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釋「心外無物,心外無理」?

時間 2021-05-31 00:15:01

1樓:TheEarl

心外無物,心外無理:為王陽明提出的心學思想,意為要了解宇宙的奧秘,達到對事物真相的認識,只須返視探求自己的心性良知即可。

2樓:go go

心外無物,心外無理,心即理,它指的不是說這個事情沒有進入你的心,它就不存在,而是指這個事情沒有進入你的心的話,那對於你來說,也沒有任何意義!

宇宙間的一切萬事萬物,對於人來說,都是人賦予了它存在的相對應的意義。

芝蘭生於深山,

不以無人而不芳。

君子修道立德,

不因窘迫而變節。

你聽著覺得怎麼樣?它芳不芳關你屁事?只不過就是個借物寓意而已!

世界本無事,自從有了你!

宇宙無意義, 放個屁!

存在和不存在,是沒啥區別的,所有的一切都是人賦予了它意義。

在沒有人類之前,地球也是存在的,那它的價值是什麼?意義又是什麼呢?

如果沒有人,一切都失去了意義。人外無事,心外無物,心外無理,它統統是因為「我」的存在才有意義,才有了其價值。

3樓:

我們看到的事物都是經過我們個人感覺/甚至是帶有情感作用(有色眼鏡)加工後的世界換句話說我們閱讀的是這個「客觀化的我」「起中介作用的我」

我是我和這個世界的中介什麼事都要經過「我」同意主觀事物是能思的自我客觀事物是收到限定的自我所有哲學命題中其中乙個命題就是我們除了能確認 「我在」之外並不能認識理解他物

乙個瞎子看不見他物自然走路就會撞上電線桿因為沒有視覺給他提供規定性乙個紅綠色盲不能過馬路

乙個弱智聽不懂他人的對話不能過上正常人的生活同理閱讀文學作品有人會覺得悲從中來

有人會感到愉悅不已這些都是因個體閱讀能力差異或者是個人經歷不同導致三觀不同造成的現象

4樓:鹽選推薦

心外無理,包含的內容很多,而且很重要,同時它又恰好符合陽明學的基本思想之一,人人平等。

我們很多人都在西方影視劇或者是香港影視劇中經常看到關於司法的場景畫面,如果你稍加留意就會注意到,在法官的右側,有兩排人坐在那裡,各種各樣的人,我們稱他們為陪審團。陪審團的主要任務是,傾聽原告被告、原告被告的律師在法庭上訴說案情和呈送證據。最後,他們這些人會私下開個會,舉手表決,被告是有罪還是無罪。

法官呢,只能遵循陪審團的意見。那麼由此可知,陪審團可不是陪審,而是審。

讓我們大惑不解的是,判乙個人有罪屬於法律問題,必須要法律專業的人才有資格拿出判決。而陪審團成員幾乎都是法盲,他們為何有權力判定被告的生死呢?

其實,這個陪審團制度的制定的理論基礎就是我們中中國人的陽明心學。陽明心學認為,所有的天理和道理、真理都在我們心中,人人心中皆有真理、天理在。既然是真理和天理,那它就符合是符合善。

也就是說,我們每個人,不需要專業知識,就能判定事物的是非善惡,因為當我們判定事物的是非善惡時,其實就是在判定它是否符合天理。而天理就在我們心中,所以我們很容易判定。既然我們每個人心中都有天理在,你有我也有,那人人是不是就是平等的。

既然是平等的,你就不能無緣無故的壓迫我欺負我,如果你欺負我,我心中的天理會認定你不符合天理,那我就要奮起反抗。

心外無理的第乙個內容就是:人人都是天理大師。既然人人都是天理大師,那人人就是平等的。當遇到壓迫和欺侮時,就要勇於反抗。

5樓:鹽選推薦

什麼是心外無物,是不是如我們所說的「閉上眼睛就是天黑」的唯心主義呢?如果心外無物只是掩耳盜鈴似的心學概念,那王陽明不可能靠它建立了三大軍功,被今天的我們所知。也不可能影響那麼多後來的偉大人物。

心外無物看似簡單的四個字,但深層意義絕對沒有那麼簡單。

我們來看下王陽明是如何解釋心外無物的?王陽明對心外無物有三種解釋。

1、第一種解釋很乾脆利落,同時也有點討巧。他說,心外無物的物,是事情的意思。也就是說,心外無物其實就是心外無事。

他在《傳習錄》中舉的例子是,比如你用心孝順父母,那孝順父母就是一件事,如果你不用心孝順父母,那就沒有孝順父母這件事。在比如,你要吃豬頭肉,豬頭肉不是一「物」,吃豬頭肉才是一「物」。表面看,你是用嘴吃的,但背後指使你嘴的卻是你的心,只有你的心想吃豬頭肉了,才會指使你的嘴去吃。

這一吃,就有了吃豬頭肉這件事,這個「物」。

你心動了產生個念頭去做某件事,這件事才會發生。你沒有心動,就沒有產生要去做某事的念頭,那件事就不可能憑空出現。

王陽明所謂的心外無事,必須是你心動之後用心去做這件事,這件事才真正存在。你心不在焉地做一件事,這件事就不存在。比如孝順父母,你不用心去孝順父母,即使形式上做的再好看,也沒有孝順父母這件事。

