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的空是要我們去死嗎?

時間 2021-05-30 08:18:17

1樓:ii小小孩

既然是《心經》,那你至少要明白什麼是心。

佛教認為的心,包括兩個必須的硬體,用比如來說,攝像頭和電腦,這叫內在;環境的聲、色、光、影等,這叫外在。攝像頭,即接受外部資訊的通道,在人來說就是眼、耳、鼻、舌、身、意,又叫六根。六根不斷地輸入訊號,也就是色、聲、香、味、觸、法,又叫六塵。

電腦能儲存資訊,但它不會處理(當然設計有處理程式的除外),人腦不僅儲存資訊,它還一邊儲存一邊處理。這個能力是天生就有的,比如吃喝拉撒,這個天生就有的叫天生我執,佛教稱源自第七識。

生因識有,但是這個識得到的資訊卻是片面的甚至是虛假的,資訊本來不全,而資訊的處理者卻沒有足夠的智慧型,那麼所得的結論就更不靠譜了,雖然結論離真相很遠,但維持處理者的生存還是綽綽有餘,只不過,處理者還是常常會迷惑、糾結、痛苦,因為找到終極真理,是處理者的唯一使命。

《心經》,就是為了讓處理者走出迷惑。所謂處理者,你可以認為是"我",但我認為把它稱為"主人翁"更合適。道家說:

我命由我不由天!所謂由我,便是自己能作主的意思,自己能作主,便是心經的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所以《心經》的空,是針對外界傳入資訊的虛假和片面,是針對自己對資訊判定處理時的偏執、狹隘、愚昧,是針對自己對自身以及世界時時生出的妄想、猜測,是針對自己時時產生的愛憎、怨恨、恐怖……

往前推溯,越小的時候越快樂吧!在嬰兒時,人都如同天使一般吧!心地如同泉水清淨吧!再往前,當生命還只是受精卵時呢?當生命第一次出現呢?……那個時候,我們有沒有心呢?

我們當然有心!如果沒有心的根根,我們的心怎會發展起來?就如同沒有沒有種子的果實,如何長大成材?

但是心的本質是什麼?是故空中無色,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當生命中一切虛幻的都散去,那麼剩下的便是真了!如果自己還抱著一點點虛幻的不放手,那麼就仍陷入輪迴中,就做不到心無掛礙,就仍然會有恐怖,比如對死亡的害怕、對失去的害怕。只有將一切放下了,才有可能證到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才會除掉一切苦!

《心經》大義,不是那麼容易解釋的,勉力而為,如有曲解,解請指正!

2樓:帥帥的鵝

心經是金剛經的簡略版本,金剛經中佛有說法:菩薩於法不說斷滅相,又說無實無虛,無所從來,無所從去;金剛經未有一字說空,所以般若正觀,莫落空相,更不能以空推死,大謬了,苦集滅道,非得道滅集苦才可,不然只能限於文詞之意。

這個時代,不要輕易去學佛啊,正法微弱,沒有大菩薩降世,很容易以自己的理解去闡釋佛經,一旦形成偏見,就累世累劫誤入歧途,斷了慧命了

3樓:山水田園

既陶醉又感知一切,還很認真又不執拗,隨時可以不拘束地拿起,隨時可以灑脫地放下。

好比死侍,知道自己「人在畫中遊」,又不是可以造作意向成這個心態境界,依然認真地「遊戲人生」,又能時刻感知和欣賞自己的喜怒哀樂酸甜苦辣。

這個狀態,大體是一種空,當然,你不叫它空也行,而且這還不究竟,據說有十八種空,即使都成就了(達到且不因為任何內在因素的影響而波動或者退步),也需要不執著於那個情況,該捨就舍。可能有個模擬法華經「龍女獻珠」(意會而已,字面牽強附會差別極大)。

4樓:海角奶爸

不是。因為心經中的「空」,不是一種類似「沒有」的狀態,更不是現實本身。相反,「空」是一種偏主觀的態度,《心經》裡面說,色相也好、受想行識也好,都是「空」(色即是空…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也就是說,「空」不是世界觀,而是一種價值觀。也就是說,皮囊是否毀滅,與空不空沒關係。

至於「空」這個字,舉正反兩個例子來說明。乙個是六祖慧能的《菩提偈》,「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這四句中沒有空字,卻句句體現「空」的價值觀。與此不同,題主所說的「空」,更接近陸游「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中的「空」,這裡「空」是「沒有」的意思。

