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禪,二禪,三禪,四禪的喜樂有什麼區別?

時間 2021-05-30 05:21:34

1樓:

除了自己和師長的體驗之外,也可以在佛典中尋求答案:

比如「長阿含」卷十三的《阿摩晝經》(有非常生動形象的比方)、中阿含第二篇初品《幹達羅迦經》、雜阿含大篇《靜慮相應》(古今譯本有顯著的差異)。《大安般守意經》卷首的康僧會序從三禪開始就有誤解,很可能是既沒有親證,和導師語言又不太通造成的:

習禪前比丘有五蓋自覆,常懷憂畏,亦復如奴,如負債人、久病、在獄、行大曠野。自見未離,諸陰蓋心,覆蔽闇冥,慧眼不明。(《阿摩晝經》)

初禪彼即精勤舍欲,惡不善法,與覺、觀俱離,生喜、樂,得入初禪。彼已喜樂潤漬於身,周遍盈溢,無不充滿。如人巧浴,器盛眾藥,以水漬之,中外俱潤,無不周遍。

比丘如是得入初禪,喜樂遍身,無不充滿。是為最初現身得樂。(《阿摩晝經》)

彼由於捨此等五蓋、心穢、慧羸,而離諸欲、離諸不善法。有尋、有伺,由離生喜樂,成就初禪而住之。(《幹達羅迦經》)

離諸欲、離諸不善法、離有尋有伺,生喜樂具足而住初靜慮。(雜阿含舊譯)

我由欲,離欲、離不善法。有覺有觀,而依遠離,生喜與樂之初禪而住。(雜阿含台灣學者新譯)

若比丘若行、若形、若相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初禪具足。(《雜阿含經校釋》新譯)

是以行寂,繫意著息,數一至十。十數不誤,意定在之。小定三日,大定七日,寂無他念,泊然若死,謂之一禪。(《大安般守意經》卷首康僧會序)

二禪彼於覺觀,便生為信。專念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入第二禪。彼已一心,喜樂潤漬於身,周遍盈溢,無不充滿。

猶如山頂涼泉,水自中出,不從外來即此池中出清淨水,還自浸漬,無不周遍。比丘如是入第二禪定,生喜、樂,無不充滿,是為第二現身得樂。(《阿摩晝經》)

由尋伺之止息,內淨。心專一性,無尋、無伺,由定生喜樂,成就第二禪而住之。(《幹達羅迦經》)

我能為尋伺寂靜故,內淨心、住於一趣。無尋無伺而從三摩地,生喜樂具足而住第二靜慮。(雜阿含舊譯)

隨我欲,而靜覺與觀,內心寂靜,使心專注於一境。無覺無觀,入於依定所生之喜與樂之第二禪而住。(雜阿含台灣學者新譯)

若比丘如是行、如是形、如是相息有覺有觀,內淨、一心、無覺無觀、定生喜樂,第二禪具足。(《雜阿含校釋》新譯)

禪,棄也。棄十三億穢念之意。已獲數定,轉念著隨,蠲除其八,正有二意。

(按:十隨念只取其中兩種練習)意定在隨,由在數矣。垢濁消滅,心稍清淨,謂之二禪也。

(《大安般守意經》卷首康僧會序)

三禪彼舍喜,住護念不錯亂 ,身受快樂,如聖所說,起護念樂,入第三禪。彼身無喜,以樂潤漬,周遍盈溢,無不充滿。譬如優缽花、缽頭摩花、拘頭摩花、分陀利花,始出淤泥而未出水,根莖枝葉潤漬水中,無不周遍。

比丘如是入第三禪。離喜、住樂。潤漬於身,無不周遍,此是第三現身得樂。

(《阿摩晝經》)

由喜之捨離,(為)舍者而住之。為具正念者、正知者,而以身感受樂--諸聖所謂「舍者、具念者、樂住者」,成就第三禪而住之。(《幹達羅迦經》)

於此,我以離喜故,住於舍。身正受樂,正念正知,如諸聖者之宣說。有捨念樂住,具足第三靜慮。(雜阿含舊譯)

隨我欲而離喜成舍,住於正念正心。一身感受樂於「聖賢之所謂舍,而正念者住於樂」而入於第三禪而住。(雜阿含台灣學者新譯)