所以,你用心,才有那件事,你不用心,那件事就不存在。於是,心外無事,物者,事情的意思,所以,心外無物。

這個角度的心外無物,對我們有兩種啟示。

第一,積極的啟示是:做任何事,發心,也就是你的念頭非常重要。念頭要絕對的正,惟有這樣,你所做的事才具備偉大意義。

對於偉大之事,人人都會用心去做,一旦用心,天下萬事,皆可成。反之,不用心或者念頭不正,這件事就是無聊甚至是惡事,盡量不要做。你若用心,「物」就出現,你若不用心;「物」就不可能出現,這就是心外無物。

6樓:陽明學社

從本體論上考察「心外無物」,即孟子所言「萬物皆備於我」,所以,「心外無物」,重心不是落在「」上,而是落在「」上,只是為了形容此心廣大無邊,知周乎萬物。簡單表達就是:此心充塞於天地之間,涵攝萬有,無一物在心外。

徐愛問:「至善只求諸心,恐於天下事理有不能盡。」先生曰:

「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傳習錄》3條)須注意,「心外無物」「心外無事」是從功夫論角度說的,論如何做心性功夫,近代以來,「心外無物」被貼上唯心主義的標籤而加以批判,曲解了陽明先生的意思。

他們自小其心,以為「心」只是在腔子裡,心物對舉,相互隔絕,在這個前提下解讀心外無物」。

日孚問:「先儒謂一草一木亦皆有理,不可不察,如何?」先生曰:

「夫我則不暇。公且先去理會自己性情,須能盡人之性,然後能盡物之性」。(《傳習錄》117條)「夫我則不暇」,粗字《論語》,盡人之性、盡物之性,出自《中庸》22章。

所謂「心外無理,心外無事」,決不是「是內而非外」,不是要隔絕事物而懸空在自家心體上做工夫。孟子曰:「萬物皆備於我矣,反身而誠,樂莫大焉」。

前面加一句「萬物皆備於我矣」,那麼做「自反」工夫,看似由外向內,其實是內外通透。

7樓:

這句話說的不認真。

首先心是什麼?如今科學發展到現在,我們很清楚的知道心是神經系統的統稱,也可以粗淺的說是大腦。

其次物是什麼?理是什麼?如今我們也科學的將物細化為各種元素,有機物與無機物,理就是基於實證為準種種科學依據證明。

心外無物,心外無理嗎?

顯然並沒有多少真知灼見,只是一廂情願罷了,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唯讀聖賢書。

大明王朝早已成了歷史,做做歷史研究還有些學術價值,但是放到當今時代之中怕不是誤人子弟。

8樓:張耀

虛靈不昧,眾理具而萬事出,心外無理,心外無事。

虛靈是混沌也就是返璞歸真的境界,在陽明心學裡,大概是指良知,良知不昧,達到這種境界的時候,所有的道理,天地本源的道理就會顯現出來,所以說,心外沒有理,心外沒有物。一切外求者,都是在緣木求魚。一切還要從心出發

9樓:草帽

如果你想體悟的話,我不是搞科研的,也不說那麼多大道理,來通俗一些解釋下:

人其實就是乙個容器,從下到大被父母所教育,被周圍的人和事物所影響,成為了現在的你。你的所有思想都是你從小長得的環境和人所影響的,這個容器裡你的思想就好比你的心,你的容器裡面裝著什麼你就是什麼,你沒有接觸過的你自然不知道,別人知道的你不知道的就不屬於你容器裡的東西,就不屬於你心裡面的東西,所以心外無物就是你容器裡沒有的東西,那就不是你的,你被各種東西限制著,被各種思想封閉著,有句話說的好,人生而自由,卻無處不在枷鎖之中,每個人的思想都是被禁錮的。

10樓:韓振洋

題主你好:

我以為,陽明所說大概是一種境界,一種仁人的境界。

心外無物,無心外之物,天地萬物都包含在內心中,這種胸襟著實是讓人敬佩。

與莊子所說天地與我共生,萬物與我為一大致是相同的心境。

至於心即理,不敢苟同,大概因為我沒有那種境界吧。

願此生能有幸略窺一二。

11樓:智慧型女神阿庫婭

除了我們(全體智慧型生命,而非你我他等單純個體)的心外,宇宙中不存在任何實際存在的東西,或者說,在我們的心面前,宇宙的真實猶如虛構,假如我們被永恆地消滅了,宇宙又有什麼意義?就是它經過了無量劫也就像彈指之間。

12樓:Homer

首先每個人都是活在乙個自造的世界之中,同樣的生活環境,身處其中的人感受到的外部處境則大為不同,同樣的過往經歷,從中走過的人們對其認知亦有不同。換句話說,客觀事實是一回事,我們看到的客觀事實是另一回事。

