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選擇是由我們自己決定的嗎?是自由的嗎?

時間 2021-05-30 23:30:21

1樓:達令seven

有人賣士多啤梨味的蛋糕,因為你不愛吃士多啤梨,所以你選擇了買芒果口味的蛋糕,但是你發現你的朋友小明,小紅,小亮都拿了士多啤梨味的蛋糕,並且跟你說很好吃。你不愛吃士多啤梨,但也許士多啤梨味的蛋糕會好吃。你想選擇士多啤梨味的蛋糕。

但是這樣就不是你在一開始的選擇而是受人干擾的選擇。那麼,做出買士多啤梨蛋糕決定 ,就不叫做自己的選擇了嗎

2樓:淡年華

不一定。是因是果,是緣是劫,是生是死,都早已注定,你以為是自己的選擇,實際上有種無形的力量在推動你的選擇。自由是相對的,你想吃什麼吃什麼,是慾望,小欲,是自由的,但刻在你命中的大事,好比婚姻,你的選擇一點都由不得你,你會覺得,沒錯,是我的選擇鴨,怎麼能不自由呢?

因為凡人,看不到因果。是不自由的。

3樓:

人的選擇從來不是完全自由的。他達到目標的手段,甚至他為自己設定的目標,都要受到兩方面的限制。一方面是物質條件——包括他的生理條件、外部的生態條件和技術條件——對他的限制。

另一方面是社會規範、社會價值觀和種種觀念對他的控制和影響。我們很難想象出哪一種苛刻的條件只為人們留下了一種選擇。在同一種嚴酷的情形下,有些人屈服了,有些人順從了,有些人卻堅持反抗。

條件的「迫力」當初似乎應該使愛斯基摩人向南方遷徙,但他們竟選擇了與嚴寒搏鬥。即使當時遷徙更困難,日後以至今天,他們仍然堅持在寒冷的極地,堅持意味著日後的又一次選擇。 對人們今日的選擇的另一重限制是他們過去的選擇。

這或是表現為無意中形成的趨向,或是表現為人為造就的制度化行為。前者和後者在時間的幫助下都會變為傳統:前者作為習俗,後者作為制度。

趨向的「迫力」,正像無意間形成的一條小路,便利是人們選擇它的根據。而當這條小路成為這一地帶唯一的大道時,人們竟誤以為是路決定人的方向。然而想一想有多少種風尚只是時髦一陣,最終也沒有成為習俗,就會知道選擇的權利其實還掌握在人的手中。

不因襲此前的制度化選擇,而是轉向或重新選擇,自然更艱難,但絕非不可能。否則人類的語言中就不會有「改革」的字眼。

鄭也夫《代價論》

4樓:劉翠紅

首先我們自己的選擇往往跟父母的選擇是相剋的,自己想自由,父母想束縛。

久而久之,就有抑鬱症了。再說,我們能自己做選擇嗎能自由地想幹嘛就幹嘛嗎?答案是不能,因為父母的存在注定了這一生的選擇,不聽父母的話就會被說成不孝。所以,我們沒有自己的選擇。

5樓:Sid Meier

你去了一家餐廳

服務員給了你乙份點選單

你可以選擇你想要吃的菜

你有決定權嗎?

你自由嗎?

你真的有決定權嗎?

你真的自由嗎?

說到底取決於個人對決定權和自由的理解罷了。

6樓:局外人

我覺得沒有什麼會是純粹的,無論自由或是愛,以及其他的一切。

你自己做出的選擇,肯定蘊含著你的自由,但是卻也受到著諸多限制。

舉個例子,就中國而言,已經有了大約五千年的歷史,在這段時期中,我們的祖先規定了是非善惡的標準,當然不是明文規定,而是刻在人們心裡。這些標準在每個時期又都得到不斷的強化。形成了一種龐大的習慣。

在這些龐大的習慣面前普通人的意志是渺小而又微不足道的,是無法掙脫的,即使有時侯你能夠很清醒地認識到你所受到的束縛,但是你對它們也是無能為力的。那麼,在這樣一種情況下,乙個人做出乙個選擇,會是自由的嗎?

在另乙個方面,時間是不會倒流的,面對某個時刻的某件事,我們只能做出一次選擇。因此沒有機會證明你是否可以「自由地選擇」。所以,我們不可以說人是自由的,也同樣不可以說人是不自由的。

而對於那些想要獲得純粹的自由的人,在世界的束縛之中抱怨、掙扎、近乎抓狂的人。我倒認為他們首先應該擺脫這個想法帶給他們的束縛。

7樓:

這麼乙個嚴肅而巨集大的問題,為什麼前面是那兩個逗比。

自由問題是道德的核心問題,任何道德論斷都是繞不開的。雖然這個問題其實是在問「自我」的問題。

這個只能推薦一本《哲學導論》,了解一下各種思潮,我就不當書本搬運工了。

8樓:懶人兒

我只是看到,忍不住想答一下。

自由是相對的,記得有個作家有本書叫《論自由》如果題主感興趣可以去看看。其中有乙個例子就是說,如果乙個人很喜歡賭博,然後借了很多人的錢,他又沒有錢還。那麼在這個故事中,其實就體現了兩點,也是他的中心思想。

1,他喜歡賭博,雖然我們大家覺得這是乙個惡習,但是他並沒有侵犯到他人的利息,所以這個是他的自由。

2,他不還其他人的錢,這個侵犯了他人的利益,這個就超出了他的自由了。

綜上所述,就是乙個意思,在我們的行為沒有侵犯的他人利息的前提下,我們所做的任何決定都是自由的。當然,這不是我得出的,是英國作家約翰·密爾的結論。

另,論自由是一本很好的書,值得一看。首答。

9樓:快說到底是誰

當我們想選擇的時候,不能選擇 。比如高考 、中考、 寒暑假各種輔導班,學習、父母讓我們不能選擇;當我們可以選擇的時候,發現已經沒了選擇。比如當我們老了 、有時間了,曾經努力想做的事情再也沒發做了。

10樓:Jacob

選擇是主觀的,但人的主觀思維是受外界影響的,比如廣告。所有的選擇都是侷限的,選擇是自由的但在每個人劃定的圈子內。自由是主觀的,每個人的自由都不同。

11樓:May Jee

沒有任何自由,我學過很多東西,明確了世間確實都是決定好了的,給樓主提供乙個知識,人大腦思考一件事在決策和無改變前提的情況下6秒前就可以通過神經科學的手段,觀察腦區得到答案,而人會花6秒以上的時間在大腦裡按著大腦寫的普思考並得到乙個必然的答案,人連這一點的自由都沒有,被大腦這個機器所欺騙。

更不要提什麼決定論了

12樓:

有時不是。

選擇一般是大腦控制的。有時候感覺是"我"想要,其實是大腦想要,或者是身體想要。

很多時候人們會在意識到要做之前就先開始行動了。有很多這方面的實驗的。也就是說潛意識會先控制開始做一些事情的,而後潛意識會告訴意識,意識會感覺這正是自己想要做的。

因為這個過程很快,意識會感覺這是自己做出的決定。

參看《人的意識》這本書,寫的很好很全面。

13樓:我就是黑眼熊

「你自己」如果指的是你的大腦和你的喜好,那每個人的行為都是他自己決定的也是自由的。

只不過有的人考慮了這些因素,有的人考慮了那些因素。

而考慮什麼因素全由這個人自己的行為目的而定,無論這個人自己有沒有意識到。

所以說每個人的行為都是自由的,有的人覺得被家庭束縛,那是因為他自己想考慮家庭這個因素,有著想達到某種家庭狀態的目的;有的人覺得他被別人的評價束縛,那是因為他在乎別人的評價,想達到被別人認同的目的。

所以總的來說,每個人都是自由的,能束縛你的只有你自己

14樓:

行為——>心理(精神)——>神經系統(大腦)——>神經細胞(腦細胞)——>複雜的生物化學反應——>有機分子——>無機分子——>基本粒子+基本力。

自然界基本粒子的運動是由人類意識決定的麼?目前看來顯然不是,那麼題主問題的答案當然是顯而易見的了。

PS:建議有宗教信仰的同志繞道。

決定我們個體的是我們的身體,還是我們的思維?

呼之 互相作用的,所在軀體會決定我們思考一些相關的問題,形成這部分思維,組成我們成為這樣的個體的一部分因素,這種因素有時候是決定性的。如果軀體換了,一些相關的思維也會隨之變化,這種變化有時候看起來沒有直接關聯,但是也有可能發生影響,這類影響逐漸積累,過了一些時間後再回頭對比兩個個體可能會發現區別其實...

是我們思維決定了語言,還是語言決定了我們的思維?

語言決定了思維,如果乙個人習慣了,總說下面的語言,你聽聽看,應該如何如何,要是如何如何,必須如何如何,什麼什麼就是什麼什麼,我不管,我就這樣,憑什麼,不知道,好像,有可能,試試吧,萬一呢?少管我,感覺咋樣?乙個人常說的話,代表他常見的思維方式,自我觀察,也可以從觀察自己的語言入手。 蝶吟 你說的叫母...

我們所處的現狀是由習慣決定的嗎?

阿法啊 確切的說室友習慣和我們的每乙個選擇決定的結果。乙個好的習慣加乙個對的選擇,往往是我們所想要的結果。反之結果不能說不對,但必定不理想。 方是新 這個問題有點高階 大學時候學政治課的時候,老師講過恩格斯的歷史合力論。恩格斯認為歷史是這樣創造的 最終的結果總是從許多單個的意志的相互衝突中產生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