若比丘如是行、如是形、如是相離貪喜,舍住、正念正智、覺身樂,聖人能說"能捨、念、樂住』,第三禪具足。(《雜阿含校釋》新譯)

猶若於市,馳心放聽,廣採眾音,退宴在思,不識一夫之言。心逸意散,濁翳其聰也。若自閒處,心思寂寞,志無邪欲,側耳靖聽,萬句不失,片言斯著,心靖意清之所由也。

行寂止意,懸之鼻頭,謂之三禪也。(《大安般守意經》卷首康僧會序)

四禪彼舍喜、樂,憂喜先滅,不苦不樂,護念清淨,入第四禪,身心清淨,俱滿盈溢,無不周遍。猶如有人沐浴清潔,以新白疊被覆其身,舉體清淨。比丘如是入第四禪,其心清淨,充滿於身,無不周遍。

又入第四禪,心無增減,亦不傾動,住無愛恚,無動之地。譬如密室,內外塗治,堅閉戶巷,無有風塵,於內燃燈,無觸嬈者,其燈焰上怗然不動。比丘如是入第四禪,心無增減,亦不傾動,住無愛、恚,無動之地,此是第四現身得樂。

(《阿摩晝經》)

由舍樂,由舍苦,由先已滅喜憂,不苦不樂,由舍所生之念之遍淨,成就第四禪而住之。(《幹達羅迦經》)

於此,我斷樂斷苦故,及先已滅喜、憂故,不苦不樂而捨念清淨,具足住於第四靜慮。(雜阿含舊譯)

隨我欲而舍樂,舍苦,滅前之悅與憂,入住於不苦不樂、捨念清淨之第四禪。(雜阿含台灣學者新譯)

若比丘如是行、如是形、如是相離苦息樂、前憂喜已滅,不苦不樂、舍淨念一心,第四禪具足。(《雜阿含校釋》新譯)

還觀其身,自頭至足,反覆微察,內體汙露,森楚毛豎,猶睹膿涕。於斯具照天地人物,其盛若衰,無存不亡。信佛三寶,眾冥皆明,謂之四禪也。(《大安般守意經》卷首康僧會序)

此外,雜阿含五因六處因緣分還有更簡潔的描述:

初禪正受時,言語寂滅。第二禪正受時,覺、觀寂滅。第三禪正受時,喜心寂滅。第四禪正受時,出入息寂滅。

2樓:門吉

初禪,離生喜樂。

剛才還是有些悶悶的,像是有些話想說又無法說,也許是因為有些想不開,有些思維撞牆,有些放不下什麼,暗中期望著什麼,等待著什麼,還有點像是埋藏著,自己又不承認的莫名的煩,雖不強烈,但是「煩」它存在著。或許認為有些事情的意義要找到,還沒有找到?有些事情會麻煩,也許會有轉機,卻不是打心眼裡相信一定會轉機?

但是,入定,就這麼一會兒,就如按了電鈕,換了頻道,「沒有什麼大不了的」,突然豁然開朗了,煙消雲散。

也記不起剛才是怎麼了,「一切突然不一樣了,像是突然到了乙個新的地方」,剛才是怎麼來著?好像一切都忘記了,好像一切都沒發生過,突然開心起來,好開心哦。不煩,清爽!

怎麼會如此輕鬆呢?頭腦也靈光起來,自信也來了,希望也來了,力量也來了,呵呵,我很帶勁!

對,就是這種喜樂!初禪的喜樂。

二禪,定生喜樂。

這個階段的喜樂是飽滿、滿足的快樂。如果前一階段的愉快心情裡還含有期待的成分,那這個階段裡已是完全當下的知足之樂,不需要完成什麼,也沒有等待,只是單純的滿足感,像是一種飽滿的幸福,穩穩的。

不是因為把握住一些什麼而生起來了的愉悅感,像是自然而然,天生就如此的快樂顯露出來了。本來的,與生俱來的,一直伴隨著的快樂,充盈在每乙個關節,每乙個毛孔,每乙個細胞,每乙個神經。無處不在的按耐不住的喜悅,布滿周身,只想跑到沒有人的地方獨自體會一番。

