉制度,哈哈哈哈,不知道會不會被罵慘

6樓:櫻桃味的智子

孔乙己學的東西在他那個時代可以說就是沒有用。但是在腐朽封建思想下,他依然覺得那些之乎者也的東西是聖人的東西,但你們這些下里巴人沒有文化,不懂我這種高深的東西。

所以有乙個很細節的描述就是:你可知道茴有幾種寫法。

殘酷的是,茴有幾種寫法這種看似陽春白雪的東西在那個時代還是在我們這個時代都是上層建築,呵,算是藝術吧。知道茴有幾種寫法,可以買酒喝嗎買糧食嗎?

但是這是孔乙己唯一的「財富」了,他勉勉強強地把這些作為活下去的精神支柱,被人戳破,也要打腫臉撐胖子。

可以說非常可悲了。

所以精神支柱是什麼真的very重要。

如果孔乙己早早學點馬克思(開玩笑)就可能不是這個下場。

7樓:

這就如同星爺的《喜劇之王》。

「沒有你的盒飯,死跑龍套的。」 來自群體的嘲諷。

「我是一名演員,不是死跑龍套的。」來自自己的堅持。

和大多數孔乙己一樣,大多數死跑龍套的淹沒在了人海中被人遺忘。

在星爺成為喜劇之王之前他就是世人眼中的死跑龍套的。只有成名之後他才真正成為被人敬仰的演員。但他還是他,他依然沒有變。變的只是這個世界。

魯迅先生想要表達的恐怕是即使世人認為「百無一用是書生」,他致死也無法放棄內心的堅持。

8樓:小鳥遊 桜井

再看了一遍《孔乙己》

更多的是心疼。

就像當初看到《老王》那篇課文上著課不知怎的眼淚就下來了。

雖然兩篇沒有太多共同點但是一樣令人深思…

9樓:Mr.875

少時讀孔乙己,一臉鄙視;成年讀孔乙己,一臉茫然。

鄙視是因為,我是後浪我怕誰?茫然是因為,原來我有時候也是孔乙己。現如今念過書的,沒念過書的誰又不是孔乙己呢?

被人嘲笑?放不下面子?好吃懶做?得過且過?只是百餘年後,作為個人,作為後來的x乙己,我們的腰桿也還是沒那麼硬吧

10樓:小島主

孔乙己和祥林嫂、阿Q一樣都是受害者。害他們的除了那些剝削者、統治者以外,還有與他們同階級的身邊普通底層勞動者,因此更加具有悲劇性。魯迅告訴我們在剝削者和底層勞動者之上有乙隻無形的手,那就是封建禮教思想。

11樓:移山工

個人認為孔乙己的可悲之處應該有內外兩方面吧,就其本人來說,我認為孔乙己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精神勝利法的,說些晦澀難懂的話,教授「茴」字的四種寫法我覺得這都是他維護自己的尊嚴的一種方式,但是並不企圖做乙個頂天立地的大寫的人,渾渾噩噩地過,幹活幹不成,混過一天是一天,還時常做些偷雞摸狗的事,也是乙個很典型的「非人」的形象。

就其外部來說,孔乙己是咸亨酒店難得的笑料,人們只拿他作為娛樂的素材,如同魯鎮的人都把祥林嫂的慘劇當作娛樂,發洩的素材一樣,這可以看出人與人之間的隔膜,也就是「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的孤寂,體現了魯迅作品中反映的乙個很常見的要素——人與人之間的隔膜,其中有先驅和普通百姓間的隔膜,《藥》(人血饅頭)《補天》(女媧)算這一類,普通百姓與普通百姓之間的隔膜,《孔乙己》,《祝福》(祥林嫂)。

因此,自身的自暴自棄,渾渾噩噩,外部世界的冷漠兩者相互促進,造成了他的悲劇。

12樓:二零零幾年的她

讀了很多次這篇文章,我覺得孔乙己這個人物形象從我這個角度去理解是這樣的

首先,很多人嘲笑他是乙個自裝清高,迂腐的讀書人,但從他做的事情上說,寧願不惜挨打也要去偷竊,這一方面反映了他的本性不改,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他的那份堅持,已經身處社會底層了但還為了生活寧願吃苦,寧願受那頓毒打還要去要碗溫酒喝,說明他喜歡喝酒,喜歡那種酒館的熱鬧氛圍,體現了他對命運的不服從,抗爭的一種精神。