可見,佛家與世俗界對「空」的理解完全不同,題主誤認為的「空」也絕不是《心經》要表達的。

有個強烈的意見,《民法典》規定,公民享有生命健康權,請題主不要輕易說「去死」這兩個字,對人對己都不要說,網上網下都不要說。

從唐僧的經歷來看,題主最好還是先悟「空」,再學習《心經》。

5樓:KIM ANDREW

空即是色呀。這句你怎麼忘了。沒讓你一定活也沒要你一定去死。

俗一點來說就是你也別管這麼多,該咋樣咋樣。

大概來說空色和中國的陰陽差不多概念,都是乙個抽象的,泛指的概念。水是陰,女子是陰,月亮是陰,等等都是陰。所以什麼都是空。

其他的有些人已經回答的很清晰了。我只想告訴你的就是空這個字沒有落在實處。

6樓:一位大v

無論是空、還是阿賴耶識唯識論、還是中觀等等知識,佛教的希望就是消除苦難

從前消除,從現在消除,從以後消除。

你死了,你的家人會傷心難過,巨大的痛苦會隨著你的死亡延續下去。苦難輪迴(當然,痛苦的輪迴可不止有這一種)

7樓:風像昨天一樣吹過

心經的空,就是基本粒子。這些在凡人的空中,又組成了凡人的色界。

所以心經就是本宇宙解析本元的書。只是它脫離了四大說,脫離了五行說,更加進了一步。

很多古人都看到了這意義,所以推舉這本書很厲害。

但是古人又沒辦法用現代人說,基本粒子。只能說,你得悟。

8樓:般若鋒兮金剛焰

佛教的空,並非「什麼都沒有」的空,而是「自性空」,即從究竟的角度看,「諸行無常」,任何因緣和合的事物都沒有永恆不變的自性,因此講「性空」,但是肯定「性空」並不代表否定「緣起」。

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

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

能說是因緣,善滅諸戲論。

我稽首禮佛,諸説中第一。

——龍樹菩薩《中論》——

簡單來說,從世俗諦( 觀察名相的智見)來思維事物和從勝義諦(終極理性觀察本質的智見)來思維事物,所得結果一有一空,結果雖然截然不同但互不妨礙。因為是從不同角度觀察,所以勝義諦的「空」不能否定世俗諦的「有」,世俗諦的「有」也不能否定「性空」的事實。

這就是為什麼《金剛經》上經常出現「如來說XX,即非XX,是名XX」的句式,就是要提醒我們這一點。

「非XX」就是從勝義諦上看,因為「諸行無常」,所以否定該事物的不變性,但是緊隨其後的「是名XX」則是承認假名安立,不否認世俗諦觀察的存在。因此無論是執著「有」還是執著「空」都不是佛法所倡導。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金剛經》——

注意「夢幻泡影」≠「龜毛兔角」

乙個是存在但不斷生滅變異,乙個是根本不存在。

因此應當不執理廢事,理事圓融。(世俗諦也稱事諦、俗諦,勝義諦也稱理諦、真諦)如果覺得「什麼都沒有」,那就墮入頑空邪見了。

9樓:德遵普賢

吃飯不是為了填飽肚子,為了講經說法,利益眾生,就是空,為什麼?因為這裡面沒有一點六道輪迴裡面的貪嗔痴,吃飯不是為了吃飯而吃飯,而是為了維持這個肉身可以更好的護持弘揚佛法,所以佛說的空,是空掉對於六道輪迴裡面一切的執著,也就是去追求它,想得到它,因為六道輪迴裡面裡面的一切是不可能真正得到的,為什麼?都會變,都有數有量,那就有成住壞空的那一天,這是緣起緣滅。

那麼自性裡面的呢?自性裡面的一切都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清淨平等,沒有絲毫的分別,就不會有數量的概念,這才是真正屬於我們自己,不會變,不會離開我們的,自己的真如本性,簡稱自性。

佛來人間講經說法是自性的流露,所以佛經就是自性,自性就是佛經。我們要用上自性,也就是要受持佛經,才能夠得到自性裡面的能力,這是因果不空,我們的自性和佛菩薩一樣,所以佛菩薩得到什麼,我們一樣可以,關鍵就是會用,多聽經明理,自己聽懂聽明白了,幫助別人也懂也明白,這就是解行並用,這就是修行,這就是借假修真,這就是無住生中,這就是空裡有妙有!