快樂的感覺像從心裡生長出來的野草一樣,穿著衣服都會從領口袖口鑽出來,蓋也蓋不住,拔也拔不完。

三禪,離喜妙樂。

如果說初禪的喜悅像是一條奔騰的河流,二禪的快樂像是波浪騰躍的瀑布,那麼在這個階段,三禪,像一潭如鏡面的湖,清澈涼爽的淡藍,無邊無際、水天一色的湖水。

這個階段,廣大無邊是愉悅感覺的基調,萬里無雲萬里空,周身輕飄飄的,像是融化在時空中。

或許是身心變得太廣大了,無邊無際而稀釋了二禪的快樂?三禪階段的樂,悠悠的,似有還無,如隆冬玻璃窗上的霧氣,剛用手拂去,又慢慢氤氳。

那是嶄新的感覺,猶如嬰兒剛剛睜開眼睛看著這個世界。

三禪之樂更多的是安靜,靜悄悄地走過晨曦深林,因為寂靜,蟲鳴更加婉轉清脆,因為輕盈,稍稍呼吸都如驚雷。

如空谷幽蘭彌遠的淡香,如寒夜裡飄浮的梅,肉身似雪。

3樓:明月照溝渠

其實我是很反對神話這東西的。禪定從根本上來說也是一種技術。每個人都可以學會,只要通過一定的訓練。

在此基礎上,達照法師的說法非常有意思,有興趣可以去看看原文。初禪的特點在於身上的樂受,這種樂受的話總共有五種,也就是初禪五支。感覺是輕鬆的,舒服,也叫輕安。

不是很多人以為的像高潮那樣的快樂。怎麼確定自己到初禪了?剛學的時候能感受到呼吸變細了,心念變細了,還有樂受了,就是初禪。

我覺得重點在於松。

我判斷二禪和初禪的區別在於樂受和聲音上。二禪不在有樂受了,而且聲音在初禪是刺,在二禪不受影響了,這個不受影響,我覺得不是絕對的,聲音太吵了肯定也受不了。但是不會去想,像正常情況人聽到聲音都會不由自主的去想這個聲音,會動念。

呼吸也會比初禪更細,所以我覺得二禪重點在於不動念。

4樓:王路

1、樂初、二、三禪都有樂。初禪、二禪的樂,是猗樂,輕安樂,是行蘊所攝,是思心所生起時,伴隨生起的輕安心所。而三禪的樂,是受樂,是受心所。

什麼是猗樂呢?有如大水浹洽的舒服。一切粗重得到了對治,生起了輕安。

初禪的猗樂,是離了欲界的粗重,有了能堪重負的感覺,所以叫離生喜樂。二禪時,離了尋、伺,沒有眼、耳、身三識,輕安風只於內轉,所以叫內淨,是定生喜樂。猗樂達到頂點。

初禪的猗樂,是離了憂根生的。二禪的猗樂,是喜根生的。三禪的樂,是樂根生的,直接是受樂。

而三禪的輕安樂,由於行舍禪支的生起,漸漸伏下去了。我們說三禪是世間最樂,說的是受樂。如果說輕安樂的話,二禪達到頂點。

二禪因為輕安樂,生起了堅固的信心,即內淨禪支。

初禪、二禪的猗樂,有什麼區別呢?初禪的猗樂,先有身識相應的輕安樂,下一剎那,意根緣前剎那滅去的身識而生起意識,到思心所生起時,也生起了意識相應輕安心所。而二禪的猗樂,沒有身識生起,只有意識相應的輕安心所。

這就好像大風漸漸平息,波瀾壯闊的暴風雨之後明淨的海面,偶爾水波輕揚,細浪微轉,天光倒影。三禪時,不僅身識沒有了,連意識相應的輕安心所也平息了,只剩下受心所的樂受,像赤道無風帶的海面,一平如鏡,紋絲不動。

2、喜喜只有初禪、二禪有。

初禪、二禪的喜,是意識相應受心所的樂受。初禪的喜,還包括了身識相應受心所的樂受。(這裡是把受心所分為三種:

苦受、樂受、捨受。如果分為五種的話,要加上憂受、喜受。喜受、憂受,是意識相應的,樂受、苦受,是前五識相應的。

)這和三禪的意識相應受心所的樂受,有何不同呢?心所上,沒有不同。初禪、二禪的「喜」,和三禪的「樂」一樣,都是受心所。

但鑑於初禪、二禪有「輕安」,拿「樂」去形容輕安,受心所反倒叫「喜」。

為什麼這麼叫呢?不是很亂嗎?那是因為,這裡的喜、樂,不是根據心所來命名的,而是依「根」來命名的。

我們說,受有苦受、樂受、捨受。實際上,不僅苦受是苦,樂受也是苦,捨受還是苦,苦遍於一切受,叫行苦。當受心所是「喜根」生出來的,就叫「喜」,是「樂」根生出來的,就叫「樂」。

關於根,要多說一點。有兩種不同的描述角度。一種是,憂根、苦根、喜根、樂根,欲界都有。

到初禪,滅掉了憂根、苦根。到二禪,滅掉了尋、伺心所。到三禪,滅掉了喜根。

到四禪,滅掉了樂根。《俱舍》是這個角度。

另一種,是對治的意義上,說樂根是三禪攝;喜根是二禪攝。這是《瑜伽論》的角度。這意思是,雖然三禪及以前都有樂根,但樂根最強大的地方,在三禪。

喜根最強大的地方,在二禪。從這個意思上,《阿毘曇毘婆沙論》說,憂根是在離欲界、入初禪時滅;苦根是在離初禪、入二禪時滅。這是從對治上講,把初禪的尋、伺,也看成了苦。

從禪支上看,二禪滅了初禪的尋、伺,生起內淨禪支,在根上,是信根。三禪生起了行舍,伏去了二禪的輕安,但為了不陷入貪著妙樂的染汙定,又需要生起念、慧禪支。

總結如下:

1、從心所上看

初禪有:

身識相應樂受心所(喜)

身識相應輕安心所(樂)

意識相應樂受心所(喜)

意識相應輕安心所(樂)

二禪有:

意識相應樂受心所(喜)

意識相應輕安心所(樂)

三禪有:

意識相應樂受心所(樂)

2、從根上看:

初禪:一般地講:已滅憂根、苦根,有喜根、樂根。

對治上講:已滅憂根,未滅苦根,未生喜根、樂根。

二禪:一般地講:已滅憂根、苦根,有喜根、樂根。

對治上講:已滅憂根、苦根,生喜根,未生樂根。

三禪:一般地講:已滅憂根、苦根、喜根,生樂根。

對治上講:已滅憂根、苦根、喜根,生樂根。

3、從禪支上看:

初禪:尋、伺、喜、樂、定

二禪:內淨、喜、樂、定

三禪:行舍、念、慧、樂、定

關於坐禪初禪二禪三禪四禪?《增一阿含經 卷十一》一二 今誦此已足,如尊之所說,智慧型能除結,不由其餘行?

第一初禪發相者。行者於未到地中。證十六觸成就。即是初禪發相。云何是證。若行者於未到地中。入定漸深。身心虛寂。不見內外。或經一日乃至七日。或一月乃至一年。若定心不壞。守護增長。於此定中。忽覺身心凝然。運運而動。當動之時。還覺漸漸有身如雲如影動發。或從上發。或從下發。或從腰發。漸漸遍身。上發多退。下發多...

怎麼查初禪的五禪支?

已登出 其實你不應該問這個問題,如果進入過初禪,而且你看到過如何審查五禪支,是非常容易察覺的,你會知道原來這就是尋,這樣就叫做喜,樂,因為你體會到很真實和書裡說的一樣而且你體會到的更深刻,當你有進入初禪體會你應該去和教導你的禪師報告,如果維持禪定,進入修二禪或者修觀,所以我說這些rw問題要你去問教導...

入了三禪,入不了四禪,不知道如何入四禪,入後如何見心明性?

79人生 不管三禪還是四禪,都不一定是證悟的境界。非佛教徒也可以入色界四禪,這是內外道共同的禪定,不是佛教獨有的,即使入了四禪,沒有勝觀,也了脫不了生死,結果就是死後轉生到色界天。而且當今時代,不要說四禪,連欲心一境都很難得到。 在黃昏的時候,舍利弗尊者離開靜處前往隻樹給孤獨園。阿難尊者從遠處看見舍...