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梵語詞語可以意譯出多種不同的意思?

時間 2021-05-31 04:52:41

1樓:

20160610修改

原因是梵語的一詞多義。

以下就這兩個名字隨便說點。

1. 須菩提 subhūtisubhūti在古典梵語、混合梵語和巴利語中拼寫一樣。

在平川彰《佛教漢梵大辭典》可以檢索到以下條目(截圖技巧有待提高,在不同解析度下截圖的,看得我都尷尬癌犯了,先這樣吧),空生和subhūti如何對應上的我仍有疑問。

本條目以下解釋基於古典梵語。

可以拆成兩部分:字首su-和bhūti。

su-有「好、善、美、易」等意思,加上了這個字首(部分語法書認為這是個不變格詞),這個詞就立馬多了一層讚美的含義。這也是「善業、善吉、善現、善實、善見」這幾個詞中「善」的出處。帶有這個字首的且出現在佛教文獻裡的詞特別多,比如su-gati(善走、善去)、su-bāhu(善手、善臂、善肘、善實)等等。

bhūti又可以拆成兩個部分,動詞√bhū(加√以示詞根),和詞綴-ti。

√bhū,這是乙個很複雜的詞,和英語的be、been、being是同源的(英語的was和were是另乙個源頭)。這個詞根有「存在、成為、是、發生、出現」等等一大串的意思。為什麼要提到英語的be,因為這個詞在現代英語中的意思也特別多,所以可以模擬一下。

這個詞實際上比英語的be更要複雜。截圖顯示的是《MW梵英辭典》裡對這個詞的解釋,太長了,沒截全。

-ti是乙個很常見的詞綴,「構成陰性名詞,說明的是動詞詞根所表達的行為或狀態(引用自《梵文基礎讀本》)」,補充:也構成一部分陽性名詞或者形容詞。

bhūti的最開始的意思大概就是「being」(如英語的human being中的這個being),當然在後來語言發展的過程中,又出衍生出很多其它義項。

所以su-bhūti本身這個詞其實是陰性名詞,意思大概就是「善being」,很難翻譯這個「being」。在用作人名的時候,作為陽性名詞,這個名字其實還是滿常見的,不光佛教,印度教文獻裡也有這個名字。

2. samantabhadra

這個詞可以拆解為兩部分samanta-bhadra。

samanta 又可以拆為兩部分sam-anta。

sam- 是個不變詞/字首,和拉丁語字首 con- 同源。con- 及其變體 com- 、 co- 廣泛存在於英語詞彙中,表示"一起、共同"的意思。梵語中也有類似的意思,此外還有"完全、徹底、強烈、圓滿"等多種含義。

anta 是"邊界"的意思。因此 samanta 的意思是"到處、遍地、持續、普遍",也有"相鄰"的意思。這個詞廣泛存在於佛教文獻中,比如samantamukha 普門、samantaprabha普明、

bhadra派生於動詞詞根bhand,這也是乙個極其常見的佛教術語,音譯"跋陀、跋達羅"。巴利語作 bhadda。意思是"受誇讚、被誇讚"。

因此bhadra基本上可以等同各種讚美詞,"好的、幸運的、吉祥的、美麗的、卓越的、被祝福的、被誇讚的"。其呼格用來表示「親愛的」。佛教文獻都把這個詞翻譯為"賢",比如bhadrakalpikasūtra《賢劫經》,也有翻譯為"善",比如文獻裡出現過這樣的用法bhadrakāā bhikūā善比丘(複數屬格)。

所以samantabhadra 的意思就是「處處都是真善美」,翻譯為「遍吉」、「普賢」都是這乙個內涵。

Caf 是法語詞嗎?英語中為什麼會出現法語詞?

凌華彬 在吃方面,發明英語的英中國人實在是太沒有想象力和創造力,相比之下,法中國人對吃的熱情恐怕能跟我們中中國人媲美了,所以大多數跟吃有關的詞都是從法語中滲透進去的。不過呢,Caf 這個詞應該不算是英語詞彙,還有Bonne journ e,都只是日常口語使用,我的理解是 裝B用的. 舉了例子 網球這...

學習英語詞彙,有什麼經驗可以分享?

上元教育英日語輔導 建議結合正在學習的英語教材背單詞,具體方法如下 1.單獨準備乙個生詞本,把每課出現的生詞摘抄出來,同時將該詞出現的原句摘抄出來,因為對課文內容比較熟悉,結合原句能使記單詞的難度大大降低,同時可以避免機械背單詞的枯燥。2.借助字典等工具,記錄每個生詞的所有詞性 意思 用法 搭配等,...

為什麼感覺英語詞彙比漢語豐富?

月印萬川 分子不是構成物質的最小單元,目前來看,是原子 如有科學進展,以此類推,僅做闡述例子之用 類似的,詞彙不是語言的最小單位,詞素才是。做個模擬,明礬,也就是十二水硫酸鋁鉀,包含了,氫氧硫鋁鉀五種原子 在a語言中,明礬是乙個詞,翻譯成b語言有兩種翻譯方式 1 音譯為mingfan 2 按照語素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