佛法是活活潑潑,不離開生活,不離開生活,工作盡職盡責,對家庭負責,對父母孝敬,對同事朋友真誠,做好這些,不是為了去得到這些,而是為了更好的護持弘揚佛法,這就是巧妙的放下貪嗔痴,修真實功德,消除業障的過程。別人看你學佛,越學越好,才願意支援你,跟著你一起學,這是在大做佛事。

《心經》的中心「般若波羅密多」的妙用(住真實慧有聲書系列第四篇)

10樓:中二知

佛解決不了人類的爭端,能解決人類爭端的是人類自己,其可能性無限接近於零。佛不度人,人自度。

看不懂心經,看很多遍都看不懂,那就先不要看了,小學生看相對論看無數次也看不懂,這是很正常的。

很多小學生說自己看懂了,這也是很正常的。來試試嘛,不說多的,就盤腿坐12個小時,看看嘛,誰能做到,明明連死都死不了,為什麼坐不住?到底為什麼?空?空了什麼?

說懂了但是做不到,是真的懂嗎?我還沒完全懂,繼續打坐研究為啥我會起坐。

11樓:隨便就好

什麼是智慧型?什麼是真理?不用感悟,也不用你信,更不用你修行。

真理是一種拿事實打臉的東西。

造不出飛機?廣義相對論不對?打臉。

讀書無用?請對比本科生與專科生的平均工資。

佛經?能打臉麼?神通可以,倒是打啊。

所以啊,這樣乙個理論能稱為大智慧型?

那我說,佛陀的佛法是我教的,但是我封印了對佛法的記憶,以普通人的身份過一輩子。這有人能反駁?那這也是大智慧型。

12樓:David Chiang

首先,「食,色,性也」不是佛陀說的。

而且,上面那個「色」與你的理解,與佛經裡面所說的「色」,不是一回事。

佛經裡面的色,是指「色界」。簡單說,就是物質界。還有很多東西,並不具備實體(物質)。例如:意識。而我們的肉身,就是「色身」。

再者,對於「空」,佛陀在金剛經裡面講得非常清楚: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請注意最後一句話!

用的字,是「觀」。

「觀」的意思,就是必須那樣看。例如:天上的雲,經過你的觀察,你說像什麼,它就是什麼……

所以,這個「觀」,並非「就是這樣」的意思。

所以,心經真正的意思就是:

這些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東西,都應該以「空」觀。而不是就是空。

13樓:萬古長空

心經是整個般若的提綱,般若當然是大智慧型。

空您先這麼理解吧,聖俗兩諦,聖義諦裡說是空,俗義諦是有。不知這麼說行不行,要理解的話是要看很多書,了解很多道理的。

過馬路來了輛車,你說它是空的?空的可以不讓?再不讓就給撞著了。

學佛是要很多智慧型的,多祈請文殊菩薩加持!

我們要聊的 是智慧型生活的未來

莫怨生 咱們平常說的牛奶摻水不是真正的混進去了水,而是把牛奶裡面的營養物質提取出去了,牛奶本身就是水占大頭,營養物質提取出去的越多,牛奶水的比重就越大,奶味就越淡。 百花殘 摻了水不知道,但我只知道伊利蒙牛跟我們當地的品牌比確實淡很多,我們當地牛奶的奶確實要香濃一點。當然當地牛奶保質期也很短,低溫下...

我們的選擇是由我們自己決定的嗎?是自由的嗎?

達令seven 有人賣士多啤梨味的蛋糕,因為你不愛吃士多啤梨,所以你選擇了買芒果口味的蛋糕,但是你發現你的朋友小明,小紅,小亮都拿了士多啤梨味的蛋糕,並且跟你說很好吃。你不愛吃士多啤梨,但也許士多啤梨味的蛋糕會好吃。你想選擇士多啤梨味的蛋糕。但是這樣就不是你在一開始的選擇而是受人干擾的選擇。那麼,做...

我們要支援國語配音的外國電影嗎?

YOLESTAR 原聲才震撼,而且更加真實,一邊看字幕,一邊看影象,更能讓人看得專注,更有品味,我敢說就算國語配音的電影,每個人依然要看字幕,而沒有字幕的國語電影,看起來也會感到缺少一些什麼。外中國人說國語,大多數人會彆扭,國語配音未來或將消失,反正個人不看國語配音的電影或電視劇集。 學無涯 說說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