其次,面對那些人的愚弄嘲諷他並沒有大發惱怒,可能體現了讀書人的一種文雅的品質,可能你要提出疑問,但你回頭想想,他為了一碗溫酒就可以不怕挨打,還會怕這種嘲弄嗎,他肯定會懟回去,但他沒有,這正是說明了他骨子裡不與這類莽夫為伍,骨子裡的那種清高這時候就體現出來了,孔乙己的這種不計較,寬廣胸懷不正是當今體現的寬容包容之風氣嗎

第三點,他對那些來的小孩子們,雖然自己的這盤茴香豆來之不易,但是他並沒有因此就小氣,而是分給了那些小孩子們吃,這也充分的說明了他的那份愛心,但後來就雙手捂住不給了,我認為,給別人吃是情分不給是本分,所以沒什麼大不了的吧

13樓:錦鯉本錦

孔乙己非常多,

但卻都選擇孤獨,

不去扎堆兒抱團,

散在各處做著無謂的抵抗、自我的撕扯。

知道回字有四種寫法的人裡除去考得功名的少數,剩下的都是大多數,其中的孔乙己實在很多。

14樓:沉迷咩咩咩

孔乙己選擇向店小二科普茴字的四種寫法,就實用價值來講為零,掌櫃也不是想當就能當的;其精神價值也為零,這知識對他來說沒有代入感,可有可無。

放在當時可能是批判在生死存亡之際知識分子寫的不僅僅要是以青年為主要受眾向的文學,更應該寫普通大眾都能讀的懂的文學?後來魯迅先生也提出了文藝大眾化這一主張,或許這時先生已有此想法。

一些拙見。感覺我可能有些過度解讀

15樓:Unidentified ID

孔乙己是乙個窮困潦倒、偶爾偷竊,但又有廉恥心的善良人。 他從不拖欠,雖然自己已經窮到要討飯了,他還願意把茴香豆分給小孩吃。

他身上有很多自相矛盾的地方。

說他壞,也說不上;說他好,又覺得有點不對勁。

他雖然沒考上秀才,其實也可以教書,或者幫別人抄書來謀生。他就是放不下讀書人的面子,也許是自身的原因,但更有可能是因為當時社會的價值觀的問題。人們普遍認為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他只是想保留自己的尊嚴而已,直到這種虛榮心把他變成了乙個無所事事、無用的人。

他是乙個使人快活、但又無人關心的人。因為他滿口之乎者也,他老是被取笑。在這種環境裡他仍然保持了他的好品德。儘管他飢寒交迫,他還是一直很講誠信。其實人們不應該嘲笑他。

現在社會裡也有很多像孔乙己一樣的人,想保留面子,卻不知不覺地被虛榮心害了。有很多「好」人,因為各種社會原因,就展現出人類無法逃脫的七宗罪:暴食、貪婪、懶惰、嫉妒、傲慢、淫慾、憤怒 。

他們不「壞」,是社會把他們逼成那樣的。

當然,現在已經比以前進步很多了,人們不再那麼冷酷無情。

要是我們能在日常生活裡再溫情一點,再善良一點,也許社會上就可以少一些孔乙己。

如何評價魯迅文學作品中的孔乙己形象?

魯迅對 孔乙己 的評價是 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另外,魯迅對尼采有涉獵,可以想象文中的咸亨酒店 咸亨的意思是都快樂,讓人都快樂的酒店 所暗指的就是世人老少皆可使用的酒神精神,酒神精神在尼采那裡是指通過爆裂的方式表達出的那些對阿波羅理性之美起破壞作用的起到自我慰藉的 原始本能衝動 這被尼采稱為生命最終的...

為什麼許多段子都以孔乙己作改編?

孔乙己這個人物形象的本意已經被曲解了。他們也許覺得有趣吧。然而那些以孔乙己作段子的人,又和酒館裡那些嘲笑孔乙己的人有什麼分別呢。側面了反應了語文教育的失敗,大多數人很難真正理解孔乙己寫出來並不是為了讓人嘲笑的,如果具體的說,他諷刺的是受這體制壓迫卻麻木不懂反抗的底層階級。而你就是酒館裡那些在孔乙己生...

孔乙己年輕的時候咋沒找個工作?

弱小的光亮 孔乙己找了呀,怎麼沒找!原文中有 聽人家背地裡談論,孔乙己原來也讀過書,但終於沒有進學,又不會營生 於是愈過愈窮,弄到將要討飯了。幸而寫得一筆好字,便替人家鈔鈔書,換一碗飯吃。可惜他又有一樣壞脾氣,便是好喝懶做。坐不到幾天,便連人和書籍紙張筆硯,一齊失蹤。如是幾次,叫他抄書的人也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