從心理學上講,人類有一種選擇性記憶機制,我們會記住一些事,也會忘記一些事,在記住與忘記之間就是我們的選擇性記憶。同樣,人類也有選擇性看見的機制,並不是走入我們生活的一切都會以同樣的程度存留在我們的腦海中。曾經有乙個心理學實驗,實驗人員讓兩個追趕著廝打的人闖入一間聚集著許多人的集會大廳,兩個人在大廳中廝打一會兒之後就離開了大廳,然後實驗人員讓當時在大廳中的人們填寫乙份調查問卷,就他們看到的情形進行客觀描述,結果人們的描述差異極大,有人說他倆穿著綠色的衣服,有人說穿著黃色的衣服,有人說穿著紅色的衣服,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這個實驗充分說明了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選擇性看見機制無時無刻不在起作用。

你認為自己活在什麼樣的世界中,你就活在什麼樣的世界中,自己的心靈就是一切的主宰。電影《美麗人生》和《大魚》兩部電影可以作為對陸王心學體系的具體解讀,《美麗人生》講述了一對身處納粹集中營的父子的故事,父親想盡一切辦法來哄年幼的孩子開心,使孩子一直以為他們在做乙個長期的遊戲,最後勝利的獎品就是一輛真的坦克車。父親在完成最後的表演之後被納粹殺害,孩子則等到了最後的獎品——盟軍的坦克車。

由於父親的努力,幼年在集中營的生活沒有給孩子留下絲毫心靈陰影,儘管身在恐怖籠罩的集中營,他仍然認為這一切只不過是一場曠日持久的遊戲,而他一定要堅持到最後勝利。《大魚》中的主人公也是一位父親,他用激情和想象來看待自己的人生經歷,「他曾經為了離開小村莊去大城市闖蕩,在途中遇到巫婆和巨人,還一起去了幽靈莊,再後來,認識了乙個神奇的馬戲團演員,乙個亞洲藝人,一條怎麼也抓不到的大魚,還有怎樣跟母親一見鐘情,定下終身……」這種幻想給他的人生增添了明麗的色彩,他的一生因為成了傳奇的一生。

《傳習錄》有一則《遊南鎮》:先生遊南鎮。一友指巖中花樹問曰:

「天下無心外之物。如此花樹在深山中自開自落,於我心亦何相關?」先生曰:

「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 初時不理解陽明先生的話,山中之花是客觀存在,我看過與沒看過有何不同,此花不同樣在我心之外嗎?我看此花時,此花顏色為何會一時明白起來呢?去年某時,我從本部吃過飯從隧道中行走,想到此處,突然開悟,花同樣還是那朵花,但是看過之後、關注之後它對於我的意義就不同了,看過之後這朵花就進入了我的心中,我心就有了牽掛,對此花之盛開謝落之命運變遷就有了感觸。

我看到此花時,此花顏色確實明白起來,明白的不是那朵花,而是我的眼光。至此,對於陽明心學的體悟更深入了一層。

常聽人說「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在心學體系中此語更是意義重大,切中要害。我們的心在多大範圍內有所感知,我們的世界就有多大。換句話說,心感知的範圍就是我們存在的範圍。

小時候我與好友趙君等人在野地中撿得兩隻幼兔,亮閃閃的眼睛、軟軟的絨毛,非常可愛,兔子太小,不能吃菜葉,我們專程買奶粉給小兔喝,這樣養護了乙個多星期,小兔死了,我們非常傷心。現在想來,每天世間死於各種原因的小兔不知幾何,為什麼那兩隻兔子死了,我們傷心難過呢?因為那兩隻小兔走進了我們的心中,正如山中之花被陽明先生看過一樣,如此外界之物與我們的心便有了聯絡,便有了牽掛,也因此這兩隻小兔成了世間唯一之存在,它不再同於其他兔子。

人世間的因緣,概莫如是,相識了,走進了彼此的世界,你我就不再是芸芸眾生中的普通一員,而成了彼此心中唯一之存在。

如何理解心外無物,心即理?

史思明 這是作為 義理之性,天地之性 外在超越的 性即理 來說的。性即理 類似康德的 絕對律令 實踐理性 康德稱之為道德的神學。心即理 是內在超越,由 道心 結構一切。不管哪乙個,都已經接近兩個世界的說法。不符合中國乙個世界 沒有 人格神 的傳統。 隨風 同歸於 寂 的寂用 存在與不存在 理解似有不...

王陽明說的心外無物裡的心,指的是人的大腦嗎?

小丘說 良心,是大腦嗎?性由心生,心性,直指心性,心乃情感之心,心乃體悟之心。牟宗三把康德的 純粹理性批判 譯為 認識心之批判 認識心的心學與王陽明的心學是有區別的,這就是中西方文化的差異。 個人觀點 不是的。整個自身 主 和外界 客 都不在心外。這裡的心是超越二元對立的。不是某種 精神 或 物質 ...

如何達到心外的世界?

山里有座廟 眾生皆具如來德相,因執著妄想不能證德。一味追求有無心,就仍然在這個 心 的框框裡打轉,就像浪花也是水,隨順內心的起心動念,觀自在即可。 偌水簫遙 人這輩子難以離開的是人的慾望,而不是人在追求的夢想和追求。不用心的活著的唯一辦法,就是像個機械人一樣的只聽從別人的安排,不要有屬於自己的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